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

“成堆的垃圾,糞堆,污池,泥坑,下陷的屋頂,腐爛中的草屋以及散亂的碎石……到了冬季,特別是寒風凜冽的天氣,村內到處呈現着一種衰殘荒涼的景象。間或有人從村首走過,穿着臃腫的破棉衣,瑟縮着身肢,慢慢移動着,看來簡直像一個影子,像一個鬼魂。這時一兩隻狗吃驚地叫起來,聲音也是那樣的悲慘,那樣的淒涼。……農民所穿衣服破爛、骯髒,”油垢有一錢多厚,也不洗一洗”,往往是一季換一次衣服。”凡常和農民在一起的人都知道,一般農民,您看他的牙上,都附有一錢厚的牙垢,黃而且臭”……這就是E。A羅斯教授對中國的農村的感觀,中國農村之衰敗、農民生活之困苦,早已達到觸目驚心的地步了……”

扭頭看着坐在馬車的管明棠,趕着中式馬車的陳志潛用一種悲天憫人的口吻說道,一邊說,他一邊趕着馬車,馬上的這幾位可都是貴客。

“農業危機、農民危機,直接關係着國家的安定,所以救濟農村、拯救農業,實施鄉村建設運動,就是尋求中國社會積極進步根本,沒有農村的穩定、農業的發展,中國根本就淡不上發展,即便是發展了,也不過只是一個跛足的國家罷了!所以,我纔會來這,而且會一直呆下去!”

在陳志潛回過頭看着管明棠露出笑容時,迎着那燦爛的笑容,管明棠的內心被觸動了,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理想主義者”,誰能想到眼前這面色黝黑,穿着一身粗布衣,臉上洋溢着青春,展露着發自內心的笑容的青年,曾是協和醫院的一名醫生,畢業於協和醫學院,那所東亞最優秀西醫學院,又曾取得了美國哈佛醫學院碩士學位,此時那張被灼陽曬成黝黑的臉龐,雖滿是蒼桑,卻掩飾不住他臉上的燦爛笑容,以及那充滿理想的堅毅。

面對那笑容,管明棠不由生出自形相慚的感覺,他從未想到,會在這裡碰到這麼一位理想主義者,雖說掛着鄒平鄉村建設衛生教育部主任,卻成天提着藥箱,騎着自行車,像個赤腳醫生一樣,深入到農村爲農民治病,向他們宣傳衛生知識。

他會後悔嗎?

不,他不會後悔,因爲他是一個充滿理想的人,理想!

第一次,在來到鄒平試驗縣之後,管明棠整個人都被感動了,準確的來說,應該是這些充滿理想的人感動了他。如果說,初來鄒平縣,有些迫不得已的話,那麼現在,僅僅只是這個趕着馬車到周村火車站接自己的陳潛平,便讓管明棠覺得不虛此行,相比於許多人,這些理想主義者,反而更單純,更……真心希望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着、實踐着……

“……我們鄉學村學的組織,如能發生作用,鄉村真正活起來,則對於中國地方自治問題的解決,不啻發明了一把鎖鑰,找着了它的訣竅,豈不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業嗎!”

面對隨蔣夢麟一行來鄒平參觀的管明棠,梁漱溟到是沒有顯露出太多的情緒,只是如同對待其它參觀者一般,介紹着自己在鄒平取得的鄉村建設經驗。

“……我們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在鄒平作鄉村建設實驗,什麼時候纔算成功呢?直截了當地說,就是鄉學村學真正發生組織作用,鄉村多數人的注意力與活動力均行啓發,新政治習慣培養成功而完成縣自治,研究院實驗縣的大功就算告成。”

