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沽名釣譽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王莽確實很聽勸,尤其是對自己名聲有利的勸。當杜吳提出來將皇家賞賜的所有東西全部都捐給青州的流民時,王莽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只不過他做了一點變動,沒有給到青州的流民,給了長安城外的貧民。其實杜吳心裡清楚得很,這纔是利益最大化。畢竟青州的百姓離得太遠了,就是寫個萬民書來歌功頌德,都不一定能傳到長安。再說了,長安乃是大漢國都,國民素質普遍比其他州郡的要高,還有衆多高官顯貴住在長安內外,很方便輿論造勢的。

杜吳最近過得比較愜意。雖說已經入朝爲官,但是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繁瑣。比六百石的博士在金紫銀青的長安也就是個剛入流的小官,除了第一天上任的時候去未央宮前見了一次駕,後來就基本上經常在大司馬府待着。衆人也都知曉他是王莽的謀士,所以從來不會來打擾他,他也樂得清閒。

今日閒來無事,就帶着琵琶和高良薑上西市逛逛。其實他已經很久沒出來散心了,先是去青州賑災忙了半個多月,後來便是被安排納妾的事,然後又被拖去幫着施捨朝廷賞賜給王莽的各種錢帛,尤其是當他看到一些貧民拿着大司馬府賞賜的絲綢製品的時候,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賣炭翁》中的那句詩。因爲是皇家賞賜的,所以老百姓也不能拿去變賣,只能供在家裡,如果被官府發現朝廷賞賜之物流通在市場上,買賣雙方都要收到嚴懲,杜吳每每想到這裡,就不禁想飆句髒話,這是什麼世道!自己的東西自己做不了主。

西市的胡人商隊又多了一些新鮮玩意兒,甚至還有幾個胡商在賣胡人女子,那些女子穿着單薄的衣服,在胡商的大聲呵斥下做着一些嫵媚的動作,引來一衆長安閒漢的喝彩聲。琵琶啐了一口,罵了一句不知廉恥,緊緊跟着杜吳走開了。走出了好遠,高良薑還偷偷回頭瞄了好幾次,被琵琶拿眼睛懟了好幾下,嚇得一句話也不敢說。

“先生真是好定力,怎麼一點都不看那些胡人壞女人呢?”琵琶小跑一步跟上來,小聲地問。

“……許是見得多了。”杜吳笑道。

“先生誆我,哼。”小丫頭明顯不信。

杜吳笑了一下,他總不能說後世見了太多的美女,各種MV及短視頻充斥着手機屏幕,哪裡還會對這些看起來都營養不良又髒兮兮的胡人女子感興趣呢,就像剛進大司馬府時王獲試探他的關中白薄一樣,古代的釀酒工藝如何能跟21世紀相比。

幾個人談笑中走到了清風樓,門口招呼客人的小二早就把掌櫃的請了出來,一路引着杜吳三人上了二樓臨窗的包間。

“先生可是有好長時間不來了,小的到大司馬府上問安了好幾次,都是琵琶姑娘見的,如今先生青州賑災有功,又授了朝廷的大印,還要納琵琶姑娘爲妾,可謂是三喜臨門哪,今天小店一定要好好安排一頓酒席,請先生切莫推辭,給小的們一個機會哈。”掌櫃的興奮異常,一個勁兒地說起來沒完,杜吳笑了笑,打趣他道:“如此可就把掌櫃的給吃窮了啊!”

掌櫃的像是被侮辱了一般漲紅了臉,連連說道:“先生說的哪裡話,如果沒有先生,清風樓怎麼能有今天。雖說先生一直不肯要分利,小店可是一直記着賬呢,只等先生一句話,立馬給先生送府上去。”

幾個人落了座,小二拿來了碗筷,高良薑問道:“自從夫子一道紅燒蘆菔驚豔了長安城後,清風樓可是經常給夫子送禮,連帶弟子也收了不少好處。跟着夫子,不光沒有交束脩,反倒還賺了些銀兩,天下求學的,怕是沒有學生這般舒服的了。”說着,三人都笑了起來。

待酒菜上來之後,高良薑先是給杜吳篩了酒,然後又給自己滿上,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請杜吳飲了,才又問道:“夫子,此番前去賑災,不知情形如何,雖說夫子已回來數日,弟子卻不敢過於冒昧,唯恐攪擾夫子休息。”

杜吳給自己又滿了一碗,一口氣喝完,琵琶趕緊給他佈菜。杜吳推開了琵琶的手,問了一句:“你見過易子而食嗎?”

高良薑和琵琶都睜大眼睛看着他,琵琶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接下來的半個時辰,全是杜吳在講述青州賑災的事情,一直到講完了很久,兩個人都沒有出聲。過了一會兒,杜吳說道:“徒兒,你在我處已經學習道學幾個月了,爲師今天也來考考你。”

高良薑直起身子:“請夫子出題。”

杜吳站起來,踱了兩步,說道:“《道德經》第五章有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此句作何解釋?”

