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

戴望不緊不慢地在地上來回踱步,回頭對李嗣業說道:“我還有一中策,主公可將三軍分別屯兵與灞上、細柳原和香積寺,然後放心入長安,入城之後陛下必然要加封你以三公之虛銜,並大家封賞你的子嗣親眷,主公只管應下來。他必然還要讓你擔任什麼天下兵馬副元帥這樣的虛銜,繼而取消你的三鎮行營節度使之位,將你麾下重新分散爲三鎮,各派三名將領統率。這就到了關鍵的時刻了,主公你須刻意閉口不言,皇帝雖多疑但心性羸弱,他必然會退而求其次,讓你來決定這三個節度使的人選。大夫可將自己最信任的人推上節度使之位,這樣一來主公雖被拔高,但不至於被架空,西北兵依然握在我們自己人手中。”

李嗣業低頭思慮踱步,突然回過頭來問:“你還有下策?”

“自然有,我的下策便是如今吐蕃屢犯河西,邊境所有守捉均已失陷,只剩下涼州武威、肅州張掖,西洲酒泉、沙洲敦煌孤守城池。主公可上奏皇帝說涼州不可失,願留一半兵馬助陛下收復洛陽,主公可帶另外一半重回河西、安西、北庭三鎮固守,靜觀中原之變亂,看看他們如何收拾殘局。如果不出我所料,若沒有主公參與平叛,就算弱如安祿山只剩下半數人馬,他們想要徹底平滅也需要七八年時間。等這七八年之後,主公也早已恢復昔日實力,坐地割據控疆萬里,父子世襲節度使之位,等到大唐徹底喪失民心之後,只需派一軍南下關中逐其失鹿,定鼎中原,是爲下策。”

戴望獨步走到牆根,又轉過身來說道:“可能你們會問,這一策爲何被稱之爲下策?是因爲此策一來傷及根本,八九萬強兵分割一半給予朝廷等於是自斷經脈,率四萬回河西與強敵吐蕃相爭,就算能夠大獲全勝收復河西全境,到時候也已損兵折將,實力一落千丈,恐怕再也不復昔日的兵強馬壯。”

“這二來,率軍平叛乃是大義所趨,大夫一旦率軍回河西,定然會被朝中一些文人清流以錦繡文章詬病唾罵,從而宣揚至天下,以至所有人都說你擁兵自重,消極平叛,棄家國於不顧。以至於主公之前取得的成就殲滅十萬,收復長安也會被掩蓋,所有人都只會記得你的錯處。主公雖然兵權在握,但話語權卻不在你這裡。”

這一點他很明白,話語權確實與權力無關,它只跟影響力有關。有些人雖然權傾一時,但終究抵不過昔日王朝的榮光,也抵不過主流思想的抨擊,最終落得個流傳千年罵名。

李嗣業低頭沉吟道:“下策對我來說損失太大無法接受,上策又太過激會致使局勢失控,倒不如就行中策。你們屯兵關中,我入朝見駕,你們與我都須見機行事。”他擡頭想了想,又開口吩咐段秀實道:“你去派人去將臧希液和封常清請來。”

段秀實躬身叉手道:“喏。”

等段秀實離開正堂後,李嗣業對眼前的田珍、戴望,燕小四衷心說道:“你們是我最信任的兄弟,只是此番我欲安排三個節度使承襲我的位置,卻需要全面兼顧,也必須能讓朝廷挑不出任何錯處來。所以我決定讓段秀實、封常清、臧希液三人接任北庭、安西、河西三鎮的行營節度使之位。燕小四你擔任河西行營節度副使給臧希液當副手,並繼續執掌炮營。這是我的核心機密所在,所以交給你我最放心。田珍你擔任安西行營節度副使,並執掌安西軍中的核心力量陌刀隊。戴望你擔任北庭行營節度副使,給段秀實打下手。”

三人齊齊站在李嗣業面前,躬身叉手說道:“請主公放心,我們定不會辜負主公期望。”

李嗣業欣慰地笑了笑:“到現在爲止,我麾下的所有人裡面,只有你們三人有資格叫我主公,我期望越來越多的人有這個資格。”

有些話李嗣業沒說他們也明白,留他們去擔當這三人的副手,等於是給他的安排加上了第二道保險,讓他們時刻留意封常清、段秀實、臧希液等三人,不使他們受到外來人的影響。

他們又在上洛郡等待了三天,只因爲封常清所在的潼關太過遙遠,對方騎快馬而來風塵僕僕,在城中驛館換馬後才急切地來到了李嗣業行轅所在地。

封常清進入正堂時,其餘兩位已經端正地跪坐在了下首,他擡頭去看李嗣業的眼色,瞧起來比平時要嚴峻得多。

他朝李嗣業叉手行禮後,訝異地問道:“發生什麼事了,這麼着急把我叫來。”

臧希液依然還矇在鼓裡,自然和他一樣懵懂地搖了搖頭,段秀實倒是氣定神閒,心中還頗爲得意,看來他們三個人裡面,李大夫最信任的還是我\。

李嗣業從案几前站起來,走到堂中伸手請封常清與他們兩人坐成一排,才緩緩後退兩步,把雙手並拱手在額前,對他們三人長揖了三次。

三人面上皆露出吃驚之色,連忙惶恐地站起來對李嗣業叉手道:“大夫折煞我等了。”

李嗣業擡起手掌制止他們行禮,口中說道:“你們三人先聽我把話說完,其中的關節段秀實已經知道了。如今朝廷忌我權重,欲削我兵權,我當入京師勸諫陛下,不使三軍八萬多將士落入旁人之手。我要向陛下舉薦你們三人分別掌管三鎮行營節度使,這是我今日對三位的囑託與期望所行之禮,我把西北三鎮兄弟們的身家就交到你們手裡了。”

三人臉上神色已由最初的吃驚變爲了凝重,心裡的活動想必更加豐富,用眼角的餘光相互交流眼色之後,連忙叉手單膝跪地。

封常清目光誠摯地說道:“大夫與我等有知遇之恩,封常清豈能忘卻,今後不論外人如何拉攏,常清絕不負大夫的衷心。安西兩萬弟兄只忠於大夫一人。”

段秀實也叉手說道:“我與大夫初次相遇是在平定黑黃突騎施,進攻怛羅斯城的戰役中,一路風雨走來已經十八載有餘。在段秀實眼裡,大夫於我不但有提攜之恩,也有袍澤手足之情。秀實心中雖有社稷百姓,但我願意在大夫面前立誓,此生絕不負大夫。”

臧希液最後表態:“臧希液是將門子弟,我家祖上雖世受皇恩,但我深知只有大夫才能夠讓我施展才具,也只有大夫才能夠平定叛亂。只要不讓我造反,別的人誰想染指河西軍以代大夫,我臧希液第一個不答應!”

李嗣業再次向他們三人作了一個長揖,感動地說道:“如此一來,我就可以放心入長安了,把三軍交到你們手裡,我非常欣慰。”

……

—————

至德元年,臘月初一,李嗣業身邊只帶親衛將領庫班尼一人,騎一匹白馬從春明門入長安。

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
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九百零六章 襄陽陷入相持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別跟都護談錢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四十一章 具有傳奇色彩的餅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太上玄元皇帝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九百二十六章 江城漢口陷落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五百五十三章 人情終究要來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謂奸相第六百零一章 僞裝敗退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二十五章 石階隱殺妖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