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

誰也沒有想到被袁術寄予厚望的紀靈帶着一萬五千人,身後還有南頓五千人,總計兵力兩萬,在進攻陳縣得時候會折戟沉沙。

孫堅莽,孫策比他的父親還要莽,一人虎入羊羣,堪稱再世霸王,殺數十人,打傷紀靈。

前軍被撕裂開一條口子,源源不斷的孫策軍殺入陣中,再加上孫策單槍匹馬擊退紀靈,紀靈的將旗一倒,就造成了連鎖反應,整個軍隊形成崩潰之勢。

這個時候天已經黑了下來,時間到了晚上黃昏初時,差不多是七點多鐘的樣子,雖然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卻讓很多夜盲症的士兵很難看清楚太遠的地方,以至於整個戰場形勢十分混亂。

追兵在追,逃兵在逃。連累了後來過來支援的五千中軍,由於失去了指揮,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前軍衝散了中軍,敵我態勢犬牙交錯,中軍甚至都沒有開打,就同樣開始敗退。

孫策殺紅了眼,人與人之間的體質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在他於亂軍之中找到劉寵身受數十創的屍體之後,這種狂怒之下造成的衝動,足以化爲雄獅一般的力量源泉。

追殺持續到了天明,一直到黎明破曉,茫茫的平原之上,除了沿途的屍體以及蒼茫大地之上偶爾遠眺過來的鄉民與野獸,就再也沒有了活物。

很多亂兵四處逃竄,跑到了陳縣附近的鄉野作亂,也有些士兵在紀靈的勉強招呼下,回到了軍隊裡,組成一支殘兵,緩緩向着汝陽撤退,孫策雖然想要繼續追擊,但好歹被吳景等人攔住,希望他能夠先清理了附近鄉野的亂兵再說。

這些慌不擇路,四散而逃的亂兵或許不會對陳縣造成重大影響,可如果不能清理掉的話,治下的鄉野百姓就會受到其害,容易讓孫堅在陳國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民心散掉,動搖孫堅的統治。

追殺一夜,也讓孫策逐漸恢復冷靜。他明白舅舅說得確實有道理,何況如果再追的話,就要出陳國境內,進入汝南境了,雖然並不遠,但他沒有輜重。

紀靈帶着將近一萬殘兵退入了汝陽城中,憑藉着城牆固守,孫策雖勇猛,可兵少不說,還沒有糧草,想進攻的確是不現實的問題。

於是在第二日,孫策就收攏部卒,回到城中,一邊扶棺將劉寵請回安葬,一邊召集諸將,商量進攻的事宜。

“不行,絕對不行。祖榮已經薨了,若伯符再出意外,我如何向州牧交代?”

駱俊堅決不同意。

孫策出城擊潰了紀靈,證明他之前的奇思妙想是對的,趁敵人還在修築營寨,忽然進攻,一舉將來犯之敵擊潰。

錯的地方是劉寵不該如此衝鋒陷陣,可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駱俊也沒有辦法。

然而孫策以爲劉寵報仇的名義,直接揮師南下,那就太冒進了,因爲他們的兵力本來就少,而紀靈雖敗,可猶有足夠的兵力應對,何況還是攻城戰,如何能敵?

可是孫策也有他的理由,他說道:“敵人新敗,兵無戰心,此時不攻,

更待何時?況且我也並不打算進攻汝陽。”

“不進攻汝陽?”

衆人納悶。

不打汝陽難道還打算打平輿不成?

那更加離譜,平輿爲汝南治所,兵力比汝陽只多不少,靠他們這點人去,那就是去送死。

吳景皺起眉頭道:“伯符,你不會是想去打平輿吧。”

他真怕孫策瘋起來真地去搞自殺式襲擊。

然而孫策又不傻,當然清楚去打平輿死路一條,只是搖搖頭道:“自然不是,平輿城高兵多糧多,又勞師遠征,我沒那麼傻去雞蛋碰石頭,我是想打南頓。”

“南頓?”

衆人互相對視,仔細想想,南頓確實比平輿好打一萬倍。

只是理由呢?

駱俊問道:“爲何要打南頓?”

