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策

董卓遲滯地吐出一口氣,他過了半響才繼續說道: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你說說,若是朝堂之爭對我不利,朝廷諸公又會如何對我?”

這個問題顯然就比較棘手了,李儒雖然已經料到董卓和皇甫嵩的朝堂之爭中董卓天然處於劣勢,情況怕是會不利於自己一方。但讓他現在來猜測預判朝堂之上的決斷,還是有不小的困難的,董卓轉過頭去,沒有出聲催促。李儒捏了捏自己頜下的短鬚,思索了一會才接上話頭答道:

“依儒之見,主公爲國戎馬半生,朝堂之上縱有不虞,也當不致大禍。朝堂之議,或爲徵召主公入京,或爲調動主公兵馬!”

在李儒看來,朝堂之上對於三輔將帥不和的解決方法一般都是偏向于帥的一方,那麼對待董卓無非就是徵召入京和外放兩個途徑了。其中徵召入京無疑是虎入囚籠,前漢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稱雄一時,在被解除兵權後,輕易就在漢宮鍾室授首於婦人之手,下場極其悲涼。所以說徵召入京後的結局如何,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外放的話,很有可能,就會把董卓調往幷州。

畢竟以朝廷的慣例,都會將“驅夷狄之兵以攻夷”的救邊國策運用得爐火純青。涼州北宮伯玉、李文侯起事,朝廷就徵調幽州烏桓部落的義從騎兵去征討,結果反把烏桓部落給逼反之後,又徵調幷州的匈奴騎兵去征討開始作亂幽州的烏桓騎兵,結果又是匈奴人叛變,現在三輔戰事已了,朝廷有極大可能會故技重施,徵調董卓的涼州湟中義從去打匈奴人了。

董卓聞弦而知雅意,他挑了挑濃密的眉毛,說道:

“你是把我調到幷州去打匈奴人?”

“確有這個可能!”

“那你說說我當下應該如何自處?”

董卓重新看向自己的智囊,他很清楚什麼時候自己應該獨斷專行,什麼時候應該聽從別人的建議,特別是對於智謀之士高瞻遠矚的建議時。而李儒跟自己的主公說到這裡,腦海中的思路也格外清晰,他嘴角微微一勾,看着董卓說道:

“儒有三策可供主公參詳!”

“講!”

“上策是在當下製造事端,拖延時日,擁兵三輔,以觀時變!主公,三輔乃是朝廷西都,位置顯赫,如今朝堂之上明爭暗鬥,天子沉溺酒色,漢室將傾之勢已是昭然,關中之地,沃野千里,天下一旦有變,取之可成一方之勢啊!”

說到實施上策的宏圖霸業,李儒饒是刻意壓抑心中的興奮,聲音卻還是發出了激動的顫抖聲。

“繼續說下去!”

董卓臉色終於變了變,胸口起伏了幾下,但是他還是在李儒面前忍住了,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中策是自請外放幷州,攜強兵入並,恩威並行,壓服匈奴各部,收聚精銳以爲爪牙,幷州亦爲形勝之地,太行巍巍,取之自保有餘!”

“而下策則是服從朝廷之命,或削去兵馬外調邊地,或明升暗降徵召入京,此二者皆下下之選,儒以爲主公不可爲之!”

李儒一口氣說完這麼多,感覺自己也有些氣喘,他強忍住情緒的波動,靜靜等待董卓的回覆,結果董卓聽完後卻低下頭,看不到臉色,彷彿在思索什麼,李儒愣了一愣,他出聲說道:

“主公?”

聽到李儒詢問的話語後,董卓才慢慢擡起頭,他雖然舉止表現如常,但臉上還是被氣血漲紅了臉,他沒有直接回答李儒的話,而是想了想纔開口道:

“俘虜營還有多少人馬?”

李儒聽到董卓說到俘虜營,心中一動,自家的主公雖然沒有當面說明,但他立馬知道董卓的想法了。他立馬答道:

“依照主公的將令,這幾日軍中的將校都派人從俘虜營中挑選了不少兵馬編入麾下,眼下俘虜營人數在兩千左右!”

