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由着他這一次吧,以後一定要管住他!”
看着孫策又一個人獨自騎馬溜了出去,虞翻也是嘆了一口氣,他也是知道現在孫策的壓力非常大,對這麼一個二十三歲的青年來說,肩膀上可是扛了江東數萬將士的性命,由不得他壓力不大。
尤其是現在孫策在江東的統治其實並不穩固,江東大家並不是很支持孫策,現在的這個局面其實是被孫策利用無力給壓制住的。
像是其中的陸家,更是在族長陸康的帶領下,和孫策在廬江進行了艱苦得戰鬥,整個家族死了將近一半的人。也就是現在孫策兵鋒正盛,一旦孫策失勢,這陸家絕對會跳出來報仇的。
至於另外的朱家和顧家,他們家族的代表人物朱恆和顧雍,歷史上也都是在孫權掌權,開始把孫家打造成東吳本土化政權後,才進入東吳體系中的。至於張家的代表人物張溫年紀稍小,入仕稍晚,但他的父親張允卻是孫權的東曹掾。
也就是說,現在孫策的江東政權,雖然也是得到虞翻這樣本地知名士人的支持,但卻還沒有得到江東大家族的支持,政權的主要力量還是周瑜、張昭這樣的流亡北士,再加上虞翻這種少量的本地士人,統治基礎還是不太穩定。
如果這次孫策攻略兩淮的計劃失敗,遭遇了重大的損失,孫氏江東政權很有可能會土崩瓦解,也由不得孫策感覺到壓力山大。
帶着這樣的隱憂,虞翻也是信步由繮得在城中轉了起來,最後卻是來到一處酒肆之中。這家酒肆的老闆是個徐州人,老早便搬到江東來討生活。
這南人和北人之間的口味差了不少,有很多徐州人來到江東後,都吃不習慣,所以這家店成了很多北方人聚居的場所。
虞翻也是非常喜歡到這裡來,看看有什麼有才能的流亡北士,說不準便會成爲孫家江東政權的官吏。
只是這一次,當虞翻來到這家酒肆的時候,眼睛卻是被坐在角落裡面的一名高個士人所吸引。
說實話,這個士人長相併不是特別的英俊,甚至臉上還有一種莫名的病色,但是整個人乾乾淨淨得,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此時這個三十歲左右的士人,正面露微笑,靜靜得聽着別人的聊天,時不時還會露出一種微笑。
不過稍微有點兒不太和諧的是,這個士人身邊卻是做兩名一臉兇相的武夫,和這個士人的氣質有些不符。
但這反而讓虞翻對他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忍不住也是走了過去,也不管此人願不願意,便強行坐在他面前:“不知道這位先生如何稱呼,鄙人虞翻虞仲翔,現在在會稽太守麾下擔任功曹一職,不知道能否認識一下!”
對於突然間到來的這個不速之客,士人身邊兩個像是保鏢一樣的人物明顯有些反應,不過卻是被那個士人一個眼神給壓了下來,然後趕緊站起來行了一個禮:“鄙人潁川荀利,字趨之,見過虞功曹!”
“潁川人士?莫不是潁川荀氏之人,不知道和慈明公如何稱呼?”虞翻雖然沒出過江東,但是卻也見過不少流亡北士,一般潁川人會跑到荊州去避難,但有些人也會跑到江東來,所以在聽到荀利說話口音便聽出了他的籍貫,但還是忍不住向荀利求證一下。
“鄙人的確是潁川荀氏之人,慈明公乃是鄙人的堂祖父。只不過潁川荀氏已經開枝散葉多時,我與慈明公之間的親緣已經有些遠了,家父也沒有讀書,而是做了一名商賈,也是給我起了個荀利的名字,連字也是與起了一個‘趨之’!”說起這事來,荀利也是微微有些羞赧。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即便是那些鼎鼎大名的大家族,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那種才高八斗的士人,還有很多人,或者說大部分人都成了普通人。
這荀利大概就是這樣的,父親都迫不得已從事商賈這種賤業,取得名字也是商人最重的“利”,而表字也是和“利”相契合,畢竟所有的人會對“利”趨之若鶩的。
“趨之不要妄自菲薄,我看您出身名門,談吐不凡,想來應該也是讀過書的。現在孫會稽佔據江東,正是用人之際,不如投奔到孫會稽麾下,博一番功名,說不準潁川荀氏將來還要以你爲榮呢!”
僅僅是通過簡單的對話,是瞭解不到荀利的能力,但虞翻還是忍不住想要拉攏一番荀利,有時候能給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外貌,的確非常重要。
“只是不知道虞功曹,你真得覺得這孫家的統治穩固嗎?”面對着虞翻的好意,荀利卻是向虞翻反問道。
“孫會稽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怎麼不能把江東治好呢?”
“實不相瞞,鄙人是從北方過來的,現在北面已經逐漸平穩,不日秦太尉即將統帥大軍進攻兩淮,一旦拿下兩淮,秦太尉的兵鋒與江東也只不過隔着一座長江。我來到江東也是有些時日,也是發現孫家在江東並不是很得世家大族的心,到時候秦太尉在長江對岸發生幾道詔書,便能令江東大亂!我可不摻和這個爛攤子!想讓我入仕江東,怎麼着也得兩淮的戰事打完了再說!”而荀利也是拱手作揖,再一次拒絕了虞翻的招攬。
“先生真是大才!埋沒在商賈之中真是屈才!這樣吧,這是我的名刺,等這次的兩淮之戰打完了,倘若孫會稽真能夠佔據兩淮,割據江東,到時候趨之可以到孫會稽府中來尋我,我定會將先生推薦給孫會稽!”
只是被拒絕了後的虞翻,卻是越發驚歎於這個荀利的才能,能有這個見識也算是非常難得,儘管他充滿了右傾投降主義,也是忍不住繼續招攬道。
“那我也多謝一下虞功曹了,倘若真有那麼一天,我們定會同朝爲官,或許到時候還需要虞功曹多多關照!”荀利也是接過了虞翻的名刺,然後又行了一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