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

李嗣業率軍回到成都後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又在城中給嚴武建了一座祠堂,命人塑像香火供養。第二件是對參加討伐蜀中的將士論功行賞,其中崔氏兄弟功當第一,崔寧被任命爲成都尹兼任劍南川中節度使,兄弟二人都被加封了郡公。第三件事是在蜀中施行新稅法,以兩稅法和攤丁入畝結合,免去蜀中一年賦稅,用於擴建新的劍南軍。新劍南軍被分爲四軍五城六守捉,團結營改名爲軍陣容保持不變,另外三軍分別爲東川軍,西川軍,和重慶軍。

對於這三軍軍使的人選,李嗣業自有打算,他再次前去拜訪了郭氏兄弟,希望他們能夠在川中擔任軍職務。

郭英義和郭英幹出於對自身處境的考慮,更是由於李嗣業厚葬嚴武后,獲得他們的一部分好感。他們答應了李嗣業的要求決定出山,分別擔任了東川軍和西川軍的軍使。原益州刺史杜濟擔任渝州刺史兼重慶軍軍使,這樣川中就形成了兩大一小的相持平衡格局。

此時李嗣業已經入川半年之久,在這期間南方朝廷欲趁着李嗣業進攻蜀中伺機北伐,從襄陽出發北上進攻武關,被武關守將阿史那啜律擊退。

相比起李亨的北伐力度,史思明對河東,關中等軍事要塞的進攻則尤爲激烈。他兩次派兵進攻雲州城,都被白孝德防守得水泄不通,只能無功而返。雲州城行不通,他便派兵企圖從太行八陘之井陘進攻太原,被李崇豹在井陘關擊退。

至於山河表裡的潼關,史思明不認爲自己有安祿山那樣的好運氣能攻下來。

李嗣業能夠順利地攻下成都不至於後方失火,除去麾下軍隊訓練有素,將士勇猛之外,最主要的是因爲他所佔據的區域是天下間地形最爲複雜的地帶,囊括了太行山王屋山之間的三晉,秦嶺山脈環繞的關中和漢中,有橫斷山脈和大巴山的蜀中,更有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的朔方,這些地區面對中原和江南有天然的地利優勢。但同時也與北方的回紇吐蕃契丹等部接壤,容易受到進攻襲擾。

吐蕃蘇毗如自從在隴右大敗之後,再沒有對河西隴右地區進行過大的軍事行動,但他們將戰略重心轉到了蜀中,企圖越過橫斷山脈進攻川中盆地,所以李嗣業對新任劍南節度使崔寧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只要這兄弟倆不鬧什麼幺蛾子,他可以保證他們能夠享受待遇壽終正寢。

在崔寧擔任河西節度使之初,吐蕃對川中進行了三次大的進攻,都被崔寧帶着劍南軍擊退,李嗣業因此多進行了幾次口頭嘉獎,又賞賜了大批財物。

除去吐蕃之外,回紇勢力中的親唐派也蠢蠢欲動,以助唐平叛爲藉口多次襲擾河套地區的三受降城和河東一帶。

李嗣業爲了維持背後的安定以進行統一戰爭,決定派出使者攜帶大量錢財安撫回紇。回紇可汗口頭上答應得很好,盟約也簽訂得痛快。但過去不久便舊病復發,照舊對朔方與河東施展進攻。

李嗣業心急如焚,中原是主要的產糧區,人口恢復快,徵兵也容易,若是給史思明發展壯大的機會,日後若想要滅他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而想要收拾回紇,也至少需要一年時間的戰爭準備,且動用兵力糧草耗費巨大,容易讓史思明從背後鑽了空子。

在前後三撥使者失利的情況下,北都太原留守,兼中書門下平章事岑參主動請纓,前往回紇金汗王帳商議和親。

李嗣業點頭應允,反正要嫁也是嫁李唐家的女兒,他是空手送人情,一點兒也不吃虧。

岑參帶着隨從們一路北上,終於到達金汗王帳,見到了回紇的統治者葛勒可汗。

回紇人也信奉中原那一套君權天授,認爲天可汗李唐皇室纔是受到上天祝福的合法統治者,對於李嗣業這樣的叛逆者自然鼻子不是鼻子,眉眼不是眉眼,反感得很。

葛勒可汗倨傲地坐在白狼皮氈上,挑起眼皮望向下方的岑參問道:“你是中原哪個皇帝派來的使節?”

岑參坦然回答道:“當然是坐在長安大明宮年號爲元朔的皇帝陛下。”

“你是哪裡找來的貨冒充皇帝,難道是個人就可以穩坐三大殿?在我看來真正的大唐皇帝只有開創盛世的李隆基和在靈武繼位撥亂反正的李亨。”

“李亨重用閹人,消極平叛,失德失民心,已經退往江東一隅之地,可見我元朔皇帝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葛勒可汗突然身體前傾,大聲說道:“別在這裡自欺欺人了,立在長安的這個只不過是李嗣業的牽線木偶,他遲早會殺掉這個木偶篡位稱帝,到時候他就是篡立的反賊,有何資格來與本汗和親?長生天眷顧的是大唐李氏與我回紇可汗,他一個冒牌的李姓,有何資格接受這天賜給的饋贈?”

“哈哈,”岑參笑了兩聲,看了看衆人的表情,又繼續大聲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哈。”

汗帳中的武士拔出彎刀,葛勒可汗怒問道:“你笑什麼?”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我們漢人有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看來可汗不常讀史銘記過往,但你總不會忘記你的父輩是如何起家,如何開始統治漠北這片廣闊土地的吧?突厥可汗雄踞草原之時,你們回紇屬於鐵勒九部之一,受突厥汗國統治達百年。前突厥被大唐滅國後,你們分爲二十多個羈縻州受大唐統治,後突厥重新建國之後又轉投了突厥,二十多年前你父才聯合葛邏祿等部合力推翻突厥,建立回紇汗國。難道我也可以這樣說?長生天真正眷顧的乃是突厥阿史那氏,你們不過是犯上作亂的叛賊?”

“放屁,”站在可汗身邊的回紇大埃斤反駁道:“你們家主子李嗣業如何能與我可汗相提並論,況且我們立國之前便是獨立部落,雖受突厥佔據卻是抗爭不斷,哪像你們家主人,做皇帝臣子受皇帝恩惠,到頭來竟要背主篡逆。”

“回紇部落抗爭不斷?你說的那是百年之內的事情,百年以前呢?”

大埃斤雙手一合笑道:“百年之前的事情誰能知道。”

“我自然知道。”岑參在帳中來回踱步談笑風聲,說道:“你們回紇起源於鐵勒諸部中的韋紇、烏護,這個時候雄踞草原的是突厥人,你們爲突厥臣。早先你們在天山以北活動,被稱之爲丁零,這個時候統治你們的是柔然,漢人稱呼你們爲高車和敕勒人,突厥人先把你們統一起來,然後纔去攻打柔然雄踞漠北。說你們不是吐蕃人的臣下,說你們獨立自主不斷反抗,還能要點兒臉嗎?”

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
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一百八十三章 宗呂不死有後福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八百七十二章 後方被人偷襲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零四章 自負自私之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安不欲留第一百四十二章 彈棉花,做棉被(感謝蒙古一胖子打賞)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曲終人離散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