第六章 禁宮鉅變

何進接報,連忙召集朝中文武大臣緊急商議。座中有一年輕將領,忽地一躍而起,朗聲道:“宦官之勢大,滋長蔓延極廣,豈能悉數誅滅?若事情泄露,必有滅族之禍。請大將軍三思。”

何進一看,原來是他旄下的典軍校尉曹操,不由怒斥道:“你們小輩,怎知道朝廷大事。”

正猶豫間,內宮使至,果然宣召何進入官,說是帝召商議後事,何進這才知道事勢果然刻不容緩,不是他死,便是己亡了。

此時曹操又忍不住進言道:“目下情勢危急,宜先立君位,再除國賊。”

何進道:“在座誰敢爲我進宮殺賊,扶立君位?”

何進話音剛落,一位年輕將領又挺身而出,原來是司馬袁逢之子,身任司隸校尉,負責糾察京師百官武職的袁紹,袁紹道:“我願統領精兵五千,斬關入宮,冊立新帝,誅殺閹賊,掃清朝廷,以安定天下。”

何進大喜,當即派撥御林軍五千,交由袁紹統帶。袁紹全身盔甲披掛,率兵入宮去了。何進亦率文武大臣三十餘人,隨後入宮,就在靈帝的遺體之前,扶立太子劉辯爲君,是爲少帝。百官向劉辯參拜,何進則爲輔政大臣。

袁紹人宮誅殺閹官,蹇碩知事敗,連忙走入御花園躲避,十常侍之一的中常侍郭勝截住蹇碩,道:“形勢危急,藉你人頭,以解其餘常侍之危。”說罷即把蹇碩的人頭斬了下來,拎看去見袁紹。袁紹並不滿意,欲趁機盡殺十常侍。

十常侍之首張讓等心驚膽顫,慌忙跑到何太后,即原來的何皇后何豔的寢宮,哀求何太后道:“欲謀殺何將軍的,只是蹇碩—人,不關臣等,如今蹇碩已被我們所殺,何將軍聽信袁紹之言,欲盡殺我們,乞清娘娘垂憐。”

何太后當年毒殺皇子劉協之母時,曾得到張讓、趙忠等內侍相助,她因而纔有今日太后的地位。何太后對張讓、趙忠等十分感激,使答應道:“你們放心,哀家當力保你們的生命。”

何太后宣何進入內宮,密儀道:“我們出身微,若非張讓等助之,如何有今日的富貴呢?主謀之一蹇碩既然已經伏誅,爲甚尚要殺盡其他內侍,”何進素無主見,聽其妹何太后這番話,便出來對百官道:“蹇碩乃謀害本座的主犯,今既然已伏誅,又滅其家族,其餘不要再多殺戮。”

袁紹道:“若不斬草除根,必爲後患。”

何進道:“我已決定了,你勿再多言。”袁紹怏怏不樂而退。

過了一日,靈帝的養母董太后,即何太后的婆婆聽聞何進等已立劉辯爲帝,心中恐慌,秘密張讓入宮,道:“何進之之妹,當初若非哀家擡舉她爲皇后,她哪有今日之貴?如今她的兒子即帝位,其兄何進又爲輔政大臣,屠戶之家,獨攬朝政,將置哀家於何地呢?”

張讓道:“娘娘爲先帝之母,地位當在何太后之上,爲甚不好好利用呢,”董太后會意,即下旨封皇子劉協爲陳留王,她自己的兄長董重爲驃騎將軍,與張讓等同爲輔政大臣,而由她自己垂簾聽政,於是,部分朝政,又落入董家及張讓等人的手中了。

何太后獲悉,不由又怒又恨,特別設下酒宴,請董太后赴席。飲了數杯,何太后即捧杯走到董太后席前,參拜道:“娘娘,我等均婦人之身,不宜參預朝政。當日漢室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人因而被殺,往訓不可不誡也。願娘娘和本宮均深居內宮,朝廷大事,任由朝中大臣自行裁決,豈不清靜?望娘娘體察。”

董太后大怒道:“你毒殺王美人,妒心奇重,如今又倚仗兒子爲帝,以兄獨攬朝政,反勸我深居九重麼?你若再胡言,我當令董驃騎斷你等首級,易如反掌也。”

何太后被揭瘡疤,不由惱羞成怒,亦反脣斥道:“我以好言相勸,令你得保天年,一番好心,你並不領情,反而惡言惡語辱罵本宮?”

