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

郭嘉在戰略戰術上可能不如荀彧和荀攸,但他最擅長的,便是把控人心。

在袁紹佔據河北,意氣風發的時候,一眼看出他是外強中乾。

在孫策虎踞江東,揚言要北上偷襲許都的時候,說他樹敵無數,必遭仇人尋仇。

在曹操最艱難的時候,通過給予心理暗示,寫十勝十敗,給予曹操最大的信心幫助,讓他走出陰霾。

若不懂心理學知識,如此一語成讖,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是個神仙。

但正如那些心理學大師,分析某個人物性格之後,再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就有可能判斷出他未來的結局。

郭嘉不是什麼戰略戰術大師,但他絕對是漢末最好的心理大師,往往通過敵人的性格來做事。

這次戰術佈置,就是郭嘉深刻明白到陳暮到底有多怕死,所以纔會佈下這個困局。

爲什麼說是困局呢?

因爲對於陳暮來說,就是一個困局。

哪怕他猜到敵人可能會跟他在進行心理博弈,猜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曹操在故佈疑陣。

可他不敢去賭剩下的那百分之十,也絕對不能讓自己身邊營寨空虛。

要知道古代夜襲雖然多有記載,如曹操夜襲烏巢,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李愬雪夜入蔡州等都是著名的夜襲之戰。

但由於古代缺乏可控的光源,且古人患有夜盲症較多,夜晚指揮不便等等緣故,造成了實際的夜襲戰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包括《管子》《孫子兵法》等春秋戰國時期的著作,對於夜戰都是有很多講究的,火把、戰鼓、銅鑼、金鉦等,都要用來做信號,以方便指揮。

而大多數時候,夜晚除了比較罕見的時候,有皓月當空夜如白晝的那種情況,平時基本都是伸手不見五指。

沒有夜視裝備、舉火把的照明範圍有限、指揮手段落後、缺乏職業素質,除非有曹操、陸遜、李愬這樣的軍事能力,不然普通將領搞夜戰,就是自尋死路。

往往一窩蜂進行衝鋒,

自己人互砍的概率比砍到敵人的概率高不知道多少倍。因此夜戰往往都需要充足的準備,而不能冒失地隨便亂衝。

陳暮當然有應對夜戰的能力,他命令趙雲前去支援,趙雲部皆帶有大量火把、擂鼓、號角以及火箭,必要時可以點燃照明。

可問題是如此趙雲走了,那他的本部營寨就會非常空虛。陳暮又不可能深更半夜親自領軍出戰,一旦敵人突襲,亂軍當中,夜色之下,說不好就被敵人砍死,甚至可能會被自己人砍死。

因此郭嘉早已經猜到,陳暮不可能會真的來支援。不過他也必須給陳暮一個無法支援的理由,於是在外圍營寨佈下疑兵,等趙雲出營之後,銅鑼戰鼓敲打,讓趙雲回援。

所以這場夜襲,曹操救出了夏侯淵和程昱,郭嘉算計了陳暮一次,陳暮也有理由爲什麼沒有去救援武安國的原因,只有武安國老倒黴蛋了,也不知道死了沒。

“曹操這個時候應該已經走了,派人去武安國那邊看看情況。”

陳暮對趙雲說道。

“是。”

趙雲出去。

便在此時,外面黃忠飛馬趕到。

他是從城西而來,離得較遠,等事態平息之後才姍姍來遲。

“丞相!”

一進帳篷,已經五十六歲的老黃忠拱手說道:“丞相無礙吧。”

“無妨,徐正呢?”

陳暮問。

黃忠說道:“徐正派人傳信給我,說他的斥候發現東城有戰事發生,他已經親領軍隊去了,讓我來看看丞相的安危。我應允下來,半路聽到這邊喧鬧,急忙趕來,不知道現在情況如何。”

陳暮點點頭道:“既然徐正已經過去了,那應該是無礙了。只希望武安國那邊損失不大就行,曹操夜襲東城,夏侯淵和程昱趁機逃跑了,今夜你先回營,明日再說。”

“唯!”