聽到李儒彙報的人數之後,董卓眼光一閃,瞬間擊掌,發出了一陣大笑。笑過之後,他瞬間又是臉色肅然,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即刻下令,剩下的這些人馬不許軍中的其他人再去挑選,嗯——你讓阿輔,哦,不,文優,你親自過去俘虜營,給我挑選一支人馬,不必苛求忠誠、良善——嗯,你知道我想要什麼樣的人!”

李儒也是一臉嚴肅,他立馬出聲應諾,董卓知道自家的智囊絕對會明白自己的想法,並把它實行得人不知鬼不覺的,他也不猶豫,立刻就準備傳喚帳下的親兵,派人過去傳令各營。

李儒看到董卓雷厲風行的作風,當下自己也不敢有絲毫拖延,連忙告罪出帳,急匆匆地連夜前去籌備計劃了。

董卓看着李儒走出大帳沒有說話,等到他腳步聲遠走之後,才重新準備回到自己的牀榻上,剛剛他刻意在掩藏自己的激動情緒,連手掌的指甲刺入肉中也沒有察覺到,現在冷靜下來之後感覺隱隱發痛,攤開手一看,發現自己的手掌都被指甲刺破,泛出一絲絲血跡。

他放下手,躺在自己的牀榻上,閉上眼睛但卻翻來覆去睡不着覺,想起當下此起彼伏的各地戰事,想到各據地利、躊躇滿志的劉焉、陶謙,想到窮途末路、人馬離散的張純、王國,想到爭鬥不休、追名逐利的朝廷諸公,想到皇甫嵩那張看似威嚴親和,實則陰險僞善的臉,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依然能夠和甲酣睡的他這一次卻久久難以入眠。

···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俘虜營中大多數人還在酣睡,閻行就已經起身開始催促自家的手下列隊了。

既然想要成爲一塊可以待價而沽的璞玉,那麼閻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在俘虜營這兩千號人中脫穎而出。

雖然衆人昨晚都是深夜裡才睡下,但是因爲閻行這個主心骨的歸來,現下大夥看起來還是恢復了以往的幾分精神氣。

閻行看着衆人開始抖擻精神,笑了笑,他就是要自己的手下都有這種銳氣。在馬藺和甘陵的協助下,閻行很快就點清了自己一方在俘虜營中的人數。原先的殘存部曲加上閻行帶來的山民,一共有六十四個人,其中像閻興一樣的傷員有八個人,傷勢都不算重,只要傷口不被感染,不久後就能夠重新歸隊。

而現在,閻行能指揮動用的,差不多就是一個隊的兵力。

除了山民外,自家的這些部曲能夠在屍山血海倖存下來,除了一點運氣之外,憑藉的就是在戰陣中自身過硬的本領。現在不過是被缺衣少食,纔看起來有些虛弱,但一旦讓他們重新飽餐一頓,並得到兵甲的話,毫無疑問他們就是一隊虎狼之師。

