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

“勝了。”審配微笑着道。

看着那數千灰頭土臉、傷勢不輕的鐵騎,審配心中沒有一絲後悔。

這一戰本就不能勝,他所能做的便是把握敗的程度,將戰敗的損失降到最低,甚至將之轉化爲收穫。

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近乎完美的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收穫如何?”

看着渾身浴血的文丑,審配道。

“北匈奴的騎兵確實很強,不亞於昔日之公孫瓚。”文丑客觀道。

昔日與公孫瓚的那場戰鬥,敗的比今日還要慘的多。四萬騎兵被兩萬幽州鐵騎殺的毫無還手之力,死傷七八千殺敵纔不過兩千餘,而且這還是他和顏良拼命之下的結果。

如今能打出這樣的戰果已然說明他以及他麾下鐵騎的進步了。

“只可惜吾與兄長在領兵之上並無多少天賦,否則……”文丑略帶不甘道。

“無妨,此戰你們能有所收穫已然算是值得了。日後要面對北匈奴這等強兵,你們的實力可不能落下。”審配微笑道。

顏良文丑的並非長於統兵之人,只不過是猛將之資,能有所收穫已然不錯了。袁紹手下也不缺統兵之將,只是張郃高覽二人便完全足矣掌控全局,河北四庭柱絕非浪得虛名。

“這一戰我們可謂是損失最少,但卻也收穫最少。”

審配的目光掃過孫策、劉備和曹操三人,心中不由得輕嘆道。

在場之中,袁紹雖底蘊最爲深厚,走的是堂皇大道。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袁術那般恐怖的發展能力,於這種大爭之世,似眼前三人這般長於攻伐之人才是最爲佔便宜的。

不過一場戰鬥,曹孫兩支軍魂軍團完成了昇華,劉備麾下士卒雖損失衆多,但經此烈戰,也能鍛造出一批百戰之兵,更遑論還有孫策許諾的大量大鎧。

論及以戰養戰的能力,己方與眼前三人相比拍馬也不可及,走的完全不是一條道路。

“看來必須讓子遠多操操心了,否則的話這三人很快就會追上來了。”審配心中暗道。

作爲一個種田流勢力,審配很清楚要想在西域這種複雜的環境之下和曹劉孫這種戰爭流比發育是很難比擬的。

後者走的是精兵路線,不斷征戰戰力不減反增。而對於袁紹而言,士卒的精銳與否影響不大,兵力的多少反而更加重要,有如韓信一般多多益善。三萬精銳在袁紹眼中還不如五萬新卒,發動戰爭虧本的可能性更大,遠不如種田來的穩妥。

審配現在一心想把自己掛在大楚的身上,大楚吃肉,己方能跟着喝湯就好,稍微沾點便宜發育速度就能快上好幾倍。

因此當初三方之中只有袁紹留了個許攸掛在袁術手下,爲的就是偷雞發育。

袁術也清楚,不過是睜隻眼閉隻眼罷了。畢竟都是老袁家,打斷骨頭還連着筋,更何況某個老東西還活着呢。雖然沒有去見袁術,但一封書信袁術便已明白了一切。

老袁家現在三分了,也算留條後路,於袁術而言並非壞事。大楚現在足夠龐大,不需要錦上添花的跟隨者,反而需要袁紹這樣半獨立的“諸侯”去幫助自己開疆擴土。

這種半合作的方式於雙方而言都是最好的選擇。

“此戰雖並不算完美。不過,透過此戰我們也算看清了我們的對手。北匈奴果然已經沒落,外強中乾罷了。若是我等狠下心來,將之滅掉並不是什麼難事。”審配淡淡道。

“哈哈,正南當真有淮陰侯之風,如此大勝居然還不算完美。”曹操朗聲笑道。

他也是長於統兵之人,若是易地而處,恐怕也做不到審配這般。論及統帥之能,他自認不輸任何人,但是單論排兵佈陣、指揮調度確實比不上審配和周瑜。

“此戰曹公麾下損失也不小吧,不心疼嗎?”

“這有何心疼的,此戰之收穫,縱是再犧牲個幾千士卒也無妨。更何況,不還有伯符給我等止損嘛。”曹操很是隨意的勾住剛剛返回的孫策的肩膀。

“嗯?”渾身是血的孫策一臉迷茫。

“此言倒是,多虧伯符慷慨解囊,否則此戰我等確是虧大了。待統計完損失之後,我等會將數量告知於貴方,那些鎧甲也不用太快,半年內送來即可。”袁紹打蛇隨棍上道。

“伯符不愧是當世英傑,爲我大漢如此犧牲,非但身先士卒,還提供如此厚重的補償,實乃我輩楷模啊!備代吾麾下犧牲的將士拜謝了。”劉備更果斷,直接衝着孫策深深作揖,語氣懇切無比,眼中已然熱淚盈眶。

“哈哈,玄德公言重了。這都是策分內之責。”被三人這麼一誇,剛剛從廝殺中脫離的孫策一頭霧水,但本能的摸了摸自己的頭,傻笑着道。

“我就知道。”

另一邊,早在曹操開口時就欲制止但卻被程昱和劉曄一起拉着不放堵住話的龐統一臉的無語。

就孫策這傻缺勁,是個人就想坑兩下。要不是這貨氣運驚人,每次都能化吃虧爲福,而且身邊有人看着,怕是早就被坑的連褲子都當了。

和眼前這三位將臉厚心黑點滿的奸雄相比,實在是太單純了。

公瑾啊!你以前過得都是什麼日子啊!

龐統不由得感慨道。

攤上這麼個沒腦子的貨,得操多少心。

不過孫策這話一出,效果也是很明顯。一時間,臺上衆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了起來,原本隱約可見的隔閡完全消除。傷勢不輕的夏侯淵齜牙咧嘴的和張飛聊了起來。

不知爲何,這毫無關係的二人聊起來竟然甚是投契,彼此之間似乎有種說不出的熟悉感。

作爲核心的孫策卻還不知道自己被坑了,被劉備拉着手賢弟長賢弟短噓寒問暖,整個人被忽悠的都有些暈頭轉向。

經此一戰,霸王鐵騎和虎豹騎的關係倒是親近了不少。人生四大鐵之一,一起扛過槍。並肩作戰後的他們,彼此之間極爲的認可和信任。內心孤傲的曹純和沉默寡言的周泰竟然也湊到了一起。

要想整合幾個分裂的團體,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給他們製造一個共同且足夠強大的敵人。如今的四國纔算是真正的彼此初步建立的信任和聯繫,而非之前的疏遠和單純的合作。

“無論如何,這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吧。”心中微嘆了口氣,龐統也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一邊指揮着清理戰場收拾殘局,一邊和程昱、劉曄、審配聊了起來。

對於傷亡的統計他還要確認一遍,免得曹操他們虛報。雖然身爲人主,但對於這三人的節操龐統可一點都不相信。

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三百五十七章 鏖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下CD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
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異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選擇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一百八十一章 酒樓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五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算一網打盡的郭嘉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四百五十二章 袁術的弱點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三百五十七章 鏖戰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下CD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九百零六章 世家聚集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交州建設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