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

兩位宰輔領着一堆官員在土道上跑來跑去,挨家挨戶去購買乾糧,各種顏色的官袍腳步蹣跚來回,看上去既滑稽又辛酸。

楊國忠來到一戶土坯牆的人家,敲開了門雙手託着錢,對面前的老人說道:“老人家,賣我一些乾糧罷。”

老漢低頭看了看他的裝束,訝異地問道:“你是朝廷的大官吧?怎麼會來到我們這小地方來?”

楊國忠只低頭閉口不言,老漢家人從廚房抱來了幾個胡餅,他把錢塞到對方手裡轉頭就跑。

“哎!用不了這麼多錢的。”

楊國忠抱着胡餅回來,獻給了皇帝和貴妃,李隆基餓了一上午,就着水乾啃了一塊餅,好歹填飽了肚子。

韋見素等人也帶着吃食回來,身後還跟着一大羣百姓,挎着籃子端着陶瓷盆,跪在行宮前獻上粗糧和米粥,還有些細糠。

妃子、諸王,和皇孫們爭相跑過去接過飯食,用手抓着往嘴裡塞,但因爲隨行人員太多,大部分沒有吃飽,龍武軍兵卒們多數都沒吃上飯。

妃子中有幾個悽慘地飆淚哭泣,很快便傳染了一大片,諸王皇孫們都哭了起來,官員和禁軍們也在旁邊拭淚。

老皇帝一邊哭一邊說道:“哭吧,但只許哭今日這一場,以後都給我精神起來,嗚嗚,不要再流淚。”

經過一場號喪式的哭泣之後,隊伍中的壓抑氣氛似乎減低了不少,李隆基讓楊國忠照價把糧食錢散給百姓們,並讓組織獻糧的鄉中耆老上前來面聖。

這位叫做郭從謹的老人膽子也挺大,拄着柺杖白髮蒼蒼來到皇帝面前,朝他叉手進言說道:“聖人吶,安祿山包藏禍心,陰謀反叛已經很久了,其間也有人到朝廷去告發他的陰謀,而陛下卻常常把這些人殺掉,使安祿山奸計得逞,以致陛下出逃。”

“我聽說先代的帝王務求延訪忠良之士以廣視聽,就是爲了這個道理。我還記得宋璟作宰相的時候,敢於犯顏直諫,所以天下得以平安無事。但自從天寶以後ꓹ 朝廷中的大臣們都忌諱直言進諫,都沒人敢說真話了ꓹ 只是一味地阿諛奉承,取悅於陛下。”

“陛下對於宮門之外所發生的事都不得而知,而那些遠離朝廷的臣民早知道會有今天了ꓹ 但由於宮禁森嚴,遠離陛下ꓹ 區區效忠之心無法上達。如果不是安祿山反叛,事情到了這種地步ꓹ 我怎麼能夠見到陛下當面訴說呢!”

李隆基憔悴地點點頭:“你說的都對ꓹ 這些全是我的過錯,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他又安慰郭從謹道:“郭先生請放心,我大唐的社稷不會就這麼完的,我的兒子們都還在,忠於社稷的臣子們都還在,等我們到達蜀中之後,定會發奮圖強ꓹ 體恤士兵臣僚,用不了多久ꓹ 我們還會奪回關中ꓹ 奪回洛陽ꓹ 奪回天下。”

郭老頭只是嘆了口氣:“請陛下用這話來自勉吧。”

皇帝揮手讓老人退下ꓹ 命令隨行士卒們各自到鄉村中購買搜尋食物,約好未時集合出發。

這一路上不斷有官吏士兵逃散ꓹ 近萬人的隊伍深夜到達金城縣時ꓹ 已經只剩下四千多人ꓹ 就連皇帝寵信的內侍太監袁思藝,也藉着夜色逃走。

金城縣縣令和百姓都已經不知所蹤ꓹ 許多人家的米缸和刁斗都還在,士卒和官吏們開始生火做飯,公主和郡主們去撿柴,也不顧污濁了羅裙煙火薰黑了面龐,一個個蓬頭垢面。

這時候正是春天多風的季節,隊伍駐紮在縣衙和臨近的金城驛站,到處黑燈瞎火,黃土原上的風沙吹進了刁斗裡。高力士給李隆基端來一碗摻雜了沙塵的粥。

皇帝不着急吃飯,而是站起來到處察看,瞧瞧哪個隨行官員手裡沒有食物,便喊叫着讓人去準備。

“士卒和官員們都比朕辛苦,讓他們先吃!皇子們都稍後!少吃一些餓不着!”