黃忠便離開回營值守。

果然過了約半個時辰左右,信使回報,說曹軍已經跑遠了。

武安國那邊遭襲之後,徐榮反應迅速,親自去援。

當時武安國被曹操進攻之後,固守營寨。

夏侯淵與程昱組織了士兵,連夜出城突圍,恰好遇到了徐榮的軍隊。

二人不敢戀戰,與曹操匯合之後就馬上往東南方向逃遁。

徐榮帶隊追擊,曹操則是親自斷後,夜幕當中,敵我士兵都不敢輕動。

僵持片刻之後,徐榮下令進攻。

雙方發生了小規模戰鬥,互相砍殺造成的傷亡極少,反倒是走失和被自己人砍死砍傷的非常多。

兩邊各自傷亡數百人,因爲今日並不是一個明亮的夜晚,除了火把以外什麼都看不清楚,又不是像甘寧一樣百騎夜劫曹營,有整個曹營的火把照明。

這種情況下,徐榮也不得不放棄追擊。

第二日,陳暮命令大軍收拾輜重,拔營起寨,南下往淮北方向去。

曹操能夠這麼快醒悟過來,自己這是在把他往南逼陳暮也沒有想到,按照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他突襲北上,直奔甄城,破二城而消滅曹軍三分之一實力。

這樣本身曹操的軍事部署是自己領三萬人在官渡,夏侯淵和程昱各領一萬防守黃河沿線,戲志才領五千人守濟陰。

剩餘大概數千人,就散落在沿線充當斥候、探馬、崗哨,以防止朝廷兵馬奇襲定陶。

但陳暮不按套路出牌,不費吹灰之力就破了文聘。

其次就是官渡失利,曹操不得不退至封丘。這樣後方出現巨大空檔,陳暮此時再北上,直取甄城,再消滅曹操兩萬人馬。

如此一來,曹操能有個三萬人南下就不錯了。

再加上連番失敗,曹操士兵銳氣盡失,一路上逃亡不知其數,軍隊的數量恐怕不足兩萬都有可能。

而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必然窮途末路,最後只有三個結果。

一是跑到汝南,從大別山穿過去,進入荊州境內。

二是從樑國退至陳國,再入沛國,最後進入淮北去揚州。

而這兩個結果,陳暮早就分析過,劉表和孫策絕不會容許另外一頭老虎來到自己的地盤。

歷史上劉備投奔劉表,一是劉備當時候山窮水盡,兵不過數千,將不過關張,且名聲比較好,又是宗室,劉表才勉強接納他,即便如此,也沒有讓他進入荊州,而是讓他在南陽新野。

現在呢?

曹操沒有上述條件,南陽又被朝廷佔據,劉表會庇護他就鬼來了。

而第三個嘛。

投降。

除了這三條路以外,別無它路。

只是陳暮倒是沒想到自己的計策被曹操察覺,棄了封丘直奔甄城來救援。

不過也無所謂,現在朝廷大勢已成,曹操即便是逃了,最壞的結果也就是他現在帶着五萬大軍跑到汝南或者廣陵下邳等地去。

這樣孫策和劉表就更加不可能讓他去自己的地盤,恐怕越把曹操往南逼迫,說不好就是他與孫劉反目的時候。

陳暮並沒有因爲甄城的失利而沮喪,而是重新整頓士卒,一路南追。

而此時此刻,張遼也已經破了封丘,俘虜了于禁。

破封丘很容易,董訪正是于禁的部將。

當初曹操設計殺死張邈,吞併他的兵馬,董訪便是張邈部將,張邈死後,就轉投了曹操。

後來他的哥哥董昭讓他爲內應,於是便潛伏在曹營當中,時刻等待機會。

這次封丘董訪也被留下,於是趁夜時分,打開城門,于禁被張遼活捉,後來投降劉備,自然是另外一件事情。

劉備這邊也是馬不停蹄追趕曹操,只是失了先機,軍隊臃腫,行軍緩慢,此時纔剛剛到濟陰。

曹操全面撤離,兗州和豫州全面失守,沿途一路,各縣皆開城投降。

到了八月初,太史慈和臧霸就撤兵了,退守東海。

孫策雖說賣了曹操,把曹操一個留在河南對抗朝廷,但也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因此派了得力干將周泰、蔣欽領三萬人北上彭城攔截徐州兵馬。

