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

周瑜感嘆道:“我和淮陰侯在天姿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如我和你一樣。淮陰侯當初創出這條路是爲了超越,而我只是爲了補足自身與你們之間的差距。在軍魂天賦這條路上,我恐怕永遠都無法達到淮陰侯的地步。要想超越先輩,必須另闢蹊徑!”

不同於以往以先輩爲榜樣,袁術一直在宣傳要超越先輩,站在先輩的肩膀之上更進一步。不僅是對於儒家和百家之人,對於周瑜這些新一代的俊傑他也是不斷的貫徹着這種思想。

胸懷有多寬廣,未來就有多遼闊。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對於周瑜這種天才來說,他們的成長不僅侷限於他們的天資,更侷限於他們的思想和氣魄。

正如天下武將之中,天之最強橫的乃是趙雲,但是被譽爲天下第一武將的卻是呂布。想要成爲強者,天資、氣魄和毅力都必不可少。呂布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天下第一,而是不斷地超越自我。正是因爲其有這種氣魄,所以才一直牢牢佔據着天下第一武將的寶座。

有時候人不是被自己的能力侷限,而是受到了自己思想上的侷限。若是一味的崇拜信仰前人,將前人的傳承視爲珍寶,不敢有絲毫逾越,那麼就永遠無法超越。真正的強者譬如周瑜這般,在學習先輩傳承的同時卻不僅僅止步於此,而是將之吸收後走出新的道路。

“你打算從軍陣之上下手?”諸葛亮說道。

“軍團天賦受天資的限制太大,而軍陣卻並非如此,上古戰陣的威力更讓我堅信了這條道路的潛力。淮陰侯當初有那般逆天之能也有很大一部分軍陣的功勞。若是將軍陣之力發揮到極致,我未嘗不能再現當年淮陰侯之風采,甚至超過於其。”周瑜目光灼然。

雖然相較於韓信,現如今的他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他還年輕,有着無限的可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也有着超越韓信的優勢,那就是如今天下之局勢。

自己擁有着遠比當初韓信要浩大得多的舞臺,而且擁有着比韓信要多得多的資源和傳承。即使天資差上一些,周瑜不相信自己有這般優勢還不能超越韓信。

將來周瑜的戰場絕不會止步於國內,指揮數十萬大軍遠征作戰、海陸聯動作戰、發動滅國之戰,未來還有着無數的戰役在等着自己。經歷過如此多的戰爭磨鍊之後,周瑜相信自己一定能獲得超乎想象的成長。

要想成爲站在巔峰的人,天資與後天的成長都不可或缺。白起若是沒有幾十年軍旅磨練的經驗,也不可能成爲威震天下的人屠。戰爭是將軍成長最好的催化劑,伴隨着一場場戰鬥將帥才能得以快速成長,只是閉門造車、紙上談兵是不行的。

“有時候,真是很羨慕你們這些爲將之人,道路明確,證明自己的實力可以通過戰爭進行直觀的表現。”諸葛亮略帶感嘆道。

不同於爲將,經驗和努力佔到很大一部分,謀士這條路基本完全是吃天賦。周瑜找到了突破極限的道路,而在諸葛亮面前卻依然是一片迷惘。

“以你的天資,還用在意這些?按部就班的來你遲早能執掌大楚宰輔之位,超越荀文若佔據天下謀士之首也是必然的事。待到將來我大楚國力鼎盛、開疆擴土,你也將與張良蕭何一般名留青史,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周瑜不解的問道。

雖然說沒有所謂的謀士和武將排行,各文臣武將所善偏向不同,難以真正說誰強過誰,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孰強孰弱這些站在頂層的文臣武將心中大概也都有個數。

隨着曹操和劉備的歸降,天下絕大部分的頂尖文武已經匯聚到了一起,相互之間自然要交流比較一番。結果大楚衆謀臣尷尬的發現,作爲戰勝方的自己雖然良謀衆多,但卻還真沒有能勝過荀彧的。

無論綜合能力,還是謀士之中最爲核心的內政能力(袁術這隻蝴蝶揮舞了下翅膀),荀彧都基本是力壓衆人。真論起來,估計也就李儒獻祭之下的加強版賈詡能夠和其比肩,但賈詡這貨從來都是藏拙,而且其能力有些偏奇。因此荀彧自然而然就成了衆人心中的第一謀士,即使一些謀士咽不下這口氣(比如一直認爲自己內政能力第一結果卻被隱隱壓制一線的張昭),但也不得不服。

當然,這個第一隻是暫時的。畢竟諸葛亮、龐統、司馬懿、陸遜這些小子還沒有成長起來,他們的潛力都不在荀彧之下。

“荀文若雖強,但我終將會超越他,我所想要超越的目標也不是荀文若。”諸葛亮說道。

“那你想超越誰?太公?留侯?”周瑜彷彿想到了什麼,嘴角的笑容微微一僵。

荀悅卻是頗爲讚賞的看着諸葛亮,臉上滿是笑意。

諸葛亮語氣稍顯遲滯,但還是堅定道:“我想超越的,是陛下!”