董太后冷笑道:“你出身屠沾小戶,有何見識。”

何太后恨怒至極,她返宮之後,立刻召何進入內,力言董太后有向何家下毒手之意,何進大怒,當下借少帝劉辯之口,下旨把董太后遷出洛陽,徒去河間郡安置。一面又派兵圍攻驃騎將軍、董太后兄長董重的府邱,董衙知難逃一死,便在後堂自殺了。

十常侍中餘下的張讓、段圭等入,見董太后大勢已去,連忙又以大批金銀財物,結交何進的弟弟何苗,又早晚必至何太后處拜候,甚得何太后的歡心。

不久,何進又派人到河間郡,把董太后毒殺了。董太后的棺柩運回京城時,百官出拜,但何進卻稱病不出。他旄下的司隸校尉袁紹,見狀便謁見何進,道:“內侍張讓、段圭等,散佈流言,說公毒殺董太后,圖謀不軌。公若不趁此時一舉誅滅閹臣,必爲後患。如今公旄下兵強馬壯,誅滅奸賊,此其時也。”

何進猶豫不決,未能定奪,袁紹無奈,只好退出。

張讓等聞訊,大吃一驚,連忙以重金收買何苗,求他入宮向何太后求情。何苗入官對何太后道:“太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之政,卻專門殺戮,如今又圖謀盡殺十常侍,只怕會引起大亂。”何太后點頭,贊同何苗的見解。

一會後,何進果然入宮晉見何太后,言準備誅殺閹宦之臣。何太后道:“內侍等統領禁省,保護皇上起居的安全,乃是我漢室律例。先帝新喪,你卻欲殺舊臣,非求安穩之策。”

何進心性猶豫,並無主見,聽何太后之意,便默默退出了,不再堅持。

袁紹尚在何進府中,見何進回來,忙迎住問道:“太后如何決斷?”

Www_ тт kán_ ¢ Ο

何進道:“太后並不答應,如何是好,”袁紹道:“既然如此,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帶兵入京城,兵諫太后,不容太后不應從也。”

何進一聽,笑道:“此計甚妙。”便欲發檄文召天下武將,常兵入京。

何進大將軍府的管家,也是師爺的主簿陳琳大吃一驚,諫阻道:“大將軍,此事萬萬不可。所謂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欺人,微少之物尚且不可以示之以弱,況且國家大事呢?

將軍如今尚有皇威,手掌兵權,無人敢不從,誅殺閹宦,大可從容行之,猶如燃爐火燒毛髮而已,只要將軍當權立斷,決然從事,則天下莫敢抗逆。若反邀外臣,統兵入京,各路英雄聚會,必各懷異心。此乃把干戈倒轉,把戈柄授人握住,謀事不成,反招致天下大亂也。”陳琳朗朗而道,甚有見地。

不料何進卻大笑道:“你此論乃懦夫之見也。我召天下英雄入京,正顯我威震四海,令出如山。你毋須多言,我決行袁紹之計。”

於是,何進發下密沼,往各地召集統兵重臣入京,此時,董卓是統領四涼大軍二十萬的刺史,即當時十三州中的陝西、山西一帶的西州,是當時最高的長官,掌握當地的軍政大權。董卓接何進的密詔,不由大喜,對他幕僚兼女婿的李儒道:“昔日我與黃巾苦戰,卻被閹宦誣我征戰無功,奪我兵權。我花了大筆財物,才把閹宦買通。得領西州兵馬,如今何國舅有令入京,我的仇指日可報,此天助我也。”

李儒稱是,又進計道:“今雖奉沼,但其中恐有奸謀,主公欲謀大事,宜先上表,奏報朝廷,然後名正言順,大事可成。”

董卓大喜,果然奉表上朝。其人朝奏表道:“我聽說天下之所以大亂不息,全因黃門侍郎張讓等人作崇。臣以爲欲止沸湯,必須抽薪。臣願鳴響鐘鼓入京、剿滅亂黨,以保社稷太平。”

