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裡追蹤

黃敘的心裡還是有些顧慮,跑了孫策,可是縱虎歸山啊。

張浪看他心還懸着,索性揮退帳下部將,只留下黃敘、典韋等幾員心腹大將,然後才笑咪咪的坐在帥位上,悠哉遊哉的翹起二郎腿,表情十分輕鬆。

黃敘一片疑雲,好幾次欲言又止,心裡直納悶不停。

張浪道:“黃敘,有什麼話便說啊?”

黃敘這才鼓起勇氣道:“主公似乎一點也不擔心孫策跑走啊?”

張浪聽後哈哈長聲大笑,把黃敘等人弄的更是滿頭霧水。

等張浪吊足了他們的胃口,才止住笑聲,緩緩道:“其實那個孫策是假的。”

“啊,假的?”帳下衆將幾乎同一時間驚叫起來。

張浪呵呵又笑了兩聲,表情十分得意道:“不錯,真的孫策還在汝南城。”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黃敘又驚又喜,迷惑問道。

張浪長身而起,不以長嘆一聲,一邊搖頭苦笑道:“不但是你,就連我也給軍師騙了一把,到了前天才知道消息。郭嘉這小子膽子越來越大了,瞞實情到這個份上,越來越沒把我放在眼底了,哼。”

黃敘聽的目瞪口呆,腦裡直打問號?孫策是假的?這怎麼可能,自己與他交過後,押送過程中更是早晚兩次觀望,如果是假的,自己怎麼可能分辨不出來呢?這也太難讓人相信了吧?

張浪讀懂黃敘的表情,微笑道:“你與孫策交手的時候,他早已灰頭滿面,和平日形像相比,相差甚多。加之假冒之人,與孫策也有七八分相似,如果沒有十分相熟的人,也是很難分辨出來的。所以你沒看出來,也不是什麼大事。”

黃敘想想當時的情況還真是如此,不由點了點。同時暗思這郭軍師也太猛了吧,騙了周瑜還不算,連自家主公也騙,萬一主公火起來了……汗。黃敘偷偷打量張浪一眼,,見他語氣雖然有些不滿,可是臉上一點也看不出有不高興的樣子,反而還帶着淡淡的笑意。黃敘這才爲郭嘉鬆了一口氣,隨即疑惑道:“那孫策和周瑜相交多年,周瑜不可能看不出來假的啊?”

張浪點頭道:“道理上是看的出來。一開始亂戰之中,加上天未全亮,也許還能混過關去,但事後想在隱瞞過去,恐怕相當困難。”

黃敘小心翼翼道:“那假冒孫策的人不是很危險?”

張浪沉默一下,還是點了點頭,黃敘也知趣的沒有說話。

張浪擡頭道:“黃敘你下令讓士兵休息一下,接下來,我們要進行非常堅苦的追蹤阻擊戰。”

黃敘領命而去。

當天下午,張浪睡了一個午覺後,感覺精神不錯,便開始準備追蹤下去。

臨行時,張浪讓士兵牽出一隻可愛的花貂。這貂全身花紋無數,五顏六色,十分好看。

衆將大奇,不知張浪有何用意。

張浪笑道:“雖然我對軍師的獨斷獨行有些不滿,但心裡還是十分佩服他的計謀,此貂名爲靈貂,咋看起來除了比普通的貂漂亮一些外,其實裡面大有文章。”

典韋忍不住好奇問道:“主公,有什麼文章在裡面?”

張浪道:“此貂生於大別深山,平時極難碰到,不但動作輕捷,而且靈性十足,不但全身上下可作爲藥引,而且能訓練成爲軍貂,成爲聯絡、追蹤的工具。”

衆將個個大悟,不由嘖嘖稱讚。

張浪接着道:“此貂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雌雄平日從不分離,出雙入對,它們之間就算分散千里之外,也好像心有靈犀,總能再相聚重逢。而且一旦其中有一隻遇難,另一隻便不管日月,也會尋機報仇。”

衆將大訝,眼光同時又落在靈貂身上,這傢伙看起來不是很大,而且十分惹人喜愛。這麼乖巧的東西,能有這樣的韌性,真是讓人吃驚。

黃敘一下明白,大喜道:“主公的意思是否假扮孫策之人身上也有一隻靈貂?”

張浪笑道:“這麼大的貂,怎麼可能在身上,不過你也算是說對一半了,那人身上是有着雌貂的氣味。”

黃敘忍不住道:“那雌貂在哪?”

