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

在教學內容上,劉範依然堅持沿用孔子的君子六藝,也就是禮、樂、書、數、射、御。禮顧名思義就是禮儀;樂是學習音樂,掌握一些重要的樂器,比如琴、瑟、蕭、箏等;書就是學習經典,主要還是儒家經典;數就是學習算數幾何;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駕駛馬車。

但劉範認爲,在如今大爭之世,應該在教學內容上多有變通。首先,劉範規定了書的部分,不僅包括儒家經典,還要包括法家經典。兩漢三國在多數沒啥見識的人眼裡,都是被儒家思想所佔據。其實這種看法是極其膚淺的。漢朝其實奉行的是外儒內法,表面上看起來統治思想是儒家,但法家思想纔是漢朝最爲關鍵的統治思想。

漢朝統治者在主張儒家治國的同時,也不忘利用法家。如漢朝制定了嚴酷的《九章律》,後來歷代又不斷地補充。曹操其實也是法家,他所推行的政策無一不帶有法家色彩。學習法家經典,在兩漢還是一種潮流。而且在董仲舒改造新儒學時,就沒少把法家思想糅合進新儒學裡去。故而,劉範強調法家經典的學習,並不會引起任何爭議。

劉範還規定,御這一科目從駕駛馬車變爲騎馬。駕駛馬車在劉範看來,一點用處也沒有。之所以孔子把駕駛馬車列爲君子六藝之一,也只不過是因爲駕駛馬車在春秋戰國時,是貴族們的消遣和身份象徵。孔子就是一名破落的貴族,當然要支持御作爲學科之子了。但劉範不需要身嬌肉貴、金枝玉葉的貴族,他需要的是會騎馬的人。

現在劉範已經離不開騎兵了,他起家的基礎,和現在身爲三州之主的底蘊,就是西涼鐵騎。但漢人終歸不是遊牧民族,是孱弱的農耕民族。遊牧民族生來就會騎馬,當然戰鬥力高過主體軍隊是步兵的漢人了。宋朝產馬地盡皆讓遊牧民族佔了去,沒有戰馬,所以宋朝弱小不堪。唐朝擁有多個產馬地,遼東、幽州、河南地、河西走廊,甚至是西域和青海,所以才能面對遊牧民族威風八面。

要想讓大漢重新偉大起來,就必須擁有數量龐大的騎兵。有了戰馬和產馬地還不夠,還需要培養起騎馬的風尚,讓更多的漢人學會騎馬才行。劉範希望藉助金城書院,先讓騎馬風尚在書院中流行開來。等金城書院聲名顯赫,書院的學子們就能將騎馬的風尚傳到普通百姓之中。只要會騎馬的人越來越多,那劉範在擴軍時就少了很多麻煩,也不用再浪費一兩年的時間,讓騎兵純熟掌握騎馬技巧。

對於劉範作出的改變,在劉範和蔡邕和盧植商量時,兩人都沒有反對。相反,他們兩人還大大的鼓勵支持。首先,蔡邕和盧植認爲,不僅法家經典可以加入“書”的教學範圍,還應該加入墨家、陰陽家、農家等多種學說。劉範聞言,不免吃了一驚!他還以爲,蔡邕和盧植都是大儒,自然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沒想到他們在對待其他學說上,竟如此寬容。

這時候的劉範纔回想起來,其實何嘗是他們兩個大儒,整個兩漢都是如此。雖然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諸如法家、墨家、陰陽家等“異端學說”仍然還說大行其道。比如,曹操曾下令讓貴族世家等薄葬,他在臨死前的詔書也規定,死後必須薄葬,意思就是不要陪葬太多。薄葬,就是典型的墨家思想。又比如曹操著名的謀士程昱,荀彧在推薦他時,就說程昱精通多種經典,學識淵博。

所以,劉範也同意了墨家、農家和陰陽家加入“書”的範圍。至於御改爲騎馬,就交由盧植教學了。盧植本身就是一員名將,曾經打敗張角,把張角圍困在城內不得動彈。要不是讓左豐誣陷,他早就砍下張角的人頭了。

劉範看着盧植,心裡又催生了另一個打算。既然盧植是名將,精通武事,也是不可多得的國士,爲何不讓他教授西涼軍武將呢?其實,西涼軍的武將中,大多數都是屬於精通騎兵的將軍,如張遼、趙雲、馬超、龐德、馬岱等,善於統領騎兵作戰。但如黃忠、張頜、文聘、魏延、閻行等,在統領騎兵方面表現平平。這些人在原有的歷史軌跡上,都是統領步兵的將軍,自然不擅長於統領騎兵,尤其還是西涼鐵騎這般龐大的騎兵。

步兵,由於性質的特殊性,所以更加需要緊密的操練和配合以及指揮。不像騎兵,因爲有很強的機動力和衝擊力,不需要像步兵那樣要排成緊密的陣型,彼此之間,配合十分重要。來自後世的劉範,很清楚自己手下的將領各自有什麼樣的能力。黃忠等將領,自追隨劉範以來,一直都是統領騎兵,一直都沒有時機學習摸索如何統領步兵。所以現在劉範手下,最精通步兵之道的,只有區區一個高順。所以,在劉範擴招十萬步兵後,劉範只讓高順和他的陷陣營負責指揮。

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十萬步兵成軍在即,黃忠、張頜、文聘、魏延、閻行,他們必須要儘早熟悉步兵才行。現在,劉範把目光投向了戰場經驗豐富的盧植。

劉範希望盧植可以幫助他教授西涼軍的武將,提高他們的統兵能力。盧植當然是一百個答應了。於是,劉範決定,增設一個專門教授武事的教育機構,名字劉範也想好了,就叫講武堂。由盧植和劉範出任講武堂的祭酒,主要負責的是西涼軍將軍、校尉、軍侯三級軍官的教育,並負責對他們進行考覈。

除了這些,劉範還要把講武堂和軍屯政策相對接。因爲實施軍屯策後,肯定有超過百萬人選擇參與屯田軍。屯田軍在農閒時或者戰爭爆發前,需要進行和西涼軍同樣的操練,戰時也作爲生力軍補充到戰場上。講武堂也將負責整個屯田軍的操練。

講武堂的設立,可以讓西涼軍和屯田軍的操練更爲系統,也可以加強劉範對於軍權的掌控。

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
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二百零七章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七百一十章 何人知意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