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 夜襲白水灘

江、河、淮、濟爲四瀆。

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濟水,與大河、長江、淮水合稱四瀆,四者均獨流入大海,自漢以來,天子祠五嶽四瀆,祈爲天下豐年爲常禮。

濟水發源於王屋山,導水東流爲濟,入於河,溢爲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菏澤,古澤名),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濟水與大河交錯,三隱三現,百折入海,神秘莫測,兗州便位於河濟之間,酸棗正是濟水第二次浮出水面之後與大河的交界之處。

盛夏之際,酸棗境內水源充沛,蘆葦生長正盛,水鳥層出不羣,此處曾爲曹軍屯田試驗之地,成功之後有良田過萬頃,成爲兗州最重要的產糧之地。

今年的酸棗同樣良田遍地,莊家生長茂盛,到處都是分割整齊的田地,水車遍佈,河道縱橫,麥穗、稻穗已然飽滿,只等天氣轉涼,天地間便染上金黃之色。

夏季的夜晚清涼爽朗,月白風清,一隊兵馬自大河以南向西急速而行,天地間白濛濛一片,這些士兵都穿灰色斗篷,朦朧的月色之下,又有欺負的蘆葦蕩掩映,若不是靠近,很難發現他們的存在。

這些士兵顯然都是精兵,行進的速度極快,而且對這一帶的地形似乎極爲熟悉,繞過了那些難走的地方,過了延津範圍之後,更是加快速度,甚至不顧隊形,一路直進。

一直到後半夜,纔到了酸棗境內,來至一片蘆葦蕩便,四野寂靜,便見有許多船隻劃出,將這些士兵接進了蘆葦蕩中。

在水路中穿梭許久,不是驚起一羣羣水鳥,不多時便看到遠處忽明忽滅的火光在閃爍,所有的船隻便往那個方向行駛過去。

這裡是一片即爲寬闊的淺灘,樹林茂密,水草和蘆葦十分茂盛,此時蘆葦蕩最爲茂密,足以擋住所有形跡,船隻進入蘆葦叢之後,轉了幾個彎,便到了靠岸的地方,這裡早有一百人在接應了。

將輕舟搬到隱蔽處,有人帶領着士兵們到了一片草廬之內,這些用蘆葦草搭建的草棚有新有舊,平日都是百姓漁夫臨時住腳休憩之地。

重重的蘆葦蕩將他們隱藏其中,這裡十分隱蔽,要不是熟悉這裡地形的本地人,莫說是來找人,就是進入其中,也很容易迷路。

衆人各自安置好之後,爲首之人將幾個伍長集合起來,只見圍攏在中間的正是徐蓋,奉了司馬懿之命先來攻打前站。

那接應之人言道:“此處名叫青蘆澱,再向前三十里便是白水灘,有兩千漢軍守衛。”

徐蓋微微點頭,他此行前來的目標便是佔領白水灘,白水灘是酸棗的一處重要屯兵之地,這裡本來只是軍屯的一處營房,自漢軍佔了兗州之後,爲防魏軍渡河偷襲,便在此處駐兵防守,是進入兗州的第一處要地。

此次徐蓋帶領兩千精兵夜襲白水灘,帶來的士兵至少也是卒伯以上,司馬懿嚴令不得走漏一人,不得泄露任何消息,驚動酸棗的守軍。

此時五更已過,徐蓋在瞭解地形和敵情之後,叫各部散去休息,白日任何人不得隨意走動,休息一日之後,乘夜偷襲白水灘,此處將成爲偷襲兗州的奇兵,每一個人都十分謹慎。

白日的青蘆澱十分平靜,甚至還有百姓在田地見勞作的歡聲笑語,除了那些內應之外,其餘人根本沒有察覺這偌大的蘆葦蕩中多了兩千人。

暮色降臨之後,所有的士兵纔開始逐漸活動起來,每個人都帶着肉脯和乾糧,吃飽喝足之後,徐蓋將伍長集合起來,部署軍令輕裝簡從,隨時準備待發。

亥時過後,徐蓋將人馬分成三隊,親自領三百親兵突前,後面的人分兩隊跟進,乘着月色靠近白水灘。

將人馬隱藏起來,徐蓋親自帶着幾個親兵圍着白水灘的營寨轉了一圈,將地形觀察一遍之後,心中便有了決斷。

這一次他是獨自領兵,事事小心謹慎,事關全軍突入中原的第一步,不容有任何閃失,司馬懿這一次對他給予厚望,臨行之際再三交代囑咐,徐蓋深感責任重大。

先讓三個卒伯帶着五百人將外圍的道路全部堵死,不能讓這些守軍跑掉一個,然後再突襲港口。

雖然這裡守軍有兩千人,人數並不佔優,但徐晃自信自己帶來的這些士兵個個都能以一當十,而且又是半夜突襲,面對毫無防備的守軍,對他們這些精兵來說已經足夠了。

在外又等了半個時辰,全軍休整完畢,養精蓄銳,此時營中一片寂靜,稀疏的火把搖搖欲墜,輪守的守軍已經輪換了一撥,這新換上來的十幾人還睡眼朦朧,一個個都靠在寨門前打着盹,火把也被夜風吹得忽明忽滅。

月光如水,徐蓋一揮手,帶領着三十個親衛悄然靠上去,毫無聲息地先把這些士兵徹底送入了真正的夢鄉之中,看看四周沒有動靜後,所有的士兵都悄悄摸進了寨中。

很快夜色中就想起了悶哼聲,此起彼伏在各個房中響起,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終於有人被驚醒,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

