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三國之謀伐酷筆記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在劉備的強權之下,直接下令,婚禮定於後日,而從今日起,大擺筵席,全城歡慶,與民同樂。

當下陳暮被簇擁來到後院,洗刷乾淨,換上了一身新衣服,闔府酒宴紛紛開始擺出來,大廳內外,俱都是宴席桌案,府邸內外,流水席一桌一桌地上來。

臨淄城內外的百姓紛紛聽說了這件事情,蜂擁而至,州牧府的人沿街撒幣,老大哥要爲小老弟的這場婚禮,變得熱熱鬧鬧。

其實古代的婚禮並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隆重,雙方成親,如果兩邊都有意,算算八字,看看日期,差不多也就定下來,男方只需要準備幾隻大雁,一些價值不算貴的聘禮就行。

西周時期,就已經確立了婚姻禮儀,秦漢繼承周制,以六禮中納徵爲例,就是送聘禮,一般只需要準備一些絲綢綵帶絹帛,越多越好,這也是彩禮的由來。

如果是富貴人家,除了絲綢綵帶以外,還可以準備羊、香草、鹿等取其吉祥,以寓祝頌之意;再有錢一點的,或者達官貴人,可以用膠、漆、合歡鈴、鴛鴦、鳳凰等用來象徵夫婦好合之意。

而世代耕讀家庭,也就是所謂的世家子弟,往往會取各物的優點美德以激勵勸勉夫婦,如蒲葦、卷柏、舍利獸、受福獸、魚、雁、九子婦,禮品並不需要太貴重,更在乎心意。

只不過劉備對於陳暮其實是一直有虧欠的,他覺得是因爲自己的事情,導致陳暮遲遲沒法完婚,因此爲了彌補,就決定大操大辦,以諸侯之禮的規格舉行儀式。

陳暮是個鄉侯,所以用諸侯之禮,倒也不算僭越。且劉備爲了向女方家裡表達歉意,也是準備了大量的禮物,光牛羊馬就成羣結隊,規格很高。

很快,第一日全城宴席結束之後,到了第二日,宴席繼續,整個州牧府歌舞昇平。一大早,陳暮就要準備出發前往秦家莊。

在陳暮與秦羅敷訂婚,也就是納完了五禮之後,趙國邯鄲秦家莊的莊主秦風,就帶着族人遷徙來到了青州,在這裡定居下來。

一開始,秦風還是非常高興,自己只不過是一地豪強,女兒居然能嫁給中央權力頂層的大人物,這屬於高攀。

但日子一久,隨着陳暮去了長安,婚事一再拖延,秦風的心情就越來越差,情緒也越來越糟糕。

因爲陳暮居然在五禮之後,到第六禮親迎這一環節,一個拖延就拖延了兩年之久。

當然。

秦風作爲豪強出生,也算是有見識,並非不能理解陳暮大丈夫以國家爲志。

但眼見女兒年齡越來越大,周圍的閒言碎語越來越多,再加上拿捏不準陳暮到底何時才能回來完婚,讓秦風倍感煎熬,曾有過向劉備請辭,向陳暮父母退婚的意願。

只是秦羅敷死活不願意,因爲陳暮雖然人在關中,但有時候青州與關中來往糧草輜重兵馬,他就會經常稍一些信件回來,給她寫一些情話。

秦羅敷自己也經常寫信,託往關中送糧草的將領幫忙帶過去,兩人之間的感情維繫得還是非常好,只是沒成親而已。

在良好的感情基礎下,漢朝的女子又不像宋明以後被理學束縛得厲害,所以面對父親退婚的意願,秦羅敷根本不答應,以至於就這麼僵持了一年多,終於等到了今日。

其實劉備待秦家人還是非常不錯,像秦羅敷的弟弟秦琪就送去了泰山學宮,有大儒授業,有大將授武,秦風的妻弟,秦羅敷的舅舅蔡陽則被任命爲安丘令,就連秦風本人也數次邀請他出仕。

