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

“啪!啪!啪!”

周瑜面帶笑意的看着呂蒙鼓起了掌。

“頭腦如此清晰、思慮如此縝密,能逆向思維的推出了我的計劃安排,子明你果然是可造之才。”

雖然年長不了呂蒙多少歲,但周瑜如今的能力和地位和他根本不是一個層級的,更像是前後輩,說這番話毫無違和感。

“多謝將軍誇獎,蒙愧不敢當。”

“那你覺得我們下一步應該攻打哪裡?”周瑜從懷中掏出一張地圖展開後衝着呂蒙問道。

呂蒙連忙湊上前,細細觀看着這副他已經快能自己憑記憶還原的地圖,掃過其上的每一處地形和烏桓部落情況。良久,還是皺着眉道:“將軍,如今我們深入對方腹地,若是不以柳城爲目標,似乎各處都可以作爲目標。就比如說我軍南部的賓圖,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此地有一個烏桓的中型部落,人數約有五千,能戰之士不過千人,而且一馬平川。若是順利,兩個時辰就可將之拿下,損失也不會有多少。”

周瑜微微一笑:“你能想到這些很不錯,不過這次你是猜錯了。我們明日的目標不是賓圖,而是新昌。”

“新昌?”呂蒙緊盯着昌黎西側偏南的這個位置,陷入了深思。

而周瑜見狀卻也不再言語,就這麼靜靜地矗立在原地,遙望天際。

良久,待呂蒙回過神來之時,太陽已然快要西下。看着矗立在前方一身戎裝、英武不凡的周瑜,臉上閃過一絲落寞:“將軍,蒙實在想不出來。”

“不急,慢慢想,你進步的已經很快了,不要操之過急。走吧,快開飯了,再晚一點可就沒有你我的份了。”周瑜說道。

“諾!”感受到腹中的飢餓,呂蒙說道。

大楚軍規,行軍途中,軍中飲食除特殊情況外需得一視同仁。上到領軍將軍、下到普通士卒,除放哨巡查之人外皆是在同時同地,規格也是相同,不得有絲毫的區別對待。若是誤了飯點,就是周瑜也得餓肚子。

.....

第二日凌晨一大早,楚軍士卒在吃完早飯後,在周瑜的命令之下直接上馬出征。

不過令蹋頓沒有想到的是,這兩萬楚軍並沒有如他所猜測的那樣繼續向西進兵,而是往東南而去。

“這是怎麼回事?楚軍爲什麼還沒到?探子派出去沒有?”

已至正午,烈日當頭之下,蹋頓連夜匆忙調來的附近的士卒和徵召青壯,好不容易湊夠了三萬守卒。站在柳城城牆之上翹首以盼等了半天,結果愣是啥都沒等到。

“單于,楚軍的情況尚且不知,但探子應該快到了。”蘇僕延說道。

“希望不要出什麼意外吧。”蹋頓心中隱隱有些不安的說道。楚軍沒有兵臨城下將他圍困應該是最好的情況,但不知爲何他反而心生擔憂。

很快,前往打探的探子回來了:“稟單于,楚軍並沒有繼續進兵,他們往東去了。”

“往東?”蘇僕延眉頭稍微舒展了一些:“單于,難不成這支楚軍退軍了?”

“怎麼可能,他們千里奔襲而來,怎麼可能就這麼晃悠一下就回去。”烏延質疑道。

“否則他們爲何要東撤?明明他們已經距離我們柳城不過兩百餘里了呀!可能他們此次前來不過是恫嚇警告我們一下,讓我們不要提公孫瓚搗亂。或者遼東出了什麼問題,公孫度可還沒死呢。”蘇僕延說道。

“單于,切不可大意。漢人狡猾,誰知道這其中有什麼奸計,現在這種情況我們更應該加強警惕。否則萬一對方殺個回馬槍我們沒法應對。”烏延說道。

“這我知道。無論這支楚軍是真的撤離還是另有陰謀,我們這幾日都要謹慎對待防範。另外,多派些探子前去打探情報,務必要弄清這支楚軍的動向。”蹋頓面色凝重道。

“單于,如此恐怕有些難。對方士卒不多而且全是騎兵,行動如風,我們的探子很難搜尋和逃離。”蘇僕延苦笑道。

“不是有馴鷹嗎?”蹋頓皺眉道。

“對方軍中有神射手。我已經派出去兩隻馴鷹了,無一返回,應該是已經身亡了。”

“那這樣就沒辦法了嗎?”蹋頓怒斥蘇僕延道:“草原是我們的天下,不是那羣漢人的表演臺。我不管你付出怎樣的代價,都得給我死盯住這支大軍,務必弄清他們的動向!”

“是!”蘇僕延面色難看的點頭道。

“楚軍行事作風一向凌厲,如此虎頭蛇尾不是他們的風格。這其後一定有更大的陰謀,你們速速通知各部落加強防備。還有通知那北歸的三萬族人加快速度,儘量快些前來,以防不測。”蹋頓叮囑道。

“是!”衆人齊聲道。

“楚國一直以來都和公孫瓚互爲盟友,現在公孫瓚快倒下了,我們的重點就要放在楚國身上。派人儘快聯繫身在冀州的袁本初,將我們現在的情況向他說明,向他索取一些錢糧。我們作爲他的盟友,替他擋住了楚國的進攻還牽制了公孫瓚。他袁本初要是一點血都不放太說不過去了。”蹋頓惡狠狠的說道。

“可袁本初要是死賴着不願意給我們錢糧支持怎麼辦?畢竟界橋之戰我們雖然幫助了他,但最後也是不辭而別,並沒有如約阻攔追擊公孫瓚。”蘇僕延說道。

“公孫瓚身邊還有近一萬幽州鐵騎,我們拿什麼追擊他?追上去不被對方吃掉就不錯了。”蹋頓冷哼一聲道:“他袁本初要是一毛不拔,就不要怪我不講情義了。我能投靠公孫瓚,就能再投靠楚國。到時候希望他不要後悔!”

“陛下,袁術和公孫瓚可是一丘之貉啊!而且楚國遠比燕國強大,投奔楚國,咱們還有出頭之日嗎?”難樓連忙勸阻道。

“烏桓的傳承、族人們的性命比一切都珍貴,袁術至少不是公孫瓚那等弒殺之人。暫時忍耐蟄伏几十年與被滅族相比,應該選擇哪個還用我說嗎?”蹋頓怒斥道:“我們烏桓能屈能伸,當初既然能忍耐得了鮮卑,將來也能熬死楚國。只要烏桓在、族人在,一切就都還有希望。若是袁紹不給予支持,我們又無法撤離,就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選擇。”

想要遷移數十萬人口談何容易,更何況身邊一直有一個強大的敵人虎視眈眈,隨時可能撲上來。蹋頓對於能否扛過楚國這一次的進攻並在之後帶族人西遷毫無把握。經過連續兩次重大的打擊,此時的烏桓已經虛弱的不行,若不是蹋頓硬撐着,以烏桓的情況恐怕早就分崩離析了。

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雲的任務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三百零五章 馭獸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八十章 夜襲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六百三十四章 論胡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九百三十章 開局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
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六百八十八章 世家心向第六百八十五章 先登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五百三十九章 削弱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雲的任務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三百零五章 馭獸之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場磨礪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九百零七章 大禮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四章 田豐之憂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八十章 夜襲第四百零七章 定計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六百三十四章 論胡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三十章 主公之論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九百三十章 開局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