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

曹操趕緊低下頭,說:“娘娘息怒,請恕臣出言無狀。”

何皇后臉上幾分薄怒,冷冷地說:“曹阿瞞,你也算是天下名士,想必見識不少。本宮且問你,你可知道我朝宦官,勢力爲何如此之大嗎?”

機敏的曹操立即會意,趕緊順着何皇后的意思說:“這是因爲,我朝自從孝章帝開始,重用外戚,執掌朝政。孝和帝繼位之後,竇太后臨朝稱制,竇氏一族也是滿門公侯。朝廷政務,均出於竇傢俬門。

孝和帝爲了掌權,在永元四年聯合宦官,誅滅了竇家全族。自此以後的皇帝,也均爲沖年繼位,外戚屢屢干政。而皇帝長大成人之後,自然不滿於權力都緊握在外戚手中,便與孝和帝一樣,策劃誅滅外戚,奪回皇權。

可皇帝貴爲天子,幼衝之時又深藏宮中,接觸不到其他朝臣;就算能接觸到朝臣,也不知心腹。

幼衝之年的皇帝們能夠接觸到的,也絕對信賴的,也只有朝夕相處、又猶如無根浮萍的宦官了。所以,與孝和帝一樣,皇帝們也只能選擇聯合宦官,來消滅外戚。總而言之,若不是外戚勢大,皇帝也不會重用宦官。”

何皇后滿意不已,說:“說得不錯。本宮的兩位哥哥乃大將軍與車騎將軍,兵權之重,無人可比,他們有權力調動天下所有大軍。兄長又是錄尚書事,在朝政處理上有極大的權力。陛下還在時,本宮的兄長還不敢如何放肆;朝政政務,還是要由陛下最終下決斷。可若是陛下駕崩了呢?”

曹操繼續順着何皇后的意圖,說:“沒有陛下壓着大將軍,在皇位不定之時,大將軍就成爲了天下權力最大之人。娘娘還要依靠大將軍支持大皇子,所以只得更重用他。但等大皇子繼承大統,同樣是幼年繼位的大皇子,也就會面臨與孝和帝、孝殤帝、孝安帝、孝順帝、孝衝帝、孝質帝、孝桓帝、當今陛下同樣的命運,那就是要與掌握大權的外戚鬥爭。大皇子的外戚,當然也就是大將軍與車騎將軍兩人了。”

何皇后點點頭,說:“不錯。前面幾位皇帝的覆轍,本宮不想本宮之子再次重蹈。本宮也絕不想看見其他人搶奪本該是本宮之子的權力。大將軍與車騎將軍和本宮乃親兄妹,本宮更不想骨肉相殘。所以,本宮就需要你曹阿瞞。”

話說到這份上,曹操怎麼可能不知道何皇后的打算?他說:“娘娘可是需要臣下,在輔佐大皇子爭位成功之後,再製衡大將軍,保證皇權緊緊握在大皇子與娘娘手中?”

何皇后滿意不已,愜意地躺倒在座位上,微笑着說:“尚書檯乃朝廷核心,尚書令更是要職,可左右朝政。選擇你曹阿瞞作爲尚書令,本宮沒有選錯。”

曹操笑道:“謝娘娘!臣一定會殫精竭慮,以報答娘娘的知遇之恩!”

“嗯,既然話都說開了,本宮也就直言不諱了。只要你二人完成本宮交代的任務,那麼在陛下駕崩、本宮之子繼承大統之後,就進你二人爲三公,封爲縣侯!曹阿瞞,你可爲司空;荀文若,你可爲司徒!”

三公可是最高職位,縱然是曹操與荀彧,也不得不爲之心動。

“謝娘娘恩典!”兩人雙雙跪下謝恩。

“行了,與你二人商議如此之久,本宮也累了。回去吧,做好準備即可!”

“喏,臣告退!”曹操與荀彧便離開了。

何皇后坐在鳳座上一直看着曹操與荀彧兩人走出長秋宮,當兩人走下臺階、身影被臺階擋住時,何皇后還下意識站起身來,一直看着兩人走下臺階,走出宮院大門。

何皇后沉甸甸的希望,都放在這兩人身上。作爲一個女人,她仇恨拋棄她的劉範;作爲一個母親,同時又作爲一個皇后,她又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繼承皇位,成爲大漢天子,像大漢四百年那些先帝一樣,在史冊上也多多少少寫下屬於自己的幾段篇章。而這兩件事,無一例外都要緊緊依靠這兩個人。何皇后不禁在心裡祈禱,曹阿瞞啊曹阿瞞,你可千萬別讓本宮再次失望啊!

……………………………………………………………………

曹操與荀彧走出南宮,騎上坐騎,向曹府行去。激動感仍在兩人腦海裡揮之不去,兩人腦海裡仍然迴盪着何皇后那些誘人的承諾。

荀彧微笑着說:“主公,明年,我等大顯身手的時候就要到了!”

曹操也樂開了花,說:“文若,司空與司徒那可是僅次於大將軍與太傅的職務。我等二人若是真成了司空與司徒,那可就光耀門楣了。”

荀彧也感慨道:“是啊!今日進宮,雖然讓皇后娘娘訓斥了一頓,卻也收穫不少。”

曹操說:“不僅收穫了表面上這些皇后娘娘的許諾,今日我等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收穫。”

荀彧不解其意,說:“哦?不知還有何收穫?”

曹操說:“文若,你有沒有想過,之所以我等能得到皇后娘娘的青睞與重用,最初是因爲我向皇后娘娘承諾,只要日後成爲尚書令,就一定會竭盡所能去對付劉範?”

荀彧回想起來,說:“這倒是提醒了在下了!可在下不明白,皇后娘娘就算貴爲國母,權勢滔天,可說到底也不過是個藏在深宮裡的婦人,平時很難接觸得到朝臣,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劉範。可皇后娘娘對於劉範,卻表現出極大的恨意。按理說皇后娘娘應該與劉範素無往來,可這深深恨意,又是從何而來呢?”

曹操點點頭,說:“問得好。若不是今天來參見皇后娘娘,恐怕我也仍舊不得其解。”

荀彧說:“哦?在下仍舊不得其解,還請主公提醒一二。”

曹操篤定地說:“皇后娘娘之所以仇恨劉範,定然是劉範違背了對她的誓言。背信棄義之人,又有誰能不恨呢?”

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
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