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進京趕考

徐三娘自嫁給陳巽後,兢兢業業操持家務,陳巽是個標準的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除了會闡釋經義吟詩作賦外別無所長。但徐三娘很開心,非常開心,以至於殺豬買肉都更有勁頭了。

因爲陳巽跟她說,他要進京趕考了。

徐三娘登時杏眼圓睜雙目炯炯秋水泛光。

陳巽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剛剛成親三個月,最初說好明年春參加會試的,誰知今年因天子大婚,將原本在春季舉行的會試挪到了秋季。拋棄新婚妻子實在是不忍,但男兒志在四方,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纔是他陳巽所思所想,怎能因一己的兒女私情而放棄志氣理想,這是爲陳巽這個讀書人所不齒的。

還有一點,既然徐三娘在新婚之夜說嫁了一個偉丈夫,陳巽便把她目爲知己了,即便不算是知己,也是個通情達理的女子,比不得那些面對分離就哭哭啼啼的小女兒。通過這幾個月的相處,陳巽更加確定了這點。

但該做的安慰還是要做的,看着徐三娘俏麗的面龐,陳巽生出了一絲不捨和留戀:“娘子莫要傷悲,我去京至多半年,若是金榜題名必定回來接你,若是未中也定會回來伴你。我雖不才,卻也不會學蔡伯喈之流,得了功名,忘了髮妻。”

徐三娘點頭笑道:“很好很好。你放心,一應的衣服書籍包裹都交與我就是了,你只好好讀書。”

陳巽感激不盡。心中暗暗立誓,定要金榜題名蟾宮折桂,讓娘子也能夠進京見識見識富貴風流紈袴膏粱的夏京城。——徐三娘這般頗有俠氣的奇女子,本就不該偏安於北地一隅。

陳巽走的前一晚,二人纏綿到四更天,其中柔情蜜意恩愛不捨自不必說。

東方微白,二人起身穿好、吃飯,櫃子上安安穩穩的放着兩個包袱,陳巽見到,不免又傷感:“娘子真是想的周到,爲我收拾了兩大包的行囊。此一去山高水遠,必不忘娘子之情。”

徐三娘蓮步輕移,踱到行囊前,指着一個淺色的包裹,笑着道:“這個包袱是我的。”

陳巽一怔:“娘子……”

莫非她是要陪自己上京?

徐三娘:“正是相公所想,三娘願同行相伴,侍奉夫君起居飲食。”

陳巽想,好像,和自己最初的打算,有些不同。

經過幾日的風塵顛簸,二人八月初到了夏京城。到底是京城,街衢整齊,房屋鱗次櫛比,車如流水馬如龍。其富貴風流熱鬧繁華自非一個小小的廣安縣可比。

一路上多虧了有徐三娘照顧,不然這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不知道會把自己變成什麼模樣。是以二人到京城的通才客棧時,也僅僅是有些風霜而已,還沒有變成讓人認不出的黑炭,比起許多獨自進京趕考的書生實在好太多。

當然,那些家中有錢有勢僱得起書童的就另一說了。

進了客棧,要了一間中等客房,二人終於能夠好好休息,睡個好覺。

徐三娘以爲所有進京趕考的都有這般待遇,殊不知他們進店入住時,還只是陸陸續續的有各地的士子入住,過了三五日,便來勢洶洶成羣結隊,似是要把這通才客棧擠爆了一般,人滿爲患。這時她才感慨陳巽頗有先見之明,做了早些進京的決定。

陳巽進京早,卻不是爲了方便入住客棧。而是因爲每逢大比,京中就會有各色書會,以文會友談吐暢快。他早就心嚮往之了。這日他起個大早,去參加書會。徐三娘自不便跟去,她又不懂詩書,且這些日照顧陳巽也頗爲辛苦,便索性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牀去樓下吃飯。

還未下樓,便聽一陣吵嚷之聲。

一樓的大堂裡,掌櫃的和客人吵嚷了起來,準確的說,是客人吵嚷了起來。

“反正我不管,我們公子是堂堂豐州刺使的侄子,誰敢不給他老人家面子,不給他老人家面子就是不給當朝丞相俞大人面子。掌櫃的,你是做生意的,該不會不清楚,這天子腳下,是誰說了算吧?”