看着突然衝進來的敵軍,提着鋼刀,鮮血淋漓,身影如同死神一般,驚得目瞪口呆,正要張口招呼,迎接他的便是一道寒光,慘叫聲便戛然而止。

整個蘆葦蕩終於在斷斷續續的慘嚎聲中沸騰起來,睡夢中的士兵被慘叫聲驚醒,但想要反抗已經來不及了,甚至連衣服都來不及穿上,就被衝進來的敵軍殺死,抵抗也不過是無謂的掙扎而已。

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396章 借道第182章 馳援郿城第889章 長驅直入第442章 丹水大戰第1014章 巾幗軍威第1031章 遺失軍馬第1040章 水流密道第598章 順利取藥第1667章 反向進軍第254章 渡河第367章 燕王正名第1109章 消失山野第1514章 樓主更迭第296章 戰略眼光第1215章 最終之戰第1772章 斬將闖陣第1707章 滿盤皆輸第1713章 衆怒難犯第689章 老將之威第1660章 宴請故人第1510章 真實身份第888章 一馬當先第1828章 兩軍混戰第297章 兵馬調動第1186章 兩敗俱傷第816章 可造之材第1118章 旗鼓相當第910章 蒼梧降書第467章 天意第五章 英雄末路第1327章 出乎意料第1844章 局面失控第1041章 各自奔逃第98章 大獲全勝第417章 大敗魏軍第105章 拜訪馬鈞第856章 月亮湖第1180章 西河局勢第71章 博取芳心第982章 出乎意料第1056章 樂不思瀛第1999章 將計就計第1177章 萬事俱佳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892章 援軍到來第1954章 席間兇險第958章 白獸之威第238章 西北戰火第624章 河中巧遇第1872章 匈奴老友第1725章 原路返回第1477章 烏珠求助第1081章 百密一疏第2089章 一展雄威第337章 無極仙翁第999章 老謀深算第379章 奇襲平陶第354章 虎父無犬子第1021章 蠱惑人心第28章 終極之戰第1610章 託孤之臣第1848章 燕趙之士第376章 後起之秀第2050章 從容部署第301章 成敗聲名第864章 恬不知恥第二章 說服孟達第94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43章 隔河相望第326章 水上約戰第1932章 惡人告狀第907章 兵出南海第1611章 反咬一口第84章 開館計劃第1861章 連夜破城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209章 短兵相接第544章 心頭隱患第329章 益衡號第725章 水底之戰第1470章 噩耗傳來第2131章 糾結難定第1936章 明暗部署第336章 小酒鬼第1834章 重重防線第859章 悔悟贖罪第1986章 別無選擇第1905章 冒名頂替第279章 匈奴抉擇第83章 驚天演技第1013章 憂心爲誰第1030章 西域馬皇第836章 思過崖第1574章 分一杯羹第1318章 水軍東進第1652章 臨陣抉擇第1923章 兩虎相爭
第633章 慧眼識人第950章 會見外使第396章 借道第182章 馳援郿城第889章 長驅直入第442章 丹水大戰第1014章 巾幗軍威第1031章 遺失軍馬第1040章 水流密道第598章 順利取藥第1667章 反向進軍第254章 渡河第367章 燕王正名第1109章 消失山野第1514章 樓主更迭第296章 戰略眼光第1215章 最終之戰第1772章 斬將闖陣第1707章 滿盤皆輸第1713章 衆怒難犯第689章 老將之威第1660章 宴請故人第1510章 真實身份第888章 一馬當先第1828章 兩軍混戰第297章 兵馬調動第1186章 兩敗俱傷第816章 可造之材第1118章 旗鼓相當第910章 蒼梧降書第467章 天意第五章 英雄末路第1327章 出乎意料第1844章 局面失控第1041章 各自奔逃第98章 大獲全勝第417章 大敗魏軍第105章 拜訪馬鈞第856章 月亮湖第1180章 西河局勢第71章 博取芳心第982章 出乎意料第1056章 樂不思瀛第1999章 將計就計第1177章 萬事俱佳第1590章 春秋奧義第1706章 良莠不齊第892章 援軍到來第1954章 席間兇險第958章 白獸之威第238章 西北戰火第624章 河中巧遇第1872章 匈奴老友第1725章 原路返回第1477章 烏珠求助第1081章 百密一疏第2089章 一展雄威第337章 無極仙翁第999章 老謀深算第379章 奇襲平陶第354章 虎父無犬子第1021章 蠱惑人心第28章 終極之戰第1610章 託孤之臣第1848章 燕趙之士第376章 後起之秀第2050章 從容部署第301章 成敗聲名第864章 恬不知恥第二章 說服孟達第94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43章 隔河相望第326章 水上約戰第1932章 惡人告狀第907章 兵出南海第1611章 反咬一口第84章 開館計劃第1861章 連夜破城第2135章 陷入絕境第1209章 短兵相接第544章 心頭隱患第329章 益衡號第725章 水底之戰第1470章 噩耗傳來第2131章 糾結難定第1936章 明暗部署第336章 小酒鬼第1834章 重重防線第859章 悔悟贖罪第1986章 別無選擇第1905章 冒名頂替第279章 匈奴抉擇第83章 驚天演技第1013章 憂心爲誰第1030章 西域馬皇第836章 思過崖第1574章 分一杯羹第1318章 水軍東進第1652章 臨陣抉擇第1923章 兩虎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