在梁漱溟的話音落下後,周圍自然是一片稱讚聲,雖說山東的鄉村建設運動去年纔開始,但是作爲北方三大鄉村建設基地,這裡在短短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績,同樣也是有目共睹,農民的生活在過去的一年中得到改善,農民合作社的成立,使得農民免受高利貸利息盤剝,甚至在從周村火車站來鄒平的路上,沿着那條組織農民冬閒時整修的夯土公路附近,還能看到不少農民正在翻蓋着新居,儘管新居仍舊還是土坯房,但至少這一切都在表明——這裡的百姓生活,正在發生着改變。在接下的參觀之中,在鄉村服務人員訓練部,梁漱溟則衆人介紹着,鄉村建設研究院如何培訓鄉村服務人員,以及鄉建幹部。

“招收的鄉建幹部和鄉村服務人員,招收的對象是世代居鄉、至今本人家在鄉村的中學畢業生或同等學歷者,年齡一般在20歲以上、35歲以下,主要課程有鄉村建設理論、農業知識、農村自衛、精神陶煉、武術等科目……”

聽取着梁漱溟的介紹,管明棠的心下卻是有些疑惑。

“樑先生,爲什麼,在研究院不能教授鄉村服務人員,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原料立足於鄉村的農村工業知識,這樣的話,可以利用農民可以利用農閒時,在作坊內工作,所獲得的收入也可以貼補家用!”

因爲曾充當下派幹部的原因,對於農村管明棠有着自己的瞭解,在他看來,僅僅依靠農業種植遠遠不能解決農村問題,現在的農村衰敗、而在後而則有農村崩潰一詞,這種崩潰所指雖是農村社會,隨着勞力外出留下的老婦幼空心村,所導致的社會崩潰,而導致農村社會崩潰的原因,就是農民在農村除土地外無法獲得收入,解決農民在農村的工作問題,纔是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根本。

“哲勤,你是實業家,以你看來,中國欲富強,必須發展實業,所以,有了你今天的實業之舉,而以樑某看來,從農業引發工業,更從工業推進農業,農業工業疊爲推行,產業乃日進無疆,同時亦就是從生產力擡頭而增進購買力,從購買力增進而更使生產力擡頭;生產力購買力輾轉遞增,社會富力乃日進無疆。這是真的自力更生。”

梁漱溟的解釋,果然是道不同,甚至於他還不客氣的指出。

“世人發展工業,皆言需以工業對農業剪刀差,獲得工業發展,但中國千百年來農民所受盤剝之苦,誰人又能體諒,在剪刀差盤剝農村,固然,短期內可獲得的些許資金,但長期而言呢?與其以工業對農業剪刀差,尚不如充分發展農業,提升農民購買力……”

對於梁漱溟的見解,管明棠,也不知是對,還是錯,在後世最熟悉的詞語便是”剪刀差”,無非就是先犧牲農業,待工業獲得發展後,再對農村加以反哺,而現在聽到這個先發展農業,後發展工業,以發展農業爲工業創造市場的理論,雖覺新鮮,但一時卻又不知如何回答,心知這些人遠比自己聰明的管明棠,連忙從桌上拿起一本農業書翻看起來,隨意翻看之下,管明棠的眉頭一皺。

“咦?這本書……”

“怎麼了?這本書有什麼不足之處?”

對管明棠皺眉疑狀,梁漱溟到是有些詫異。

“樑先生,這農技一書固然編寫極爲認真,但,不知爲何關於制肥的篇章這麼少?”

論到做生意、做學問或許,管明棠或許還不及他人,但是關於農業,卻瞭解頗多,畢竟一任下派幹部,在鄉村當過大隊書記的緣故,對農業到也有些研究,那幾年甚至還親自下過地,至於制服,因爲推廣有機種植的緣故,專門受過制肥的培訓,而這種《農技》一書中的制肥篇,在管明棠看來,只不過是簡單提到農村傳統漚肥,如果說有什麼改變的話,無非就是提到肥料如何歸堆,避開飲用水之類的衛生注意事項。

“嗯?你覺得這制肥有什麼不足之處?”