只不過秦風總覺得女兒又沒有成親,自己和陳暮還不是舅婿,卻一直待在人家青州,吃人家的喝人家的用人家的,還給他們秦家莊送土地,送錢財,屬實有些寄人籬下的味道。

因此當劉備早早地通知他,陳暮馬上就要從關中回來與秦羅敷成親的時候,秦風卻開始裝起了病,對這件事不聞不問,實際上就是拉不下臉,不想出面去答應這事。

但他不答應,他的老婆,秦羅敷的母親蔡氏就沒那麼多心理負擔,面對劉備派來的使者,蔡氏當即萬分高興地同意,早早地提前開始做起了準備。

所以當陳暮回臨淄之前,他們早就已經準備了數日了,劉備發動力量,數日之內,各類婚姻嫁娶之物,皆已經準備就緒。

第二日,陳暮洗刷乾淨,換上了一身薰得清香,嶄新的黑紅絲綢長袍,腰繫玉帶,頭系爵弁,手裡捏着一隻大雁,在陳家村族人,以及諸多好友的簇擁之下,來到了臨淄城東六裡外的秦家莊。

這次來並不是來迎親,而是再來一次納徵之禮,一是爲了向女方家人賠罪,二是表達對女方家人的愧疚。

納徵之禮之前就送過一次,城外秦家莊的上萬畝良田,就是陳暮上一次的聘禮。

但畢竟放了人家兩年的鴿子,賠罪還是該有。

因此一行數百近千人,侍女高舉着無數飄飄的綵帶,奴僕擡着箱子,箱子裡裝的是金銀珠寶,錢幣禮物。一車一車的綾羅綢緞被馬車伕驅使馬匹運載,成筐成筐的禮品被腳伕擔着,樂師禮樂奏響,笙簫齊鳴,鑼鼓震天。

一路上沿途所有的樹木都被掛上了絲綢綵帶,各鄉亭村坊百姓紛紛出來見禮。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新郎官這支近千人的隊伍熱熱鬧鬧,喜氣洋洋地向着秦家莊而去。

大部隊經過之處,馬車上的人紛紛撒出五銖錢,百姓有秩序地撿取,並不哄搶,每一段一段地撿,過了村界,就不再繼續前行。

這就是德治的好處,青州有泰山學宮,因此文風極盛,又由王烈大力推廣德治,中下層官員教化百姓也以“德”“禮”爲主,所以很多百姓哪怕並不識字,卻也知禮,不會引發騷亂。

很快,到晌午,衆人就抵達了女方莊園之外。

秦家莊早有準備,於家廟設筵,在門外迎新婿,莊外裡三層外三層,全是看熱鬧的秦氏族人,將莊園外圍了個水泄不通,紛紛好奇來看名震天下的陳子歸到底長什麼模樣。

陳暮以雁做贄禮,恭敬地雙手捧上,那位丈母孃笑得合不攏嘴,收下大雁後連連招手:“賢婿快進門來。”

“不知老舅人何在?”

陳暮看過去,就看到自己那小舅子秦琪在旁邊衝自己招手,舅舅蔡陽跟在姐姐身邊,其他秦氏族人俱在,唯獨少了那位老丈人秦風。

蔡氏略微有些埋怨道:“你那老舅人說是染病,其實就是拉不下臉,畢竟你這親迎之禮,確實拖得太久。”

“阿姊,這大喜之日,何必說這些話。姊婿確實是偶感風寒,不便見客。”

蔡陽對自己的姐姐使了個眼色。

蔡氏意識到自己失言,連連賠笑道:“對對對,瞧我這張嘴,我那夫君確實染病了,不過倒不是甚麼大病,相信你與羅敷成親之後,很快就能痊癒。”

原來是心病。

陳暮微微一笑,拱手一禮道:“還請外姑指引,容小婿探望外舅。”

《爾雅·釋親》:“妻之父爲外舅,妻之母爲外姑。”

漢唐時期不稱呼妻子的父母爲丈人和丈母孃,甚至岳父、泰山之類的詞彙,也是宋明清之後才逐漸流行。

此時稱呼岳父岳母,一般叫外舅外姑,或者老舅人,姑人都可以。

像《三國志》記載,漢獻帝稱呼董貴人之父董承,就是稱呼他爲舅人。

還有唐朝有一句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這裡面的舅故,引申的含義,同樣也是公婆以及岳父岳母的意思。

蔡氏聽到陳暮要探望秦風,一時遲疑,秦琪卻樂呵呵地道:“我耶耶好着呢,姐夫我帶你去。”

這小舅子不錯。

陳暮在內心誇讚了他一句,笑眯眯地道:“那就有勞內甥了。”

這個時候老婆的弟弟也不叫小舅子,叫甥。

秦琪嘿嘿一笑道:“小事一樁,以後我傍上了姐夫的大腿,在臨淄還不是橫着走。”