當今天下諸侯之中,有兩個人的能力是令人瞠目的,一個是曹操,另一個是袁術。

爲帝王者,最關鍵的是意志雄心和選賢任能,其餘像什麼長遠目光、危機意識、臉厚心黑、平衡權術、心胸寬廣、愛民如子也都是優秀的素質。但是論起武藝謀略、領兵打仗,卻不是必備的,或者說是絕大部分帝王都不具備的。

就如千古一帝秦始皇,一樣是文靠李斯武靠王翦,劉邦就更不用說了,動不動就爲之奈何,基本靠的是漢初三傑。歷代真正有良謀良將之能的還真沒有幾個。可偏偏這個時代就遇到了倆變態。

曹操自然不用多說,就連某位偉人都極爲誇讚。出謀劃策、領兵打仗、詩詞歌賦、吃喝玩樂,可謂是樣樣精通。當過縣令做過議郎,任過謀士寫過兵法,做過遊俠爲過酷吏,就連武藝都能露兩手,還曾經搞過幾次刺殺,張讓和董卓這貨都曾光顧過,基本就沒他沒幹過的。

周瑜在金陵時曾經與其暢聊過一番,雙方雖然年歲相差甚多,但卻相互引爲知己,因爲二人都是真正的全才。天南地北海闊天空,文韜武略兵法音律,雙方談的投機無比,若不是礙於身份,差點沒當衆拜把子。

給曹操當下屬,壓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大。主公強勢多疑還賊有能力,能夠出頭的全都是精英。要麼怎麼說曹操麾下良將如雲謀臣如雨呢,當主公的自己都這麼強,麾下的庸才怎麼能混的下去。

而袁術就相對來說好太多了,這貨基本屬於甩手掌櫃,除了把握大方向外,只是緊緊將兵權和監察之權抓在手中,國事基本都交由麾下的諸多重謀解決,清閒得很。廢柴一般的能力和懶憊的性格,反而讓麾下的文武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

但這是對常人而言,於將來準備爲國之宰輔的諸葛亮而言,壓力卻不是一般的大。

諸葛亮是個掌控欲極強的人。當然,這不是說其權利慾望大有野心,而是其心有傲骨而且過於謹慎,事無鉅細只相信自己。歷史上其被累死也是有原因的,就和崇禎差不多。當領導的自己什麼事都要插手,都要自己幹,你讓下屬怎麼辦?你做好了,下屬廢掉了,你累死了;你做不好,你和下屬一起完蛋。

袁術的治國能力毋庸置疑,在天下人眼中簡直是神話一般,就是太公再世也遠比不上,大楚能有今日之強盛九成以上都是袁術自己的功勞。雖然袁術自家人知自家事,執政能力最多三流,但是不得不說兩千多年的見識不是白長的。

爲啥穿越者都這麼牛?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就算只往前穿越個二十年,在那些大佬互聯網創業開始最艱難的階段,隨便花點錢收購些阿里、企鵝、白度、某虎之類的股份,二十年之後,你本質上依然是穿越前那個平凡的你,但在世人眼中你卻是神一樣的存在,某菲特在你面前算個啥?見識上的差距有時候比能力上的差距更恐怖。

諸葛亮可不知道袁術開了掛。他雖然外表儒雅、待人謙遜,但其實內心異常孤傲,否則也不會在未出山之時就自比於管仲樂毅。他不甘於如田豐一般只是按照袁術的規劃實施,做一個執行者。他想要的,是成爲大楚這輛戰車的操縱者,把握大楚前進的方向。因此,他想要在“內政能力”上和袁術站在同一層面,最起碼也不能差其太多,至少能夠參與到國家大方向的決策之中,而不是由袁術一個人獨斷。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八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九百零四章 海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八百五十三章 取捨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七章 道歉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九百章 改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守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三百零七章 影響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八章 安排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六百五十章 缺人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九百零四章 海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四百四十一章 借糧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八百五十三章 取捨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七章 道歉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九百章 改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二百六十四章 捨棄江北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煙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九百五十六章 勝負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守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三百五十二章 氣運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六百九十六章 暗襲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三百零七章 影響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