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

“哲勤,你應該知道,那件事牽涉很廣?”

陪在管明棠的身邊,李璜並沒有注意到,現在他在走路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慢上管明棠半步,以讓他走在自己的身前,這種潛意識中流露的習慣,甚至就連同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

而此時,作爲專員公署的顧問,對於管明棠的許多舉動,他並不能夠理解,就像那個《戰區實業經濟發展條令》,甚至是他以司令部的名義簽發的,而在另一方面,現在戰區司令部確實正在掌控着戰區內的軍政大權,甚至相在納入戰區的豫北地區,通過對各縣縣鄉長官的“預備軍”授銜,在這種軍事管制下各縣已經開始拒絕來自開封的行政命令。

現在第六戰區司令部正在一點點的銳變成一個集軍事、民政於一體的機構,或許,對於外界來說,現在這種銳變不過是剛剛開始,但作管明棠本人的顧問,李璜清楚的知道,在中央意識到這種變化的時候,早就到了無法扭轉的局面了。

而在另一方面,他卻發現,邯彰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風平浪靜,這裡實際上也是暗潮涌動,從鼓勵內遷企業進入邯彰,到信用社與財政專員的聯合施壓,再到“資產委員會”的成立,一隻看不見的手,正在一步步的操控着戰區的工業經濟發展。

“牽涉很廣?在邯彰,只有一個地方有這個能力。”

繼續向前走着,管明棠一邊走一邊說道。

“除了這個地方之外,沒有任何其它人,能夠擁有這個能力。”

“嗯……”

朝着管明棠看一眼,李璜稍沉默了下來,他之所以沒有一語點出,正是因爲他看到了是什麼地方在操控這一切,表面上是那一個人,實際上,卻是一個羣體,一個龐大的利益羣體。

“是公司!”

無奈的長嘆口氣,管明棠又繼續說道。

“昨天,我接到公司的報告,要對公司進行整合!”

“整合?”

李璜有些不解的看着專員,公司還需要整合什麼?

“把公司的金融機構整合爲“北方銀行”還有信託和保險機構整合爲“北方信託”與“北方保險”把機器製造行業整合爲“北方重工”、“北方汽車”、“北方航空”還有“北方冶金”、“北方礦業”總之是全方面的資源整合,嗯,爲了更好的爲戰爭服務!”

僅僅只是一份報告,但在管明棠看來,這實際上意味着要利用這場戰爭,完成“北方財團”的構建,首先進行資源整合,進而才能夠更好的,更充分的利用這些資源,而相應的是,隨着資源的整合,“北方”將會發展成爲一個真正的龐然大物。

“這,這應該是件好事吧!”

李璜的語氣頗有些勉強,這是好事?不肯定,是壞事嗎?

同樣也不確定,但是整合後北方公司卻能夠的在戰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現在防務委員會只需要把定單交給北方公司,公司就會整合邯彰的工廠生產軍需,效率較之過去提高了許多,從這個方面看,應該是件好事吧!

“好事?以公有企業償還債券,誰擁有最大的債券?是北方公司,不是其它公司,政府的投資,未來都會變成公司的產業!”

此時管明棠甚至忘記了,自己纔是公司的實際擁有者,而不過只是一個經理,但在他看來,作爲政府官員,他所看到的卻是一個超級壟斷托拉斯。

“現在,資產委員會已經開始制定建設規劃方案了,在戰區投資爲l5億,用於興建l5座礦場和72家企業,設備不用問,是北方公司提供的,而廠礦設計方,是北方,工廠建設,依然是北方,建築工人也是由北方勞務提供的,就連企業管理人員,同樣也是北方的……”

搖着頭,管明棠的語氣中帶着些抱怨。

“幼椿,知道我爲什麼希望那些內遷企業過來?”

