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逃亡(完)

閻行控制胯下的坐騎,照夜白這個時候也明白了主人的意思,開始放慢速度,閻行在馬上再次引弓搭箭,轉身瞄準身後的敵人。他的箭法漢軍遊騎已經領教過了,他們看到閻行開弓,當下也學乖了,散開來分散閻行的注意力,試圖接近包抄閻行,用近戰廝殺的方式來拿下閻行。

閻行不爲所動,手中沉穩如故,“嗖嗖嗖”接連射出了三箭,將想從兩面包抄自己的兩個遊騎射殺,只是這一次其他的漢軍遊騎沒有被嚇退,而是趁着這個機會再次用匕首刺向自己的馬匹,逼迫坐騎發出最後的潛力衝向閻行,他們丟棄了弓矢,只拿大刀長矛,發出最後的衝刺殺向閻行。

騎兵的戰法與步卒作戰迥然不同,而原野騎兵的追逐廝殺又跟戰陣上騎兵對衝相撞略有不同,雖然氣勢遠遠不如戰陣上鐵騎交鋒,但是身爲當事人,閻行知道它的兇險並不遜於戰陣鐵騎衝鋒,甚至乎還要比在戰陣上更兇險幾分。

戰陣上鐵騎結陣衝鋒,身邊有戰友同袍的掩護,只需拼命衝殺,解決當面之敵往往就能成功破圍,可是在這原野上騎兵追逐廝殺就不一樣了,被追逐的一方的背後是暴露給了敵人攻擊的兵器,一不小心就會捱上敵人的一箭或者一刀。

而藉着馬匹衝鋒的速度,不管是馬刀還是箭鏃,都能夠輕易地破開毫無阻擋的後背,所以善用騎兵者最喜用騎兵從背後、側翼襲擊敵人。

當下閻行返身背射的箭術已經用不上了,不斷逼近的漢軍遊騎端着長矛大刀正準備一波衝鋒將自己刺死或斬殺在馬下。而閻行臨危不亂,他同樣收起弓矢,左手重新拿起長矛,右手一沉,握緊在右手的卻是一把大鐵錐。

閻行此時拿在手中的鐵錐長約三尺五寸,形狀上並不是金瓜、銅錘那種儀仗兵器,而是接近後世騎兵常用的鐵骨朵的形狀。此類重兵器在當下還不常見於軍中,反而是在民間遊俠之間較爲多見,形狀各異,一般只有臂力過人的豪俠才能夠揮動。

比如戰國時期魏國信陵君的門客朱亥用的就是一柄四十斤重的鐵錐,當年秦軍長平之戰後圍攻趙國邯鄲,平原君求救於魏國,魏王忌憚秦軍的勢大,不敢援救,信陵君使用侯生的計謀竊符救趙,隨行的就是朱亥這個大力士。爲了奪得兵權,朱亥將鐵錐藏於袖中,錘殺了魏將晉鄙。

而完成“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的壯舉用的就是鐵錐這種重兵器。

戰國與本朝的度量大不相同,閻行握在手中的鐵錐重達五十多斤。他左手長矛、右手鐵錐,全靠雙腿控馬。他本就騎術精湛,再加上座下的照夜白頗通人性,人馬合一之下,也能做到掌控自如。

閻行用雙腿催動坐騎,驟然加速向前衝出幾丈,讓看着目標衝過來的漢軍遊騎一下子撲了空。一擊不中的漢軍遊騎自然不甘心,再次策馬趕上想要結束閻行性命,不料閻行急衝之下卻不是向前直接衝去,而是加速掉頭轉了一個彎,回來正面迎戰這窮追不捨的四個遊騎。

四個遊騎被殺回來的閻行殺氣騰騰的樣子震懾住了,但當下絕無退避之理,只能硬着頭皮上了,他們衝過來圍住閻行刀砍矛刺,想要在一起夾攻下殺死這個受傷的悍將。

閻行長嘯一聲,催動坐騎避開當頭一刀,左手長矛一蕩,掃開了突刺的兩杆長矛,右手鐵錐搶先發動,朝着一個漢軍遊騎就是一記重錘。

閻行搶先朝一個漢軍遊騎當頭一錘,重擊之下那名遊騎的兜鍪直接陷下去一大塊,紅的黃的飛濺出來。看見閻行受傷之下還如此兇悍,其他三個遊騎心中一緊,手中的兵器慢了一節,又被閻行搶先出手,刺翻了一個下馬。剩下的兩個遊騎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他們大叫一聲,將手中兵器朝閻行一拋,撥轉馬頭就想逃走。