孫策沉吟道:“昨日抓住的俘虜言稱,南頓只有不到一萬守軍,且還被那紀靈調走了五千,城中空虛。而父親現在又在打西華,如果我們能夠拿下南頓,與父親一起合圍汝陽,則汝南東北屏障盡破,袁術必然震怒,將進攻兗州的軍隊調回來防守。”

“還是太險了,州牧給我們的任務,是駐守陳縣,我們已經失了祖榮,不能再涉險了。”

駱俊搖搖頭,反對這次出兵。

然而孫策卻道:“父親在離開之前,說陳王伯父爲主,我爲副,如今伯父葬身於城外,馬革裹屍,現在陳縣軍權,應當由我來接手,叔父大人莫再勸說,我意已決,待整頓了兵馬,明日就出兵!”

“......”

駱俊無語了,拿兵權說話,自己還真無可奈何。

吳景孫河朱治等部將雖想勸說,可無奈孫策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出兵,衆人拗不過他,勸也勸過,說也說過,拿他沒有辦法。

不過現在陳縣的士兵軍心倒是前所未有的旺盛,要知道他們可是四五千人對戰人家紀靈兩萬大軍,而且是出城野戰,直接將紀靈打得落荒而逃,使得城內的士氣幾乎到達了頂點。

特別是孫策個人威望,直線上升,很多士兵都說虎父無犬子,少將軍已經繼承了父親的勇猛之志,將帶領他們走向勝利,以至於在軍中威望,孫策已經僅次於孫堅。

如今孫策一言堂,大手一揮,就要主動進攻汝南。好在不是進攻汝陽和平輿,只是打個南頓,衆人還是勉強可以接受,因此大家也就不再說什麼。

畢竟現在紀靈如喪家之犬,汝陽城內的士氣恐怕也不高,進攻南頓的話,估計紀靈也不敢出城去救援,沒什麼阻礙。

當下,第二日,孫策整頓好兵馬,帶領着士兵浩浩蕩蕩出城,兩日後,殺奔到了南頓縣。

南頓縣現在的守軍數量極少,只有四五千人,雖然跟孫策進攻方的兵力相差不多,可南頓城內的士兵士氣極差,因爲他們已經知道紀靈兵敗的消息,以至於南頓守將陳簡根本不敢出城作戰,而是想要固守城池。

可南頓的城池不高,一座簡陋的縣城而已。城外鄉野的百姓遭到了孫策劫掠,人口全部遷移去了陳國,整座縣城被團團包圍起來,糧道被斷絕,水源被斷絕,以至於南頓城中陷入了絕望。

要知道南頓可不像西華一樣就在鴻溝下游旁邊,它離鴻溝有那麼七八公里距離,水源是城池旁邊鴻溝的一條支流,卻並不流入城內,要想取生活用水就得出城去外面取。

雖然城中有一點存糧和幾口水井,但豫州又不像西北地區地下水資源豐富,這幾口井對於城內消耗來說杯水車薪,原本維持城中數千居民就已經很勉強,現在又加上了數千軍隊,導致水資源消耗極快,眼看水井中的水日益變少。

興武元年三月中旬,孫策圍城十日,南頓城中糧草和水源已經枯竭,最後陳簡不得不決定在資源用盡之前率軍突圍。激戰之後,陳簡率領三千殘兵衝出了包圍圈,跑回了平輿。

南頓失守,西華也緊隨其後,兩地陷落,孫堅孫策父子兵合一處進攻汝陽,趙雲則領兵南下,破徵羌,過定潁,在澺水北岸與澺水南岸的上蔡遙遙對峙,再加上黃祖三萬荊州兵,與孫堅兵合六七萬,號稱二十萬,隱隱要沿着澺水南下,直取平輿的意思。

這種嚴峻的形勢讓還在上蔡的袁術震怒,立即派人去把前線正在兗州作戰的張勳召回來。

要知道西華汝陽南頓一線是汝南在東面的屏障,雖然還有宜祿、項縣、新陽三地處於陳國的東南面,但袁術要防禦的地方實在太多,要應付四面八方的敵人,以至於哪怕十五萬大軍都有些不夠用。

而平輿同樣也在澺水北岸,此時城中只有一萬多人,袁術還有荊南和揚州西部要防守,總兵力多,可分散得厲害,正面戰場捉襟見肘,再不讓援兵回來,汝南就有被攻破的危險。

......

