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無終之夜

祖昭、李信率領徐無縣四百義勇沿着官道一路南行,因爲馬隊、步隊同行,行程不像以往那麼迅速,縱然白日裡會行進八個時辰以上,然而一整天下來也纔到達無終縣地鏡。早在出發之始,李信已經派遣手下在前方沿途通報,無終縣得知是徐無縣義勇過境,專門安排本縣義勇前來迎接,是夜也在縣城外落腳休息。

無終縣應徵馳援郡府的隊伍要比祖昭、李信這邊更早上路,這會兒理應已經抵達郡府。

在安頓完畢義勇紮營後,祖昭、李信應無終縣尉丁商之邀,來到距離紮營地最近的亭驛喝一杯淡酒。丁商年逾四十,兢兢業業,不過卻始終沒有什麼大作爲。他在亭驛備了一些淡酒,又燒了一鍋狗肉,只可惜在祖昭、李信等人動筷箸時方纔發現,偌大一個大鍋裡面所謂的狗肉少得可憐,更多的是一些蘿蔔、白菜、葉根子之類。

世道不寧,能有一些腥味已算不錯,丁商能這般盛情,也能見其大方之處。

淡酒推杯置盞,衆人的話題也從漫天邊際漸漸迴歸到郡內眼下動亂上面。

丁商告訴李信、祖昭二人,說本縣原本是有不少太平道黨徒,之前縣裡也沒有特別限制,因而一而再再而三的縱容。不過慶幸的是,這些太平道黨徒沒有在縣裡鬧什麼大事,在二月初時幾乎是約定好了,集體動身前往郡南。想必這會兒也就跟着郡南宗海、鄧茂、於滬這些賊目在困襲郡府。

祖昭、李信都認爲此事必然是早有預謀,很顯然郡內太平道與昌城張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若不然絕不可能呼應的那麼湊巧。

丁商對目前郡內局勢很是堪憂,他用一種最樸素的方式來做分析,畢竟郡內的窮人實在太多,正所謂一呼百應,太平道率先起事,必然能引起很廣泛的反應。而車騎將軍張溫原本來幽州徵兵,已經募走了許多青壯,再者各地官府徭役過於頻繁,許多百姓寧可躲藏甚至加入起義,也不願應徵入伍。故而如今不光右北平郡缺乏兵力,只怕整個幽州情況都很堪憂。

李信認爲駐守邊境的盧龍塞稍後必然會分調兵力到右北平郡平叛,可惜的是,盧龍塞雖是近在咫尺的一支部隊,無奈卻是官軍。按照漢朝官制,地方州郡是無權調動官軍,只有朝廷下令方纔可行。

“朝廷下令只是時間問題。”祖昭慢慢的飲下一口酒,語氣深遠的說道,“只不過,今上居廟堂之上,耳塞目蔽,怕是需要好一陣子方纔會知道事態嚴重。”

儘管祖昭的這番話說得言符其實,但畢竟涉及到敏感的話題,在場衆人也只能是聽聽,並不敢多作評價。少頃,丁商舉杯邀酒,且讓此事打住。

此亭驛之長順着丁商的邀酒,轉移話題說道:“聽聞圍攻郡府的亂賊可遠不止四千人。”

此言一出,李信、祖昭、祖成、韓當等徐無義勇無不把目光投了過去。

李信詫異道:“我等從徐無出發時,聽聞亂賊已有近四千之衆,如何這會兒又不止四千?前後方纔過去幾日,哪裡來的那麼多亂賊?”

亭長嘆了一口氣,緩緩搖了搖頭說道:“究竟是什麼情況,我也是道聽途說。咱們縣應徵趕往郡府馳援的隊伍,聽說根本沒法進城。無終畢竟是個小地方,去歲備盜前後也沒招募到幾個人,這次一下子去了三百人,已經是本縣盡全力。只是……唉,這三百壯士去到郡府,面對城外數不盡的亂賊,根本是……唉……那叫做一個無濟於事呢。”

李信默然,他知道亭長沒道理會在這個時候說瞎話,無終到郡府快馬不過大半天的路途,收到郡府那邊的消息也是情理之中。他下意識看了一眼祖昭,只見祖昭神色並沒有太大的波瀾,反而是一種沉思。