何進接了董卓的進表,向朝中大臣展示。當時地位僅次於丞相的侍御史鄭泰說道:“此事萬萬不可。那董卓乃是豺狼之輩,若是讓他入了京,必食人無數也。”

劉備的恩師中郎將盧植,此時已官復原職,留在朝廷參政,亦進諫道:“植深知董卓爲人,面善心狠,若入京城,必生禍患。我等之人,必死無葬身之地也。切勿今其入京,免生禍亂。”盧植精於風鑑之術,他的判斷,十分中肯。

不料何進卻大笑道:“我統領國家三軍,董卓乃一州之將罷了,他奉我之令入京,正是忠於本座的表現也。不必擔心,讓他入京可也。”於是下沼令,準董卓統兵入京都洛陽。

鄭泰、盧植等人見狀,知危機將至,又無可挽救,便棄官潛出京師隱匿去了。朝中百官,見勢頭不對,走的走,逃的逃,董卓尚未入京,百官竟已走了一半。

董卓帶兵浩浩蕩蕩進入京城,何進派人迎接,令董卓在城中的澠池駐札,按兵不動,待令而行,董卓也樂得先行偵查京城防務,果然靜靜的駐札,並無異動。

此時,各州刺史亦漸次趕到,如荊州刺史丁原等,何進自負天下州郡,旨聽其號令,大局已定,便對百官的出逃不以爲意。而且礙着何太后的面子,並設緊急行事。

各地州郡刺史,統兵入京的訊息,卻很快便被張讓等人獲悉。張讓與段圭等密議道:“這是何進的計謀,欲借各地武將之力,脅逼太后,誅殺我們。若我們不作圖謀,必有滅族之禍矣。”

於是張讓、段圭決定搶先行事,於長樂宮嘉德門內,伏刀斧手五十人,然後再入宮告何太后道:“大將軍僞造帝沼,召外兵人京,欲殺臣等,乞娘娘救助。”

何太后道:“你們爲什麼不親去大將軍府請罪求情呢?”

張讓哭道:“若臣等去大將軍府,只怕立刻便化爲圾粉了。萬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喻以大義,饒恕我們,若大將軍不肯依從,臣等立刻在娘娘面前以死謝罪便了。”

何太后見張讓等人痛哭流涕,意態甚誠,便答應宣召何進進入官,替他們求情。

何進奉召,毫不考慮,便欲入官。他的主簿陳琳卻十分機警,立即阻止何進道:“此必乃十常侍之謀,將軍進宮,必凶多吉少。”

何進大笑道:“此小兒之見,我掌天下兵馬大權,十常侍有多大的膽了,敢對我不利?況且此乃太后親筆詔書,太后是我的胞妹,我有何憂哉。”

何進不聽陳琳所勸,施然入長樂宮見何太后。當他進入宮門時,突見張讓、段圭等人,率五十刀斧手一擁而出,把何進團團圍祝張讓怒罵道:“何進。董後無罪,爲什麼你竟毒殺?你本屠沽小輩,若非我等保薦於天子,你有今日之權貴麼?你竟不思圖報,反欲加害我等。你說我等奸惡,請問清正者又是誰?”

何進無言以對,欲奪門而出,早被刀斧手亂刀斬殺,屍身斷爲數截。

此時何進旗下的將領袁紹、曹操二人,聞訊闖入官中,接應何進。但久候未出,袁紹便隔着宮門大呼道:“請大將軍上車回府。”

張讓此時在宮門牆樓上出現,他一手將何進的人頭扔了下來,大聲喝道:“何進謀反,已伏誅也。你們可速退,概不追究。”

袁紹大怒,厲聲道:“閹宦奸賊,謀殺大臣。欲誅此奸賊者,速來助陣。”何進的部將吳匡,便在宮門外放起火來,袁紹、曹操等,領兵突入宮內,見宮中閹宦太監,無分大小,一律斬殺。十常俘中的趙忠、程曠、夏憚、郭勝四人,被追殺至翠花樓,剁成肉泥。

