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太子朝服

將出宮的事作了商議,翠兒便講起了另一件奇事。

尚服局因當年出了龍袍案,從上到下摘掉了一大批人,導致後來上任的尚服、司衣、司飾們,都極其謹小慎微。

近來他們正趕製一批朝服。因要用上好的江南蠶絲,一直給朝廷提供朝服的繡坊也在江南,故此,朝中的欽差便同着尚服局的公公一道去了江南。

去江南的人數不少,更別說在那邊還有長駐的宮廷外派人員,人員一多就會複雜,一複雜就會走漏風聲。這回,便走漏了一個大風聲,說是趕製的朝服中,竟有一件是太子的朝服!

祁國目前可還沒有太子啊。

消息一出,各路都在猜測,皇帝大人這是要立太子了嗎?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自從廢太子自盡之後,各路人馬眼睛盯着太子之位,眼珠子紅得都快掉下來了。尤其是秦太后,明着暗着向寶慶帝指示,儲君怎麼可以沒有呢?皇帝年紀也不小了,沒有儲君,人心不穩嘛。

皇帝卻總是笑眯眯地說,太后您都這麼硬朗,兒還小得很吶。

五十有六,寶慶帝殿下,您可真小。

您確定您說的是年紀?

可這麼一說,太后也很鬱悶,自家侄女兒秦貴妃,雖說地位顯赫,可畢竟已有五十左右,比寶慶帝可小不了幾歲,早就無法在男女之情上取悅皇帝,要是早早定了秦貴妃的兒子端王,自個兒也好放心不是?

偏偏皇帝總是在裝傻!

這回聽說江南定製太子的朝服,以秦太后爲首的祁國第一世家秦家,興奮得再也按捺不住了,直派人去打聽太子朝服的尺寸。

爲什麼?

因爲每個皇子身量不同啊。

端王身材魁梧,康王矮小瘦弱,景王身形玉立,而剛剛纔成年的瑞郡王,明顯還沒有幾個哥哥長得高。

所以,太子朝服是什麼尺寸,直接就能說明在寶慶帝心裡定下的太子究竟是誰啊!

這一打聽,卻打聽出個禍事來。

那太子的朝服,竟是個迷你版。

這麼說吧,最多也就二十一皇子和二十二皇子可以穿。考慮到二十一皇子病歪歪的,從死神手裡回來都不容易,能不能平安長大還是個問題,寶慶帝不可能這麼冒險,那麼,真命天子似乎是二十二皇子?

秦太后憤怒了。皇帝你真是糊塗了吧,這小屁孩才幾個月,牙齒還沒長呢你就想立他當太子?難道麗嬪特別有辦法嗎,看她產後肥碩的身材,能讓皇帝你那麼着迷嗎?

皇帝也憤怒了。這麼機密的事怎麼傳出去了,還是不是嚴肅的宮廷了?誰告訴你那是太子的朝服,親愛的太后娘娘,那只是一件普通的嬰兒皇子的朝服,不信等朝服運回京城太后娘娘親自查看!

朝服還沒運回京城,清洗卻開始了。

常駐江南的織造們,呼啦啦一下子逮進去一批。而派過去的人員,護送着充滿疑問的朝服,日夜兼程地往京城趕。

尚服局的人們想死的心都有了,護送朝服的尚服之一王鶴鳴,一回京就消失了,據說是被“有關部門”抓起來了。

當然,“有關部門”是錦繡的認定,因爲翠兒也不知道是什麼部門,翠兒只知道,尚服局的頭頭被抓了,尚服局的嘍嘍們都在顫抖。他們是經歷過一次清洗的人,已經小心翼翼如驚弓之鳥,深恐再一次大禍臨頭。

本來寂寞的朝廷因爲太子朝服一事,個個精神抖擻,什麼端王派、景王派、瑞王派、蘋果派香蕉派什麼的,都已經準備好了用口水噴死對方。突然,迷你朝服一抖,咦,誰說這是太子朝服,明明是件十分可愛的皇子朝服,全體啞炮了,受潮了,找不着北了。

於是,集體調轉槍口,開始批判宦官衙門的鬆散作風。

太不嚴肅了,這種消息怎麼能亂傳呢?就算沒有坑到我們,坑到太后娘娘也不好哇!

皇帝雖然有點生太后的氣,但總的來說,還是十分愛戴太后娘娘。他說,不能容忍那些向太后娘娘進讒言的人,分明是置太后娘娘清譽於不顧,必須重重地懲治。

秦太后鬧了個沒趣,不由怨恨起向自己提供“假消息”的人,頗是暗中收拾了幾個。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尚服局少了個尚服和數位人馬,南邊進去一位織造,也已壓解京中,至於其餘人等,皆運回京中待審。

尚服局的人都在暗自燒香。這破地方不知道是惹了什麼禍,怎麼年年出事,可千萬不要再扯到自己身上了。

“那朝中現在反而不鬧了?”錦繡覺得這事太好笑,跟當年的龍袍案一樣,聽着太荒謬。

“還能鬧什麼,皇上都說了,不立太子了,直接留遺詔繼位。幾位皇子都失望透了。”翠兒這不知幾手消息,聽着的確生動,錦繡幾乎都能看到幾位皇子的表情,雖然她只認識一個元恆。

不過元恆不會失望,他遠在羅霄嶺,而且……似乎他呆得很安心,沒有起那種回來亮相增加存在感的念頭。

“這事兒的確好笑,不知太后竟是被誰坑了,吃了個啞巴虧。”錦繡道。

“誰知道呢,只說有人被收拾了,我也不知收拾的是誰。反正我們尚服局的那些人,大夥兒都說是回不來了。”

“你們尚服局的人,聽着秦貴妃的名字便嚇得直哆嗦,量你們還真沒膽去坑太后。這人若不是犯了個足以殺頭的口誤,便是有人故意指使了。”

一說,錦繡倒心念一動,似乎覺得自己說到了什麼。

她早聽說秦太后自己無所出,當初以一介女青年之勢當了太后,竟全力扶持十三歲的寶慶帝登基,在寶慶帝未親政前,協理良多,因爲人頗有見地,亦被大臣們尊重。自然,更得寶慶帝的敬重,幾乎將這個大了自己十歲出頭的女人當作親生母親那樣奉養。

雖說近年來,因爲立太子一事,太后與皇帝意見相左,可也都是各執一詞的表述,從無針鋒相對。

皇帝真的要這麼耍她嗎?

