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

對於研製攻城器械這件事,劉封自然是不想浪費任何的一秒鐘,當夜,他就派遣徐庶親自率領着一隊人馬將這些外形完好的器械搬運回成都郊外的匠人營所在,並且由徐庶親自督造這些攻城器械,力求在半年之內製作完成。

劉封知道,經過昨夜的一戰,楊修機關算盡卻沒能看到劉封麾下的哪怕是一兵一卒,反倒是和他意見多半不和的將領率軍在那窪地的周圍死守使得劉封損失了五六千人馬,楊修是絕對承受不了這樣的損失的。

這一場攻伐荊州的戰役,在楊修的手中已經算是失敗了,若是他再堅持進攻的話,目前手裡剩下的一半人馬多半也會損失殆盡,對於楊修,劉封甚至一絲忌憚之情也沒有,這個敵人的戰鬥經驗實在是太少了,就算是給他五十萬大軍,也是難以將荊州據爲己有。

事實也正如劉封預料的那樣,回到營中的楊修,幾乎是一言不發就進入到了自己的營帳之中,在快要到達營寨之前,已經有人將張遼率領着一萬五千軍士堅持在林子中設伏並且殲滅了宛城守軍五六千人的消息告知了楊修。

這樣一來,使得他這個主帥更加的不知道如何去面對位置在自己之下的張遼,此時距離他之前堅決的反對張遼所提出的意見才過了僅僅數個時辰,但現實就給了他一記十分響亮的耳光,楊修知道,雖然自己麾下的人是不會向自己提出此事的,但是那些人心中會如何去想,楊修心知肚明。

他獨自在營寨之中沉思了良久,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濁氣,他將自己從年少時到曹植的身側輔佐曹植,一直到這些時日在與劉封的交戰之中節節敗退的過程全部想了一遍,他發現,就算是自己最爲引以爲傲的幫助曹植取得了魏國的君主之位這件事上,自己也並不是有最大功勞的那個人。

當初雖然自己力勸有些玩世不恭的曹植去與曹丕爭奪那魏國儲君之位,但曹植真正有了這個想法,卻是在被劉封在華容道上劫走歸來之後,並且自己除了在幫助曹植對曹操玩了一些小心思之外,並沒有幫助曹植做過什麼其他重要的事情,這一回顧之下,楊修心中的挫敗感更甚,在這一天,他終於開始意識到,這兵權看似風光,但卻真的並非是所有人都可以掌控得了的。

司馬懿能夠每每在出徵的時候表現的非常從容,並不是他故作姿態,也並不是因爲魏國的軍士就是比其他的勢力厲害,而是因爲司馬懿的確在用兵這一道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賦,以前的楊修,高傲到絕不會去想這些,但時至今日,他已經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能力,的確不足以在任何方面都對曹植有一個正向的幫助。

從許褚的口中,張遼也是得知了的確就如同他所預料的那樣,楊修被疑兵吸引得奔波了十分之長的時間,但就是不能將其追上,直到天色全部都亮起來的時候,方纔發現帶領着自己奔波的竟然是一萬騎兵,而此時跟在楊修身邊的虎豹騎也不過是數千之衆,楊修無奈只能下令放棄了追擊,緩緩返回了營寨。

默默嘆息一聲,張遼也不知事已至此自己應該如何去做,此時的魏軍營中士氣前所未有的低落,之前因爲己方兵力佔優而自信滿滿的軍士此時全部都是灰頭土臉的不願擡起頭來,這樣的士兵已經明顯不適合再去交戰,張遼心中所擔憂的,就是楊修不能邁過這一連串失敗帶給他的恥辱,而是利用這僅剩下的十多萬軍士行險一搏,去強攻宛城。

若是在他們剛剛到來的時候,強攻取了宛城還是十分可能之事,但是此時若是強攻,怕是就連宛城也不能拿下,而魏軍還會有全軍覆沒之險,三十萬大軍若是當真全軍覆沒的話,魏國的顏面就是在中原百姓的心中也會變得一文不值。

想到這一層,張遼站起身來,緩緩的在營寨之中的空地上踱步,他想要立即到楊修的營寨之中,勸說楊修立即退兵,不要再讓這十多萬魏軍有任何的風險了,損失十多萬軍士,以魏國如今的國力和軍力還是能夠承受得起的,但他心中又擔憂楊修此時的心態並不穩定,一旦像在哪林子之中時候一般結果,怕是反而會將楊修推向自己所想的反方向,那樣一來,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正當張遼反覆的權衡着利弊,猶豫是不是要去楊修營帳之中的時候,一名魏軍侍衛找到了張遼,在其身前報道:“主帥請文遠將軍前往他的營帳之中,有要事相商!”

張遼一聽此言心中就是一動,雖然不知道楊修找自己到底所爲何事,但是楊修還能想到與自己商議,就說明此時他的心態比自己想象的應當是平穩了許多,所以張遼一面向楊修的營帳方向移動,心中一面篤定一定要將這撤軍之事說與楊修。

撩開營帳的入口,張遼虎步龍行的走到了楊修的面前,先行了個禮,而後才擡起頭來,只見楊修正端坐在帥位之上,除了面色依舊是有些蒼白,其餘倒是並沒有什麼異常。

楊修先將張遼讓到了上首的座位之上,而後擡頭看了看張遼,這才終於出言道:“此戰若非文遠將軍的堅持爲我魏國軍隊留下了最後一絲的顏面,我軍定會敗得更爲徹底……”

張遼見楊修第一句話竟然說的是此事,連忙擺手道:“事已至此,德祖不必再提之前之事,我魏國大軍自今日起將何去何從,方纔是重中之重。”

讓張遼十分奇怪的是,楊修今日並沒有因爲張遼如此說話而有任何不喜的表情,只是在張遼言罷之後長嘆了一聲,緩緩道:“將軍之心,我又怎能不知,將軍乃是國之棟樑,曾經爲我魏國立下了不世功勳,而修之前就連戰場都很少上過,修又有何德何能能夠位列將軍之上?”

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76章 良將賢臣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508章 變數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52章 辯駁第70章 連環之計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29章 收歸賬下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527章 論江東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68章 江上交鋒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157章 拒絕第167章 痛處第511章 擒徐晃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383章 兩條路第98章 灌醉第194章 智取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27章 使者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53章 觀虎鬥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136章 四郡定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23章 山窮水盡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19章 領罰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567章 拿下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87章 真真假假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268章 對峙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2章 救弟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407章 渾水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153章 詔命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170章 退張魯第443章 碾壓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88章 再相見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130章 埋刺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69章 江中蛟龍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344章 空城計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277章 得與失
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76章 良將賢臣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508章 變數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52章 辯駁第70章 連環之計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29章 收歸賬下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527章 論江東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68章 江上交鋒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157章 拒絕第167章 痛處第511章 擒徐晃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383章 兩條路第98章 灌醉第194章 智取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27章 使者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53章 觀虎鬥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136章 四郡定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23章 山窮水盡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439章 穩坐家中的司馬懿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19章 領罰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567章 拿下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87章 真真假假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268章 對峙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2章 救弟第338章 龍爭虎鬥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407章 渾水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153章 詔命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170章 退張魯第443章 碾壓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88章 再相見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130章 埋刺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69章 江中蛟龍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344章 空城計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277章 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