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呀,法孝直做的這樁媒,當時我一時高興就答應了下來,不及徵求軍師們的意見,卻不知兩位軍師以爲這件婚事妥當嗎?”
劉備笑呵呵的詢問着兩個軍師的意見,其實身爲一個集團的首領,並非是想怎樣就怎麼樣,很多時候,自己娶什麼樣的女人也是身不由己。當然,你非要爲所欲爲也可以,前提必須是天下大定,不然的話,後果就是擁護你的人分崩離析。
“主公,這件婚事,法孝直打的是拉攏益州士人的旗號,但不知主公想過不沒有,其實他可是爲東州士人所設想呢。”
龐統很直白的在劉備面前揭穿了法正的意圖,意圖當然是提醒劉備,如果劉備能拒絕了這樁婚事的話,當然就最好了。
劉備素知龐統之性,也習以爲常了,當下輕聲一嘆,道:“這我又何嘗不知,只是我此番取川,東州士人功不可沒。而今益州新得不久,若想站穩腳跟,少不了久居此間的東州士人的支持,以姻親之榮拉攏他們,也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很顯然,儘管劉備對諸葛亮等荊州士人最爲依賴,但他卻又不完全的站於荊州人的立場決斷大事,作爲一個集團的領袖,無論是荊州士人、益州士人,或者說是東州士人,其實都是他需要利用的工具。
他是孤獨的,因爲只有他,必須站在獨自一人的立場來考慮全局。
龐統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皆知劉備決心答應了這門婚事,便不打算再做反悔。
於是,龐統唱完黑臉後,諸葛亮緊接着登場,搖着羽扇道:“主公爲大局設想,亮等豈有不知,其實對於主公納吳氏爲側室這件事上,我等都是十分贊成的。況且主公目下身邊只有糜夫人一位正妻,服侍主公難免有所不周,而亮聽說那吳氏乃賢淑之輩,若是娶得這麼一位賢良的側室,必也能爲主公分擔家務事,主公也好全身心的專注於天下之事。”
諸葛亮這一番話的重點,其實是在那四個他加了重音的“側室”、“正室”上面,言下之意當然是提醒劉備,他們只贊成劉備納吳氏爲側室,至於糜夫人正妻的地位卻是不可動搖的,如若不然,他們可不會答應。
劉備豈會聽不出諸葛亮的意思,馬上呵呵笑道:“軍師等能這般體諒,我真是很欣慰啊。說來糜氏自徐州跟隨我至今,雖幾經顛沛流離,都是任勞任怨,且又爲我誕下了阿泰這樣聰明的兒子,如此這般賢良的妻室,實是古今難求呀,至於吳氏這個側室,只要她能有糜氏一半的賢良,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劉備把糜氏大誇一番,顯然是在諸葛等人面前做了保證,以示這般賢妻,我愛還來不及,怎會忍讓奪了她的正室之位。
荊州這一幫人這才滿意,於是,龐統、方紹、糜竺等人盡皆表示支持劉備討小,而且這個婚事不但要辦,還要辦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
劉備一看衆人如此體諒於他,心情頓時大爲喜悅,諸葛亮便趁着劉備在高興的勁頭上,進言道:“主公呀,亮以爲如今益州已定,另一件大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劉備忙問:“不知是何大事,軍師請講?”
