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繞樑

一鍋在涮,幾杯老酒下肚,自是讓王越師徒三人將這些年的經歷給倒騰了出來。

想王越當年就曾經遊歷天下,並在沿路之上,仗劍而笑傲江湖,行俠仗義,去過北疆殺過異族,到過西涼斬過馬賊,瀏覽過南疆之異域風情,也經歷過東海之壯闊。

而今有他在,帶着王基和李康兩個小子,自是也將這一番經歷全讓他們都給體驗了一番,要不然他們怎麼會知道鄧瀚在西涼發明的火鍋,又怎麼會知道鄧瀚在益州調戲那些個蠻將的作爲。

看着王基兩人身上的威勢,鄧瀚多少也能看出來這兩人在這兩年中並不是那種一心苦修的傢伙,卻是有些殺氣在身。

憋不住自己話茬子的李康卻是將他們在交州的經歷娓娓道來。

在當初江東軍突襲交州的時候,王越卻是領着兩個徒弟已經從北疆遼東,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沿着海邊遊歷了青州,徐州,繼而江東。而在他們遊歷到交州的時候,此時的陸遜依然和江東的周瑜接上了火。

想江東既然有心突襲交州,而又以周瑜爲帥,自然之前周瑜在鄱陽時的那些個手下將領自然是大都隨行,像蔣欽,潘璋,呂蒙,凌操等人。

而荊州的陸遜手下自然也不是沒有什麼將領的,不過像馮習,蘇飛,連帶着黃祖,黃射這些人卻不是周瑜手下那些將領的敵手,不過也聊勝於無。

況且那時候荊州方面的主力戰將卻都在北面和曹操相抗,當然在南面的人手卻是有些敵不過周瑜這樣的近乎舉江東半數之力來攻打了。

當然還有劉磐在荊南爲將,可是他還需要防備着江東的太史慈於廬陵攸縣之間。

雖然將領與陣,荊州方面稍有不及,不過在陸遜和周宇之間,卻是並沒有分的出高下,加上畢竟交州爲荊州屬地多年,荊州軍方面自是佔據着主場作戰的優勢。

故而一時間兩軍對戰,卻是都沒有什麼太好的機會。

不過周瑜此時所領的江東軍,已經在初始趁着交州的兵力不多而將交州九郡佔據了沿海的六處城池。所剩下的不過是交趾,鬱林與蒼梧。

面對着這樣的局面,陸遜卻是沒有選擇正面以抗江東大軍,畢竟江東軍既是突襲而來,而又在初始的時候屢屢得手,此時的他們卻是攜大勝之威,期望得到更多的好處在。

故而此時的陸遜自然不會直面對敵,看過地圖,把握了一番敵我情勢,陸遜自是看的出,不管江東軍如何的深入交州,然而他們所有的物資和後援卻是必須經過南海一地爲之中轉,即便是他們的海船此時能夠長遠的行走於海面之上,不過江東的水軍卻也是初臨大海,雖然說都是熟識水性之人,不過海面上和內陸江河還是有着太多的不同。

所以經過雲漢貨棧在朱崖郡設置的秘密聯絡點所探查到的情報,在傳到陸遜的手上的時候,對於此時江東大軍的佈置卻也看的明晰了許多。

此時江東大軍的前面自是周瑜帶着潘璋和蔣欽兩人繼續的攻略着交州其他各地,不過隨着大軍的深入,交州的廣闊,以及地形的多變,還是讓這些雄心勃勃的江東軍爲之犯難,而且交州之地的氣候卻又和江東多有不同,故而這其間也造成了江東兵的憂患。

當然隨着陸遜而來的荊州兵雖然也有這方面的問題,不過誰讓荊州軍乃是主場作戰,自然有當地人給予指點和提示,在這一方面自是荊州軍佔據了不少的優勢。

此時的王越卻是得見了陸遜一面,畢竟陸遜以往和鄧瀚的關係也不錯,故而王越師徒得知了陸遜此時面對的困難的時候,自是自告奮勇想要助大軍一臂之力,當然王越此意也是爲了考研一番兩個弟子這段時間的修行。而陸遜也是知道王越的爲人,對於王越等人也沒有隱瞞他們的方略,以及他們需要王越這樣的奇人義士如何效力。

