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餘音

鄧瀚匆匆的由江洲趕往江陵,不過一日間,卻又從江陵折返。

雖然來時船行極快,千里江陵不過一日還。然而此時從江陵到江洲這一程的路上,自然就沒有了那份輕鬆和快意。

出荊州之前尚好,不過既入夔門,便是三峽之境,

雖然此時看的兩岸之上縴夫的奮力,船行此地依然是步步維艱,可是鄧瀚由於將人所託的事情辦成自然心情不錯,並沒有因爲行路難而變得心情抑鬱,當然對於那些辛苦勞作的縴夫們,比較這些人維持生計不得不如此,此時的鄧瀚也只能以長風破浪會有時,來勸慰她心間的不忍。

然而等過了夔門關,鄧瀚卻是收到了襄陽方面的來信,道是劉備這便要前往漢中,與馬騰和劉璋做一次三方會晤,雖然劉備與這兩位先前的一方之主都是故舊,而且彼此間的關係也很是複雜,不過劉備還是讓鄧瀚儘可能的趕到漢中去。

諸葛亮和龐統一時之間還是離不開荊州,而且有他們兩個人在,不管是曹操還是江東之人都不能有什麼舉動實際的傷害到了荊州,故而劉備也是放心的讓兩人坐鎮襄陽,而他自己自是帶着陳到以及一部分白耳精兵爲護衛前往漢中會盟。

而作爲東道主一方的荊州當然不能讓劉備親自接待兩人,而且如今劉備的勢力漸成,雖然三方之間到目前爲止還沒有明確彼此間地位之間的差別,不過不管是從勢力還是能力上來說,劉備爲主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想鄧瀚多少與這馬騰和劉璋都照過面,彼此間也算有些熟悉,自然到時候爲東道主的陪客,以她如今的身份卻也合適,畢竟帶鄧瀚將甘寧的承諾帶回到江洲之後,短時間內她還是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他急着去做。故而這封襄陽來的指示,倒是給鄧瀚找了個活。

當然鄧瀚自也將江陵與甘寧做的事情,向劉備等人報備,對於這樣的好事,劉備自然也是樂觀其成,畢竟通過甘寧和嚴顏這兩人的關係,自是可以爲荊州從益州的軍方勢力中拉到了太多的強援。

鄧瀚經過十數日的奔波再次來到江洲城,方進入城門的他便遇到了當面而來的嚴顏和甘閒兩位大人,一個爲女兒女婿,一個爲了兒子兒媳,倒是彼此間都是一片心頭火熱。

雖然之前鄧瀚已經通過荊州的飛鴿傳書將江陵的事情通過他們江洲的據點透露給了兩方的長輩,不過那種傳話當然不及親身和鄧瀚做一番面談能夠讓兩位老人心安了。

“子浩,自你走後,雖然老夫自是相信你能夠玉成此事,不過卻也總是覺得有些神思不屬,茶飯不想,這才耐不住,一得到你回來的信兒,便迎你來了”嚴顏倒是先開口。

不過看着一邊上甘閒的神色,卻也是心有同感之人。畢竟當初趕甘寧出門也是因爲其行爲舉止實爲不肖,若不然,誰人會將自己的兒子隨便的驅離家門。再說甘家也不是什麼人丁興旺的大族,如今的甘寧也不過僅有一個小弟,喚作甘定的跟在其父的身邊學習着繼承家業,雖說甘寧是長子,不過而今的甘寧已有了官身,卻是不需要甘閒再爲他置辦什麼家族之產。

兩家老人都從鄧瀚的嘴中得到了準信兒,自是心懷大慰,不過兩位老人都是精明之輩,自然知道眼下的這個時候卻也不是什麼完婚的好時機,儘管嚴芷姑娘已經待字多年,可是時到今日,倒也不是那麼着急了,而甘寧身負重任,此時的他也不會有安心娶妻的心思。

嚴顏也已經從成都那邊得到了劉璋欲往漢中一行的事情,對於這件事情,其影響如何卻是不需要人提說,以嚴顏這些人的閱歷當能明白,這也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對益州來說。

不聲不響之間,從先主公劉焉到現在獨立爲一方諸侯的益州,便要成爲別人的麾下之屬,發生這樣的大事,總會有些波折的,即便是劉璋父子樂意,又有以張鬆爲首的,諸多益州人的擁護,當然此時的嚴顏也是對荊州,對劉備沒有了那份不忿,畢竟亂世之人,今日爲敵,明日爲友的事情卻是太過正常的事情。

雖然此時的嚴顏和甘閒對於鄧瀚這位促成了這件親事的鄧瀚很是感謝,畢竟以之前的情況,兩人之間,兩家之間也不過是隻有那麼薄薄的一層紙版的隔膜,而甘寧父子之間也只是需要有這麼一個牽線之人居間說上那麼幾句話便能將一切的冰封以及隔膜化作春江水一般見暖人心。

