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

沽水,這是青州內一條寬闊的河流。往常這個時間段應該冰封千里的河面此時由於前些日子連日的烈陽,使得這條應該在月末解凍的河流已然再次流淌。

“噠!噠!噠!”

⊕ttκд n⊕℃ O

沽水邊,無數嘈雜的馬蹄聲響起,呂布率領着幷州鐵騎在夏侯淵的“追逐”之下逃到了此處。

望着遠處河牀中緩緩流淌、水深不過淹沒戰馬小腿的河流,呂布毫不在意的直接下令道:“渡河。”

整支大軍速度不減的從河流中直接蹚過。

很快,有一支騎兵追着幷州鐵騎來到了沽水邊,望着剛剛渡過沽水的幷州鐵騎,夏侯淵同樣毫不在意道:“渡河。”

整支大軍也跟着準備從河流中穿過。就在大軍行進到河牀中央時,夏侯淵忽見遠處一條閃爍着紅色光芒的箭矢沖天而起,正在其疑慮時,河牀的上方隱隱傳出低沉的聲響,由遠而近,愈來愈大。

“不好!”夏侯淵看着淺淺的沽水和兩岸高高凸起的河牀,瞬間明白髮生了什麼。

“撤!快後撤!河水要來了!”夏侯淵一面瘋狂的嘶吼着,一面不停催動着胯下的戰馬向着後方撤去。儘管他此時距離前方的河岸比較近,但他明白呂布一定會在前方等着他,若是他往前撤離,就是安然度過也會爲呂布所擒。

在夏侯淵的瘋狂吶喊之下,曹軍士卒立刻明白了現在的情況,紛紛爭先恐後的向着兩岸退去。他們可不管前進會不會遇到呂布,他們沒有夏侯淵那般的寶馬,以他們的速度而言,能度過洪水就不錯了,誰還能考慮其他問題。

沽水的上游,一支不過數十人的隊伍正看着自己的傑作。滾滾的流水在失去了堤壩的阻礙後化作滔天巨浪不斷地向下奔涌。他們所處的本就是個高坡,無數的河水從此順流而下,衝勢暴漲,宛若洪水一般。

水火無情,水火之力乃是天威,凡人根本無力阻止。夏侯淵麾下的騎兵在天威之下顯得那般的脆弱,無數來不及撤離的騎兵直接被奔涌而來的洪水捲走,生死不知。一萬五的騎兵直接折損近半,而剩下的士卒還有一大部分位於呂布所在的那一側岸堤。

夏侯淵在另一側的岸邊,呆呆的看着面前瘋狂奔涌的河流,面上滿是悔恨之色。此時他的身邊就剩下三千左右的騎兵了,剩下的不是被洪水淹沒,就是在對岸。

但是身在對岸的曹軍騎兵耳邊很快響起了陣陣的馬蹄聲,之前在他們眼中“倉皇逃竄”的幷州鐵騎又回來了。

呂布率領着幷州鐵騎來到了沽水邊,望着眼前的場景心中滿是震撼。諸將十分敬畏的看着陳宮,他們知道這是誰的手筆。借用不過數十小兵,就造成了眼前的場景,軍師真乃天人也!

呂布心中滿是大仇得報的快意,想想之前被自己毫無意義捨棄的數萬大軍和數千幷州鐵騎,至今呂布都覺得心中發痛。

“全部殺光!一個不留!”望着沽水岸邊狼狽不堪的數千曹軍士卒,呂布毫無感情的低聲怒喝道。

呂布一聲令下,其麾下的幷州鐵騎猶如復仇的餓狼一般瘋狂的撲了上去,迅速的將面前這支殘軍消滅殆盡。

眼睜睜看着自己麾下的騎兵就這樣被呂布屠戮,位於對岸的夏侯淵目眥劇烈,聲嘶力竭的怒吼道:“呂奉先!某必殺你!”

呂布遙遙的站在河對岸,看着遠處彷彿受傷的野獸一般的夏侯淵,眼中閃過一絲快意,嘴角嘲諷一笑:“好啊!我等着!”

隨後呂布頭也不回的率領幷州鐵騎緩緩離去,只留被沽水所阻的夏侯淵面色蒼白、滿懷悔恨的站在原地。

不久,曹操以及李典大軍沿着騎兵的馬蹄印跟了上來,看到了沽水岸邊這慘淡的一幕。

“怎麼回事?”曹操面無表情的低聲問道。

失魂落魄的夏侯淵聽到這句話,身子一顫,面上滿是羞愧之色的跪在曹操面前:“主公,淵中了呂布之計,導致麾下將士死傷大半、所剩無幾,還請主公責罰!”

曹操聞言,輕輕嘆了口氣,看着面前羞愧至極的夏侯淵,上前輕輕扶住其雙臂,想要將其扶起:“勝不驕、敗不餒,勝敗乃兵家常事,妙才你無需放在心上。”

“不!”夏侯淵死死的跪在地上不肯起來,目光堅定道:“是某害死了麾下上萬的弟兄,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某理應受罰,否則怎麼對得起我這些兄弟!還請主公責罰!”

曹操看着態度堅決的夏侯淵,心中滿是喜愛,輕輕一笑道:“好!妙才,某果然沒有看錯你。既然如此,某就罰你再爲某訓練出兩萬精騎,將來再攻打袁紹袁術,某要你爲先鋒!”

“主公!”夏侯淵感激涕零,拜服道。

“好了,堂堂一軍主將,莫作小女兒姿態,快快起來吧!”曹操雙手將其托起,笑着安慰道。

處理好夏侯淵的情緒後,曹操緩緩走到沽水邊,目光凝重的看着面前滾滾的河水,語氣低沉道:“某早知公臺你乃大才,卻不曾想你竟如此的智謀深遠!”

不知何時,戲志才緩緩的走到了曹操的身邊,輕嘆一聲道:“主公,此次罪責在某。還未到春天,這些日子卻是連日的驕陽,如此詭異的天氣某卻未曾注意,確實是某失策。”

“不,罪責並不在你,而在於某。”曹操低聲道:“早知陳宮有如此謀略,某當初就算不能折服他,也要將其抹殺、是某太過心軟才釀成今日之禍。”

“陳宮的計略確實是深遠,恐怕其早已料到呂布此次出兵會出問題,早已佈下了後手,爲呂布爭得一線生機。”戲志才感慨道。

“是啊!如此大才,某當初怎麼就錯過了呢?如此一來,任由呂布回去無異於放虎歸山。而且經此一戰,呂布對陳宮定然會更加信任和委以重任,呂布好對付,但呂布加上陳宮...之後我們想要拿下青州恐怕難了。”曹操懊惱道。

“主公也無需擔憂,陳宮此人善於佈局,此次水攻足見其遠見。但正是由於其思慮深遠,面對突發狀況反應卻是有些木訥,慌忙之下常有錯招,正如之前一般。只要我們用些計謀,想要拿下青州也並非難事。”戲志才自信的說道。

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五十章 後手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糧價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四十章 活躍的江東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袁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五章 抉擇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四百九十九章 勸說稱帝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
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二百一十六章 攻打蒹葭關第五十章 後手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七百一十六章 象兵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零六章 斷後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糧價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五百八十二章 河北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四百一十三章 認命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四十章 活躍的江東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袁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戰狼居胥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五章 抉擇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四百九十九章 勸說稱帝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