王越三個人自是在大概的知道了大軍的行動方針,便在拜別了陸遜之後,悄然行進到了南海城中,此時爲江東大軍鎮守此處的呂蒙。

想此時的呂蒙還只是個悍勇的猛將,正在爲他的袍澤跟着周瑜大都督爲江東攻城略地,在前線縱橫逍遙,而他卻是隻能在此坐鎮後方,對於呂蒙這樣的急性子當然是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他自是不知之所以周瑜能夠讓蔣欽和潘璋兩人爲之副手,一同領兵而出,卻是因爲這兩個人的秉性還算穩重,能夠在適合的時候,獨自領軍而出,而他呂蒙卻是性情剛猛了些,面對着交州有些負載的形式,或許在不經意間就會自陷險地,畢竟對於交州,江東並不是只爲了在這裡搶掠一番便了事的。

在周瑜和魯肅爲孫權的謀劃中,交州之地,既然物產豐富,又有着不下於江東本地的人口,實在是一個成立王霸之業的好基地。荊州這兩年的快速發展卻都是脫不開交州每年對荊州本源之地的回饋的,畢竟每次從交州運回到江陵,襄陽的錢糧賦稅,自有江東的細作將之回報到江東。

荊州從士家手上接納了交州,而在期間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的傷亡出現,而今在襄陽中的士家子弟都很是享受他們如今的生活,對於交州的歸屬卻也沒有太多的渴求,故而周瑜等人慾挑動士家人回到交州,重新自立的事情並沒有得到預想到的結果。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進攻荊州。

對於交州的渴望,隨着交州每年對於荊州的回報越發的衆多,也讓孫權心中的渴求越發的不可遏制。當然他自是有了淮南之地,又有新增加的原先屬於山越之人的屬地,還有新爲大漢發現的夷洲之地,不過這其中的很多的地盤卻都是少有人開發的處*女地,要想從這些地方獲得他們期望的大利,並且寄望通過這些地方的供奉支撐他們江東去爭霸天下,卻還屬於遙遙無期的境地。

面對着曹操的虎視,緊靠着荊州劉備的茁壯成長的勢力,他們若是按部就班,實在是讓人等得心焦火燎,即便是此時的孫權依然年輕,剛剛過了弱冠之齡,然而他卻也明白,時不與他爲便,爭天下的勢力,他已經落在了最後,若不能奮起直追,終究會淪爲他人的附庸。

而這樣的局面,在當初魯肅爲他謀劃出啦劃江而治,以稱王霸之業,勾動了他心間的無邊**之後,卻是讓他極爲排斥的。

幸好他們選擇了一個不錯的時機,也有了一個不錯的開端,在交州之戰開始之後,江東大軍在周瑜的統領下,卻是通過海運之便,竟然在一開始便將沿海附近的交州之地全都納爲江東的屬地,更在合浦的時候,俘獲了士壹,這位士家如今在交州官位最高的人物。

面對着這樣的局面,周瑜自是要將之好好的招呼一二,雖然遠在襄陽的士燮以及士家子弟都沒有讓江東扶助士家的子弟在交州立足,然後以其爲傀儡的謀略成功,而今有了士壹在手,卻也可以以之爲憑,繼續他們的計策。

雖然士壹並沒有想到他會有如今的這般際遇,不過面對着江東軍的咄咄逼人之勢,爲了身家性命考慮的他,卻也不得不虛與委蛇,他當然知道這些年,以劉先爲首的留在交州的荊州勢力對於像他這樣的士家本地的子弟,還是很爲倚重的,而他若是遂了江東軍的籌謀,且不說他遠在襄陽的大哥士燮以及其他族人的安危,單說他在交州的權勢,即便是被江東軍扶立爲交州之主,未必能夠比的上他在劉先之下當個合浦太守來的自在和逍遙。

然而情勢如此,被周瑜俘獲之後便轉移到了南海郡中的士壹,雖說已經被告知江東正在爲他成爲交州牧的事情在向朝廷運作,南海郡將當做新的交州的治所,而此時和他一同在南海城中的那個呂蒙就是江東給他安排的護衛將軍,當面上的士壹自是對於江東的安排表現得極爲滿意。

可是在無人處,他卻是知道他自己的命運在這裡,終究也不過是他人手上的棋子罷了。

而就在他暗歎性命不幸的時候,王越卻是猶如神仙一般出現在了士壹的面前,畢竟江東軍雖然知道荊州的援軍自然不會讓他們好過,而呂蒙也是在時時的打探着荊州軍隊的消息,不過對於王越這類的三兩個人還是會不放在心上的。畢竟在呂蒙的心中自是極爲自信江東軍的戰力,以及他們大都督的能力的。