說話的是一個小童,長相清秀,十五、六歲年紀,說起話來卻是難聽至極,讓人忍不住想揍他。他身旁立着一個華服青年,也是一臉的欠揍樣,伸着脖子,挺着頭,好像人家欠他八百萬兩似的。

人羣中早有看不過去的年輕書生,大聲道:“凡事都有先來後到,明明是你家公子來晚了,怎麼還反倒怪起老闆的不是了?”

他旁邊的年長書生馬上拉住他,點頭哈腰地跟衆人道:“他喝多了,別和他一般見識。”

那華服公子只輕輕一揮手,身後的四個大漢就一擁而上將那年輕書生圍在中間,又踢又打,旁邊的書生有躍躍欲試想幫的,都被那些大漢的眼神嚇了回去,蔫了。

於是一屋子的書生就這樣看着那年輕書生被打,沒有一個站出來。包括掌櫃的。

徐三娘在樓上將這一切看在眼裡,早已是氣得兩眼火星亂冒,這屋子裡少說也有十幾個書生,合起手來打不過這四個大漢?況且這年輕書生明明是爲掌櫃解圍,被揍後掌櫃竟也視若無睹?——也真太薄涼。

於是喊道:“住手!”提起裙子下樓。許是這一聲太過清脆尖利,又許是這一聲喊出了屋子中敢怒不敢言的衆位書生的心聲,於是大家都喊:“住手!住手!”

衆人只見從樓梯上滑下來一個豔麗的女子——因爲速度太快了。

徐三娘走到華服公子面前,道:“你放了這個書生,他說的沒錯。”

華服公子看徐三娘生得面容姣好,杏目柳眉,此時生氣起來,更有一種嚴厲的豔麗,不禁心神盪漾,動了心思,忙道:“住手!”

那四個大漢果就住了手。

衆人忙上前扶起那被打得鼻青臉腫的書生。

華服公子一揮摺扇:“小娘子,我放了你男人,你怎麼謝我呢?”

徐三娘道:“他不是我男人。”

“哦?那就是姘頭了?”說話的卻不是華服男子,而是那個頗爲水靈的小童睜着大眼睛道。引得華服公子和四個大漢都笑了。

徐三娘伸出蔥指,指着小童道:“你這個不識好歹的下人,當真是狗仗人勢了。他是不是我姘頭要你來管?玉皇大帝還是本姑奶奶的姘頭呢!怎麼,難道你要去天上問問不成?”

這一句話實在是把人鎮住了,衆人只以爲是個性情火爆的婦人,不過是哪個書生的娘子罷了,再粗俗又能粗俗到哪裡去。

沒想到是個不怕下流話難纏的。

小童急得紅了臉,剛要說話,徐三娘就打斷他:“怎麼,還真要去看看?只怕玉皇大帝不要你,閻羅地獄倒是向你開門呢!你剛剛說什麼?什麼‘這天子腳下是誰說了算?’”

環顧四周,故意高聲道:“小女子見識淺薄,只知道這天下四海都是當今聖上的。在場的都是讀書人,小女子倒想問問衆位公子、大人,這天子腳下,到底是誰說了算?”

一室安靜,啞口無言。

小童剛剛只是威逼掌櫃,不想說失了言,他的本意當然不是皇帝說了算,而是丞相大人俞伯嵐。但此時這女子竟搬出皇帝來壓他,他自然無話可說,連辯都不能辯。這可涉及到朝廷的明爭暗鬥,皇帝俞相兩派的利害關係,自是不能亂說。

掌櫃的是個精明的瘦子,一雙眼睛市井人情中淬鍊出來的,最知道什麼時候該張嘴,什麼時候該閉嘴。此時趕忙說道:

“客觀息怒,客觀息怒。是小店招待不週,客房雖沒有,但小的的住處就在三樓,比別處客房好些,公子若是不嫌棄,小的這就收拾收拾搬到夥計房中,把這間房給您住。您看可好?”

