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

“主公,對於公孫瓚我等並不擔心。其人雖然軍略過人,但雄心氣魄也就那般,絕非主公之敵,但青州和兗州以及遼東方面還是要防一防。”審配道。

有了上一次擊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的經驗,如今的審配更加不將公孫瓚看在眼中了。現如今的袁紹可非當初剛剛立足冀州,依靠世家力量時可比。如今的袁紹在冀州這個豐腴之地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數年,可謂是兵強馬壯,麾下近三十萬能戰之士,錢糧軍械充足,審配很有信心打贏接下來的這一仗。

“中原現在剛剛經歷了大戰,劉玄德和曹孟德都可稱得上是元氣大傷,他們不敢如此的吧。”郭圖道。

“劉玄德應該不會,但曹孟德很難說。”許攸說道。自小長大,對於曹孟德的性格他最是瞭解,此人梟雄之姿,目光長遠,用兵狠絕,絕對能幹得出來這種事。

“曹孟德若是輕易地放任我們拿下幽州,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定然是青州。他不會想不清這一點,袁公路遙隔千里都像在我這裡分一杯羹,他曹孟德更不用說了。”袁紹面色陰沉的說道。

自己這個曾經的小弟如今展現出的氣魄甚至不輸於自己,在中原縱橫捭闔,成爲了一方霸主,與自己同樣手握兩州之地,而且有十數萬百戰精兵,袁紹對此可是忌憚萬分。

“雖然此前中原之戰曹操的老家兗州被奪,但其新佔青州,而且在謀奪青州之時麾下兵力並未損失多少,劉玄德現在是隻能自保,他卻還有一定的餘力出征,起碼派出來三五萬大軍是不成問題的。”

“可如今袁術勢大,我們與曹孟德是天然的盟友,況且之前我們雙方的關係一直都不錯,他怎敢如此?”審配不解道。要知道曹操當初發家可是打的袁紹的旗號,是袁紹授意其在黃河之南發展,攪擾中原局勢作爲河北的屏障,好讓袁紹可以安心的與公孫瓚作戰而不用擔心兩面受敵。

袁紹的想法很好,用曹操這樣一個小棋子將中原繞亂成一鍋粥,使得他能夠順利解決河北之事,但他忽略了曹操本人的能力。曹操最初不過是佔據了兗州東郡,但不過短短半年就通過招兵買馬集結了十數萬大軍,並招攬到了無數的良謀猛將,最終在沒有藉助袁紹一錢一糧的情況下一鼓作氣直接佔據了兗州,成爲了一方霸主。

儘管沒有世家的支持,手中缺錢少糧,但曹操硬生生的憑藉着強硬的手腕穩住了這種非常不利的局勢。冒充馬賊去其他州搶糧,組織摸金校尉去盜墓,減少兵糧供應直到激起麾下士卒怨憤之時用運糧官的人頭平息民怨,兵糧不夠之時再程昱的建議下食人肉。

曹操的發家史完全是一部血淚史,每天都生活在缺錢缺糧之中,一打起仗來動不動就缺糧。而這些早在袁紹的預料之中,所以他一開始將曹操放到兗州這個地方儘管有些放虎歸山的意思,但他本身卻並沒有覺得擔心。在他看來曹操的這種淺薄的底蘊,根本不足以支撐他在中原闖蕩出什麼名堂來,能保住命守住兗州一處就不錯了。

可他卻不曾想到曹操如此之狠,即使沒錢沒糧,依然咬牙強行招出來無數大軍,然後四處攻伐搶糧食。最後硬生生的靠着這種狠心,慢慢殺出了一片天。當然,代價就是原本富饒的徐州,直接被打爛,中原的百姓十去七八。要不,憑藉着中原的底蘊,後來的官渡之戰曹操的兵力物資等又怎能會差袁紹那般多?要知道,黃巾之前,豫州纔是天下第一大州,兗州和徐州同樣是富饒無比,中原無論是人口還是錢糧都遠超河北。

這也是曹操能夠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中殺出重圍所付出的代價。曹操完全是以犧牲麾下勢力的底蘊和未來潛力來換得的短暫戰力。最後自己是成了中原霸主,但中原卻也是破敗不堪,人口物資十不存一。行霸道的代價就是這樣,劍走偏鋒,並非長久之計,中途有一次敗了,很可能就會永久的倒下。

“正南,如今的曹操已經不是當初的曹操了。”許攸輕嘆了口氣道。

“當初將曹操放入中原是朕的失策。本以爲他是條惡犬,能替我看住中原羣羊,不讓他們來搗亂。卻沒有想到他是匹餓狼,硬生生的在中原殺了出來,還成長到如今的地步。是我當初太過大意了啊!”袁紹頗有些後悔地說道。

“這也不是陛下的錯,畢竟當初的曹孟德沒兵沒糧,沒有大義也沒有世家支持,誰又能想到他能走到今天。也幸虧當初陛下堅持己見,沒有給予他錢糧支持,否則我們現在面對的曹孟德恐怕會更加恐怖,就是袁公路也難以企及。”荀諶說道。

“其實曹孟德能走到今天袁公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若不是其一直都在天下各處貿易放糧,曹孟德的糧食鏈恐怕早就崩了。真不明白袁公路爲何會行這種資敵的愚蠢之舉。”郭圖道。

荀諶淡淡的看了郭圖一眼,沉聲道:“公則,你只看到了袁公路四處放糧,賙濟其他諸侯。但你卻沒有看到這些年江東的發展和人口變化。兩千餘萬的人口啊!現在天下的人口加起來估計都不到四千萬,我大趙也就不到五百萬人口。要知道就是黃巾之亂前,整個南方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五百萬,黃巾之亂後怕是隻能有一千萬就不錯了,你說這剩下的一千餘萬的人口是哪裡來的?當初不受我們重視的人口,現如今都已成就了袁公路的強大,如今的南方實力就是我們北方諸侯加起來恐怕都難以匹敵。”

許攸聞言輕嘆了一口氣,隨後看向了另一邊的大漢十三州地圖:“不僅如此,袁公路如此資敵,對於我們、陶謙、劉焉這些根基深厚的富庶諸侯而言意義不大。本身我們對於錢糧的需求就不多,最多隻能算得上是錦上添花。最終受益的是如曹操、呂布、公孫瓚這樣貧寒的諸侯。而現在結果呢?”

“在中原呂布和曹操在中原與劉備陶謙打作一團,無暇顧及其他。在河北,公孫瓚錢糧不缺之下實力大增,狠狠遏制住了主公的發展。而袁術卻是在南方一路平推,很輕鬆的佔據了荊州、益州、交州這些諸侯弱小之地,不斷的壯大勢力,直至如今這般龐然大物。”

“公路所謂的資敵,其實受益最大的是他自己,其次纔是曹操和公孫瓚,而最受害的,是朕!”袁紹面色鐵青的最後下定論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九章 捨棄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六章 孫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九十章 敬酒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六百八十六章 氣魄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九章 捨棄第三百五十三章 抉擇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六章 孫家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二百二十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九十章 敬酒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六章 虎豹騎第五百六十九章 甘寧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八百五十九章 悍勇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六百八十六章 氣魄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