張浪嘿嘿笑了兩聲,聳肩道:“你們應該問軍師纔對。”

黃敘等人無言。

張浪擡擡看看天色,然後對黃敘道:“時候不早了,你帶領三千士兵同這隻靈貂追蹤下去,我帶領大隊隨後跟上來。”

黃敘抱拳,大聲應道:“是,主公。”

張浪拍拍黃敘的肩膀,言重心長道:“成於不成,在此一舉,你們千萬多加小心。”

黃敘感激涕零道:“屬下明白,一定不會記主公失望的。”

張浪這才笑着點了點頭,道:“去吧。”

黃敘領着三千人,一身輕裝,開始上路。

張浪看着他們漸漸遠離視線,若有所失,嘆了聲道:“希望這次不要在失敗了。周瑜啊,周瑜,你真的是太狡猾了。”

張浪與他的部隊又準備一下,也跟着出發了。開始進行對周瑜漫長的追蹤與反追蹤之戰。

第二天,黃敘就找到那名假冒孫策之人的屍體。本來以爲靈貂的行動會停止,因爲有着雌貂氣息的人已經死去,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靈貂似乎變本加厲,一路不停的往山裡小路竄來竄去,這認黃敘和他的士兵吃盡苦頭,個個衣甲上都是棘草,有的還不慎割破手臂等等。相反這花貂精神力十足,不時吱叫,活蹦亂跳的,還好它脖子上了皮索,不然一個不小心讓他跑了,只怕想找回來,比大海撈針還難。

黃敘本來有些疑惑,但隨着暗探消息的回報,他不得不相信靈貂的神奇。

漸漸的,黃敘部隊進入深山老林裡面。

漫無邊際的大山與森林,荒無人煙;不時出沒的毒蛇猛獸,讓人心驚膽寒;再加上多變的氣候,沒有終點的行程,讓黃敘部隊的士氣十分低靡。士兵早已有些怨言,還好了隨後張浪部隊也跟了上來,這才平息不少。

天黑時分,衆將安營紮寨。

山裡的氣候相當寒冷,山風呼嘯冷冽,士兵們燃起不少篝火,藉此驅冷。

黃敘的信心也開始出現動搖,與張浪一同烤火的同時,小心謹慎道:“主公,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做?”

張浪看了黃敘一眼,笑道:“是不是心裡有些懷疑了?”

黃敘點了點頭,一點也不隱瞞心中想法道:“是不是這靈貂要跑回老窩了?”

張浪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道:“黃敘,你知道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什麼位置嗎?”

黃敘想也不想道:“主公,我們現在已進入大別山脈了,此地應該是霍山地處的南嶽山。”

張浪點了點頭。

這時一陣山風吹過,張浪不由打了個噴嚏,身材自然的很火堆裡靠近一些,似乎還感覺有些冷,又把身上的大衣裹緊一些,自言自語道:“山裡的天氣真他媽的說變就變,冷死了。”然後轉頭對楊蓉道:“蓉兒,是不是很冷,再堅持幾天吧,就要到舒縣了。”

楊蓉對張浪的關懷抱於陣陣的微笑。

黃敘似乎也見怪不怪了。心裡開始還以爲張浪報怨天氣,但轉眼一想,感覺張浪話中有話,是否有暗指什麼?

就在黃敘苦思之時,又聽到張浪道:“不知道周瑜會不會給凍死了哈。”

黃敘嚇了一跳,腦裡就好像靈光一閃。想想士兵們都分到棉衣還如此難熬,何況沒有一點準備的周瑜呢?周瑜部隊在自己後方遊蕩已經不止一個月兩月了,補給始終是一個大問題。士兵單薄的衣服不要說在大山裡熬不過幾天,就連在山下撐的住撐不住也是個問題。一旦他們出了山,一定會搶劫物質,來補充自己。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凌操又押運一隊物質糧草上來,而周瑜所逃竄的方向,恰恰正是舒縣,他的老家,兩個路線正好重疊一起,是否正暗示着周瑜的行動呢?

黃敘越想越有這個可能性,擡起頭來想對張浪說,卻見張浪早已起身,牽着楊蓉的手,慢慢走遠,遠處還飄來聲音道:“蓉兒你相信嗎?周瑜就算能識破我的詭計,也跑不了出我的手心。舒縣、宛城,必是周瑜敗身之地。你知道我爲什麼這麼有把握嗎?”