祖成微微嘆了一口氣,略顯擔憂的說道:“大公子,賊勢之大,只怕單憑我們幾個縣的義勇很難成事。”

祖昭瞥了祖成一樣,面無表情的說道:“出征之前,我等便應做好此番準備。用兵之道,並非以衆取勝,賊勢雖大,到底只是一些烏合之衆。眼下賊衆聚圍郡府,此爲固陷之勢,我等人少,卻易於遊走巧變,定能以巧制敵。”

這番話雖然沒有說出任何實質上的脈絡,但卻給在場所有人耳目一新。

正如祖昭所說的那樣,表面上來看賊勢龐大,都敢公然搶攻郡府。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郡府目前成功牽制住了郡內大部分的賊衆。叛賊必然不敢也不會輕易撤退,如若不然則極有可能造成整體上的分散。畢竟這些人都是烏合之衆,沒有嚴明的紀律,之所以響應號召無非就是希望能有一口飯吃。

相對而言,各縣馳援郡府的義勇人少,方便轉移,靈活巧變,反而不容易發生正面直接的遭遇戰。如此一來,不僅能保證各縣義勇不至於被當做墊背送死的隊伍,還能在側面戰場上起到一定牽制。真正是應了衆人的心景。

李信第一個點頭贊同道:“祖兄弟所言極是。兵不在多,在於精。相信各縣備盜義勇都是常年應付盜寇之事,縱然不及郡中官兵,但比起太平道、張玩叛逆之類的烏合之衆還是綽綽有餘。我等沒必要太過沮喪。”

坐在外圍的韓當同樣頷首,附和着說道:“沒錯。以祖公子之前應對胡賊、山賊時的策謀,我等此番出征絕不會毫無作爲。”

聽得李信、韓當二人的話,祖成自知適才有些過於丟人,連忙自解道:“是,是,一定是這樣。不管前路多麼兇難,我祖家兒郎且有退縮之理。”

丁商端起木碗,緩緩喝了一口起熱氣騰騰的狗肉湯,舒展一口氣說道:“唉,無論如何,此番郡中之亂,還真要仰仗你們這些熱血兒郎了。待到旗開得勝之日,也必是功成名就之時,到那時我們這些老傢伙也能沾沾你們的光呢。”

大家順着丁商的口吻呵呵笑了笑一陣,接着便又舉起酒杯飲下一杯淡酒。

從亭驛這邊回來,祖昭又跟李信、韓當、祖成等人商議一番。早在從徐無動身出發之前,他已經先行將斥候隊全部散派出去。行軍作戰最重要的是掌握情報,徹底置敵人於袒露無遺之狀態,如此方纔能伺機尋出破綻,繼而在戰場上一舉扭轉局勢。他希望在得到斥候隊傳回的情報之後,一定要以戰機爲主,切不可固化行軍。