原來這小子是打這個主意。

陳暮哭笑不得道:“內甥要是這麼想,那就錯了。你若是犯錯被學宮的老夫子們抓住,別說我,就連我兄都救不了你。”

現在泰山學宮裡除了鄭玄王烈管寧邴原這些老夫子之外,還有了蔡邕和孔融。

蔡邕是因爲人住在旁邊的泰山羊氏家中,近在咫尺,被鄭玄邀請過來,結果因爲泰山學宮藏書甚多,再加上陳暮推廣數學物理和化學,有很多新奇有趣的學問,讓他已經不想走了。

而孔融則是跟蔡邕爲老友,當初董卓派他去擔任北海相,想給劉備添堵,被王朗用計,利用蔡邕將他留在了學宮裡,沒有去上任。

值得一提的是,泰山羊氏就是羊祜家族,而且羊祜自己就是蔡邕的外孫,蔡邕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長女蔡琰,稱爲蔡文姬,次女蔡貞,稱爲蔡貞姬。

現在這兩個女兒一個才十五歲,剛剛及笄,另外一個則纔出生沒多久,估計等羊祜出生,怕是得幾十年後的事情。

學宮裡這些老夫子向來眼裡揉不進沙子,要是秦琪以爲可以傍上陳暮的大腿在臨淄胡作爲非,那些老夫子就算把秦琪打死,只要理由正當,估計劉備和陳暮都不敢說什麼。

因爲他們在青州的威望太高,大部分中下層官員都出自他們門下,無緣無故動他們就是動了整個吏治,青州官場要大地震,沒人有這個膽量。

哪知道秦琪嘿嘿笑道:“我怎麼敢胡作非爲呢,只是學宮中那些世家子弟,一個個眼高於頂,羞與寒門爲伍。我就看不慣他們,以後有了姐夫,看他們還敢不敢瞧不起我。”

陳暮跟着他進入府邸之中,笑道:“原來只是這點小事爾,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蒼穹頂立,何患不能建功立業,待將來你出則爲將,入則爲相,自己建立一個家族,你一個人,便是一個世家!”

我一個人便是一個世家?

秦琪恍惚間想起了自己的姐夫只不過是個鄉野村夫,雖頂着個曲逆侯之後的名頭,卻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走到了如今這樣的地步。一個人便已是世家,走到哪裡都受人尊敬,一時間心潮澎湃,嚮往不已。

在秦琪的指引和秦氏族人一衆陪同下,陳暮來到了秦家宅院裡屋,院落裡三層外三層,整個莊園恢弘龐大,即便沒有劉備賜予他們宅田土地,以秦氏自己的財力,也完全可以建造起這份產業。

根據東漢末年哲學家仲長統在其著作《昌言》中記載:“豪人之家,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羣。”

陳暮自己的地位很高,根據當時門當戶對的習俗,秦家人的身份自然也不能太差。

他們能走到現在,完全因爲秦風當初帶着自家千餘奴僕和宗族族人在龍鳳山一帶幫助陳暮擊退了徐榮。如果沒有這件事,秦羅敷甚至已經不會再和陳暮產生交集。

簡單來說,你在漢朝想嫁個世家權貴,首先你得同樣出身於世家權貴。

不然哪怕秦羅敷再喜歡他,漢人女子再如何主動,其實也沒有能力去追求,因爲兩個人已經完全不是一個世界。

穿過這連棟樓閣亭臺,一行人抵達了秦風住的院落。

這個時候秦風一點病的跡象都沒有,在廳內走來走去,不時差人出去詢問新郎官到哪裡了?

奴僕很快回來稟告道:“家主,外婿已經到照亭。”

“家主,外婿已經到莊外。”

“家主,外婿已經進入莊園,現在少郎領着直奔此處而來,要來探視家主。”

秦風一開始還在想着陳暮見完禮應該馬上就要走了,結果一聽到他居然要來探望自己,又急又喜,連忙跳到牀上蒙上被子裝病。

過了片刻,在秦琪這個秦家少郎君的帶領下,陳暮與蔡氏蔡陽等秦家近親抵達了秦風住的房間裡。

“舅人!”

陳暮急急走去,蹲在牀邊關切道:“可服湯藥否,病情好些了嗎?”

秦風裝作剛醒的模樣,虛弱地道:“是賢婿回來了嗎?”