可是爲了這區區幾句話,自是讓鄧瀚在這江洲和江陵之間近千里的水路上往來匆匆的奔波了一個來回,爲了對鄧瀚這一番的辛苦表示,嚴顏和甘閒兩人對於這位媒人自是連連相請,不過鄧瀚畢竟年輕,卻是受不了兩人這般的熱情,且也因爲有事在身,倒是以此爲藉口應承了在甘寧和嚴芷兩人大婚的時候,親來捧場之後,這才被兩人放手。

等鄧瀚輕身趕到南鄭的時候,距離三方會晤的正式的時間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不過鄧瀚卻已經得到了相關方面的消息,鄧瀚自是爲劉備在南征打着前站,而此時的漢中自關羽領兵到了雍州,再到張魯離開也與之一起趕到了長安定居之後,閻圃卻是順理成章的接任了漢中太守的位置。

蕭規曹隨,閻圃自是不會輕動之前經過了關羽和張魯兩人結合了漢中的實際情況和荊州施政方針之後而形成的一些政策,故而此時的漢中雖然在人數上因爲追隨者張魯的腳步而隨之而北上了雍州有許多人,自是舉家搬遷,使得漢中許多地方的人口戶數有了很明顯的減少,不過倒是沒有給當地的糧食生產,商貿的發展造成了太多嚴重的傷害。

畢竟之前漢中的人口戶數極多,而漢中畢竟不過是一郡之地,承擔那麼多,數達百萬人的生活所需,儘管此地土地肥沃,然而卻是地域不廣,而這一次人口分流,倒是讓原本那些緊張的農業用地得到了相應的緩解,而因爲這兩年隨着荊州方面傳播過來的新型的耕種模式,以及漸漸有了成效的農耕村鄉之間的互助組織,使得人們耕種的效率有了相當的提高,故而雖然此時的漢中人口少了許多,卻也無損於此時荊州劉備勢力的糧倉的地位。

而此時的交州還在和江東的糾纏對戰之中,那裡的糧食收穫短時間已經不能成爲荊州的補充,不僅如此,隨着戰事的進行,荊州方面也要開始給前往交州的陸遜大軍補充糧草。

這樣一來,漢中倒是還需要擔着給雍州輸血的任務,畢竟即便是雍州在韓遂的手上的時候,爲了保持部下的戰力,維持他那多達十萬餘衆的騎兵消耗,還是時不時的從長安的鐘繇手上請求協糧草支持。

而今雍州各地還在恢復之中,當然自漢中新遷去的百姓,以及駐紮在長安以及雍州各地的將士們也是還沒有建立起他們自力更生的儲備,當然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雍州再怎麼說也是先秦併吞天下的根基之地,八百里秦川也非浪得虛名的。

不過是之前的韓遂雖然野心勃勃,不過他的心機更多的確實專注在與人爭鬥之上,對於治下百姓的治理自是談不上有多麼的用心,而且雍州各地在這些年戰亂之中,自是多有破壞,像那鄭國渠,能夠給雍州帶來極大的利處,這些卻都是是需要荊州人去花力氣整治的。

當然這些事情,此時的關羽和徐庶已然在做了。

到了南鄭的鄧瀚,在閻圃的安排下,卻是先期住到了驛館之中,當然待劉備來了之後,自是會入住到閻圃的太守府。至於之前劉備爲了張魯在漢中另起的宅院,在張魯走後,卻也沒有將之收回,卻是被劉備親自下令之後改作了五斗米教在漢中的朝聖之地。

對於劉備的這一提議自是讓漢中的五斗米教信衆對劉備以及荊州更添好感,即便是當初有意將那座府邸歸還的張魯卻也沒有想到劉備會這麼做,以他如今有了萬物不掛於心的境界,也因爲這項措施,對劉備多了些感念,更是讓他覺得之前他所作的一切選擇都是正確的。

此時的鄧瀚已經通過和閻圃的交流知道了此時漢中的一些情況,當然對於閻圃的能力,卻是不需要人去質疑的,鄧瀚也沒有這方面的嗜好,只不過是他身爲中司馬府的府官,不僅需要能夠儘可能的掌握敵對勢力的情報,對於自家的家底也是需要好好的有一番把握的,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就在這其間,鄧瀚卻是見到了他都有許久沒有見過了王越和他的兩個徒弟,王基,李康。

這位大漢著名的劍師,卻是猶如當初兩人見面時的那般風采,不修邊幅的髮髻,不做打理的衣衫,和着依舊紅潤的臉龐以及依然挺直的腰桿,周身上下卻是透露着他從根子裡帶着的不羈。

“哦,小子,看你如今的修爲,似乎更見精進啊”目光如刀,王越卻是能夠看出此時鄧瀚身上的變化。

“呵呵,先謝過您的評語啊,小子在不見您的這段時間,也是沒有偷懶的不過不知道您有沒有疏於管教那兩個小子啊”看着站在一旁,因爲數年不見而顯得有些激動的王基和李康,鄧瀚卻也忍不住和王越調侃了起來。

對於鄧瀚的質疑,王越卻是沒有話要說,自是讓兩個徒弟走上前去,自己搭話。

“少爺,這些年我可都瘦了”李康開口第一句居然會這麼說,看來一直以來的修行並沒有讓他忘了在襄陽鄧府中的飯香。當然和時下大多數人家不一樣的還有,鄧瀚在自己家中從來都是每日三餐的。

