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

“另外,此次戰敗主導者乃是許攸,荀諶和淳于瓊從旁協助。除了淳于瓊由於甘寧作戰戰術的原因幾乎沒什麼表現外,剩下二人都露出了能力的冰山一角。”賈詡淡淡道。

作爲袁術麾下的情報組織頭子之一,賈詡的重點和郭嘉並不相同。郭嘉的情報組織是以勢力爲主,遍佈天下,關注各方動向和軍事情況。而賈詡則是重於人,圍繞着各諸侯及其麾下重臣、世家,刺探其情報。對於許攸和荀諶這兩個袁紹的左膀右臂,自然是關注之至。這次兩人的所有表現都被賈詡用各種方式瞭解了大概,連蒙帶猜也大概弄清了他們的能力。

“哦?這二人的精神天賦你都弄清楚了嗎?”在智謀都到達一流甚至頂尖的情況下,精神天賦基本上決定了這些謀士的所長和能力。若是瞭解,就可針對性的應對,甚至輕易應付。

就像法正探知人情緒的精神天賦一般,若是對方同樣爲智謀頂尖之士,提前得知之下,完全可以通過自我暗示或催眠等方式,完全矇蔽法正的精神天賦,廢了法正的精神天賦甚至將之坑死。袁術麾下的謀士精神天賦不一,各有所長。諸如郭嘉這般一語成讖的精神天賦足以逆天,但若是沒有荀攸這個保險的存在,結果只會傷人傷己,若是哪天來個烏鴉嘴說豫州會丟,估計袁術殺了郭嘉的心都有了。

殿中都是袁術最爲信任和倚重的謀士武將以及內侍,就連宮殿周圍的侍衛丫鬟也都是死忠於袁術的,不會接近更不會行偷聽之舉,他們頭上翠綠色的光環明明白白的告訴袁術這一點。所以袁術並不擔心賈詡等人所言會泄露出去,整個皇宮,特別是未央宮附近對袁術而言是絕對的安全區。

“甘寧的性格雖然我等都很清楚,但許攸此次能夠將之摸清,並如此巧妙的利用其設計,且環環相扣幾乎不露破綻,其心志及表現出的智謀絕不下於在場任何一人,令人側目。但其平日表現的能力卻只是準一流水平,與此完全不同。由此我們得出兩個可能。要麼,許攸就是一直在藏拙,要麼,許攸的表現與其精神天賦有關。”賈詡絲絲入扣的剖析道。

“某麾下的探子幾乎可以說是將許攸這些年所有的表現全部記錄。根據這些情況,詡發現許攸有一個特點,爲人狂傲,四處招敵,袁紹麾下的文臣武將幾乎無一對其有好感,就連袁紹都對其有時的表現極爲不滿,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其似乎是在故意犯錯、招人厭,或者說是作死。”賈詡頗有些冷幽默的說道。

這是賈詡經過不斷地推斷得出的結果。起初賈詡曾經懷疑過許攸是個如同他一樣一心自保的聰明人,這麼做不過是爲了藏拙和自污。但通過種種表現賈詡推翻了自己的這個想法,因爲許攸表現得太過作死了。若是爲了避免袁紹的忌憚而激怒其他文臣武將,孑然一身也就算了。可他經常連袁紹都惹怒,在一些關鍵時候站錯位置,平白裡外不是人。

許攸的表現從各方面看來都極其的不合理。若說其聰明絕頂,按說不會幹這種有害無利的蠢事,可要說其蠢笨,如今的表現又怎麼說?至於貪財,只不過是表象,從其平日的表現賈詡能得知其並非是貪圖這些,而且以其身份想要錢財方法多的是,而像是故意惹禍犯事。

排除所有不可能,最終賈詡只能得到一個極爲奇葩但又是唯一可能的解釋。許攸平日表現平平,但關鍵之時極爲聰明,由於某種原因一直在作死的路上,這原因很可能就與前者有關。

賈詡緩緩的將自己的推論一一道來,最終令袁術苦笑道:“你是說,許攸這傢伙的智商和其作死程度有關?越是作死,將自己陷入險境,其智謀越是強大?”