衆人再三勸諫之後,皇帝才退回到驛站草廳裡,楊玉環端着一碗粥吃了一兩口,便捂着肚子跑到門口嘔吐。李隆基端起碗嚐了嚐,感覺苦澀咯牙難以下嚥,但他若無其事地蹲在柱子旁邊,硬生生把一碗粥都幹了下去。

吃完飯之後衆人開始聚堆歇息,圍繞着驛站附近的民房躺下,這時候也不顧什麼高低貴賤了,互相枕着腿隨地臥睡。女眷們都聚集在一起,便溺就跑出去在野地裡,四五個妃子公主圍成一圈蹲下,警惕地望着周遭。

第二日他們繼續趕路,只是行路過程中食物越來越匱乏,兵卒們都叫苦連天。

十四日,逃難隊伍來到馬嵬驛這個地方,隊伍疲憊到了極點,士氣也低落到了極點。

此時天色已近黃昏,驛站兩邊的山林中有烏鴉啼叫,李亨面帶菜色蹲在一棵松樹下,李靜忠站在面前低聲說道:“殿下,時機已經到了,憤怒的龍武軍士兵就像是一把火,只要稍稍撩撥,他們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李亨猶豫地說道:“這樣好嗎?如此一來我們父子就真的形同陌路了。”

“殿下!此時不發,更待何時,等到了劍南可是楊國忠的地盤!到時候我們可就無計可施了。”

李亨最終下定了決心:“去請陳玄禮大將軍過來,我們需要他的支持。”

片刻之後,陳玄禮也來到了樹下,朝着李亨躬身叉手道:“殿下,今日之禍全因楊國忠一人作祟,安祿山包藏禍心不假,但沒有他推波助瀾,怎麼會反得如此快!爲了他自己的權力,阻止聖人召喚三鎮節度使李嗣業帶兵入朝,又逼哥舒翰帶兵出潼關遭到安祿山埋伏全軍覆沒,這一樁樁一件件,哪怕他有一件惡事落下,我們也不至於淪落至此。”

李亨擡頭看着他的眼睛:“那大將軍以爲該如何?”

陳玄禮一字一頓:“今日此時此地,就是楊氏覆滅之日。”

李亨抿着嘴脣,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行。”

……

日頭即將淹沒在山林中,山道四處瀰漫着炊竈白煙,馬嵬驛南門開始換防,龍武軍中侯張小敬帶着幾十名兵卒換下了白天的崗哨。他用眼色與手下進行交流,然後靠在門柱旁嚼着樹葉。

楊國忠帶着官員們不知從何處採買了些食物,用黃綢布包裹騎着馬進入了南門,站在空地上的十幾個吐蕃使節朝着楊國忠堵了過來,其中一人拉住了楊國忠的馬繮大聲道:“右相,把食物給我們一些!你總不能讓我們這些外邦使節跟着你餓死吧!這豈不是大唐的失禮!”

楊國忠硬拽回繮繩怒道:“沒有!連陛下和皇子們都沒有吃飽飯,哪來你們的!”

“這裡面是什麼!”

雙手抱胸靠在門柱上的張小敬鄙夷地睨着楊國忠與番使爭吵,呸一口將口中的樹葉殘渣吐出,突然高聲暴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了!”

十幾個龍武軍兵卒抽出刀劍衝上去,嚇得吐蕃使者慌忙抱頭鼠竄,楊國忠也反應極快,喊了一聲駕打馬朝驛站西門逃竄。

一名兵卒從背後摸出長弓,拉滿了弓弦射出,砰地一聲射中了楊國忠的馬鞍,這傢伙伏在馬背上揮動馬鞭,逃得更快了。

“拿來!”張小敬從兵卒手中搶過弓箭,拉滿如月稍稍上擡,箭矢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正中楊國忠的後背肩胛骨。

楊國忠痛吟了一聲,雖未傷及性命,但馬速明顯慢了下來。龍武軍兵卒蜂擁地追上去將他團團包圍。

楊國忠伏在馬背上臉色慘白,哆嗦着嘴脣咬牙道:“我乃當朝宰相,你們殺我,你們……你們就是謀反!”

兵卒們振臂呼喊道:“楊國忠楊國忠禍國殃民,人人得而誅之!殺了他!”

一名兵卒將他從馬背上拖下,衆人抽出橫刀亂砍狂剁,楊慘叫幾聲後便沒了聲息,被一名校尉割下頭顱,掛在長槍上豎在西門外示衆。

士兵們趁機鼓譟道:“楊國忠已伏誅!應當繼續清剿其朋黨!”

這時已經不需要人指揮,馬嵬驛外亂成了一鍋粥,龍武軍撲向了楊家人歇息的茅屋,把楊國忠的兒子戶部侍郎楊喧拖出來殺死,秦國夫人、韓國夫人及其子女被亂刀斬死,屍體被排列成一行。

御史大夫魏方進驚得面紅耳赤,大聲道:“你們好大的膽子,竟敢謀害宰相!”

一名校尉提着沾血橫刀轉過身去,對準他腹部一刀攮了進去:“去你媽的!”

對方將他的屍體踩在地上,將刀鋒拔出來,在袖口上擦拭了一下。

周圍的官員及其家眷驚恐萬狀,像羊羔一般依偎在一起瑟瑟發抖。

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
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四百四十章 安祿山這條魚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功成貴妃榻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四十二章 右相辦公流程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九百零九章 利益之謀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戰機已現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五十七章 都護府定策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克孜勒庫姆條約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二百零九章 李校尉來訪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