對於李康,鄧瀚卻是淡淡一笑,而一邊的王基卻是更見受禮,那時候已經在漢中的戰事中出露崢嶸之後,能夠耐得下性子,沒有當即接受了劉備的留任,而是再去跟着王越去磨練自己,可見王基對於自己有着很明確的認識,更爲自己的將來有着相當清楚的安排。

不過事到如今,這師徒三人都已經回來了,想來是王越已經覺得對於兩個徒弟教導已經可以結束了,至於今後的陸還要他們自己去走了。

“鄧公……”

“哎,伯輿是不是忘了當初,我就不讓你這麼叫我,你我年齡相差不大,何必將你我之間的情分叫的那麼遠了”鄧瀚卻是阻着王基叫他公子。

“就是,你要覺得不好直接叫,那就和我有一樣,叫少爺得了”李康卻是出着主意。

不待鄧瀚笑罵李康的話說出口,王基卻是先鄭重的向鄧瀚施了一禮然後開口,“少爺,請受在下一拜”

王基之所以如此,自是感念鄧瀚當初在許昌能夠看的上他,並將他從許都帶到襄陽,並讓他有幸能夠遇上了王越,如今他的師父,大漢第一劍師,若沒有當初鄧瀚的提攜,如何能有他如今的際遇。

看着眼前的王基,那如同長槍一般站立的身姿,身上不經意間散發出來的凜凜威勢,鄧瀚當然能夠感到此時面有輕須的青年卻已經長成了。

“小子,老夫我可是費了好多的功夫,纔將他們調教出來的,而這兩個小子,但有所成,便急着要趕回來,讓老夫這一身老骨頭都有些禁不住了這一路上的顛簸了”

鄧瀚見王越如此,自是知道其意,“您不要急,我們現在在南鄭,小子有沒有什麼可以奉獻的,等回到襄陽,我便將家中珍藏的好酒,讓您喝個飽”

“呵呵,那是自然,不過那是將來,而今既然在漢中,你也不能有所表示不是,老夫可是聽聞了你小子在涼州的時候,發明了一種很好的吃食,想來以漢中的富庶,做那個叫做火鍋的東西,應該有足夠的材料了吧?”

“哈哈,那是自然”

“咦,少爺,對於火鍋,我可是聞名已久了,今天終於得償所願,哈哈,謝謝少爺了啊”李康興奮道,看他的神情,似乎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第23章 內中楔子第39章 神打(下)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七十八 掌神威上第16章 第一次見別人家長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第15章 迴轉第105章 雍涼風雲(四十八)第31章 變化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31章 擾敵第22章 無題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34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下)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3章 問與對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38章 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第66章 爭執(中)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1章 一年又一年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143章 待敵議事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22章 劍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138章 加速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32章 掙扎第27章 煙波第49章 愁苦第65章 爭執(上)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22章 逝者如斯夫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3章 迎來送往第93章 雍涼風雲(三十六)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第16章 要淡定第58章 無題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144章 會有時第107章 雍涼風雲(五十)第209章 十年磨一劍,風光照九州第64章 風涌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7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三)第137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二)第35章 成野第6章 老東西(上)第31章 擾敵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12章 隨君去第23章 兩人爲鬥,三人且樂第46章 江南第112章 再戰衡陽城(二)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156章 定(中)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3章 問與對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81章 神威第106章 陸遜第106章 陸遜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41章 迷局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第68章 雍涼風雲(十五)第44章 情怯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47章 恍惚第58章 無題第209章 十年磨一劍,風光照九州第20章 別拖了,該打了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121章 忠第40章 怪第88章 制限(一)第19章 不要迷戀第14章 添柴第2章 樂山樂水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18章 都是自找的第1章 一年又一年
第23章 內中楔子第39章 神打(下)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七十八 掌神威上第16章 第一次見別人家長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第15章 迴轉第105章 雍涼風雲(四十八)第31章 變化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31章 擾敵第22章 無題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34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下)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3章 問與對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38章 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第66章 爭執(中)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1章 一年又一年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143章 待敵議事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22章 劍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138章 加速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32章 掙扎第27章 煙波第49章 愁苦第65章 爭執(上)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22章 逝者如斯夫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3章 迎來送往第93章 雍涼風雲(三十六)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第16章 要淡定第58章 無題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144章 會有時第107章 雍涼風雲(五十)第209章 十年磨一劍,風光照九州第64章 風涌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7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三)第137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二)第35章 成野第6章 老東西(上)第31章 擾敵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12章 隨君去第23章 兩人爲鬥,三人且樂第46章 江南第112章 再戰衡陽城(二)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156章 定(中)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3章 問與對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81章 神威第106章 陸遜第106章 陸遜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41章 迷局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第68章 雍涼風雲(十五)第44章 情怯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47章 恍惚第58章 無題第209章 十年磨一劍,風光照九州第20章 別拖了,該打了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121章 忠第40章 怪第88章 制限(一)第19章 不要迷戀第14章 添柴第2章 樂山樂水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18章 都是自找的第1章 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