官中火焰沖天。張讓、段圭等人,知大勢已去,便劫持何太后和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從宮中的秘道,逃去北宮,又挾持少帝和陳留王劉協,逃去洛陽北面的北邙山。

袁紹入宮不見少帝,大怒之下,下令分頭斬殺十常侍所有家族。官中不少無須之人,均被誤殺。

後來,張讓等人,在北邙山附近,被朝廷官兵截祝張讓、段圭見大勢已去,投河自荊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被救,兩入返京城時,同乘一馬。恰好應了當時流傳的一首民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不久,地位相當於丞相的司徒大人王允,以及太尉楊彪,和御林軍的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等人,領兵五百,均前來迎候護駕。此時,出奔的少帝劉辯年僅十四歲,而與少帝劉協一同出奔的陳留王劉協年僅九歲,兄弟二人卻頗有情義,同乘一馬。

車駕走至半途,距都城洛陽尚有十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衝出一隊兵馬。百宮失色,少帝劉辯口不能語。袁紹見狀,馳馬而出,大喝道:“來者何人?”

兵馬隊中,一癡肥將軍馳馬而出,唱道:“天子何在?”少帝劉辯嚇得連話也不會說了。

此時,年僅九歲的陳留王劉協,卻拍馬上前,喝斥道:“你是何人?敢驚擾聖駕?”癡肥將軍大聲道:“我乃西涼刺史董卓,率兵前來接應。”

劉協道:“你是前來護駕,還是劫駕,”董卓無奈道:“特來護駕。”

劉協道:“大膽。既然前來護駕,天子在此,爲何尚不下馬拜迎?”

董卓不料劉協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膽量,心中不由暗暗驚奇,便有輕少帝而重劉協之心,他果然下馬,拜迎於道旁,劉協只好以言撫慰,令他隨行護駕返都。

當日車駕返宮,何太后早被中郎將盧植救出,宮中的大火,亦被救熄了。檢點宮中,最貴重的傳國之寶玉璽竟然不翼而飛,宮中之人,均感驚駭。朝中大臣,亦驚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西涼刺史董卓,卻洋洋自得,自恃擁二十萬西涼大軍,大將軍何進又已身亡,他身爲西涼州牧,無人可以禁制,便屯兵於洛陽域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恐不安,出入宮廷,更肆無忌憚。

御林軍統領之一的後軍校尉鮑信,聽聞董卓肆虐,便來見袁紹,道董卓必有異心,宜速除去。袁紹道:“朝廷剛剛安定下來,不宜於輕舉妄動。況且董卓手握二十萬重兵,萬一事敗,我等勢必無一倖免。”鮑信不服氣,又前去司徒府見王允,說及前事,不料王充辦不敢決斷。鮑信知朝廷百官,人人皆欲保命,不敢與董卓抗衡。他心灰意冷,便率本部御林軍五千人,開赴泰山避世去了。

鮑信既走,御林軍羣龍元首,董卓趁機把何進直屬的部隊,收納自己的麾下,他的勢力因而更爲強大,董卓對他的女婿兼謀士李儒道:“我欲把少帝廢掉,此人懦弱無能,陳留王劉協年紀雖小,卻甚得我心,我欲改立其爲帝,你以爲可行麼?”

李儒微笑道:“目下朝廷傳國玉璽已失,大將軍何進又已身亡,羣龍無首,惶惶不可終日,正宜從速行事也。明日可於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議立新帝。有不從者立刻斬殺立威,則大事成矣。”董卓聞言不由大喜。

第二天,董卓即大排宴席,遍請文武百官、朝廷公卿等人赴宴。百宮公卿果然皆欲自保,懾於董卓的威勢,誰敢不到?早就紛紛前來赴會。

董卓待百官坐上席後,才突然帶劍而出,剛飲了幾杯,董卓便下令停止飲宴,撤去樂隊,按劍厲聲道:“我有一言,衆官靜聽。”文武百宮皆屏息不語。董卓道:“天子爲萬民之主,無威儀不足以勝任,如今少帝劉辯懦弱,陳留王劉協,比他強多了,何不廢少帝而改立劉協?諸位必與我有同感也。”說罷按劍怒視文武百宮,以示威嚇。文武百官果然一片死寂,不敢作聲。

此時,座中一人,與董卓一樣,是奉召入京的荊州刺史丁原,卻按捺不住,拍案而起,怒斥道:“萬萬不可。天子乃先帝嫡子,並無過失,豈能妄自廢立?董卓,你是何人?敢參預如此朝廷要事,難道想圖謀叛逆嗎?”

