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

“主公,對於公孫瓚我等並不擔心。其人雖然軍略過人,但雄心氣魄也就那般,絕非主公之敵,但青州和兗州以及遼東方面還是要防一防。”審配道。

有了上一次擊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的經驗,如今的審配更加不將公孫瓚看在眼中了。現如今的袁紹可非當初剛剛立足冀州,依靠世家力量時可比。如今的袁紹在冀州這個豐腴之地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數年,可謂是兵強馬壯,麾下近三十萬能戰之士,錢糧軍械充足,審配很有信心打贏接下來的這一仗。

“中原現在剛剛經歷了大戰,劉玄德和曹孟德都可稱得上是元氣大傷,他們不敢如此的吧。”郭圖道。

“劉玄德應該不會,但曹孟德很難說。”許攸說道。自小長大,對於曹孟德的性格他最是瞭解,此人梟雄之姿,目光長遠,用兵狠絕,絕對能幹得出來這種事。

“曹孟德若是輕易地放任我們拿下幽州,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定然是青州。他不會想不清這一點,袁公路遙隔千里都像在我這裡分一杯羹,他曹孟德更不用說了。”袁紹面色陰沉的說道。

自己這個曾經的小弟如今展現出的氣魄甚至不輸於自己,在中原縱橫捭闔,成爲了一方霸主,與自己同樣手握兩州之地,而且有十數萬百戰精兵,袁紹對此可是忌憚萬分。

“雖然此前中原之戰曹操的老家兗州被奪,但其新佔青州,而且在謀奪青州之時麾下兵力並未損失多少,劉玄德現在是隻能自保,他卻還有一定的餘力出征,起碼派出來三五萬大軍是不成問題的。”

“可如今袁術勢大,我們與曹孟德是天然的盟友,況且之前我們雙方的關係一直都不錯,他怎敢如此?”審配不解道。要知道曹操當初發家可是打的袁紹的旗號,是袁紹授意其在黃河之南發展,攪擾中原局勢作爲河北的屏障,好讓袁紹可以安心的與公孫瓚作戰而不用擔心兩面受敵。

袁紹的想法很好,用曹操這樣一個小棋子將中原繞亂成一鍋粥,使得他能夠順利解決河北之事,但他忽略了曹操本人的能力。曹操最初不過是佔據了兗州東郡,但不過短短半年就通過招兵買馬集結了十數萬大軍,並招攬到了無數的良謀猛將,最終在沒有藉助袁紹一錢一糧的情況下一鼓作氣直接佔據了兗州,成爲了一方霸主。

儘管沒有世家的支持,手中缺錢少糧,但曹操硬生生的憑藉着強硬的手腕穩住了這種非常不利的局勢。冒充馬賊去其他州搶糧,組織摸金校尉去盜墓,減少兵糧供應直到激起麾下士卒怨憤之時用運糧官的人頭平息民怨,兵糧不夠之時再程昱的建議下食人肉。

曹操的發家史完全是一部血淚史,每天都生活在缺錢缺糧之中,一打起仗來動不動就缺糧。而這些早在袁紹的預料之中,所以他一開始將曹操放到兗州這個地方儘管有些放虎歸山的意思,但他本身卻並沒有覺得擔心。在他看來曹操的這種淺薄的底蘊,根本不足以支撐他在中原闖蕩出什麼名堂來,能保住命守住兗州一處就不錯了。

可他卻不曾想到曹操如此之狠,即使沒錢沒糧,依然咬牙強行招出來無數大軍,然後四處攻伐搶糧食。最後硬生生的靠着這種狠心,慢慢殺出了一片天。當然,代價就是原本富饒的徐州,直接被打爛,中原的百姓十去七八。要不,憑藉着中原的底蘊,後來的官渡之戰曹操的兵力物資等又怎能會差袁紹那般多?要知道,黃巾之前,豫州纔是天下第一大州,兗州和徐州同樣是富饒無比,中原無論是人口還是錢糧都遠超河北。

這也是曹操能夠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中殺出重圍所付出的代價。曹操完全是以犧牲麾下勢力的底蘊和未來潛力來換得的短暫戰力。最後自己是成了中原霸主,但中原卻也是破敗不堪,人口物資十不存一。行霸道的代價就是這樣,劍走偏鋒,並非長久之計,中途有一次敗了,很可能就會永久的倒下。

“正南,如今的曹操已經不是當初的曹操了。”許攸輕嘆了口氣道。

“當初將曹操放入中原是朕的失策。本以爲他是條惡犬,能替我看住中原羣羊,不讓他們來搗亂。卻沒有想到他是匹餓狼,硬生生的在中原殺了出來,還成長到如今的地步。是我當初太過大意了啊!”袁紹頗有些後悔地說道。

“這也不是陛下的錯,畢竟當初的曹孟德沒兵沒糧,沒有大義也沒有世家支持,誰又能想到他能走到今天。也幸虧當初陛下堅持己見,沒有給予他錢糧支持,否則我們現在面對的曹孟德恐怕會更加恐怖,就是袁公路也難以企及。”荀諶說道。

“其實曹孟德能走到今天袁公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若不是其一直都在天下各處貿易放糧,曹孟德的糧食鏈恐怕早就崩了。真不明白袁公路爲何會行這種資敵的愚蠢之舉。”郭圖道。

荀諶淡淡的看了郭圖一眼,沉聲道:“公則,你只看到了袁公路四處放糧,賙濟其他諸侯。但你卻沒有看到這些年江東的發展和人口變化。兩千餘萬的人口啊!現在天下的人口加起來估計都不到四千萬,我大趙也就不到五百萬人口。要知道就是黃巾之亂前,整個南方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五百萬,黃巾之亂後怕是隻能有一千萬就不錯了,你說這剩下的一千餘萬的人口是哪裡來的?當初不受我們重視的人口,現如今都已成就了袁公路的強大,如今的南方實力就是我們北方諸侯加起來恐怕都難以匹敵。”

許攸聞言輕嘆了一口氣,隨後看向了另一邊的大漢十三州地圖:“不僅如此,袁公路如此資敵,對於我們、陶謙、劉焉這些根基深厚的富庶諸侯而言意義不大。本身我們對於錢糧的需求就不多,最多隻能算得上是錦上添花。最終受益的是如曹操、呂布、公孫瓚這樣貧寒的諸侯。而現在結果呢?”

“在中原呂布和曹操在中原與劉備陶謙打作一團,無暇顧及其他。在河北,公孫瓚錢糧不缺之下實力大增,狠狠遏制住了主公的發展。而袁術卻是在南方一路平推,很輕鬆的佔據了荊州、益州、交州這些諸侯弱小之地,不斷的壯大勢力,直至如今這般龐然大物。”

“公路所謂的資敵,其實受益最大的是他自己,其次纔是曹操和公孫瓚,而最受害的,是朕!”袁紹面色鐵青的最後下定論道。

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九百六十八章 得失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十二章 參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五章 抉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
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屠戮第九百六十八章 得失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二百零二章 閒不住甘寧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釜沉舟之計第三百零四章 南蠻傳承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三百八十五章 長安水深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五百四十二章 戰亂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八百三十七章 互彪演技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第六百六十七章 分贓第四百三十章 恐怖的南蠻兵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三百一十五章 軟禁學子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十二章 參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五章 抉擇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神·張遼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六百七十九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