像他們這些跟着周瑜自柴桑出來的水軍將領,對於周瑜的感情卻不單單是屬下對於統帥的那種服從,長年累月的距近相處,卻是讓這些人都將周瑜當做了長兄一般的存在。

再有周瑜偶爾給他們指點兵法戰略,對於這些出身不高,尤其是呂蒙這類人而言,這種亦父亦兄一般的情感,自是讓他們對於周瑜的服從更有了別有的意味。

可是王越的輕輕的來,又輕輕的走,只帶走了士壹一個人,當然對於士壹的其他親近人,當初能夠跟着士燮走的卻都走了,如今在他身邊的卻都是隻能說是些下人護衛,而且本來士壹也在見荊州如今的勢力大漲之後,也有些不在交州久待,畢竟要想得到更大的官身,卻是還是浸在權力中心處爲好,若是爲了和親人相聚,他也會選擇在將來不久便遷居到襄陽的。

王越將士壹安置到一處安全地方之後,還留在南海城中的李康和王基兩人卻是暗作遊俠行事,潛入到了呂蒙的駐地,自是要想和呂蒙做一番比對。

李康這些年所習練的卻是王越給他量身定做的功夫,畢竟李康本身就不是那般技巧人,單一靠力氣吃飯的,自然王越給他的功法就是要讓他在這一方面達到一力降十會的境地,所幸這類技巧倒是喝了李康的心思。

而王基在史上正被成爲槍將,對於王越代友教授給他的槍法,自是極爲珍惜,而在當年他跟着王越在秭歸城外見識了一番趙雲和那張任兩位擅長槍法的武將比鬥,當然論起來,也算是他的師兄之間的對戰,更是給了他兩個可以借鑑學習的方向。

而那呂蒙自是悍勇,見到猛然間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兩個陌生人,雖然敵友未分,不過這樣冒失的出現,自然不會是想和他喝酒聊天。

自然,李康和王基兩個傢伙於斯便是和呂蒙做了一番爭鬥。先是王基和呂蒙不分勝負,而李康卻是在呂蒙氣息未定之時,一陣蠻力發作,將呂蒙自是狠狠的扁了一頓。

還是王越欣喜見到了自己兩個弟子成長,又已經將江東的計謀給來了個釜底抽薪之後,對於已經被李康打的依然廢了的呂蒙便不再理會,然後師徒三人便離開了南海城,將士壹帶回到了陸遜的大營之中。

至於其後的陸遜趁着南海城中無人主持,迅速進兵將之奇襲拿下,以及後事如何的發展,王越卻是沒有再做關注,倒是隨後師徒三人行了一趟南中,再接着沿着當初鄧瀚他們大軍返回的路線,想跟着進入了成都,繼而得知了三方會晤的消息,便來到了漢中。

聽王越講述了這許多,其中有不少鄧瀚知道的,卻又有不少鄧瀚還不清楚的,而今聽事主們親口講說,自是更見形象。

“健民,你說你將呂蒙給打的不成*人樣了,那又是如何的一個形狀?”鄧瀚卻是開口問道李康的得意事。

李康正欲回答,卻見王基已經代匯道,“師父說,從此那個呂蒙卻是再也不便爲武將了,健民將他身上的筋脈擊打的已經很是凌亂,想來當世沒有人能夠爲他診治的了,而且若是那人還要強行爲軍將,或許逃不過早逝的結局”

聽到這樣的結果,鄧瀚自然是有些怪異,史上的呂蒙不知道曾經有過什麼樣的遭遇,反正在他正在人生的事業頂峰的時候,便是突然而逝了,而這一世的鄧瀚卻是知道,若是日後呂蒙真的也早逝而亡,便是他眼前這個滿臉憨厚氣的李康所爲。

當然也或許是因爲這樣,或許那個呂蒙不需要孫權的鼓勵,便會作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事情來,也說不定。反正即便是鄧瀚這隻小蝴蝶的翅膀扇動而引起的變故將歷史變化了太多,可是那歷史車輪還是會在時不時的照着他固有的慣性那麼拐上一兩下,向世人,更或者是向鄧瀚表現着他的存在。

既然事情已經變作了這般的情形,而王越已經不想再做那遊歷之行,畢竟再是他伸手好,再是他身體健康,可是這歲月不饒人,年齡擺在那裡,若非在他這般年紀的時候,看到了李康,王基這兩個可造之材,或許王越便會在當初跟着他回到襄陽的時候,死活的賴在鄧府不走的。