...

第144章 郡主出嫁第397章 王妃有喜第34章 衆目睽睽第118章 同病相憐第241章 行動開始第37章 如此送鍾第100章 生辰賀禮第190章 擊鼓鳴冤第36章 彩雲追月第447章 真知灼見第297章 祈福大會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16章 心如堅冰第330章 奉旨硬闖第277章 難免結黨第310章 二女當關第378章 殊榮之危第261章 輕易瓦解第439章 出人意料第43章 奉命閒逛第481章 憤怒小鳥第236章 晚霞滿天第142章 終有一別第107章 去而復返第197章 琥珀之後第303章 要不要管第390章 最富宮女第125章 一跌試情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506章 高瞻遠矚第320章 花開燦爛第83章 不慎中毒第418章 恆的直覺第447章 真知灼見第188章 兩個笑話第120章 皇家女兒第184章 少年老成第370章 德嬪再孕第350章 接二連三第153章 我要回京第70章 上點規矩第288章 阿琛的心第479章 被褥實驗第493章 美麗誤解第65章 沉香之咒第39章 雙雙罰跪第105章 姐妹離情第217章 長大成人第107章 去而復返第374章 掏心掏肺第3章 靜室男神第243章 不眠之夜第375章 汝之可貴第305章 黃楊梳子第352章 鬧翻寢宮第70章 上點規矩第412章 終獲喜報第515章 我來替罪第460章 稚童聽肚第481章 憤怒小鳥第466章 王妃撒潑第116章 百香閨遇第56章 名聲在外第233章 醫者之心第303章 要不要管第509章 罪證猶在第353章 暢春夜會第228章 莒王進京第247章 流光歲月第440章 將計就計第423章 故人顧人第164章 妃意卑微第109章 此生無盡第57章 逃課學童第393章 蓬蓽生輝第175章 次藥了沒第419章 澎湃公主第310章 二女當關第394章 憤然玉碎第498章 躍躍欲試第473章 生娃生娃第159章 貼身緊逼第510章 銀子告別第416章 奴婢錦繡第192章 於氏庶女第286章 錦繡養魚第100章 生辰賀禮第146章 驚聞截胡第445章 二十白首第369章 九帕傳情第259章 一場暴亂第390章 最富宮女第164章 妃意卑微第155章 郡主送藥第147章 宮門深深第139章 馬車幽情第42章 驚魂一夜第425章 樹下茫茫第447章 真知灼見第298章 竟敢違規
第144章 郡主出嫁第397章 王妃有喜第34章 衆目睽睽第118章 同病相憐第241章 行動開始第37章 如此送鍾第100章 生辰賀禮第190章 擊鼓鳴冤第36章 彩雲追月第447章 真知灼見第297章 祈福大會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16章 心如堅冰第330章 奉旨硬闖第277章 難免結黨第310章 二女當關第378章 殊榮之危第261章 輕易瓦解第439章 出人意料第43章 奉命閒逛第481章 憤怒小鳥第236章 晚霞滿天第142章 終有一別第107章 去而復返第197章 琥珀之後第303章 要不要管第390章 最富宮女第125章 一跌試情第306章 理智迷失第506章 高瞻遠矚第320章 花開燦爛第83章 不慎中毒第418章 恆的直覺第447章 真知灼見第188章 兩個笑話第120章 皇家女兒第184章 少年老成第370章 德嬪再孕第350章 接二連三第153章 我要回京第70章 上點規矩第288章 阿琛的心第479章 被褥實驗第493章 美麗誤解第65章 沉香之咒第39章 雙雙罰跪第105章 姐妹離情第217章 長大成人第107章 去而復返第374章 掏心掏肺第3章 靜室男神第243章 不眠之夜第375章 汝之可貴第305章 黃楊梳子第352章 鬧翻寢宮第70章 上點規矩第412章 終獲喜報第515章 我來替罪第460章 稚童聽肚第481章 憤怒小鳥第466章 王妃撒潑第116章 百香閨遇第56章 名聲在外第233章 醫者之心第303章 要不要管第509章 罪證猶在第353章 暢春夜會第228章 莒王進京第247章 流光歲月第440章 將計就計第423章 故人顧人第164章 妃意卑微第109章 此生無盡第57章 逃課學童第393章 蓬蓽生輝第175章 次藥了沒第419章 澎湃公主第310章 二女當關第394章 憤然玉碎第498章 躍躍欲試第473章 生娃生娃第159章 貼身緊逼第510章 銀子告別第416章 奴婢錦繡第192章 於氏庶女第286章 錦繡養魚第100章 生辰賀禮第146章 驚聞截胡第445章 二十白首第369章 九帕傳情第259章 一場暴亂第390章 最富宮女第164章 妃意卑微第155章 郡主送藥第147章 宮門深深第139章 馬車幽情第42章 驚魂一夜第425章 樹下茫茫第447章 真知灼見第298章 竟敢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