這很明顯就是給華服公子臺階下了,若是再聽不明白,那就是傻的。

華服公子本想同意,剛要張口,那小童卻拉了拉他的袖子,指了指被打書生。華服公子懂了,一點頭,道:“我也不要你那破住處,我只要他在這裡的住處。”

說罷一指被打得鼻青臉腫豬頭一樣的書生。

氣氛再次僵化。

徐三娘知道這是個難纏的主兒,再纏下去對誰都不好,況且他權大勢大,已經在打自己的主意了;而自己就是白人一個,無依無靠,雖有個陳巽,又是個呆且直的,哪裡有什麼門路威勢。

當下分開衆人,走到被打書生那兒,問:“你可願與我同住?”

真是大膽之舉。且不說她已是有夫之婦,便是個小女兒,這樣光天化日之下問個大男人願不願同住,也可以被說有傷風化有失婦德了。

但此時此刻,衆人卻只贊她義俠抗暴之舉,無人表示不妥。

那書生看了看徐三娘還帶着怒火的雙眸,緩緩點了點頭。

徐三娘立即轉身,對掌櫃道:“掌櫃的,你把這書生的客房讓給那位公子吧。”

掌櫃的忙道:“是是是……”

徐三娘早已扶着那書生上樓了。

樓下華服公子摸了摸鼻子,討了個沒趣,向樓上喊道:“小娘子,你叫什麼名字?”

徐三娘正扶着那書生上樓,站在樓梯中間,款款回身,眼中帶着一絲不屑一絲憤怒,居高臨下:“記住了,我叫徐三娘。”言罷,不看華服公子一眼,自和書生上樓去了。

這分明是有些挑訓的語氣,卻又嬌態橫生,和那張冷着的臉很不相稱。徐三娘就這樣並不和諧的映入了華服公子的眼。

華服公子低聲道:“徐三娘,呵,真是個暴脾氣。”

向樓上喊道:“在下何簡,三娘最好記住了!”也不管徐三娘聽不聽得到。

小童咕噥:“徐三娘,俗死了,什麼好名兒。”

何簡挑眉:“你說什麼?”

小童馬上一臉媚笑:“沒什麼,小的說今夜怎麼睡啊?”

何簡一手攀上小童的腰:“讓他們四個去住柴房,今晚咱兩個好好快活快活。”

客房內,徐三娘給鼻青臉腫的書生擦傷。

這書生自被徐三娘救便沒說過謝字,只是在回答徐三孃的問題“疼不疼?”時搖頭。

要不是剛剛聽過他說話,徐三娘都會以爲他是個啞的。

處理完他的傷,徐三娘想了想,道:“我救了你,你也給我點回報可好?”

書生擡頭,徐三娘接着道:“我今日還沒吃早飯,不如你請我吃早飯吧。”

施恩求回報,是爲了讓自己不用心懷愧疚,書生雖耿直,這些事故還是通的,心下感動,道:“在下陸春秋,多謝娘子仗義相救。”看了看窗外:“只是金烏已西斜,確定吃的是早飯?”

二人大笑。

陸春秋性格耿介孤高,眼裡揉不得沙子,卻和陳巽這個又呆又直的書生合得來。本來嘛,書生的腦袋就都有點兒一根筋。陳巽得知陸春秋的遭遇後更是跌足長嘆世風日下,堂堂天子腳下,竟還有這般仗勢欺人之事發生。

二人白天一同參加書會,晚間停下夜讀,徐三娘不時的買些或是借客棧廚房給他們做些吃的。睡覺之時徐三娘和陳巽在牀上,陸春秋在窗下的榻上,倒也方便。掌櫃也知此番委屈了陸春秋,偷偷送來一牀嶄新被褥給陸春秋,還要減免陳巽他們的房錢。

