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

袁紹擁有騎兵。

而且數量遠比人們想象的還要多。

歷史上他就率精兵十多萬,加上後勤、輜重、民夫,多達三五十萬大軍,南征曹操。

按照《三國志》記載,當時只是籠統的稱呼袁紹擁步騎十餘萬。

但也有詳細說明,說袁紹本部騎兵有八千,跟隨袁紹攻打官渡,在官渡之戰失敗後,掩護袁紹逃跑。

還有文丑率領五六千進攻延津,被荀攸使用“餌敵”之計,其麾下“五六千騎”慘敗於“不滿六百”的曹軍騎兵,自己也死在亂軍之中。

最後顏良率領步騎數萬,進攻白馬。曹操派遣張遼關羽進攻顏良,到十餘里外顏良才得知情報,因而倉促應戰,被關羽斬殺。

雖然三者都折戟沉沙,但只能說曹操應對得當,並不是說他們的兵馬少。

因此細算起來,袁紹最少有兩萬以上騎兵。

現在也相差不大。

轟轟烈烈的騎兵如無數臺坦克一樣隆隆駛來,讓正處於極爲亢奮狀態的公孫瓚心情沉入谷底。

他是知道袁紹有騎兵的,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而且數量居然這麼多。

作爲久居塞外,對騎兵最爲熟悉的諸侯,公孫瓚只看一眼那滾滾塵煙,就知道這波騎兵數量,最少能達到上萬。

袁紹哪刨來這麼多騎兵?

公孫瓚暗恨。

他不知道的是,早在王芬時期,就給袁紹打下了騎兵的基礎。

爲了幫助義子呂布建立幷州鐵騎,王芬從中部鮮卑處購置大量馬匹,組建起了一支上萬人的騎兵大隊。

當時呂布還在蕩陰一帶與關羽抗衡,因爲王芬組建騎兵的時候,以冀州人爲主體,因此呂布想叛亂,這些人根本不會答應。

如此一來,呂布只能借用張楊的幷州軍,加上自己從長安帶出來的兩千騎兵,組成了早期班底攻略兗州。

而在呂布走後,這一批騎兵自然也就歸屬了袁紹,成爲了袁紹最初擁有的一支騎兵大隊。

後來袁紹與中部鮮卑勾連,陸陸續續再次開始大規模買馬。

而且不是幾百上千匹,而是數萬匹。

馬匹不像人一樣,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騎兵。

在實際生活中,往往都是一名騎兵需要兩到三匹訓練有素的戰馬。

不止是輪換,還有馬匹生病、受傷、戰損等等問題。

因此常常是兩三萬匹馬,才能組建出一支一萬人左右的騎兵隊伍,甚至爲了這支騎兵隊伍,還得再養幾萬人的後勤大隊。

通常來講,養一名騎兵的價格,已經足夠養三到四名精銳步兵了。

這也是爲什麼劉備一直沒有組建大規模騎兵,公孫瓚也不敢僱傭太多烏桓鮮卑人的原因。

實在是太燒錢。

可袁紹有錢。

王芬給他留下了一筆龐大的遺產。

結果劉備和公孫瓚不靠別人,靠着自己雙手打拼出來的一片江山,卻堪堪和人家繼承者擁有的實力相差不多。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諷刺。

公孫瓚看着遠方浩瀚的塵煙,臉色陰沉無比,過了好一會兒,才沉聲道:“起號。”

蒼涼的號聲響徹整個天空,正在四處殺戮的幽州騎兵們都紛紛呼喝着歸隊。

這些騎兵也是公孫瓚麾下的老兵了,只聽那地動山搖的動靜,就明白來了棘手的對手,因此早就停下衝鋒,等待將軍的下一步指令。

撤退的號角聲音響起的時候,騎兵們三五成羣,快速地向着公孫瓚的方向奔馳而來,公孫瓚則下了山坡,往北撤離。

他的白馬和身後扛旗的士兵成爲了最顯眼的標誌,他每過一處,就有騎兵跟在他的身後迴歸到隊伍裡。

宛如無數溪流匯聚成一條江河,奔騰浩瀚。又似彗星拖着長長的尾巴,閃耀着整個夜空。

所有士兵井然有序地匯聚在公孫瓚身後,浩浩蕩蕩,揚長而去。

他們纔剛走不久,後方的袁軍騎兵就趕來。

領隊的乃是袁紹的外甥高幹,作爲重要王牌,袁紹的騎兵部隊向來都是給予最親近的親信。

比如這次顏良來堵滹沱河,袁紹就調了五千騎兵給他。

而身邊的騎兵,皆由高幹統領。

由於公孫瓚喜歡把騎兵安排在營外做奇兵,因此高幹這次過來,本來是袁紹派他先行一步,與鞠義配合,看能不能找到機會先殲滅在附近遊弋的公孫瓚騎兵。

哪料到剛過來就見識到了一場大敗,高幹看到這個局面,不悲反喜,對自己的副將郭援樂着道:“嘖嘖嘖,沒想到他鞠義也有今日。”