董卓一聽,惱羞成怒,拔劍而斥:“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說解便欲趨勢前斬殺丁原。就在此時,李儒突見丁原身後,挺立一將,生得氣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視董卓,隨時迎戰之勢,李懦料此將駒勇,董卓亦非其敵,便連忙大聲道:“今日乃飲宴之會,不宜談論國政大事,待明日上朝再作理論便了。”董卓一怔,立住了腳步。

百官中,有人連忙勸丁原先行離去。丁原亦恐身陷重圍,便連忙騎上馬背,與那威儀大將飛馳而去,就因丁原這般一鬧,董卓議立新帝之事,便無法再進行下去,董卓恨怒不已,責問李儒。李儒道:“丁原身後站立之人,乃丁原義子呂布,字奉先。此人有萬夫不擋之勇,當時若斬丁原,必有一番惡鬥,,恐於主公不利。”董卓一聽,這才息怒,又斷然道:“我必先除了丁原,且圖大計。”

第二天,有探馬飛報董卓,說丁原率軍在城外,向董卓挑戰,董卓大怒,即點起大軍,與李儒一道出城迎戰。

兩軍佈陣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丁原軍中,只見呂布頭戴金冠,身被戰袍,金色盔甲,縱馬舞戟,隨丁原出到陣前,丁原揚鞭指着董卓罵道:“國家不幸,閹宦弄權,以致萬民塗炭。你無寸尺之功於社稷,竟敢妄議廢立帝君,乃判逆國賊,人人得而誅之也。”

董卓未及回話,丁原身後的呂布,已飛馬言衝過來。董卓不敢直櫻其鋒,慌忙退下。丁原軍乒掩殺過來,董卓軍兵大敗,退了三十里,才勉強停下,結營下寨。

董卓召衆商議,道:“呂布果有萬夫莫擋之勇。丁原有其相助,乃我心腹大患也。我若得此人歸順,何愁大事不成?”

董卓話音剛落,帳前便有一人出言道:“主公不必憂慮,屬下與呂布乃同鄉,知此人有勇無謀,且爲人見利忘義,屬下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呂布乖乖來降。”

董卓一聽,不由大喜,他細望發話人,原來是原屬大將軍何進旗下的中郎將李肅,滿心狐疑的道:“李將軍何能說服呂布,令其心悅誠服地降我?”

李肅道:“末將聽說主公有名馬一匹,號爲‘赤兔’,可日行千里。若得此馬,再加金銀財物一批,以厚利打動,再以說辭遊勸,則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

董卓果然有一匹名馬,稱爲“赤兔千里馬”,是西涼馬中的良種,董卓十分珍愛。他聽李肅之言,心中不捨,問李懦道:“我若用赤兔千里馬,可換回呂布嗎?”

李懦微笑道:“主公若志在奪取天下,則區區一馬,有甚可惜呢?”

董卓的心事被李儒一言道破,他呵呵大笑道:“好。李將軍,赤兔千里馬便交你作利,換回呂布?另外再加黃金一千兩、明珠三十顆、玉帶一條,你務必把呂布帶回見我。”