梁漱溟詫異的問道,這《農技》可是匯齊十餘位農業專家和數十名種田能手編寫而成,他是會唱歌,會寫詞,也會作生意,難不成他還懂得農業?懂得制肥?

“俗話說,地好地劣全靠肥,肥好地劣又何妨,農業想豐收,就必須要先解決肥料的問題,如果使用化學肥料的話,自然可以獲得豐收。”

“化肥肥料雖好,但是需要進口,而且農民亦沒有那麼多錢,購買大量化肥,現在全國也就是沿鐵路兩側數十公里,有農民使用化肥,每畝不過數斤,一來貴,二來數量有限……”

“所以,化肥不足,就需要堆肥!”

“堆肥!”

如果說先前梁漱溟等人只是覺得有些詫異的話,現在恐怕就是好奇了,甚至就連同蔣夢麟等人,亦是覺得有驚訝非常,這管明棠難不成真懂農業?

衆人不由互視一眼,這管明棠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們以驚訝,無論是那種子,還是現在他所提的堆肥,可衆人卻又有些不太相信,畢竟,這外國人使用化肥已有數十年曆史,管明棠即便是在國外”所學頗雜”,也不見得就懂得所謂的”堆肥”,而且這堆肥,還要比《農技》一書上的效果更好。

“有筆嗎?”

面對梁漱溟的疑惑,管明棠的臉上帶着微笑,看着梁漱溟想着陳志潛那樣的理想主義者,或許,自己可以幫助他們共同實現這些理想!

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272章 中央軍人監獄第112章 廬山聚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337章 槍會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420章 特鋼!特鋼!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211章 決定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149章 熱血沸騰陰謀出第817章 羅斯福的猶豫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140章 手段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1222章 歸國(下)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212章 漫天戰雲密佈時第44章 天使之城暗交易第115章 在商言商爲本份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48章 選擇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1083章 光復第27章 震驚第89章 引導第1241章 指路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766章 試探第23章 北方戰事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1222章 歸國(下)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169章 馬來亞第1227章 戰友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23章 北方戰事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1070章 疑惑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141章 遊說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1073章 遼陽之戰(三)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304章 基石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449章 秘會(上)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184章 莫斯科的禮物第396章 邯彰特色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766章 試探第143章 在邯彰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352章 傑作第81章 山本的計劃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408章 鄉村始變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261章 奇兵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113章 羣英會第317章 情報中心偶遇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107章 空軍的未來第310章 清晨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1150章 憂鬱第35章 時代的號角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271章 陰謀
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272章 中央軍人監獄第112章 廬山聚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337章 槍會第285章 北上取經第84章 場間比試車上論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420章 特鋼!特鋼!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211章 決定第265章 階段性的勝利第149章 熱血沸騰陰謀出第817章 羅斯福的猶豫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140章 手段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1222章 歸國(下)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37章 夏季攻勢(六)第212章 漫天戰雲密佈時第44章 天使之城暗交易第115章 在商言商爲本份第1162章 向世界宣告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48章 選擇第52章 企業迷霧暗生疑第1083章 光復第27章 震驚第89章 引導第1241章 指路第358章 捐納之別第766章 試探第23章 北方戰事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1222章 歸國(下)第1086章 柏林的笑容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425章 兩廣驚變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169章 馬來亞第1227章 戰友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23章 北方戰事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1070章 疑惑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第141章 遊說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1073章 遼陽之戰(三)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304章 基石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449章 秘會(上)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1232章 關於日本第184章 莫斯科的禮物第396章 邯彰特色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766章 試探第143章 在邯彰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352章 傑作第81章 山本的計劃第1204章 一個國家的臣服第1237章 新家的渴望第408章 鄉村始變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261章 奇兵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113章 羣英會第317章 情報中心偶遇第20章 誤國之人古有之第107章 空軍的未來第310章 清晨第322章 斯大林的憂慮第1150章 憂鬱第35章 時代的號角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271章 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