反問一聲,管明棠又自顧自的說道。

“就是希望將來他們能夠參與進來,能夠淡化一些北方的色彩,可是……”

“北方的色彩不僅沒有淡化,反而更濃了,就是那些內遷企業,他們同樣也希望和公司合作,畢竟,公司有一流的企業管理運營經驗,還有一流的技術,這些都是他們所需要的!”李璜笑着說道。“背靠大樹好乘涼嘛!”“北靠大樹好乘涼,可大樹會壓死小樹的,至多也就是一些花花草草做點綴罷了!”

冷哼一聲,管明棠道出了自己的不滿,或許,對於北方他曾有過太多的期待,但這種期待在現在,卻讓他對未來產生了些許憂患。這種憂慮緣自於急劇膨脹的北方企業,而且現在,北方企業集團正在一步步的朝着“巨無霸”的方向發展着。

“哲勤,要知道,北方,可是你的企業啊!”

李璜的話讓管明棠猛然一愣,隨後陷入沉默之中,北方是自己的企業,而且現在的北方還是自己一手嫡造的,相比於這個時代的企業,北方擁有幾乎無盡的資源以及幾乎無盡的技術,遠遠領先於時代的技術,使得公司擁有了同時代企業難以企及的競爭力。

技術上的優勢使得公司的生產效率遠高於同時代的企業,得益於數倍於同時代的生產效率,使得公司在支付了較高的工資後,其生產成本亦遠低於其它企業,從而更具備競爭力,但也正因爲,公司實際上擁有了擠垮其它企業的優勢。

而是誰締造了這一切呢?

是自己!

一時間,管明棠沉默着卻是無言以對,是啊,北方是自己的企業,但是,如果這家企業擠垮了國內其它企業,那對於中國而言,又豈是中國之福?

“公司要整合,固然是爲了發展,我想正像公司在報告中所指出的那樣,同樣也是爲了更好的爲戰爭服務!”

“也許吧!”

擺了擺手,管明棠的視線投向遠處。

“有時候,事情就是如此,總是人兩面爲難,整合公司的資源,生產效率可以進一步提高,成本也會隨之下降,但……”

“哲勤,其實,既然他們鼓勵公有資本,那對公有資本加大投資,也未嘗不可!”

見管明棠陷入爲難之中,李璜便說出了他的看法。

“嗯?”

對“公辦企業”的反感,源自於後世的國企所作所爲,正是因爲“後車之鑑”使得管明棠對“公辦企業”沒有任何興趣,即便是那些示範工廠,最後也是“簡單處理”了事。

“其實公辦企業,到也不是壞事,如果操作好的話!”

望着專家,李璜稍加思索,然後繼續說道。

“在公署一次性處置各縣示範工廠時,工廠大都是折股出售,而收購者大都爲各縣鄉的本地士紳!我想,即便公辦企業是建於邯彰之外戰區轄地,其目的一是爲了政府獲利,二是爲了聯繫地方,既然如此,那麼戰後,是否有可能將公辦企業出售給本地士紳呢?”

“你的意思是?”

“專員,邯彰的農業改革,之所以未受牴觸,且農民亦獲其利,系得益於現代農技、良種、肥料推廣,而其增產效應亦爲世人所共知,以山東爲例,其農技、良種以至化肥推廣,無不先進專區,那麼同樣的農業政策是否能夠用於山東,甚至全國各地呢?”

望着管明棠,李璜深知面前的這今年青人,之所以倍受國內推崇,尤其是中間力量的推崇,不在於其興辦工業,而在於其一舉解決困擾中國多年的農村問題,在邯彰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但同樣的成功,卻無法與全國複製。

“山東就做過嘗試,但並不成功!”

管明棠搖搖頭,語氣認真的說道。

“邯彰的定租是按百六十斤定,推廣良種後,財主不得地利,農民盡得地利,與其死守土地,財主更願意售出土地,以獲實利,這纔有了邯彰民間資本的盤活,”

盤活資本,這是邯彰最成功的地方,邯彰與中國其它地區一樣,民間的財產大都集中於田地,但在過去的幾年間,邯彰卻完全釋放了這筆鉅額財富,這纔有了邯彰今天的工廠林立。其它省也曾試圖效仿過,但卻無一例外的都失敗了。

“7萬萬元!”