徐三娘要了被褥,但還是照常付房錢。畢竟,人生在世,誰都不易,掌櫃能送來被褥,已經算是有良心的了。

5.新後九兒10.蟾宮折桂21.惡自有報32.天下蒼生39.皇城被圍36.通敵叛國18.借糧遇險7.初次見面16.往事如煙3.天子大婚24.陰差陽錯7.初次見面36.通敵叛國15.顧家舊案23.回京路上6.進京趕考3.天子大婚38.貴妃大喪2.書生報恩10.蟾宮折桂16.往事如煙28.歡言歡顏38.貴妃大喪5.新後九兒1.後宮無主32.天下蒼生40.天下大定30.城外送別14.一紙休書16.往事如煙29.北涼使臣6.進京趕考39.皇城被圍10.蟾宮折桂24.陰差陽錯34.兄妹鬥法35.宮廷政變30.城外送別13.劍客之女16.往事如煙30.城外送別27.天家無情28.歡言歡顏35.宮廷政變4.三娘結親29.北涼使臣12.瓊林夜宴28.歡言歡顏26.暗室懲罰31.除夕之夜2.書生報恩11.割袍斷義17.廣安大旱4.三娘結親42.重逢有日42.重逢有日40.天下大定23.回京路上6.進京趕考8.陰謀陽謀25.定情相許24.陰差陽錯8.陰謀陽謀36.通敵叛國6.進京趕考10.蟾宮折桂41.十年恩情36.通敵叛國17.廣安大旱13.劍客之女22.人間慘景31.除夕之夜17.廣安大旱23.回京路上33.芳名永壽6.進京趕考4.三娘結親44.番外二:日居月諸11.割袍斷義12.瓊林夜宴32.天下蒼生11.割袍斷義36.通敵叛國33.芳名永壽24.陰差陽錯22.人間慘景25.定情相許38.貴妃大喪24.陰差陽錯16.往事如煙41.十年恩情29.北涼使臣40.天下大定27.天家無情10.蟾宮折桂21.惡自有報19.綁了上山33.芳名永壽
5.新後九兒10.蟾宮折桂21.惡自有報32.天下蒼生39.皇城被圍36.通敵叛國18.借糧遇險7.初次見面16.往事如煙3.天子大婚24.陰差陽錯7.初次見面36.通敵叛國15.顧家舊案23.回京路上6.進京趕考3.天子大婚38.貴妃大喪2.書生報恩10.蟾宮折桂16.往事如煙28.歡言歡顏38.貴妃大喪5.新後九兒1.後宮無主32.天下蒼生40.天下大定30.城外送別14.一紙休書16.往事如煙29.北涼使臣6.進京趕考39.皇城被圍10.蟾宮折桂24.陰差陽錯34.兄妹鬥法35.宮廷政變30.城外送別13.劍客之女16.往事如煙30.城外送別27.天家無情28.歡言歡顏35.宮廷政變4.三娘結親29.北涼使臣12.瓊林夜宴28.歡言歡顏26.暗室懲罰31.除夕之夜2.書生報恩11.割袍斷義17.廣安大旱4.三娘結親42.重逢有日42.重逢有日40.天下大定23.回京路上6.進京趕考8.陰謀陽謀25.定情相許24.陰差陽錯8.陰謀陽謀36.通敵叛國6.進京趕考10.蟾宮折桂41.十年恩情36.通敵叛國17.廣安大旱13.劍客之女22.人間慘景31.除夕之夜17.廣安大旱23.回京路上33.芳名永壽6.進京趕考4.三娘結親44.番外二:日居月諸11.割袍斷義12.瓊林夜宴32.天下蒼生11.割袍斷義36.通敵叛國33.芳名永壽24.陰差陽錯22.人間慘景25.定情相許38.貴妃大喪24.陰差陽錯16.往事如煙41.十年恩情29.北涼使臣40.天下大定27.天家無情10.蟾宮折桂21.惡自有報19.綁了上山33.芳名永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