10、聲東擊西兵家計(1)23、徐公明長驅破城17、大丈夫97、運去英雄不自由316、效死91、 一人荷戟(爲盟主致虛極守靜篤加更)10、至於無形虛實間23、解圍92、天子之氣38、攻守戰和捭闔間7、衝冠一怒爲紅顏26、口銜天威討不臣(3)44、逃亡27、王鐵子85、雒陽見聞496、謀大事者不顧身72.走馬谷38、生男不如生女好72、西進70、東方未明22、列陣而戰4、仕宦顯達人常情(4)23、金柝連聲魍魎消29、機關用盡不如君2、兵動73、苦戰49、風摧秀木塵雲霧35、敵來如潮人不寧30、世之奇士郭奉孝94、攻守異議48、射江流血末路窮96、運去英雄不自由285、父與子169、招攬91、雒陽見聞10111、運去英雄不自由(7)82、李郭1、 仕宦顯達人常情(1)6、欲將輕騎逐60、兄死弟及單于位14、人心不齊軍力散53、閻彥明借勢退敵(上)4、心思難測67.青州105、南國金鼓入大江49、遷都(上)77、長戈如林斜陣行(6)65、舟師亦無挽瀾力(2)61.逃亡者28、虎嘯返山雍涼驚(1)62、知子莫若親生父108、南國金鼓入大江(4)45、蒲吾80、新政11、俘虜7、仕宦顯達人常情(完)52、遊說80、皆18、創軍立事棄宿恨20、白波谷14、聲東擊西兵家計(5)24、殺馬(下)79、徐琨14、選鋒40、謀國之人亦謀身(上)27、母子2、仕宦顯達人常情(2)94、綿竹91、木罌渡兵取河東(上)34、牛輔210、聲東擊西兵家計(11)5、車陣48、鹿鳴呦呦宴賓客71、何氏9、奇謀良策解心疾17、張濟鈍兵意踟躕19、嚮導46、病如山來使人驚7、歸家79、崤函已定一騎歸28、異志84、兗州與豫州29、山雨欲來風滿樓5、西京豺虎亂無象70、衆議52、董家女87、按兵不動另有因25、老驥52、贈玉74、心願11、太守行春恩威重(5)86、專事於東解君愁(下)2、殘民之事誰予宣45、逃亡349、出擊68、書生亦有浩然氣75、危險37、陳倉大戰265、舟師亦無挽瀾力(2)30、世之奇士郭奉孝
10、聲東擊西兵家計(1)23、徐公明長驅破城17、大丈夫97、運去英雄不自由316、效死91、 一人荷戟(爲盟主致虛極守靜篤加更)10、至於無形虛實間23、解圍92、天子之氣38、攻守戰和捭闔間7、衝冠一怒爲紅顏26、口銜天威討不臣(3)44、逃亡27、王鐵子85、雒陽見聞496、謀大事者不顧身72.走馬谷38、生男不如生女好72、西進70、東方未明22、列陣而戰4、仕宦顯達人常情(4)23、金柝連聲魍魎消29、機關用盡不如君2、兵動73、苦戰49、風摧秀木塵雲霧35、敵來如潮人不寧30、世之奇士郭奉孝94、攻守異議48、射江流血末路窮96、運去英雄不自由285、父與子169、招攬91、雒陽見聞10111、運去英雄不自由(7)82、李郭1、 仕宦顯達人常情(1)6、欲將輕騎逐60、兄死弟及單于位14、人心不齊軍力散53、閻彥明借勢退敵(上)4、心思難測67.青州105、南國金鼓入大江49、遷都(上)77、長戈如林斜陣行(6)65、舟師亦無挽瀾力(2)61.逃亡者28、虎嘯返山雍涼驚(1)62、知子莫若親生父108、南國金鼓入大江(4)45、蒲吾80、新政11、俘虜7、仕宦顯達人常情(完)52、遊說80、皆18、創軍立事棄宿恨20、白波谷14、聲東擊西兵家計(5)24、殺馬(下)79、徐琨14、選鋒40、謀國之人亦謀身(上)27、母子2、仕宦顯達人常情(2)94、綿竹91、木罌渡兵取河東(上)34、牛輔210、聲東擊西兵家計(11)5、車陣48、鹿鳴呦呦宴賓客71、何氏9、奇謀良策解心疾17、張濟鈍兵意踟躕19、嚮導46、病如山來使人驚7、歸家79、崤函已定一騎歸28、異志84、兗州與豫州29、山雨欲來風滿樓5、西京豺虎亂無象70、衆議52、董家女87、按兵不動另有因25、老驥52、贈玉74、心願11、太守行春恩威重(5)86、專事於東解君愁(下)2、殘民之事誰予宣45、逃亡349、出擊68、書生亦有浩然氣75、危險37、陳倉大戰265、舟師亦無挽瀾力(2)30、世之奇士郭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