陳暮心道這老丈人戲癮還真大,連忙上前握住了他的手:“舅人臥病在牀,我卻沒有在旁邊日夜服侍,以敬孝心,慚愧慚愧。”

“好男兒志在四方,如今天下大亂,朝廷政局不穩,你作爲先帝股肱之臣,以國家爲重,也理所應當。”

秦風在衆人面前表演了一番。

陳暮當然很清楚,這老頭那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表演給附近鄉鄰去看。

訂婚之後延遲了一年接近兩年的婚期,世上哪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眼見秦羅敷已經和陳暮都五禮結束,一直到六禮親迎卻遲遲不來,左右鄉鄰有閒話也很正常。

更何況古代女子十五六歲嫁人才是常態,二十一歲還沒嫁人,跟後世女孩三十多歲單身一樣,周圍人肯定會議論紛紛。

秦老頭又不是聾子,平日裡肯定會聽到一些閒言碎語,臉上自然掛不住,這才演那麼一齣戲。

其實無非就是給他一個臺階下而已,讓鄉鄰們知道,自己的女婿不是嫌棄女兒纔不來娶她,而是記掛着國家大事,一時間沒有辦法。

想到這裡,陳暮恭恭敬敬地道:“舅人深明大義,令小婿萬分佩服。家國大事,乃天下之根本。我雖心中記掛着羅敷,卻無奈身先以國,方纔許卿。如今國事勉強算止住,便馬不停蹄一刻不停回來完成昏(通婚)禮,正是爲了履行婚約,從此以後,我與羅敷必定相伴到老,不離不棄。”

“聽到沒有,我就說秦家外婿怎麼可能會推辭阿姊的昏禮,終日忙碌於家國大事,這是爲天下人之生計而操勞,耽擱一些,也很正常。”

“就隔壁鄉鄰老愛嚼舌根子,我秦家好女,外婿喜歡得緊,哪有像他們說的什麼藉口。”

“如今事情清楚,看那些鄉鄰還有什麼話好說。”

在外面看熱鬧的秦氏族人個個覺得驕傲不已。都五禮已過,新婿卻兩年不來親迎,這別說放在古代這樣的封建社會,就算是現代,也是一件很離譜的事情。相當於訂婚了好幾年,可結婚日期卻一推再推,親朋好友肯定會有意見。

更何況古代信息不發達,鄉鄰可不會體諒你家女婿是不是在外面拯救世界,他們只知道人家兩年都不來娶你家女兒,於是自然而然就會窗函數你家女兒已經沒人要了這種思想。

現在陳暮親自來府上請罪,不僅給足了秦氏宗族面子,還粉碎了這種謠言,秦家莊的人自然也是揚眉吐氣,以後可以擡起頭驕傲地做人。

聽到陳暮的承諾,秦老頭十分高興,病也好似好了大半,在陳暮的攙扶下爬起上半身,心裡美滋滋地拍着女婿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賢婿能有這樣的想法,老夫十分寬慰,將來羅敷的終身,便託付給你了。”

“請舅人放心,我不會讓羅敷受半點委屈!”

陳暮認真地答應。

這邊陳暮在探視老丈人,外面的丫鬟卻急匆匆地跑去了後院。

秦羅敷正在試穿明天要穿的禮服。

漢朝結婚用的禮服有嚴格的規章,女子穿的衣服名字叫純衣𫄸袡,普通人家的一般是用麻布製作,富貴人家則用絲綢。

衣服款式跟普通的曲裾深衣沒什麼區別,上身是普通的交領、襟、右衽,下身爲曲裾、裳,繫腰帶。

與普通的曲裾深衣的差別在於顏色,純衣𫄸袡的意思,就是衣服的整體顏色必須的是黑色,唯有袖口、領口、曲裾、腰帶以及裳下襬爲紅色。

秦羅敷穿着這身衣服站在銅鏡前,臉色微微發燙,一想到多年夙願明日就要實現,自己終於要嫁給那個鍾愛的男人,她就覺得很羞澀。

當年鼓起勇氣表白的模樣還歷歷在目,一晃多年過去,到了今日也終於修成正果了。

“娘子,娘子。”

丫鬟從中庭一路跑過來,氣喘吁吁地衝入了秦羅敷的閨房。

宋朝以前,奴僕稱呼主人的兒女,兒子一般稱爲阿郎、少郎、郎君,女兒或者主人的老婆乃至於任何青年女子,都可以稱爲娘子。

這個稱呼習慣,一直要到明清時期,才慢慢變成老爺、夫人、少爺、小姐這類大衆熟知的稱謂。

秦羅敷聽到外面丫頭的聲音,就對外面喊了句:“怎麼了阿翠?”