李肅胸有成竹說道:“主公放心,呂布此人心性,我已窺透,此行必馬到功成也。”李肅說罷,便帶了赤兔千里馬,黃金明珠玉帶,悄悄奔赴呂布的營寨。

第十五章 師門奇緣第十一章 偷襲軍營 遊說夫差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四章 尋龍堪輿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六章 妙點蓮穴 西施誕生第九章 力延龍脈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七章 協助越王 延長國運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九章 方天畫戟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四章 尋庇護國 再逆天機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十八章 蛇體現形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十五章 師門奇緣第四章 臥龍鳳雛第二章 落鳳之劫第十二章 延繼國運 奉獻西施第十八章 血濺荊襄第十三章 頓悟天機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十一章 偷襲軍營 遊說夫差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十七章 深陷機謀第八章 陣圖之秘第十五章 裡應外合 勵精圖治第二十章 軍機風雲第八章 鼎立玄機第九章 驚天奧秘第十五章 師門奇緣第十九章 密函玄機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十五章 飛蟬俠女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十二章 亢龍有悔第十六章 再窺星斗第六章 反客爲主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十一章 青龍之鬥第四章 尋庇護國 再逆天機第五章 五鬼運財 福廕兩家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二章 大將之殞第八章 陣圖之秘第五章 黃巾墜落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二章 天機神算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十八章 蛇體現形第四章 臥龍鳳雛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三章 頓悟天機第十一章 青龍之鬥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十六章 功成引退 吳亡越興第八章 陣圖之秘第三章 飛蝶之蠱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章 五鳳朝陽第十九章 洛陽秘辛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二十章 天龍潛淵第四章 白兔龍氣第九章 越國棟樑 山中培育第六章 妙點蓮穴 西施誕生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十七章 三分天機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四章 尋龍堪輿第五章 春花龍脈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五章 黃巾墜落第三章 逆反天機 陷入絕境第十二章 亢龍有悔第十七章 空城幻術第二章 大將之殞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五章 曹劉對決第三章 西川龍戰第十四章 真龍結穴第十八章 血濺荊襄第六章 禁宮鉅變第十五章 飛蟬俠女第十章 旋乾轉坤第五章 五鬼運財 福廕兩家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五章 五鬼運財 福廕兩家第十四章 天緣之合
第十五章 師門奇緣第十一章 偷襲軍營 遊說夫差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四章 尋龍堪輿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六章 妙點蓮穴 西施誕生第九章 力延龍脈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七章 協助越王 延長國運第七章 逐鹿中原第九章 方天畫戟第二章 夏侯世家第四章 尋庇護國 再逆天機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十八章 蛇體現形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十五章 師門奇緣第四章 臥龍鳳雛第二章 落鳳之劫第十二章 延繼國運 奉獻西施第十八章 血濺荊襄第十三章 頓悟天機第八章 千里單騎第十一章 偷襲軍營 遊說夫差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章 天機大勢第十七章 深陷機謀第八章 陣圖之秘第十五章 裡應外合 勵精圖治第二十章 軍機風雲第八章 鼎立玄機第九章 驚天奧秘第十五章 師門奇緣第十九章 密函玄機第六章 星斗挪移第十五章 飛蟬俠女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十二章 亢龍有悔第十六章 再窺星斗第六章 反客爲主第二章 大江東流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十一章 青龍之鬥第四章 尋庇護國 再逆天機第五章 五鬼運財 福廕兩家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二章 大將之殞第八章 陣圖之秘第五章 黃巾墜落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二章 天機神算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九章 三大奇人第十八章 蛇體現形第四章 臥龍鳳雛第三章 臥龍初現第十三章 頓悟天機第十一章 青龍之鬥第十二章 重陷混沌第十六章 功成引退 吳亡越興第八章 陣圖之秘第三章 飛蝶之蠱第八章 救養孤兒 助越中興第十章 五鳳朝陽第十九章 洛陽秘辛第七章 驚天之變第二十章 天龍潛淵第四章 白兔龍氣第九章 越國棟樑 山中培育第六章 妙點蓮穴 西施誕生第二章 拯救名匠 面見吳王第十七章 三分天機第五章 赤壁鏖兵第四章 尋龍堪輿第五章 春花龍脈第十三章 討論興亡 助越復國第五章 黃巾墜落第三章 逆反天機 陷入絕境第十二章 亢龍有悔第十七章 空城幻術第二章 大將之殞第二十章 諸葛化身第五章 曹劉對決第三章 西川龍戰第十四章 真龍結穴第十八章 血濺荊襄第六章 禁宮鉅變第十五章 飛蟬俠女第十章 旋乾轉坤第五章 五鬼運財 福廕兩家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十四章 元神幻影第五章 五鬼運財 福廕兩家第十四章 天緣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