韓當、李信既表示贊同,祖成等人自是無話可說。

【悲劇啊,爲了在播音班女生面前裝x,欠銀行7000塊錢買了一個斯坦尼康,啊!】

第72章 ,殺有餘辜第37章 ,公孫家意第57章 ,情話第55章 ,貪圖己利第55章 ,名家之後第67章 ,救場第37章 ,遠在薊縣第112章 ,雙雄爭鋒第81章 ,神醫華佗第69章 ,火軍埋伏第54章 ,善後之後第18章 ,西涼之禍第83章 ,故人來見第12章 ,背後故事第125章 ,勁敵第75章 ,預備義舉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87章 ,千斤之火第12章 ,好弓善射第92章 ,正面決戰第38章第76章 ,縣府公示第96章 ,個有恩怨第100章 ,血濺宮牆第56章 ,各有計謀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24章 ,將軍之見第68章 ,戰敗和談第73章 ,最後進攻第42章第18章 ,知人而交第116章 ,先鋒之陷第35章 ,一事而起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2章 ,動員勞力第3章 ,胡馬犯境第94章 ,接連慘敗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115章 ,病魔襲軍第88章 ,故技重施第72章 ,殺有餘辜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16章 ,張預求救第12章 ,好弓善射第50章 ,胡騎遊射第93章 ,馬鈴幕下第9章 ,安陽張氏第21章 ,娛情於義第74章 ,急轉而變第14章 ,發展貿易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4章 ,李信帶信第20章 ,何進召見第74章 ,急轉而變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70章 ,野獸戰術第128章 ,官渡之戰第58章 ,新式軍服第44章 ,戎裝出討第52章 ,遭遇黑箭第79章 ,前來解圍第51章 ,夜騎搏殺第54章 ,善後之後第69章 ,爭執上下第57章 ,情話第27章第84章 ,大戰文丑第51章 ,一酒一言第103章 ,董卓禍亂第29章 ,調任遼東第3章 ,胡馬犯境第72章 ,殺有餘辜第52章 ,新有禍亂第12章 ,背後故事第76章 ,縣府公示第32章 ,計劃安排第3章 ,欲加之罪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13章 ,海蠣產品第78章 ,暗夜追擊第93章 ,志在四方第12章 ,好弓善射第21章 ,滋生事端第37章 ,遠在薊縣第95章 ,兵臨城下第128章 ,官渡之戰第30章 ,舌戰都尉第59章 ,蒲元識水第72章 ,智取要計第61章 ,察舉方正第80章第13章 ,二月十一第2章 ,從容而去第58章 ,新式軍服第9章 ,又見黃巾第38章 ,事前約定第16章 ,張預求救第15章 ,飛來急報第102章 ,欲更帝位
第72章 ,殺有餘辜第37章 ,公孫家意第57章 ,情話第55章 ,貪圖己利第55章 ,名家之後第67章 ,救場第37章 ,遠在薊縣第112章 ,雙雄爭鋒第81章 ,神醫華佗第69章 ,火軍埋伏第54章 ,善後之後第18章 ,西涼之禍第83章 ,故人來見第12章 ,背後故事第125章 ,勁敵第75章 ,預備義舉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87章 ,千斤之火第12章 ,好弓善射第92章 ,正面決戰第38章第76章 ,縣府公示第96章 ,個有恩怨第100章 ,血濺宮牆第56章 ,各有計謀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24章 ,將軍之見第68章 ,戰敗和談第73章 ,最後進攻第42章第18章 ,知人而交第116章 ,先鋒之陷第35章 ,一事而起第56章 ,空空如也第12章 ,動員勞力第3章 ,胡馬犯境第94章 ,接連慘敗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115章 ,病魔襲軍第88章 ,故技重施第72章 ,殺有餘辜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16章 ,張預求救第12章 ,好弓善射第50章 ,胡騎遊射第93章 ,馬鈴幕下第9章 ,安陽張氏第21章 ,娛情於義第74章 ,急轉而變第14章 ,發展貿易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4章 ,李信帶信第20章 ,何進召見第74章 ,急轉而變第76章 , 無名小卒第70章 ,野獸戰術第128章 ,官渡之戰第58章 ,新式軍服第44章 ,戎裝出討第52章 ,遭遇黑箭第79章 ,前來解圍第51章 ,夜騎搏殺第54章 ,善後之後第69章 ,爭執上下第57章 ,情話第27章第84章 ,大戰文丑第51章 ,一酒一言第103章 ,董卓禍亂第29章 ,調任遼東第3章 ,胡馬犯境第72章 ,殺有餘辜第52章 ,新有禍亂第12章 ,背後故事第76章 ,縣府公示第32章 ,計劃安排第3章 ,欲加之罪第122章 ,劉虞聽計第13章 ,海蠣產品第78章 ,暗夜追擊第93章 ,志在四方第12章 ,好弓善射第21章 ,滋生事端第37章 ,遠在薊縣第95章 ,兵臨城下第128章 ,官渡之戰第30章 ,舌戰都尉第59章 ,蒲元識水第72章 ,智取要計第61章 ,察舉方正第80章第13章 ,二月十一第2章 ,從容而去第58章 ,新式軍服第9章 ,又見黃巾第38章 ,事前約定第16章 ,張預求救第15章 ,飛來急報第102章 ,欲更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