......

就在豫州劉備劉表孫堅的聯軍攻勢如火如荼的時候,兗州的曹操,正在濮陽府邸之中看着兗州輿圖愣神。

天色已經暗了,廳堂內空無一人,曹操披着外衣,一個人盯着桌案上的圖凝神思索。

現在兗州的局勢不太好,曹豹與張勳聯合兵馬足有八萬,敵我力量極爲懸殊,哪怕曹軍依託有利地形,梯形配置,分段狙擊,也不過是阻攔了敵軍一個多月而已。

袁陶聯軍繞過大野澤,從北面繞道濟北國,從谷城東阿等地南下,一路勢如破竹,雙方在東阿打了一丈,然後曹操火燒蒼亭,擊潰了曹豹前軍。

曹豹的前軍由部將呂由率領,當時候曹豹已經攻城七日,城中人口輜重早就被曹操遷移,東阿變成了一座空城,堅壁清野。

待時機成熟,拖延得差不多,曹操就在半夜時分,利用城中早就準備好的船隻,從城東的瓠子河乘船南下,跑到了南面的範縣,同時又派遣夏侯惇在蒼亭設伏,擊潰了星夜追擊的呂由部。

緊接着在範縣依託水泊地形,又阻攔了八九日,撤回了甄城,範縣的位置就是宋朝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此時由東平湖與大野澤兩片大湖加上無數小湖泊組成,這裡地質柔軟,沼澤湖泊成羣,山川嶽麓連綿,易守難攻。

不過曹操也沒有藏在山裡打游擊戰的習慣,何況冷兵器打游擊戰,確實沒有太大的生存空間。因此在成功阻攔了八九日之後,利用特殊的地形,曹軍很快退到了廩丘,夏侯惇駐守秦亭。

這樣又在廩丘與甄城沿線打了十餘天狙擊戰,等曹操大軍退回濮陽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後的事情。從二月份開戰,到現在已經是三月下旬,目前曹豹張勳大軍正在進軍濮陽,雙方在濮陽城東的小縣城鹹城展開了僵持與拉鋸戰。

由於敵軍勢大,曹操的兵力十分拮据,以至於他根本不敢與敵人打硬仗,哪怕幾次設伏,消滅了不少曹豹軍的有生力量,可改變不了大勢。現在的大勢就是敵人兵多,哪怕兵員素質不如曹軍,可蟻多咬死象呀。

好在不幸中的萬幸是這一切都在謀士團的意料之中,包括曹豹的幾次行動,比如分兵黃河北岸,進攻東武陽,然後南下頓丘和衛國二縣,試圖南北夾擊濮陽,繞道濮陽身後進行偷襲。

這些行動被謀士團預判之後,曹操一邊親自率領主力與曹豹主力周旋,一邊派出夏侯淵與程昱分兵三千,通過不斷騷擾黃河北面敵人的糧道,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原本曹豹是分兵一萬,等他們被迫從黃河北岸退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七千多人,特別是在衛亭之戰,曹軍趁着敵人渡河的時候襲擊,燒燬了浮橋,落水和被燒死的敵軍不計其數,最後這些分兵北岸的曹豹軍灰溜溜地渡河跑回了鹹城。

經過一個月的戰鬥,曹操雖然設奇伏,晝夜會戰,可依舊巨大劣勢,以至於數度面如死灰,在戰鬥的時候陣型很差,一路上且戰且退,到了最後撤到了鹹城,進退維谷,無路可逃,不得不準備最後的決戰了。

“唉!”

看着地圖上的敵我形勢,曹操長嘆了一口氣。

別看他多次狙擊,殺傷了不少曹豹軍有生力量,可畢竟人家體量大,八萬大軍,他們頂多殺死了幾千人,再算上傷兵,敵人最少還有七萬人馬,而他則只有兩萬人,兵力對比懸殊,太難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現在曹豹的攻勢已經減慢了許多,因爲糧草已經跟不上,七八萬大軍每日要吃的糧食是海量,還得從徐州運過來,導致軍中糧草不足,必須減緩攻勢。

目前曹操在鹹城與濮陽沿線的瓠子河沿線佈置了許多塢堡,鮑信、曹洪、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程昱等人正在這裡繼續按照他們分段狙擊的命令。

而根據謀士團做出的最壞打算,那就是如果豫州戰場沒有進展,敵人還是勢力如此龐大的話,他們就只能退回濮陽堅守城池。

至於繼續往白馬縣的方向撤,就已經不在謀士團的考慮範圍之內,再撤的話,就真的沒有地盤可以守了。

曹操仔細凝視着地圖,心裡已經在思考着,如果到了最後決戰之時,自己該怎麼做?