黑夜中響起楊蓉輕輕而又甜美的聲音道:“爲什麼啊?”

“溫柔鄉,英雄冢……”張浪得意的聲線在夜裡消息的無影無蹤。

黃敘卻苦思道:什麼意思?

這時典韋也起來,拍了拍黃敘的肩膀道:“兄弟,不早了,應該休息了。”

黃敘這才心不在焉回到自己的營寨。

第二天,第三天……

直到第五天,靈貂忽然表現的特別反常,強烈的掙扎,一直不停的吱叫着,一刻也不安寧。

看守靈貂的士兵首先發現異狀,馬上報告張浪。

張浪精神大振,由於黃敘派出的探子要不回來了,要不到現還沒有消息,估計可能遭到不測,或者在山裡迷失方向。那麼這隻貂幾乎成了張浪唯一的線索,如今花貂出現異常,張浪如何不能興奮,馬上下令讓士兵進入臨戰狀態,又讓黃敘帶人馬出發。同時派人士兵火速聯繫太史慈,讓他不要再管凌操所押運的糧隊,而是直接衝向舒縣,先霸佔了周瑜的老窩再說,不讓他能在這裡得到一方幫助。

張浪分派完畢後,自己擇派出數十個鷹衛,勘察地形,尋找當地土人,詢問情況。

一個早上的急行軍後,出乎意料之外,竟然走出了連綿羣山,踏上了官路。

黃敘馬上變的警戒起來,行動變的格外小心翼翼。

這時有個士兵急匆匆上來通報道:“將軍,剛剛主公派人來言凌操將軍所押運的糧隊已離我們不足五十里,主公要我們暗中注意觀察保護。”

黃敘一懍,果然如此,周瑜真的要下手嗎?

又行一段路程,前面出現一個破敗的小村莊。

材莊的四周稀疏散落着數十間茅棚草舍,有的茅廬已被雨水刷白,屋檐上掛滿蜘網灰塵;青苔街道上,磚瓦材木灑滿一地,四處雜草叢生,顯然這裡已荒廢多年。

村落的左邊有條清澈的小溪流過,後面則有着一片小密林。

本來這也引不起黃敘的注意,這麼破敗的地方,而且安靜的聽不到一絲絲聲音。本來想轉身往官道前方行去,但花貂出人意料的死活不肯,一直想向那個村莊裡蹦。

這也引起黃敘的高度重視,難道周瑜等人就藏身這個村落不成?

這時花貂吱吱的亂叫,強行亂蹦。那士兵似乎沒有想到花貂一下子變的這麼有力量,一不小心被掙開線索,它馬上如一道光線,直往村落後的密村裡衝去。

黃敘也沒有心思罵那士兵,馬上下令讓將士分散開來,小心的包圍前面的那片密林,同時派人報告張浪這裡的情況。”

黃敘帶領幾人剛想偷偷摸進去觀查一下情況,小密林裡忽然傳來到一陣陣喧譁聲,接着馬上又歸於平靜,顯然是發生什麼異常情況。黃敘幾乎第一反應衝進密林。

這林子大樹參天,都是青松等常青樹,所以在寒冷的冬天裡,也明顯的茂盛。

這時有個士兵驚呼道:“將軍你看。”

黃敘順着那士兵的所指地方,見那隻靈貂已倒在血泊之中,所流的血液還冒着絲絲熱氣。

黃敘上前觀查一下,見傷口只有二寸寬,卻十分的深,顯然是劍刃所刺,又驚又怒,大喝道:“給我追,他們就在這附近。”

這時忽然又有士兵大叫道:“敵軍在這裡。”

