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

“陛下,您將伯符也派往身毒和貴霜的戰場是不是有些欠妥?那裡局勢複雜,一旦出現意外,怕是我大楚莫大的損失啊!”田豐在得知袁術的安排時便擔憂道。

諸葛亮、周瑜、陸遜、司馬懿,大楚下一代最爲出色的四人都置於如此危險的境地,身邊士卒還不到萬人。若是被一鍋端了,對大楚而言比損失數十萬精銳都要慘痛,容不得田豐不擔憂。

“無妨,他們四人一起,要是若是連這點陣仗都應付不了,又有何資格將來接手大楚?”袁術倒是毫不擔心道。

“趁着現在局勢承平,還有時間和機會,自然要讓他們多歷練一下積累功勳和經驗,以便將來上位。”

“元皓無需擔心。他們四個妖孽小鬼湊在一起,擔心的應該是身毒和貴霜纔對。更何況我們在身毒和貴霜又不是沒有人,若是有消息讓蔡瑁去接他們便是。退一萬步說他們就是被抓了,貴霜也不敢動他們。否則就是和我們大楚不死不休,無非就用點物資去贖人罷了。”郭嘉絲毫不擔心道。

“就是不知道他們四個人能相處的怎麼樣?”袁術眼神中略帶着一點憂慮。

此時的他頗有些家長擔心孩子鬧矛盾的意思。

陸遜、周瑜都是他看着長大的,沒少花心思,現在頗有些我家小子初長成的感覺。而諸葛亮,也是他欽定的丞相之選,關注的不比另外兩個人少。

唯一讓袁術沒放在心上的就是司馬懿這個毒苗了,在他眼中這貨根本無所謂,就是白給的。要是實在掰不直,直接廢了也好,省的他老是心中糾結。大楚下一代的諸多重要位置袁術心中基本都有人選了,替補都有不少。雖然司馬懿有能,但還沒到必不可少的地步,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陛下不用擔心,公瑾雄烈、孔明謙謹、伯言儒雅,他們三人皆性情溫和、待人至誠,定然會相處的很好。至於司馬家的那個小鬼,若是他不改變,恐怕會被不自覺的孤立的。”郭嘉一針見血道。對於幾人的性格他早已看透。

“待拿下貴霜之後,我們這些老傢伙就快可以退位讓賢咯。”賈詡略帶唏噓道。

本以爲自己會很開心的,但是此時賈詡心中不知爲何卻覺得有些許不甘。或許自己真的變了吧。

“想得美。”袁術眉毛一挑道:“大楚確實需要新鮮的血液,但是你們這些老傢伙也不能就這麼快退下去。讓出機會可以,但想退休撂挑子不行。就是不當三公,也得在九卿上掛個名繼續給朕幹活。”

“陛下您還是打算繼續三公九卿制?”田豐問道。

“制度改革並非一時之事。於這個時代而言,三公九卿還算合適,朕暫時不打算改變。不過卻也需要改進一些。”這是袁術經過深思熟慮得出的決定。

像是三省六部、內閣制、軍機處,各有所長,可以吸取其經驗。但是三公九卿也是一套比較成熟完善的制度。

三公,一掌政務,一掌軍事,一掌監察,也很符合袁術的想法,只需稍加改造即可。

而九卿,在袁術看來就太過落後了。像是郎中令、衛尉這種掌管宮廷警衛之類的根本沒有單獨列出來的必要,還有宗正也是略顯累贅。君事和國事在袁術心中不可相提並論。

“三公尚可,稍加改進即可。但九卿必須大改,而且應該更加細化,不能侷限於九卿,按政務細分,就是十五卿、十八卿也不爲過。”袁術道。

“不過此時暫且不是改革之良機,待拿下貴霜之後再論及這些事。”

田豐眉頭微皺,彷彿在猶豫什麼。

袁術察覺到田豐糾結的樣子,略感好奇道:“元皓,你在想什麼?”

“陛下打算何時放袁本初他們離開?”

袁術沉吟片刻,問道:“袁本初的情況都統計清楚了嗎?”

“嗯,相關士卒及其家人,以及安排的工匠、士子、醫者、世家等都已備齊和統計完畢。”

“那就現在放他們離開吧。早放他們也好早些發展,想必曹孟德和劉玄德都憋壞了吧。”袁術毫不在意道。

“陛下真的同意他們暫居於西域?”

“不然呢?”袁術撇撇嘴道:“朕是想讓他們爲朕開疆擴土、對付安息和羅馬的。總不能不給他們施展能力的空間吧。”

“就是他們不開這個口,朕也會主動提出來的。要是讓他們輕易的就倒在了國外,朕費這麼多心思幹什麼?豈不是白費功夫?”袁術撇撇嘴道。

“陛下真是胸寬似海。”田豐徹底放下了其他想法由衷敬服道。

郭嘉、賈詡和荀攸聞言也紛紛側目,心中歎服。

能夠威脅漢人的敵人是西方,但能夠威脅大楚的敵人卻是漢人。

羅馬、安息再強,幾百年內也不可能對大楚造成什麼太大的威脅。因爲雙方的距離太遠了,戰鬥成本太高而且戰鬥價值比較低。

反而是對於漢土有着深深執念的袁曹劉三人,纔是最可能會攻回來的人。

田豐幾乎可以肯定,一旦羅馬和安息如計劃一般被袁曹劉三人所建的勢力吞併,三人所建的勢力必然會反攻大楚。

最起碼袁紹和劉備絕對會將這一點死死的刻在留給後輩的祖訓中。

袁紹自不用多言,對於袁術的執念和內心的高傲,他死都不會放棄袁氏正統之位,其子孫若是如其品性,也絕不會放棄這個想法。

而劉備,比袁紹的執念還深。自詡漢室正統,攻回漢土興復漢室可是其終極口號和目標。其麾下也不少漢室死忠,他們更不會忘記此事。大漢養士四百年,還是不容小覷的。時至今日,袁術做出瞭如此功業依然有不少漢室死忠,足見其影響力。根本不是一代兩代能夠抹殺消除的。

“外無強敵、內必生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敵人於大楚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沒有競爭、沒有壓力又談何進步發展?朕可不希望後代子孫變成一羣無所事事的懶豬,躺在朕和你等的功勞簿上吃老本。”袁術冷哼一聲道。

“元直這段時間在西域可搞得是風生水起啊。這次或許可以讓他安排一下。對付北匈奴,我大楚也可盡一份心力。”賈詡忽的道。

袁術聞言,點了點頭:“兵貴在精不在多,派兵太多的話還會引起安息和貴霜的警惕,就派兩支精兵即可。對了,讓伯符、子龍、士元和陳公臺他們一起前往。北方事了,遼東也不需要那麼多精銳了,留着張繡和賈穆在那裡鎮着就可以了。”

“陛下您還真是心大,孔明他們在貴霜危機四伏,你還讓伯符他們前去西域。”田豐苦笑道。

“趁着局勢穩定,磨練磨練不是什麼壞事。”袁術依然是那個理由。

“陛下對於伯符還是有所安排吧。”郭嘉若有所指道。

袁術笑而不語。

第五百章 瘋狂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八十章 夜襲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惜才的袁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八十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
第五百章 瘋狂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楊彪訓子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七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第一百六十三章 孝廉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八十章 夜襲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九百一十九章 陽謀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惜才的袁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八十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