郭援冷笑道:“鞠義向來蔑視我等,甚至對明公亦時常不敬,今日大敗,將軍可以侮辱他一番,讓他知道厲害。”

“算了,現在大敵當前,舅父還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高幹想了想,又冷哼一聲道:“哼,若有朝一日舅父擊敗了公孫瓚和劉備,必然要殺他。此輩不過是個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且麾下士兵只聽他的,根本不聽我舅父的,如此驕縱,取死之道。”

“嗯。”

郭援深以爲然地點點頭。

鞠義自葛亭大敗公孫瓚之後,素來高傲,瞧不起其他將領,在袁紹帳下人緣很差。

而且他的士兵獨立性很強,只聽他鞠義的,不聽袁紹的。

這種聽調不聽宣的作派,換誰都容忍不了。

現在也就是袁紹還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如果周圍像公孫瓚劉備這樣的大敵攻滅之後,怕也是鳥盡弓藏之時。

高幹命令騎兵部隊先原地休整,自己與郭援等數十護衛,讓馬匹踩着輕快的小碎步過去。

此時鞠義正在收攏殘卒,見到高幹過來,臉色鐵青,勉強露了個笑臉說道:“多謝高將軍救命之恩。”

哦?

高幹納悶。

鞠義這是轉性子了。

怎麼忽然還會向他示好了?

要是以往,恐怕依舊是擺着那張臭臉,甩都不甩他。

不過現在袁紹現在還需要鞠義,高幹也不可能跟他翻臉,因此沒有出言冷嘲熱諷,而是翻身下馬,假惺惺地說道:“鞠將軍辛苦,明公本來是派我來與你配合,看能不能奇襲公孫瓚的騎軍,哪料到......唉。”

說罷還唉聲嘆氣,似乎是在爲鞠義惋惜。這一戰後,哪怕袁紹確實還要用到鞠義,但估計也要罰他一罰,打滅一下他的威風了。

然而鞠義卻冷然道:“若是如此,高將軍就來得正是時候。我正欲進攻公孫瓚,高將軍可爲側應。”

“哦,進攻公孫......什麼?你說什麼?”

高幹一開始沒聽仔細,等回過神來,大驚失色道:“你說要進攻公孫瓚!”

鞠義遠望過去,殘卒已經收攏了不少,約有一萬多人,便說道:“不錯,公孫瓚突襲我部,必然以爲今日我們不敢再進攻他,因而此時是他最放鬆警惕的時候,現在進攻,則必能大獲全勝。”

“鞠義,你瘋了吧。”

高幹再也忍不住了,指責他道:“你初逢大敗,士氣低落,現在去進攻,不是找死是什麼?”

鞠義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你愛去不去。”

說罷扭頭就往自己陣中而去。

“可惡!”

高幹氣得牙癢癢,難怪剛纔鞠義給了他一點好臉色,原來是希望他一起出兵協助。

現在自己反對,人家立即就翻臉,這種人簡直是屬狗臉的,說翻就翻。

“將軍,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郭援問道:“鞠義心胸狹窄,一門心思要找公孫瓚去報仇,我們可不能跟着他犯險。”

公孫瓚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手能力,他還有兩萬多人馬,且還有五千騎兵。

這次袁紹北上,在浮陽城損失不少兵力,再加上鞠義這次被公孫瓚迎頭痛擊,又留了不少人給文丑張郃他們抵禦青州軍,導致袁紹自己的兵力已經不足五萬。

加上河對岸顏良所部,也不過是五萬出頭,對上公孫瓚的兩萬多人,雖有兵力優勢,可也不敢說有十成把握一定能勝。

畢竟戰爭本就充滿了意外因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例子在秦漢以前比比皆是,數不過來。

而現在鞠義一意孤行要北上立即去找公孫瓚復仇,在郭援看來,無異於找死。

因爲他的兵馬纔剛剛大敗,士氣低落。而公孫瓚的兵馬大勝一場,士氣高昂,隨着此次慘敗,原本有兩萬多人的鞠義現在只有一萬多人,即便再加上高幹部,也不過是與公孫瓚兵力相當。

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是去進攻士氣很高的敵人的營寨,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高幹何嘗不知道這一點。

可他現在很糾結。

因爲鞠義素來有自己做主的獨立性,聽調不聽宣,高幹指揮不動他。

但眼睜睜地看着鞠義去送死,也不是一件好事。

倒不是高幹不想看到鞠義死,而是心疼鞠義麾下的那麼多精銳兵馬,知道自己的舅舅一直眼饞這些士兵。

作爲袁紹最能練兵的大將,鞠義所部最爲驍勇善戰,根據史料記載“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這麼多精銳士兵跟着他去死,高幹也不想看到這個局面。

因此高幹現在陷入兩難的選擇。

想勸鞠義不要去,但人家鞠義根本不聽他的。

隨便他去吧,麾下那麼多士卒怎麼辦。

而且一旦鞠義全軍覆沒,對於袁紹來說,又是個很大的打擊。

本來兵力就不是完全壓倒性優勢,鞠義這一萬多人去送了人頭,那總兵力又少一截,更加沒有優勢了。

所以思來想去,高幹也只能咬咬牙道:“不行,我們還是得過去。”

“爲什麼啊!”