第41章 讓徐州第65章 橫江之上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211章 夜襲長平閣 (二)第232章 喜憂第33章 歸來第49章 無題第321章 兵不厭詐(上)第196章 名門良將第402章 方案第313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下)第141章 軍中女將第104章 忠義徐晃第423章 司馬懿起兵第94章 西涼馬騰第27章 錯綜複雜第378章 夏侯淵VS曹休(二)第338章 趙雲VS于禁(二)第454章 (完結篇) 馬超造反第228章 烏巢一戰第428章 擒殺司馬懿第113章 故人韓山第111章 呂氏家族第165章 帳中獻計第424章 太原之變第320章 決勝千里(上)第459章 (完結篇) 平定南亂(一)第397章 軍師之位第181章 最後的時刻第190章 圍魏救趙第293章 毛遂自薦第405章 大喬的表白第391章 名將投誠第234章 達成的協議第234章 達成的協議第67章 招榜貼文第277章 難題第402章 方案第245章 父子對陣第198章第163章 汝南決策第330章 虎口拔牙(上)第107章 變數第33章 歸來第89章 坐下和談(二)第299章 浴火重生第188章 如果意外?第76章 面夾擊第251章 兵行險地第152章 壽春事宜第334章 連番鬥智(三)第361章 誰入曹營(三)第388章 張郃(二)第19章 小試身手第356章 促進戰爭的原因—金礦第437章 叛變?第251章 兵行險地第174章 裡追蹤第100章 宴會(一)第366章 激將第271章第251章 兵行險地第372章 華佗其人(二)第66章 風燈第338章 趙雲VS于禁(二)第47章 戰略第288章 曹軍南征第407章 大戰在即第309章 英雄絕唱第236章 造訪龐統(二)第439章 關羽陣亡第40章 威震徐州第375章 孫策VS曹休(一)第172章 調虎離山.第22章 見文姬第264章 烏林爭奪戰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189章 官渡之戰第238章 步的開始第74章 論治國第227章 孫策歸降第385章 論曹第89章 坐下和談(二)第213章 隨州之戰第436章 青州名將—呂英第254章 巴丘爭奪戰(一)第364章 遜(二)第74章 論治國第202章 月下陰謀第69章 跨江佯攻第98章 蘊釀第97章 深夜之變(二)第39章 攻防戰第373章 曹休(一)第112章 夜賊第273章 挑逗第384章 夏侯淵脫險第16章 愛我所愛第379章 夏侯淵VS曹休(三)第410章 火燒李寶山
第41章 讓徐州第65章 橫江之上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211章 夜襲長平閣 (二)第232章 喜憂第33章 歸來第49章 無題第321章 兵不厭詐(上)第196章 名門良將第402章 方案第313章 周公謹計奪穎川城(下)第141章 軍中女將第104章 忠義徐晃第423章 司馬懿起兵第94章 西涼馬騰第27章 錯綜複雜第378章 夏侯淵VS曹休(二)第338章 趙雲VS于禁(二)第454章 (完結篇) 馬超造反第228章 烏巢一戰第428章 擒殺司馬懿第113章 故人韓山第111章 呂氏家族第165章 帳中獻計第424章 太原之變第320章 決勝千里(上)第459章 (完結篇) 平定南亂(一)第397章 軍師之位第181章 最後的時刻第190章 圍魏救趙第293章 毛遂自薦第405章 大喬的表白第391章 名將投誠第234章 達成的協議第234章 達成的協議第67章 招榜貼文第277章 難題第402章 方案第245章 父子對陣第198章第163章 汝南決策第330章 虎口拔牙(上)第107章 變數第33章 歸來第89章 坐下和談(二)第299章 浴火重生第188章 如果意外?第76章 面夾擊第251章 兵行險地第152章 壽春事宜第334章 連番鬥智(三)第361章 誰入曹營(三)第388章 張郃(二)第19章 小試身手第356章 促進戰爭的原因—金礦第437章 叛變?第251章 兵行險地第174章 裡追蹤第100章 宴會(一)第366章 激將第271章第251章 兵行險地第372章 華佗其人(二)第66章 風燈第338章 趙雲VS于禁(二)第47章 戰略第288章 曹軍南征第407章 大戰在即第309章 英雄絕唱第236章 造訪龐統(二)第439章 關羽陣亡第40章 威震徐州第375章 孫策VS曹休(一)第172章 調虎離山.第22章 見文姬第264章 烏林爭奪戰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189章 官渡之戰第238章 步的開始第74章 論治國第227章 孫策歸降第385章 論曹第89章 坐下和談(二)第213章 隨州之戰第436章 青州名將—呂英第254章 巴丘爭奪戰(一)第364章 遜(二)第74章 論治國第202章 月下陰謀第69章 跨江佯攻第98章 蘊釀第97章 深夜之變(二)第39章 攻防戰第373章 曹休(一)第112章 夜賊第273章 挑逗第384章 夏侯淵脫險第16章 愛我所愛第379章 夏侯淵VS曹休(三)第410章 火燒李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