嗯,城南有幾處丘陵山脈,若能藏少數兵于山中,偷襲糧道許是不錯。

還有瓠子河,敵人沒有水軍,自己有一些船隻,可以運兵。

現在敵軍想要從大河北岸兩面夾擊的想法已經破滅,自己可以利用城北的大河,沿河東去,進攻甄城,同意可以斷他們的糧道。

曹操腦子裡快速思索,他滿腦子都是斷曹豹的糧道。

之所以這麼想也簡單,畢竟曹豹遠道而來,一旦糧道被斷,勢必只有退兵一條路,所以曹操根本就沒有想過將來犯之敵殲滅,斷他們的糧草逼退他們就很不錯了。

正思索間,忽然廳外急匆匆傳來一個腳步聲,門口的守衛說道:“司馬,明公說任何人都不要打擾他。”

“去向明公通報一聲,有大喜事。”

外面傳來郭嘉的聲音。

“這......”

守衛一時遲疑,曹操下令想靜靜,不許任何人打擾,自己進去會不會受罰?

他正猶豫間,曹操已經起身走到了廳中對外喊道:“奉孝進來吧。”

郭嘉笑眯眯地推門進來,雙手攏在袖子裡,年輕的臉上滿是笑意:“明公,大喜。”

“什麼喜事?”

看到郭嘉這麼高興,曹操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知道郭嘉不是一個虛假的人,如果有喜事的話,就一定真的有喜事。

郭嘉說道:“豫州孫堅劉表與洛陽朝廷派去的兵馬合擊袁術,逼得袁術不得不召回張勳,估計要不了多久,鹹城外就只剩下曹豹的兵馬了。”

“呵呵。”

曹操只是笑了笑,撫摸着鬍鬚道:“我想喜事應該不止這些吧。”

這些都是他們當初算到的事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如果這也算是好事的話,那也太沒有驚喜了點。

“瞞不過明公。”

郭嘉微微一笑:“探馬查到了消息,陶謙運來的糧草,昨日到了廩丘,算算日子,明日就應該到甄城了。”

“那麼後日,就應該會在運往鹹城的路上?”

曹操若有所思。

現在甄城廩丘一帶已經落入了陶謙手裡, 這一線不止有守軍,還有糧草。

他堅壁清野,曹豹想就地取糧難如登天,所以只能從遙遠的徐州運糧過來,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因爲輜重車輛行進緩慢,很難跟得上曹豹的攻勢。

如果能夠將這些糧草摧毀,那麼曹豹必然等不到下一批糧草到達,唯一的出路,就只能退兵。

“不錯。”

郭嘉點點頭:“現在大河北岸還在我們手裡,我們只需要坐船沿河東去,則可以在瞬息之間,就能抵達甄城。”

“好!”

曹操拍案而起,哈哈大笑道:“果然是大喜事呀,傳我命令,明日清晨出發,我親領五千人,坐船襲擊甄城。”

“祝明公凱旋而歸!”

郭嘉微笑着拱手一禮,他最欣賞曹操的地方,就是曹操不拘小節,不僅用兵隱隱有奇思妙策,且敢於冒險,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現在濮陽一帶曹操總兵力只有一萬多人,而濮陽城中就只有五千,曹操帶五千人走,就意味着濮陽成了空城。

一旦曹豹分兵繞開鹹城,直接進攻濮陽,那濮陽就瞬間會失守。

所以這一次奇襲,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八十五章 炮!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二章 閻忠請假條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請假條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請假條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十章 天子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九十六章 開戰!
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八十五章 炮!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二章 閻忠請假條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請假條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請假條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十章 天子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九十六章 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