賈詡面無表情的點頭道:“從目前來說這是唯一的解釋,許攸的精神天賦應該就是這樣。”

“這精神天賦...怎麼跟袁本初那貨一樣,是個半殘啊!怪不得...”袁術哭笑不得的說道。

袁術可算是明白爲什麼許攸這貨歷史上那般的悲劇了,因爲袁紹和他一樣是個不捱打不聰明的蠢貨。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怪不得許攸跟了袁紹。

袁紹平日也是表現得極爲昏庸和優柔寡斷,但一到關鍵時刻、危險之時卻像磕了藥一樣英明果斷無比。

就和歷史上的界橋之戰其表現一樣,爲了擴大戰果命令大軍追擊,身邊只帶了士卒百餘人,結果被公孫瓚的兩千餘散逃騎兵發現和包圍,箭如雨下,這貨沒有聽田豐的話退避,而是直接冒着箭雨親自在前指揮,猛地將頭盔摜在地上,還說:“大丈夫寧可衝上前戰死,躲在牆後,難道就能活命嗎!”然後率兵擊潰了這兩千餘騎兵。這勇猛的表現,幾乎不輸於公孫瓚了好嗎?

許攸這貨的精神天賦按說也不弱,甚至可以說十分的強,足以令他在任何諸侯的麾下穩穩地位於前列,但悲劇就在於他的主公袁紹也是這麼個主。

袁紹這貨危機之時英明無比,配合上許攸確實是天衣無縫。但是在袁紹一統河北、七十萬大軍南下,意氣風發至極之時,庸潰自私、喜好猜忌的袁紹可就對許攸看不順眼,也容納不了許攸的那點逼不得已的“小毛病”了。兩人可以說是隻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危機之時是珠聯璧合,但一旦袁紹意氣風發,就是許攸遭殃之時。

果然,官渡之後審配一出手許攸就直接玩完了。然後許攸知道若是再在袁紹麾下他日後就沒有出頭之日了,畢竟袁紹的情況越好,他就越不受重視,而平日裡“被逼無奈”得罪了那麼多人,估計官渡之戰袁紹得勝之後,他的下場絕對會悲慘無比。爲求自保,其只能選擇投奔曹操,助曹操取勝。

結果,曹操取勝了,但曹操也意氣風發了。新投曹操的許攸自然不甘做一個普通的謀士,所以瘋狂的刷被動,各種挑釁曹操麾下的文武,甚至挑釁曹操自己,爲的就是展現自己的能力。可戰勝袁紹後的曹操已經不是之前那個禮賢下士、有容人之量的曹操了,而且許攸的存在對於曹操來說完全是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最後曹操一煩,這貨又玩完了,而且是直接gg。

許攸悲劇的一生告訴我們,自己什麼樣就要考慮好投奔什麼樣的主公,否則結果只有悲劇。應該像荀彧和郭嘉一般,投了袁紹後感覺不合適就直接走人。以郭嘉灑脫散漫的性格,若是在袁紹麾下,結果估計比許攸好不到哪去,遲早玩完。當然,郭嘉肯定比許攸聰明,他怎麼着都能想出招來自保,最多就是個下野罷了。

理清了這一切之後的袁術並沒有感覺到放鬆和安心,反而心中更是一緊。如今的局勢與原來的歷史不同,袁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袁紹就是一統了河北也不會像原來那般昏庸傲慢,甚至可能會一直保持着弱者光環加持之下的巔峰狀態。而許攸也同樣如此,也就是說袁術的敵人除了一個接近巔峰狀態、英明無比的袁本初外,又多了一個能力飆升至頂級的謀士許攸。再加上不划水的荀諶,如今袁紹麾下的謀士綜合能力比之歷史上其巔峰時期分毫不差。

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九十章 敬酒第六章 孫家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八百八十九章 帝位與權力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二章 何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
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五百七十六章 重責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五百九十章 戰始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零九章 大火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八百一十章 身毒境況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院開學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九十章 敬酒第六章 孫家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八百八十九章 帝位與權力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九百二十三章 規則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二章 何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農楊家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九百二十章 定後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