郭援不解道:“他鞠義自己去送死不就行了嗎?爲什麼要拉上我們?”

高幹搖搖頭道:“他去送死是一回事,可他的兵馬卻不容有失,公孫瓚依舊存有不少兵力,做困獸之鬥,我們的兵力越少,對付他就越困難。”

“將軍的意思是?”

郭援試探性問道。

高幹輕笑道:“你說,若是鞠義在亂軍之中死了,那他的部下.......”

“噢。”

郭援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戰場殺敵嘛,總是有意外的,即便是大將,也不能免俗。”

“走!”

高幹一揮手,扭頭回去。

鞠義已經召集了部隊,準備讓士兵們先原地休整一會兒,恢復體力之後,再突襲公孫瓚。

他高幹自然也不能閒着,得一邊派人向袁紹通報,一邊準備和鞠義一起行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夜色逐漸將領。

此時,公孫瓚在營中大擺宴席。

因爲明日和後日就有可能是決戰,因此大家都沒有喝烈酒,換上了度數極低的秫酒。

不過此番勝利,依舊讓衆將士感到高興,還是忍不住小酌了幾杯。

田豫雖然覺得戰前飲酒不妥,但想了想,最終是決定不掃興,畢竟他也認爲這世上應該沒有人在被擊敗後,還敢跑來連夜突襲的。

“明公此次大勝而歸,挫敗了袁紹銳氣,只要再堅守數日,援軍抵達,我們就可以讓袁紹好看了。”

部下田楷笑着說道。

公孫瓚點點頭,沉吟道:“我已命人偷渡回幽州,難樓接到的信件之後,估計很快就會派人來助我。”

原來公孫瓚在這段時間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做。

現在涿郡一片混亂,從弟公孫越以及部下鄒丹奮起反抗,與中部鮮卑大戰。早前得知消息的時候,公孫瓚就已經派人寫信去求援。

各烏桓胡騎響應號召,派出人馬來襄助公孫越,雙方勢均力敵,打得頭破血流,到現在還沒分出結果。

不過公孫瓚知道,這是各烏桓部不肯出全力的結果,畢竟他忽然遭難,各部也紛紛坐地起價,將原來的價碼提高了不少,派出去的士兵也少了很多。

雖然被烏桓部落井下石,但公孫瓚也只能咬碎牙往肚裡吞,畢竟他經商多年,也明白了什麼叫商人思維,坐地起價簡直是商界常態。在資本面前,不要想着講什麼狗屁良心。

而這一次求援,公孫瓚是找到了烏桓最大的部落難樓部,開出了很高的價碼。

只要難樓同意這個價錢,援兵估計很快就能抵達。

到時候他也絕非沒有一戰之力。

“袁紹受挫,必須要整頓士兵,才能繼續進攻,我覺得我們應該穩固營寨,絕不能在援軍到來之前,被袁紹打敗。”

田豫給出了意見。

“嗯。”

公孫瓚深以爲然地道:“可將輜重馬車放於前營,一旦前營守衛不利,則縱火焚燒,拖延時間。 ”

“還可以在中營挖建壕溝,佈下大量陷阱,袁紹來擊,必讓他寸步難行。”

“將軍還可以從後營出動,以騎兵繞道奇襲他糧道。”

各將領紛紛給出意見。

這次大勝,讓士氣提升很高,也讓他們有了看到勝利的希望。

而就在此時,外面忽然有士兵來報:“將軍!”

“進來。”

公孫瓚喊了一聲。

士兵領着幾人進去,說道:“劉使君信使來了。”

“哦?”

公孫瓚大喜道:“玄德來了嗎?”

來報信的斥候拱手道:“公孫將軍,我家明公已經到了二十里外,來接應將軍,請將軍今夜就走。”

今夜就走?

公孫瓚納悶道:“玄德到了何處?”

斥候就說道:“北上道路已經被袁紹封鎖,明公就用來往青州幽州的商船走海路,已到滹沱河出海口處,正在等待將軍。我們會把將軍送去幽州,等將軍召集人馬,共擊袁紹。”

“已到滹沱河出海口了嗎?”

公孫瓚又驚又喜,站起身大笑道:“好好好,傳我命令,今夜拔營起寨,咱們回幽州。”

“唯!”

將士們聽到不用再殊死一搏,也都是高興不已,紛紛聽從指令。

當下,將領回各自營寨,準備起寨離開。

而此時。

鞠義部休整完畢,趁着夜色,已是偷偷摸到了公孫瓚營寨前......

《三國之謀伐》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謀伐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

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七十章 等人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六章 觀察第三章 得兗州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九章 規劃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章 推諉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請假條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四十七章 奪權
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二百四十七章 罵孔融第七十章 等人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六章 觀察第三章 得兗州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前三刀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九章 規劃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章 推諉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八十九章 一十五規劃(完)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請假條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四十七章 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