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心點兒!這邊是李家的地盤,只要過了乘氏,我們就能和黃漢升的部隊回合了!”
濟陽乘氏,一副如同喪家之犬模樣的呂布,也是對着隨行的幾百名手下說道,繼長安失陷、兗州慘敗之後,呂布再一次丟掉了自己的老本,只能帶着幾百名心腹部下倉皇逃跑,而這次他投奔的對象依舊是自己的好女婿秦誼。
就在幾日前,曹操軍協助劉備圍攻濮陽的夏侯惇部,程昱和于禁這一文一武也是悄悄得挖掘溝渠,然後在一個夜晚掘開下邳附近的沂水和泗水,利用兩條大河的河水水淹下邳,重創下邳城防。
在這個過程中,在下邳城外的劉備軍也是幾乎全軍覆沒,雖然人死得不是很多,但是大部分軍隊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失去了組織度,隨着曹操軍架着小船過來救助,掙扎在泥水中的劉備軍士兵,很多也是直接被曹軍接收。
當時城外一片混亂,呂布軍本想趁着這個機會主動出擊,打破曹劉聯盟的包圍,不過這場大水也是限制了呂布軍的發揮,再加上曹軍早有準備,于禁部都換上了小船繼續在城外包圍,呂布軍的主動出擊沒能取得很大的效果,馬上便被拍了回去。
當淹沒下邳的洪水褪去的時候,城外的劉備軍已經被曹軍全部吞併,下邳的城牆也是在這場大水之中泡爛了不少,更要命的是在沛國前線的曹老闆也是帶着幾千援軍來到下邳。
秦誼救呂布的心不是很強,再加上非常忌憚曹操的用兵能力,不想代呂布受過和曹操打硬仗,所以沛國前線的戰事並不是很激烈。
而把握到秦誼這個心理的曹操,因爲之前也是制定好水淹下邳的計劃,提前秘密帶隊來到下邳,準備速戰速決,解決掉秦誼埋在徐州的這顆釘子。
所以當秦誼還沒知道曹軍水淹下邳的消息時,那邊曹操已經帶隊來到下邳城下。在冷兵器時代,灌水可以說是一個破城的利器,隨着沂水和泗水水灌下邳,下邳的城牆也是被泡塌了一部分,本來堅固的下邳也是一時間岌岌可危起來。
看到下邳已經不好守了,呂布也是當機立斷準備跑路。此時和歷史上的下邳之圍還是有些差別,曹操手下兵力不足,同時新降服的劉備部徐州兵還沒有完全管理下來,整個下邳圍城軍到處都是漏洞。
於是呂布也是決定突圍,去投靠自己的好女婿秦誼。雖然發生過謀奪秦誼基業的事情,但是呂布從來沒有把這些事記在心中,他只記得自己在兗州和曹操苦戰一年,幫着秦誼拖住曹操這個勁敵,沒讓曹操發展起來,自己是有大功於曹操的,等到了雒陽,秦誼不得給他一個實權州牧乾乾就是忘恩負義、不敬尊長。
不過這場突圍戰卻是打得非常糟糕,呂布軍一突圍,這才發現是中了曹軍的圍三闕一之計,呂布所規劃的逃跑線路,卻是一頭撞進了曹操的一個埋伏圈。
也就是呂布驍勇善戰,竟然帶着一部分精銳手下,拼了個魚死網破,帶着幾百名心腹手下殺出了包圍網,只是自己的妻小,還有所倚重的謀士陳宮,在這場突圍戰中都下落不明。
而曹操也是緊追不捨,務必要把可能成爲秦誼犀利爪牙的呂布趕盡殺絕,曹操可不想重複前年和呂布在兗州打的那一年苦戰,實在太痛苦太煎熬太危險了。
於是在曹操的追兵追逐下,呂布剩下的幾百騎也是倉皇而逃,雒陽在西邊,可是竟然被追兵壓迫得向北逃去。
後來在徐州和兗州的交界地帶,呂布也是被曹操追兵追了上來,靠着高順帶隊拼死掩護,這才讓呂布逃到兗州,卻是一頭扎進了山陽郡的乘氏縣。
這雖然離秦誼的地盤,還有秦誼派出的援軍黃忠非常接近,但是卻又陷入了另外一個窘境,就是乘氏縣的地頭蛇李家,和呂布是有着大仇的。
歷史上乘氏李家,經過曹操平定北方的一系列戰亂後,依然多達三千戶,爲了向曹操表忠心,李典更是遷移宗族一萬三千人到鄴城居住。
而現在的乘氏李家,除了本身的一萬多人宗族外,還有着老族長李乾所集合的幾千食客,也就是說乘氏李家現在一下子能夠拉出幾千人的隊伍來。
在之前的兗州之戰中,李乾也是堅定站在了曹操這邊,跟呂布對着幹。不過呂布也不是好惹的,最終李乾也是被呂布手下的薛蘭和李封所殺。這一系列戰鬥中,乘氏李家所死之人豈是單單一個李乾,雙方早已經接下血海深仇。
現在呂布慌不擇路得跑到李家地盤上,自然得小心翼翼的,但只要過了這一關,他便來到秦誼的地盤,自然是安全了。
在呂布的一番鼓勵下,早已經筋疲力竭的兩百殘兵,也是振奮起最後的精神,隨着呂布繼續前進,不一會兒便來到一處幾十戶人的小村莊。
“大家休息一下,看看有什麼吃的喝的!”看着眼前這個小村子,呂布也是想讓手下們休息下,畢竟之前已經打過幾場仗,接下來還要趕很長一段時間的路,甚至還要再經過惡戰才能跑出去。
隨着呂布一聲令下,兩百餘名殘兵也是魚貫進入村莊,準備弄些東西吃喝。只是就在這二百來人剛剛進入三十人左右後,異變卻是發生了,村落的民房裡突然間蹦出來無數的無數,先是一陣弓弩打下來,便將呂布的這三十多名手下殺傷大半,緊接着又從村子的另外一端,跑出來上千人的隊伍,更有數百名精騎正在繞後,想要將呂布的殘軍給包圍吃掉。
“是李家!”呂布身邊的魏續也是大驚道,只看了一眼這支隊伍,他便認出來這些人是曾經和他們打過好幾場仗的乘氏李家的族兵來。
——我是強龍不壓地頭蛇的分界線——
“布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聽,遂殺乾。”——《季漢書·李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