“外婿進府了,在探望家主。”

叫阿翠的侍女進門後就指着自己的身後喊道:“今日似是又來送納徵的,過會兒就要走了。”

由於婚禮前男女雙方不會見面,所以今日納徵,蔡氏只是跟秦羅敷提了一句,但卻讓她不準出去看,因爲這是禮儀規定。

可秦羅敷聽到陳暮已經來了,立即撒腿就跑,結果纔剛到院外,就被府裡的嬤嬤攔住。

“娘子,可不能出去呀,按照禮儀,要等到明日黃昏之時,新婿乘坐墨車,上門親迎,執雁於家廟祭拜之後,你才能穿着禮服走上新婿的馬車,跟着新婿回家,你現在不能與他見面,否則壞了禮,家主會責怪我的。”

門外的嬤嬤其實也兼職女師的職務,漢朝結婚女方都會陪同一位女師進行指導禮儀,比如哪裡需要拜,哪裡有別的特殊禮,有哪些特定的手勢、動作、儀式,都需要女師教導。

男方那邊也會有一個男師,在古代你可以把這兩個人稱爲贊禮官或者禮儀師,往往由年紀比較大的老媼以及長者擔任,負責新人禮儀,在後世相當於婚禮司儀。

當時規矩繁多,像結婚之前就有很多規矩,陳暮進秦家大門送納徵之禮,也有很多禮儀,比如主人要大擺宴席,宴席位置都有嚴格規定,賓客每進門,賓主都要相揖行禮,從大門口一路行禮到堂前階下,最後謙讓三番,主人與賓一同登堂,才能開席。

所以不是女師不想放秦羅敷出去,而是實在沒辦法。

秦羅敷聽了女師的話後,有些失望,但她並不像爲難女師,便只好點點頭,有些失落地道:“我知道了。”

其實羅敷也已經兩年沒有見陳暮了,朝思暮想的郎君就在前院,卻不得見,令人想斷了心腸。

一旁的丫鬟見她悶悶不樂,便上前開導道:“娘子別急嘛,明天你就能見到新婿了。”

“我知道,可是我好想他。”

羅敷精緻的小臉上微微泛起愁意,低聲道:“好想好想他。”

丫鬟看她的樣子,好生安慰了幾句,卻看到秦羅敷一言不發地往不遠處圍牆腳下的一處假山走去,不由納悶不已,喊道:“娘子,你去哪兒啊。”

“我要爬上去。”

秦羅敷指着那假山道:“也許站在上面,我能看到他。”

“可是中廳離得很遠呢。”

“我不管。”

“娘子,快下來,危險。”

丫鬟都有些着急了,看到秦羅敷已經開始在往假山上爬。

可她爬得飛快,丫鬟在下面乾着急也沒辦法。

只片刻,秦羅敷就爬到了假山石上,筆挺着身子, 前傾伏着圍牆,探出了頭。

也許他也想見我呢?

秦羅敷伸長了脖子,像是一隻長頸鹿一樣四處觀望。

但讓她失望了,後院離中廳確實很遠,除了層層疊疊的院落和連綿的樓閣以外,她什麼也看不到。

“新......”

就在這個時候,羅敷忽然聽見了丫鬟說了個新字。

正欲回頭,卻聽到身下有人說:“羅敷。”

是個男人的聲音。

秦羅敷大驚,一時手沒扶穩,整個人徑直掉了下去。

可預想中地摔倒在地的場景並沒有出現,她身體還未下墜,就有一雙強有力的臂膀伸手抱住了她。

兩個人變成了公主抱,等身形止住之後,秦羅敷轉過頭,看到了陳暮。

陳暮正笑吟吟地看着她。

側着光,陽光正好灑在他的臉上。

然後,羅敷的臉色瞬間就紅了,羞澀地低下了頭。

可片刻後,她又將頭擡起來,將因爲摔倒而散落地發尖拂到耳後。

少女歪着頭,也笑了起來。

“夫君。”

陽光下。

那微微一笑,很美。

三國之謀伐最新章節地址:

三國之謀伐全文閱讀地址:

三國之謀伐

三國之謀伐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89章微微一笑很傾城)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六章 觀察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端午節請假條請假條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
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六章 觀察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縣之戰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禍亂天下!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端午節請假條請假條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