當然王越此時還有着白耳精兵的總教官的身份在,說起來也算的上荊州方面的高官,對於當初他的官迷的心思,也算是個了結。

從鄧瀚的口中,王越自然知道了此次跟着劉備要來漢中的便是當初他曾經調教過的白耳精兵,而如今這些人的統領乃是陳到,對於這些人,王越當然都是相熟。

如今有官兒做,又調教出了兩個讓他滿意的徒弟,王越卻是有着說不出的愜意,對於當初在軒轅山中,南華真人給他的批言一加對比,自然讓他對於這位故友的遠見感到由衷的佩服。

想當初他們這些人,王越,童淵,南華,還有左慈,以及那個姓張的,卻都算的上他們那一輩兒人中的佼佼者,對於這個世道,雖然都有着各自的理解,不過他們卻都不怎麼喜歡入世而爲,倒是他王越始終有些熱衷於功名。

那時候的幾個人,卻都說過,他王越雖然爲功名利祿所迷,然而俗世碌碌,若無貴人相助,終究是不能得志

可是如今隨着荊州的勢力越發的廣大,他王越雖然不能位列朝堂,不能顯名於人前,可是在荊州的人,只要知道白耳精兵,受到這些精兵保護的那些高官達人,又有誰能夠忽視了他王越的存在呢,這樣的名氣卻是讓他王越覺得此生足矣

而當初的那些個老傢伙們,死的死,隱的隱,到如今還能夠有消息往來的,卻是幾乎沒有了!

對於這樣的場景,也算是王越他在得意之時的失落與遺憾吧

“子浩啊,老夫有件事想要擺脫,不知道你能不能盡力而爲啊”王越此時卻是向着鄧瀚鄭重道。

“您說,小子聽着呢?”

“我有幾個當年的好友,如今天各一方不知道,他們可還在不在,若是可能的話,就讓你的手下幫着我打聽打聽吧如何啊”

“這有何難,自當盡力”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3章 取上庸第91章 制限(四)第25章 桂樹之下無雜枝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126章 各自得意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29章 武無第二,兵法無敵第32章 掙扎第36章 西行漫記(九)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34章 恨別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3章 數典論祖第36章 行動了第37章 得仁第9章 男人們的事情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100章 雍涼風雲(四十三)第38章 陸府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159章 別離第96章 雍涼風雲(三十九)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68章 雍涼風雲(十五)第44章 明心見性不易,壯志難酬也憾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160章 順逆最終卷之二終第117章 雍涼風雲(六十)第22章 西北望第37章 得仁第140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中)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34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55章 江夏結局(下)第67章 爭執(下)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9章 和父親的那個約定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3章 問與對最終卷之二終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9章 鬱悶麼第38章 神打(上)第10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六)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118章 落花與流水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1章 瀚兒,憨兒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02章 雍涼風雲(四十五)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12章 父子夜談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129章 虎口拔牙(中)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67章 爭執(下)第3章 問與對第64章 雍涼風雲(十一)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楔子第135章 安定第36章 行動了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107章 雖無長阪坡第147章 彩雲之南(上)第19章 不要迷戀第49章 愁苦第75章 疾(中)第110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第26章 搬家
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3章 取上庸第91章 制限(四)第25章 桂樹之下無雜枝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126章 各自得意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29章 武無第二,兵法無敵第32章 掙扎第36章 西行漫記(九)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34章 恨別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3章 數典論祖第36章 行動了第37章 得仁第9章 男人們的事情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100章 雍涼風雲(四十三)第38章 陸府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159章 別離第96章 雍涼風雲(三十九)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68章 雍涼風雲(十五)第44章 明心見性不易,壯志難酬也憾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160章 順逆最終卷之二終第117章 雍涼風雲(六十)第22章 西北望第37章 得仁第140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中)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34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55章 江夏結局(下)第67章 爭執(下)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9章 和父親的那個約定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3章 問與對最終卷之二終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9章 鬱悶麼第38章 神打(上)第10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六)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118章 落花與流水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1章 瀚兒,憨兒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02章 雍涼風雲(四十五)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12章 父子夜談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129章 虎口拔牙(中)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67章 爭執(下)第3章 問與對第64章 雍涼風雲(十一)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楔子第135章 安定第36章 行動了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107章 雖無長阪坡第147章 彩雲之南(上)第19章 不要迷戀第49章 愁苦第75章 疾(中)第110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第26章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