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

周瑜此時在荊州,不過是以魯肅的幕僚身份輔佐,雖然魯肅知道周瑜能夠到此其中一定有着劉封的影子,但是既然劉封沒有出現,沒有派兵,更沒有讓周瑜以一個更大的身份在此行事,那就只能說明這荊州的決定還是要由他魯肅來做。

周瑜的到來就像是魯肅的指路明燈一般,將之前魯肅混混沌沌看不清晰的地方全部都擺在了他的面前,魯肅知道,自己決不能再如在江東那般依靠周瑜了,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必須做出一個決定了。

思慮良久之後,魯肅的面上終於是顯出了一番堅毅的神情,而後看向周瑜,緩緩說出了幾個字:“既然如此,我等改變成全了諸葛亮也是並無不可,接下來的戲他若是演不好,我等再參與進去,也未可知!”

見魯肅少有的如此堅毅做出選擇,周瑜面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若是換作以往,魯肅面對這難以抉擇之事實在是難以爲繼,今日竟然能夠在如此快的時間之內做出選擇,足以見得劉封對他的委以重任對其是一種極大的鍛鍊。

而此言一出,周瑜也是早早做好了自己作爲一名幕僚的覺悟,並沒有再出言反駁,頷首道:“既然如此,我便協助子敬先將這諸葛亮雙手奉上的江夏取來,而後再做打算!”

見周瑜對於自己的決定還是十分支持的,魯肅這才微微鬆了口氣,而後又是出言分析道:“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名正言順的率領關張等將領,所依仗者,皆是劉備的親子劉禪,而這劉禪前次剛剛在襄陽之戰時被諸葛亮轉移到了夏口,我等若能趁此良機突襲夏口,想來也是能夠將這劉禪收歸囊中,諸葛亮大軍沒了劉禪,距離其分崩離析便不遠矣。”

聽了魯肅的這般分析,周瑜卻是搖頭道:“既然諸葛亮敢於挑釁我等,那定然便是已經做好了放棄江夏的準備,此時此刻,怕是江夏城中已經沒了任何重要的人物,只剩下張飛率領着一隊能征善戰之兵在等待着我等的到來,莫要說劉禪,就是百姓,怕是大部分也已經跟隨諸葛亮去了江東。”

“這……那諸葛亮的計策便是放棄江夏,我等依照他所想的去做,豈不是中了他的計策?”聽到周瑜的這般分析,魯肅又是開始猶豫這奪取江夏到底有無益處。

“子敬不必擔憂,諸葛亮之所以行此下策,乃是無奈之舉,子敬代表着的乃是當今中原與曹植不相上下的劉封,對於諸葛亮而言,本就有着天然的優勢,子敬已然在劉封麾下待了這許久時日,怎能還未轉變過來?”

幫助魯肅樹立信心,也是周瑜在前來此地之前就想好之事,故而見魯肅如此猶豫,他又是適時的勸誡道。

“公瑾說的是……”面對周瑜的勸誡,魯肅倒是十分能聽得進去。

“對於劉封而言,此時要做的並非是以一日之功便將江東奪取,那樣的話,得到的不過是一個一團亂麻的江東,劉封此時最需要的乃是穩定,故而他奪了襄陽之後便率軍返回了益州,並未繼續有所動作,如今襄陽穩固,當真到了奪取江夏的時候了,江夏一取,不管江東之戰結果如何,江東都只能是劉封甕中之鱉,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大可先行與曹植分出勝負,到了那時,江東自會不戰而降。”

周瑜口中所言,無疑是一個欲擒故縱之計,而這樣的心胸,和劉封自然也是有一拼的,能夠將江東這樣一大片領土任憑諸葛亮取了卻絲毫沒有任何色變,在魯肅眼中這樣的周瑜自然是能夠配得上在劉封的朝堂之上站在隊伍的最前列。

“既然如此,就如公瑾所言,不知我等何時前去攻取江夏?”魯肅顯然已經是被周瑜說動,當下就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去攻取江夏了。

“此時急不得,爲了吸引我軍,張飛前期想來會不遺餘力的抵擋我等,直到接收到諸葛亮的消息之後纔會撤走,故而我軍定要準備就緒再行前往,不然在張飛的手中有所折損,此事便不美了。”

顯然,周瑜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即便知道江夏已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但依舊不想在與張飛的交戰之中有什麼損失,張飛的能力,周瑜還是頗有些瞭解的,即將失去江夏這樣的重地,一定會讓張飛心中十分惱怒,而化解這樣的惱怒的最佳方式,自然就是多斬殺一些荊州的水軍了。

但周瑜既然已經知道了張飛極有可能的企圖,自然也就不會再讓張飛的計劃得逞了。

當日,黃蓋與甘寧,淩統盡皆聚集在了江陵城中,顯然是商議如何攻取江夏。

足足兩日的寂靜過後,荊州水軍忽地發兵三萬之數,聚集在與江夏十分之近的營寨四周,劍指夏口,理由則是要入江夏搜尋之前失蹤的荊州水軍兵士。

這樣的理由,鎮守的江夏郡中的張飛自然是不會平白便答應。張飛不但沒有鬆口,反而一刀斬殺了前來送信的信使,這就像是引燃了一個火藥桶一般,將荊州水軍的怒氣盡皆激發了出來,魯肅當日便下令對夏口開戰,三萬大軍直接乘着戰船攻向了江夏。

出乎張飛意料的是,黃蓋率領着荊州水軍前部登陸之後並未如同他們表達出來的那般向江夏郡中狂攻,而是在岸上紮下營寨,不再進攻,這讓已經準備好了一些手段的張飛有些有力沒處使的感覺。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本是用在攻方的詞語,但在這一次的攻防戰之中,用來描述張飛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雙方對峙了兩日之後,張飛已經是完全沒有了荊州水軍剛剛到來之時的那種銳氣,而是心神不寧的等候着諸葛亮的消息,一旦諸葛亮命他撤軍到江東境內,那便是諸葛亮已經搞定了江東之戰。

但就在張飛的精力並沒有放在荊州水軍身上之時,他內心之中最不願意見到的事情卻是發生了。

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93章 孤注一擲第104章 設伏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68章 江上交鋒第93章 孤注一擲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89章 再續前緣第8章 兵甲第46章 前路多艱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95章 金口玉言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104章 設伏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80章 龍潭虎穴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98章 灌醉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345章 識破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444章 大軍至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253章 觀虎鬥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96章 提請第344章 空城計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2章 初見孔明第56章 無心插柳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407章 渾水第194章 智取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436章 動員第93章 孤注一擲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357章 解惑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170章 退張魯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337章 後手第253章 觀虎鬥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2章 智勇退敵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57章 半日之緣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82章 不可貌相第15章 智計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89章 再續前緣第187章 王對王第46章 前路多艱
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93章 孤注一擲第104章 設伏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68章 江上交鋒第93章 孤注一擲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89章 再續前緣第8章 兵甲第46章 前路多艱第192章 兵臨蒼梧第95章 金口玉言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104章 設伏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80章 龍潭虎穴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98章 灌醉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345章 識破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444章 大軍至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253章 觀虎鬥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368章 攪動風雲第96章 提請第344章 空城計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2章 初見孔明第56章 無心插柳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407章 渾水第194章 智取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436章 動員第93章 孤注一擲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357章 解惑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170章 退張魯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337章 後手第253章 觀虎鬥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2章 智勇退敵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57章 半日之緣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82章 不可貌相第15章 智計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89章 再續前緣第187章 王對王第46章 前路多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