感嘆着吐出一個數字,李璜望着管明棠時目中全是佩服之意。

“從民二十三年至民二十六年,邯彰民間土地交易總額爲7萬萬元,民間實業投資超過十萬萬元,而同時,全國除邯彰外實業投資亦不過此數,其中還有外國投資!”

地利的釋放,使得邯彰的工業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大量的農業人口轉向工業生產,更進一步增加了農村收入,收入的增加亦刺激了消費,一座座現代新村於鄉村聳立,而同時鄉村工廠的出現,亦加劇着農村的變化。凡走到過邯彰農村的人都驚歎這裡農村環境優美,且幾乎各個合作社都有農業機械,農田水利設施齊備,每個鄉村都有工廠,其實這些都是實施以工哺農、以農哺工這一“農業變革”的結果,而這一切都啓始於邯彰實施的“農業改革”而地利的釋放正是促成改革完全成功的根本。

“哲勤,邯彰不過千萬畝田地,即釋放7萬萬元資本用於投資工商業,諾山東一省能釋放土地財富呢?其會有多少資金流向工商業?”

(

第435章 蔣汪擇第215章 血染之地雪與血第234章 圍困第791章 情報第70章 歸國之人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025章 滿洲軍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32章 置之不理第1041章 魏與陳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110章 北疆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77章 電影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14章 達裡岡愛的仲夏第151章 昨日英雄今落魄第122章 出征第255章 夏季攻勢(十八)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第268章 蹚匠第1110章 印度洋上的演兵第235章 夏季攻勢(四)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428章 秘會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793章 贏定了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9章 上帝的神蹟第1151章 神風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041章 魏與陳第94章 寧靜夏維夷(下)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26章 忽悠他人心境升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434章 現實問題第378章 徵兵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119章 羅斯福的禮物第305章 另一面第143章 在邯彰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173章 濟南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830章 暗戰第781章 等待第1083章 光復第361章 問題根源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413章 密泄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439章 局內人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387章 條件第139章 熱血第2章 夢想與現實第365章 藍天之夢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1144章 未來的改變第210章 新憂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27章 震驚第1220章 日本新印象第24章 動員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127章 列車南下英才聚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
第435章 蔣汪擇第215章 血染之地雪與血第234章 圍困第791章 情報第70章 歸國之人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274章 如此單純乎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1231章 就這樣開始吧第1025章 滿洲軍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32章 置之不理第1041章 魏與陳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110章 北疆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77章 電影第144章 理想主義者的抉擇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14章 達裡岡愛的仲夏第151章 昨日英雄今落魄第122章 出征第255章 夏季攻勢(十八)第1048章 不足爲慮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第268章 蹚匠第1110章 印度洋上的演兵第235章 夏季攻勢(四)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1078章 遼陽之戰(六)第428章 秘會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793章 贏定了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9章 上帝的神蹟第1151章 神風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041章 魏與陳第94章 寧靜夏維夷(下)第366章 飛天之夢第26章 忽悠他人心境升第1089章 預防性進攻第434章 現實問題第378章 徵兵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119章 羅斯福的禮物第305章 另一面第143章 在邯彰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173章 濟南第109章 戰爭的需求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830章 暗戰第781章 等待第1083章 光復第361章 問題根源第93章 週三盛四薰心欲第413章 密泄第39章 “慈父”的憤怒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411章 潤物無聲第439章 局內人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46章 南洋之夏第43章 命運未知苦拼搏第387章 條件第139章 熱血第2章 夢想與現實第365章 藍天之夢第286章 昭昭天命第1144章 未來的改變第210章 新憂第102章 元老重臣心賞識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27章 震驚第1220章 日本新印象第24章 動員第129章 終是軍閥第431章 藍色的天空第127章 列車南下英才聚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