諸葛亮遂道:“如今大公子已三歲有餘,也該是爲他禮聘一位先生,傳道授業,開啓智慧的時候了。”
劉備也是一怔,接着笑道:“阿斗纔不過三歲,話還說不利索就給他找先生,會不會太早了點呢。”
諸葛亮正色道:“主公此言差矣,先賢曾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說得就是孩童其性本善,若不授以良好的習慣,則其性則遷,傳道授業,正當從小做起。況且大公子與尋常人家的孩童不同,主公更應當予以重視纔是。”
諸葛亮執着的要爲阿斗請先生,方紹知道他是什麼意思,要知道,古人講究尊師重道,爲子女拜請老師,乃是一件極爲重大之事,而對於子女而言,同樣也表示了長輩對他的重視。
也就是說,諸葛亮想讓劉備爲尚且年幼的阿斗拜請老師,爲的就是藉此表現出劉備對阿斗的重視,以加重阿斗的地位,這樣的話,同樣也是鞏固荊州士人地位的一種手段。
劉備當然不會不明白諸葛亮的用意,他也明白,這也是荊州士人作爲對支持他娶吳氏的一項交換條件。不過阿斗乃是劉備老來所得的第一個兒子,劉備對其本身就存有濃濃的父愛,既然諸葛亮也提出來了,於情於理他這個做父親的也沒有理由不答應。
於是,劉備很痛快的說道:“軍師言之有理,那就給阿斗請一位先生吧,但不知軍師可有合適的人選。”
劉備知道這事是諸葛亮提出來的,至於這老師的人選嘛,肯定也得由諸葛亮來定。
諸葛亮便將目光轉向方紹,笑道:“我以爲阿斗的啓蒙先生,非中正莫屬。”
此前雖然諸葛亮沒有與他先行商量過此事,但諸葛亮這時的提議,也並未讓方紹感到吃驚,一是先前也有傳聞說糜夫人有聘他爲阿斗老師的意思,二來嘛,作爲諸葛亮最親信的弟子,推薦他做阿斗老師這個重要的位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過這差事看起來很榮光,但方紹其實卻不願接這棘手的差事。
如果說隨便調教一下阿斗的話,讓他繼承歷史上的能力與性格,那麼自己這個老師顯然怎地。而若悉心調教的話,將來萬一阿斗性格有變,如果他再繼承了劉備的位子,那麼這對荊州士人繼續主導劉備集團的統治權來說,便存在了一個潛在的變數。
再則,阿斗雖然是長子,但卻是甘夫人所生,算起來只是個庶長子,歷史上若非劉備別外倆兒子年幼,依劉備的眼光,再按照“立嫡、立長、立賢”的先後順序,劉備很有可能不會立阿斗爲太子的。
如今糜夫人已生下劉泰,而糜夫人又是正室,如果這她正妻的地位一直不變的話,那麼劉泰便將是劉備的嫡長子,理論上來講,應該是要立劉泰爲嗣君的,而自己這個庶長子的老師,偏偏又是糜夫人所信賴的人,如此這般的夾在中間,無論幫誰豈非都是裡外不是人
也虧得方紹腦子轉的快,倉促間已琢磨出諸般利害,於是不等劉備開口,馬上謙遜道:“紹跟隨孔明軍師學習也不過數年,自身尚才疏學淺,又如何敢做大公子的老師,只怕是誤人子弟呀,這份重任,紹萬不敢當啊。”
劉備也搞不清楚方紹是在客氣還是真的不想當,便先不發表觀點,只將目光投向諸葛亮。
諸葛亮便道:“其實啓蒙之師,並不需要學富五車的才學,以你的能力,我相信是可以勝負的,況且你與大公子有深厚的緣分,教授起來也更方便一些。待得大公子年長一些,再爲他延請德高才厚的名師便是了。”
還好諸葛亮只打算讓他當阿斗的幼兒園老師,時間想來不會太長,方紹這下就放心了,便謙然道:“既然如此,那紹也只有恭敬不如從命,如若主公信任,紹自當竭盡所能教授大公子。”
諸葛亮定下了方紹,而方紹也不再拒絕,劉備當然也就沒有理由反對,況且先前糜夫人還爲方紹吹了不少枕邊風,於是劉備便欣然應下了這件事。
三天之後,劉備正式爲阿斗拜方紹爲師。
古人尊師重道,拜師這種大事自不可輕視,當天劉備也是焚香沐浴,諸般禮儀皆齊備,末了還叫稚幼的阿斗乖乖的跪在方紹面前,恭恭敬敬的叩了三個頭,折騰了好一番纔算拜師禮成。
禮成之後,方紹便正式的給阿斗上第一堂課,這好歹是方紹第一次給人家當老師,雖然是懷有不純目的,但作爲劉備兒子的老師,方紹還是要重視起來的,所以一連三天,方紹都憋在家裡備課,准算是及時打造出一套教材來。
年幼的阿斗端端正正的跪坐着,小手捧着方紹放在他案前的那捲書簡,忽然發現與先前母親教的有點不一樣,便小聲的問道:“先生,我不學《論語》麼?”
方紹並不似別的老師一樣,非得表現出一副嚴師模樣,他的臉上始終帶着和藹的笑容,道:“《論語》對於大公子來說,還爲時尚早,從今天起,爲師先從《三字經》教起。”
一聽到《三字經》的名字,阿斗便是一臉的茫然。
這《三字經》嘛,有人說是產生於宋末,也有人說出自於明人之手,反正不是漢代。方紹自己當然背不全《三字經》的,況且其中有一些內容,涉及到後世之事,自然也是不能講的,所以方紹絞盡腦汁才勉勉強強的湊了一套殘缺不全的《三字經》,不過這也夠了,今天教幾句,明天教幾句,也夠磨蹭到自己光榮下崗了。
“大公子,跟爲師來念,‘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之初,性……性……性本善。先生,這個‘性’是什麼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