閻行右手的鐵錐靈活地擋下對方的兵器,左手長矛一探,從背後將一個遊騎貫穿胸腔,挑下馬來。而另外的一個遊騎則藉機躲過一劫,成功調轉馬頭奔出三丈多遠,與閻行之間拉開了距離。

閻行丟下長矛、鐵錐,反手就去拿弓箭,這時那名遊騎也已經在不斷加速,回首看到閻行張弓搭箭,心道不妙,連忙在馬上一個扭身,憑藉精湛馬術來了個鞍底藏身,僅憑兩條大腿緊緊套住馬鞍,雙手報牢馬頸,雖然戰馬還在疾馳中,但他卻穩穩當當地藏住了大半個身子。

這一番快速嫺熟的動作救了遊騎一命,他聽見一道破空聲從他上空掠過。等閻行再想射上一箭時,卻因多次牽動了傷口,這一次張弓把手臂上的傷口直接扯開了,疼得閻行咬牙切齒,冷汗直流,弓弦拉到一半就軟了下來。

他恨恨放下弓箭,看着對方逐漸遠離自己的視線。

閻行知道自己的傷勢不容拖延,解決追兵的他立馬割下衣袍包裹傷口止血,然後調轉馬頭,照夜白再次加速,飛快地奔馳着,馱着還在流血的閻行不斷向前。

長時間的廝殺已經耗盡閻行身上最後的一絲力氣,只因大腦的最後一點清明還在,他才能夠在馬上搖搖晃晃勉強不掉下來。閻行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奔馳,不僅是他,就連馬兒都會很快支撐不住,但沒有辦法,眼下爲了活命他也顧不了其他的了。

哪怕自己已經錯了方向,沒有渡河過去對岸,反而是朝着西南方向的山脈,閻行還是咬着牙繼續策馬奔去。

奔馳中的閻行腦袋裡暈暈沉沉的,往日潛入三輔的夢境再次幻現出來,只是幻境裡的人物卻變得清晰起來:

眼前一片兵荒馬亂,自己麾下的人馬正在狼奔豕突,那一羣漢軍騎兵再一次出現,這一次他們彷彿是天兵神將一般,刀砍不斷,矛戳不破。他們不斷在後面追殺自己,身側一個部曲被一個騎士用馬刀飛快地砍下了腦袋,鮮血濺到他的臉上,閻行感到了臉上鮮血的腥咸和溼熱。

下一刻,他驚恐地看到那個逃走的騎兵舉着一把還在滴血的馬刀斜指向自己,閻行下意識地想要掉頭,卻發現手中的繮繩瞬間化爲黃沙從手指縫間溜走,而那個騎士催動了馬匹,速度越來越快,閻行甚至能夠看清他猙獰邪惡的臉龐。