高良薑略一思忖,答道:“上天不仁,把萬物當成豬狗一般的貢品,賢德的君子也不仁慈,把百姓當成沒有生命的貢品。請夫子指正。”

杜吳啞然一笑,說道:“你可真的是着了相了。”

琵琶在旁邊問道:“先生,什麼是着了相了?”

杜吳自知失言,幾句話掩飾了過去,又說道:“做學問,不能只看表面。天地不仁,是說天地是公平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會對誰有所偏倚,這纔是真正的天地不仁。君子也是如此,不會因爲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利益改變自己的初衷,同時也不會逢人便誇讚自己的功績,不求回報,這叫聖人不仁,明白嗎?”

看高良薑點頭知曉,杜吳又說道:“此次爲師前去賑災,所到之處餓殍遍野易子而食。然而林司農卻無法爲他們定罪,何以故?形勢不同。凡事要學會變通,做人不能追求回報,同樣的,也要允許老百姓們犯錯誤,而且還要去寬容他們,如此才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說完,再次憑欄而立,看着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羣。

此時的琵琶越發覺得自家的先生莫測高深了。

第十七章 鑿壁偷光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一章 易子而食第廿五章 信口雌黃第十八章 東南雀飛第二章 高朋滿座第廿三章 殺雞儆猴第廿七章 禍不單行第八章 玉殞香消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廿六章 家賊難防第十一章 彈冠相慶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四章 相由心生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十九章 上下同欲第四章 相由心生第廿六章 灞柳風雪第五章 山雨欲來第一章 易子而食第十四章 西出陽關第九章 物是人非第廿二章 火樹銀花第廿五章 信口雌黃第廿五章 信口雌黃第一章 如夢如幻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一章 白髮漁樵第十八章 東南雀飛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七章 欲加之罪第十二章 坐而論道第一章 如夢如幻第五章 山雨欲來第十七章 亡命天涯第十七章 亡命天涯第十一章 彈冠相慶第十一章 驚鴻一瞥第十章 紙上談兵第廿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花自飄零第二章 城門失火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十二章 坐而論道第二章 城門失火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四章 勉爲其難第三章 秉燭夜談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廿六章 家賊難防第五章 狡兔三窟第廿二章 謝家寶樹第十八章 晚來欲雪第七章 旖旎春光第十八章 晚來欲雪第廿七章 禍不單行第廿四章 瞞天過海第十章 鳳冠霞帔第十章 鳳冠霞帔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四章 短兵相接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人間地獄第九章 沽名釣譽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十九章 上下同欲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一章 彈冠相慶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四章 短兵相接第四章 病入膏肓第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章 花團錦簇第廿八章 陰差陽錯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四章 短兵相接第廿四章 瞞天過海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二章 人間地獄第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四章 相由心生第六章 花自飄零第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廿八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鑿壁偷光第六章 花自飄零第三十章 懷恨在心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十三章 作繭自縛第七章 旖旎春光第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六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運籌帷幄第九章 沽名釣譽
第十七章 鑿壁偷光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一章 易子而食第廿五章 信口雌黃第十八章 東南雀飛第二章 高朋滿座第廿三章 殺雞儆猴第廿七章 禍不單行第八章 玉殞香消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廿六章 家賊難防第十一章 彈冠相慶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四章 相由心生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十九章 上下同欲第四章 相由心生第廿六章 灞柳風雪第五章 山雨欲來第一章 易子而食第十四章 西出陽關第九章 物是人非第廿二章 火樹銀花第廿五章 信口雌黃第廿五章 信口雌黃第一章 如夢如幻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一章 白髮漁樵第十八章 東南雀飛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七章 欲加之罪第十二章 坐而論道第一章 如夢如幻第五章 山雨欲來第十七章 亡命天涯第十七章 亡命天涯第十一章 彈冠相慶第十一章 驚鴻一瞥第十章 紙上談兵第廿四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花自飄零第二章 城門失火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十二章 坐而論道第二章 城門失火第三章 意料之外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四章 勉爲其難第三章 秉燭夜談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廿六章 家賊難防第五章 狡兔三窟第廿二章 謝家寶樹第十八章 晚來欲雪第七章 旖旎春光第十八章 晚來欲雪第廿七章 禍不單行第廿四章 瞞天過海第十章 鳳冠霞帔第十章 鳳冠霞帔第十九章 一步登天第四章 短兵相接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人間地獄第九章 沽名釣譽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十九章 上下同欲第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一章 彈冠相慶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四章 短兵相接第四章 病入膏肓第十六章 英雄遲暮第二十章 花團錦簇第廿八章 陰差陽錯第廿九章 死不瞑目第四章 短兵相接第廿四章 瞞天過海第十三章 雖遠必誅第二章 人間地獄第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四章 相由心生第六章 花自飄零第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廿八章 陰差陽錯第十七章 鑿壁偷光第六章 花自飄零第三十章 懷恨在心第八章 子規啼血第廿一章 杯酒解兵第十三章 作繭自縛第七章 旖旎春光第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六章 運籌帷幄第六章 運籌帷幄第九章 沽名釣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