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擴張的腳步

“我們會不會太過急進了!”

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迎着先生的視線,李直民的神情顯得極爲凝重,而他之所以會說出這句話,是基於他對邯彰式擴張真相的瞭解。

幾乎是從去年開始,對南方公司是產金聯爲中心,實施經濟上的擴張,而對河北、山東兩省,則是以專區農業合作社爲基礎進行擴張,而在擴張過程中,數千名鄉村服務學校的人員、師範學校的畢業生源源不斷的輸出至河北、山東兩省,雖說現在同山東達成了“諒解”,那些鄉建幹部不會直接介入山東鄉建,而是在鄉政府內任三年期的“鄉公所民政科長或其它類似職務”以協助山東省進行鄉村建設,表面上看來,邯彰的手看似沒有像在河北一樣,通過直接任命的方式,控制了鄉村,但在另一方面,邯彰卻可以在未來幾年內,在山東的縣鄉發揮重要的影響力,而上千所援建的小學,又將進一步擴大邯彰的影響力。

加之現在的連雲市新任市長,所有的這一切,實際上都是擴張的步驟,現在邯彰的手伸的太長了一點,在表面上“保守”的同時,邯彰擴張的腳步卻從未曾停止過。

“急進?”

沉思片刻,管明棠搖搖頭說道。

“這不過只是我們發展的必然。”

接着管明棠便向李直民講述港口對於公司、對於邯彰的重要性,最後笑着對李直民說道。

“仲民,你放心吧,對於這些事情,我知道應該保持什麼樣的進度,從而避免引起外界的警惕。”

先生的話讓李直民頗感意外的說道。

“哦,是不是像山東一樣?”

像山東一樣?

停頓片刻,管明棠壓低音量說道。

“我們在山東所實施的,只是爲了儘可能的豐富我們的學員,具備更豐富的行政處置能力,這樣的話,將來纔有可能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

此時管明棠顯得很振奮,言語間流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

“幹部培養,這幾年我們不斷的加強幹部培養,我們所培養出來的鄉建幹部,除去在校學習之外,業已返鄉任職的,每年都會進行集訓、再培訓,籍此,我們培養出了一批合格的幹部,但是在另一方面呢?我們的事業要求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幹部,但是受限於邯彰的轄地的有限,我們又不可能提供足夠的崗位,讓我們的幹部獲得更多的行政經驗,但是山東卻可以給我們提供這個機會。”

幹部!

管明棠比誰都清楚未來會發生什麼,而在未來在進行那場戰爭的時候,邯彰必將突破“十二縣”的限制,戰爭與建設是共同的,更何況在歷史上,這場戰爭本身就有了“抗戰建國”的責任,而在淪陷區收復後,又需要面對地方行政管理問題,這就要求自己必須有計劃地提前訓練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項工作的幹部,如果缺乏這項準備,就勢必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而使工作處於被動地位,甚至可能導致淪陷區收復後陷入新的混亂或者淪入他人之手。

也正因如此,管明棠纔會一方面促成山東省自建培訓學校,另一方面派出數千名鄉建幹部協助他們的工作,以獲得行政經驗,爲將來的一切鋪平道路,但是此時,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這一切呢?

“先生……”

雖說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但李直民的心底的疑問卻更多了。

專區需要那麼多的幹部嗎?向山東省派出的可是多達6000名鄉建幹部,三年後,他們回到專區,專區又如何安置他們呢?

“直民,有時候,我們必須要考慮的長遠一些!”

看着滿臉疑惑的李直民,管明棠直截了當的說道。

“從將來的發展來看,邯彰的發展使得我們需要更多的幹部,更多的公務人員,以儘可能的服務民衆,這也是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而現在呢?我們則是借山東之地讓我們的幹部成熟起來,借山東之財力,養育我們的幹部成,無論怎麼看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啊!”

將窗外的冬雪看去。管明棠笑了笑。

“瑞雪兆豐年,今年……對於我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豐收之年!”

在畫出最後一條曲線之後,就算做完了最後一件工作。看了一下牆上的掛鐘,已經是凌晨二點多了,留心聽了一下辦公樓內的動靜,整座樓靜悄悄的,一點聲響都沒有。這不出向國華的所料,全所的人差不多都回家去了。

又一次,向國華從櫃子裡拿出一牀被子,然後直接鋪在沙發上,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睡在辦公室中,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雖然說在整個“51區”的近兩百家研究所中船舶研究所幾乎是最爲“清閒”的一個單位,但是對於向國華來說,他卻希望能夠完善一些設計。

在過去的一年多之中,通過大量的試驗船舶研究所設計了幾種新的船型,那些船型都在武漢造船公司得到了應用——製造遠洋漁船,似乎在上個月,武漢公司接到了來自招商船局的一艘大船定單。

但是,對於向國華來說,參與那些設計,對於他來說,不過都是應景之作,對於民國四年被派至英國學習潛艇設計的他來說,他一直渴望着設計潛艇這一國防利器,在大沽造船所虛度了十餘年的光陰,並沒有磨去他最初的意願,他甚至靠着每月幾十元的薪金,繼續着自己的學習,期間還曾自費到美國留學,學習潛艇製造,但是個人的意願,總歸是個人的意願,他或許可以學習潛艇製造,但是學習總歸是學習,他甚至沒有得到爲中國監造潛艇的機會。

不過在半年前,他向公司申請了一筆資金——設計一型700噸級的遠洋潛艇,資金並不算充沛,一共只有幾萬元,但是這筆資金卻讓他可以把過去的夢想變爲現實,完成潛艇的設計工作,儘管它從圖上變成實物,還有許許多的困難,但是在向國華看來,至少他邁出了第一步。

“什麼時候能夠製造這艘潛艇啊!……”

看着繪圖板上的圖紙,在過去的半年間,他繪製了數千張圖紙,現在,圖紙是繪製出來了,但是什麼時候能夠製造這艘潛艇呢?在什麼地方製造呢?