距離越來越近,閻行想反手想去拿鐵錐,不料卻握了一個空,他的心臟猛然被撞擊了一下,他驚恐地想要側身躲避,卻發現全身好像被抽乾了力氣,沒有辦法發力。

他大吼一聲想要唬住那個騎兵,沒想到那個騎兵詭異一笑,好像看出了他的色厲內荏,不爲所動地衝了過來,閻行就這樣眼睜睜看着他手上的馬刀向自己的頭顱砍下······

72、西進67、駕崩63、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90、雒陽見聞(完)77、長戈如林斜陣行(6)44、張文遠生擒小兒(下)53、鳳雛臥龍86、鑿臺之圍(中)58、西望宮闕戰未寧(下)72、易京74、陽乖序亂陰待逆88、翩然有客不期至(上)46、駔儈15、戰前分遣文武事41、相助38、攻守戰和捭闔間93、雒城4、待價63、涼州紛爭幾家雄62、 殺人夜92、雒陽見聞1112、李駢35、追擊40、三奪其矟9、射術22、虎膽1、俘虜87、得授河東業之基62、心思難測9、無爲之益不言教43、虎嘯返山雍涼驚(15)14、 齊心同願俱未申49、遷都(上)52、遊說31、伏兵 伏兵(完)63、範先5、破敵之計38、攻守戰和捭闔間37、大荒之年刀兵起6、仕宦顯達人常情(6)59、扶羅韓22、冒刃銜鋒狹路逢67、兵前先有禮使至(中)74、落鳳230、伏兵 伏兵232、戰後39、虎嘯返山雍涼驚(12)80、鬥將67、學圃56、君意克虜復舊疆(上)74、長戈如林斜陣行(3)94、攻守異議64、志向與招攬6、爲政伊始業之基(終)59、圖謀21、巫女與卜筮88、翩然有客不期至(上)95、銜鋒冒刃攻堅事(中)9、徐晃(求訂閱)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50、賈逵8、太守行春恩威重(2)77、出兵59、飲羽舊事惑真僞38、攻守戰和捭闔間78、鬥14、逆襲 (求訂閱,求推薦)29、虎嘯返山雍涼驚(2)1、爲政伊始業之基(上)39、移師31、虎嘯返山雍涼驚(4)102、運去英雄不自由(8)61、詩歌相和78、營盤21、破門81、謀劃後路1、萬戶侯(求訂閱)28、虎嘯返山雍涼驚(1)20、涼地又有豪傑生32、夜影瞳瞳鬼魅生(下)60.以少治衆93、雒城15、潛行16、亂26、豪強之家78、空城72、袁家兄弟14、人心不齊軍力散20、盡取士衆聚人心76、暴戾恣睢其勢斃(下)62、歌謠1、蕭牆操戈何所誘11、太守行春恩威重(5)35、翻臉36、牛輔4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6、三策34、金柝連聲魍魎消(下)77、兵59、圖謀
72、西進67、駕崩63、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90、雒陽見聞(完)77、長戈如林斜陣行(6)44、張文遠生擒小兒(下)53、鳳雛臥龍86、鑿臺之圍(中)58、西望宮闕戰未寧(下)72、易京74、陽乖序亂陰待逆88、翩然有客不期至(上)46、駔儈15、戰前分遣文武事41、相助38、攻守戰和捭闔間93、雒城4、待價63、涼州紛爭幾家雄62、 殺人夜92、雒陽見聞1112、李駢35、追擊40、三奪其矟9、射術22、虎膽1、俘虜87、得授河東業之基62、心思難測9、無爲之益不言教43、虎嘯返山雍涼驚(15)14、 齊心同願俱未申49、遷都(上)52、遊說31、伏兵 伏兵(完)63、範先5、破敵之計38、攻守戰和捭闔間37、大荒之年刀兵起6、仕宦顯達人常情(6)59、扶羅韓22、冒刃銜鋒狹路逢67、兵前先有禮使至(中)74、落鳳230、伏兵 伏兵232、戰後39、虎嘯返山雍涼驚(12)80、鬥將67、學圃56、君意克虜復舊疆(上)74、長戈如林斜陣行(3)94、攻守異議64、志向與招攬6、爲政伊始業之基(終)59、圖謀21、巫女與卜筮88、翩然有客不期至(上)95、銜鋒冒刃攻堅事(中)9、徐晃(求訂閱)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50、賈逵8、太守行春恩威重(2)77、出兵59、飲羽舊事惑真僞38、攻守戰和捭闔間78、鬥14、逆襲 (求訂閱,求推薦)29、虎嘯返山雍涼驚(2)1、爲政伊始業之基(上)39、移師31、虎嘯返山雍涼驚(4)102、運去英雄不自由(8)61、詩歌相和78、營盤21、破門81、謀劃後路1、萬戶侯(求訂閱)28、虎嘯返山雍涼驚(1)20、涼地又有豪傑生32、夜影瞳瞳鬼魅生(下)60.以少治衆93、雒城15、潛行16、亂26、豪強之家78、空城72、袁家兄弟14、人心不齊軍力散20、盡取士衆聚人心76、暴戾恣睢其勢斃(下)62、歌謠1、蕭牆操戈何所誘11、太守行春恩威重(5)35、翻臉36、牛輔4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6、三策34、金柝連聲魍魎消(下)77、兵59、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