太史慈和臧霸兵強馬壯,不過周泰和蔣欽只是堅守城池不出,二人有些無可奈何,被迫繼續圍困城池。

這一點和陳暮在陳留對付文聘不同,陳暮除了在潁川佈置了兩萬中央軍以外,在南陽還有張繡的兩萬人馬策應,所以即便是不打文聘,文聘也無法騷擾潁川襲擊洛陽。

而徐州只有蔡陽的兩萬留守人馬,如果太史慈和臧霸放任不管的話,萬一周泰和蔣欽襲擾徐州,擊敗了蔡陽,那麼後方的青州就危在旦夕了。

現在大漢的財政九成以上來源於青州從海外運輸大量金銀銅礦回來,青州一失,說不好真就被曹操把朝廷財政拖垮。

因此兩個人目前現在還在彭城。

曹操南下之後,鍾繇知道現在不是硬拼的時候,所以讓太史慈和臧霸回了東海。

於是曹操佔據了淮北的廣陵下邳沛國一帶,暫時休整。

朝廷這邊也沒有急於推進,只是步步緊逼,一邊屯兵於樑國、濟陰、山陽等地,一邊派遣新的官員進駐兗州,安撫民心,整頓吏治,嚴防宵小盜賊寇趁亂渾水摸魚,維持治安秩序。

到了沛國之後,曹軍駐紮於小沛。

陳宮被俘虜,曹操身邊只剩下郭嘉、程昱、戲志才,以及之前從袁紹那投奔過來的許攸。

只是許攸滿嘴跑火車,而且爲人輕狂,經常喚其阿瞞小名,曹操一直很厭惡他,因此並未重用,這次兵敗之後,逃到了沛國,重新清點人數。

結果發現士兵走散逃跑不計其數,原本在官渡大敗,失了幾千人馬,又留下於禁五千人斷後,曹操主力加上戲志才以及夏侯淵程昱的軍隊,應該有五萬人才對,但現在卻只有四萬餘衆,數千人不見蹤跡。

這其中就包括了許攸。

不過許攸本身就不得曹操重用,所以也懶得管他。

沛國太守府邸之中,曹操召集三人開會。

衆人坐定。

曹操嘆息道:“諸位,朝廷步步緊逼,是要把我趕出河南,陳子歸陰險毒辣呀。他佯裝三路進攻河南,實際上卻是想要消滅我的一部分軍隊,然後逼迫我南遁,把我往絕路上逼。”

郭嘉激勵道:“明公,這些日子,我輾轉難測,整日思索,發現我們其實也未嘗沒有一戰之力的機會。”

曹操問道:“奉孝是何打算?”

郭嘉思索道:“孫策現在尚未平定江東,若我們敗,則朝廷趁勢進攻揚州,他坐擁江東的大夢就徹底泡湯,這個道理相信他會懂,此時我們應該給孫策劉表寫信,讓他們主力北上,與我們合兵一起,就能對抗朝廷。”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

曹操點點頭:“還有劉表,之前他出兵三萬,雖然損失不少,但我聽聞那劉表前些年平定了荊南四郡,帶甲之士已經有十餘萬衆,相信他應該還有不少餘力可以前來相助。”

郭嘉苦笑道:“不過我估計劉表此人怕是不會全力相助,當年陳子歸曾經分析過他,說他年紀越大越膽小,且二子相爭,家事不寧,整日都爲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做打算,已經沒有了爭奪天下的雄心壯志,要說動他怕是不容易。”

曹操皺眉道:“劉備現在麾下兵馬三十餘萬,且佔據北方,實力強大,難道劉表看不出來若是我被消滅,他死期將至了嗎?以他的能力,便是坐擁荊州又能如何?區區十餘萬帶甲之士,在劉備面前,土雞瓦狗爾。”

“難啊。”

郭嘉搖搖頭,這件事他也無法說得準。

劉表今年已經六十一歲,本來就垂垂老矣,讓他像年輕時候一樣富有壯志,顯然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按照他的分析,除非劉備正式準備進攻荊州,否則的話,劉表很大可能會選擇龜縮襄陽,整日蠅營狗苟,得過且過,即便外面打得天崩地裂,也不關他的事情。

戲志才沉吟片刻,拱手說道:“明公,我願意去荊州說服劉表,讓他出動兵馬前來相助。 ”

曹操問道:“志纔打算如何勸服於他?”

戲志纔想了想道:“我聽說襄陽多有潁川南下的隱士,這些人與荊州一些大族頗爲熟稔,或許可以從這方面下手。”

曹操點點頭道:“善,志纔是周密之人,此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郭嘉便道:“那我去江東說服孫策。”

曹操道:“嗯,志才,奉孝,能否有援軍前來相助,就全看你們了。”

之前劉表和孫策雖然派了人,但並不是他們的主力。

而這次。

曹操則是打算說動二人,讓他們盡起主力大軍,與自己匯合之後,至少十多萬兵馬,與朝廷決一死戰!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七十章 等人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九章 羅市賊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請假條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七十章 等人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八十二章 浮陽之戰(1)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九章 羅市賊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笑間,黑山軍覆滅!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陽陷落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請假條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