這一系列的問題在他的心間縈繞着,此時而樓內出奇的安靜,向國華難得有這樣的閒暇,平日裡忙忙碌碌的,已經成習慣了,眼下突然之間,沒有了工作,甚至也不需要再去修改圖紙,心裡反倒覺得沒着沒落的,不知該做點什麼。

他站起來,走到窗前,辦公樓正對着大街,大街上車少人稀,失去了白日的喧囂,正值凌晨時分。自行車道上,偶爾可以看到下夜班的人們正在騎着自行車往家裡趕着,在這裡有許多試驗工廠,在試驗工廠內,總有人在值夜班。

相比於新區其它地方,作爲研究中心的51區每到夜晚的時候,反倒顯得極爲冷清,這裡並不像新區那般繁華,甚至於遠比不上專區內的一些縣級工業區,分佈在這裡的研究所,似乎很難給這裡帶來繁華,但在另一方面,正是這裡的一座座研究所,帶來了新區的發展,同樣也帶來了專區的發展,技術,正是這裡進行的技術研究,確保了公司的技術領先地位。

慢慢地,向國華把目光移向遠方,那兒有十幾根菸囪正在噴雲吐霧,附近的那塊天空被煙霧籠罩。那些煙囪下面是幾個工廠,可以想見,工廠裡成千上萬的工人正在辛勤地勞作,不知有多少人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度過了多少個這樣的夜晚?

而煙囪後面則是太行山,在此山溝的地下深處,成百上千的礦工正在挖礦,往地面上運礦。正是他們,用他們的體力和心智,炸開堅硬的岩石,運上地面,填進機器,提煉出各種各樣的金屬,挖掘出地下的煤礦,正是這裡的煤與鐵支撐着這座城市的大工業的運轉,煤變成了動力、變成了焦炭,變成了數百種化工品,而工廠則利用這一切製造出數以萬計的工業製成品,在中國數以千百萬的國民的生活,正是依靠着這裡的工業製成品。

“真的太可惜了,這裡竟然不是一個臨海城市!”

不是臨海城市,就無法造船,更不可能製造潛艇,而無法制造潛艇,則意味着他的工作便不會有太多的進展,他的工作將更多的只停留於紙片上,至多隻是在流體試驗室內進行模型試驗罷了。(http://.)。

感慨了一會兒,向國華覺得有點無聊。他重又坐回到椅子裡。頭靠着柔軟的靠背,兩手撫着光滑細膩的扶手,轉動身子,左右擺動了幾下,又前後晃了晃,這舒適的辦公椅的感覺的確不錯,但是他卻很難享受這一切。

要不然申請去武漢吧!

到了武漢,就能製造潛艇嗎?

突然刺耳的電話鈴打斷了向國華的臆想。他拿起電話,習慣性地說了聲:

“那裡。”

“還在辦公室裡呢,”

電話那頭傳來的了所長的話聲,

“你那樓裡估計也就你一個人,是不是這樣呀?都快過春節了,可不要讓你太太一個人過春節啊!”

所長的話聲讓向國華的心頭一暖,連忙說道。

“我正準備回家呢?”

準備?看着辦公室內的那張單人牀,向國華這才意識到,自己竟然已經習慣了在辦公室內過夜,是應該回家了。

“早點回家吧,等過完春節,估計你想回家都回不成了!”

閱讀,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154章 進攻第21章 問題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289章 犧牲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375章 局內局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419章 風不止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109章 東京第180章 刺殺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279章 黃河口第190章 勞工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100章 百利無害第304章 聯合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15章 北海之歌第86章 希特勒的決心第4章 日人之心第795章 絕望第71章 戰俘的希望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370章 西安行第142章 徵召第152章 精神共鳴煥然新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277章 會議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1211章 加法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173章 濟南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273章 歡迎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73章 人生考驗第235章 夏季攻勢(四)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1083章 光復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329章 登高展雲第212章 戰臨沂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69章 根在何處第51章 莫氏訪華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384章 肥肉第1234章 北遷第190章 勞工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55章 逐其心願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2章 夢想與現實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446章 北上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19章 試驗場內第447章 動員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275章 殘墓第87章 問題暴露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1160章 雄心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1053章 d日(上)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6章 51區第431章 質疑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353章 生意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1164章 中正之憂
第105章 誰料殘匪也猖狂第154章 進攻第21章 問題第77章 國人國事份內事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289章 犧牲第292章 希望之光第375章 局內局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419章 風不止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109章 東京第180章 刺殺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279章 黃河口第190章 勞工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100章 百利無害第304章 聯合第253章 污煙之中定國事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15章 北海之歌第86章 希特勒的決心第4章 日人之心第795章 絕望第71章 戰俘的希望第771章 被點亮的未來第370章 西安行第142章 徵召第152章 精神共鳴煥然新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277章 會議第83章 莫斯科的冬天(上)第1211章 加法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173章 濟南第116章 新兵日記第273章 歡迎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73章 人生考驗第235章 夏季攻勢(四)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223章 杉山元的野望 求月...第1083章 光復第1171章 東京暗流第329章 登高展雲第212章 戰臨沂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69章 根在何處第51章 莫氏訪華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384章 肥肉第1234章 北遷第190章 勞工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55章 逐其心願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2章 夢想與現實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446章 北上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19章 試驗場內第447章 動員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275章 殘墓第87章 問題暴露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798章 政治的需要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1160章 雄心第311章 新區新相第1053章 d日(上)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773章 徵前校閱第6章 51區第431章 質疑第241章 夏季攻勢(十)第353章 生意第445章 南京暗戰第1164章 中正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