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笳鼓(七)

黃萬山一馬當先,衝在整個大軍的最前方。

在王洵將令旗都交給老搭檔沙千里那一刻,他就預料到,自家都督大人又準備挖陷阱給對手跳了,便悄悄地知會本部弟兄蓄勢以待,事實果然如此,老奸巨猾的艾凱拉木在不知不覺間便着了王洵的道,非但令大食東征軍本來就不太高的士氣弄得直落谷底,急於逃命之時,又將自家陣腳弄的一片大亂。

這種足以一擊致命的破綻,是個帶兵者都不會放過,更何況沙千里與王洵之間早已形成了默契,當即,藥剎水聯軍如洪流般從山坡上咆哮而下,而他們的敵人大食軍,卻如同一堆失去了方向的螞蟻,被洪流衝得四分五裂。

獨立潮頭,看紅旗漫卷的滋味,令黃萬山興奮得大喊大叫,他不是第一次上陣的新丁,當年在高仙芝麾下也一樣曾經勝得酣暢淋漓,但那支安西軍與現在這支安西軍,在風格上卻有着極大的不同,那種完全建立在絕對實力上的勝利,而現在這種捏着一把汗之後的釋放,也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後者更刺激,更過癮,更讓容易令人心情激盪,後者更年青,更進取,更充滿活力,不知不覺,黃萬山就喜歡將身邊這支隊伍與當年高仙芝麾下的安西軍做比較,但每次比較的結果,都令人他對現在的隊伍更滿意一些,也深深地爲之自豪。

雖然王洵這個大宛都督,只是安西節度使麾下十幾位都督中的一個。雖然王洵眼下在戰略和戰術方面的造詣還不能與當年的高仙芝比肩,距離封常清相去更遠,但是,高仙芝已經徹底歸隱,遠離軍界,封常清雖然頗受皇帝陛下青睞,聖眷和風頭都一時無兩,可他畢竟已經是年過半百的人了,一言一行中,都隱隱透出了暮氣,而王洵卻只有二十歲,崢嶸盡現的二十歲,想想吧!有朝一日,王洵真正繼承了封常清的衣鉢,成爲新的一代安西節度使,那將是何等一般模樣,對安西軍,對於西域,對於大唐,又是怎樣一個結果。

想想吧!一個年青的統帥,帶領着一羣同樣年青的,入主安西軍,將給其注入怎樣的活力,一個褪盡暮氣,革除積弊,重新振作精神的安西軍,將會怎樣的令人神往,其必將如乳虎嘯谷,羣山低眉,如雛鷹展翼,百鳥俯首,如旭日,如春江,如東風,如熔岩,橫掃一切阻擋,滌盪一切妖魔鬼怪,誰也不能當面硬撼他的鋒櫻,誰也不能停止他的腳步。

想想自己身處在這樣一支充滿希望的隊伍當中,追隨着這樣一個幾乎擁有無盡上升空間的主帥,黃萬山如何不激動,如何不自豪,功名但在馬上取,倘若沒有跟對人的話,一樣會老死了馮唐,等白了李廣的鬍鬚,只有跟對了人,身處與一個上升的隊伍之中,才能得償所願,爲自己,被子孫後代,博來揮霍不盡的榮華富貴,才能留名史冊,讓後人提起來你的功業來,都舉首嚮往。

衝着衝着,他便插進了大食東征軍的深處,艾凱拉木此刻追悔莫及,用盡全身解數試圖收攏自家隊伍,可惜軍心已亂,而他個人威望也已經降至了統兵以來的最低點,發出的命令,根本沒多少人響應,偶爾幾個遵從的,也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被黃萬山帶領麾下弟兄策馬掄刀一陣猛剁,立刻又給砍了個狼奔豚突。

大食軍的中央陣列,如同積雪遇到的陽光般,迅速瓦解,兩翼的隊伍情況不比中央好哪去,他們雖然面對的不是唐軍,卻同樣傷亡慘重,只會打順風仗的藥剎水諸侯聯軍,見到對手戰鬥力如此之差,一個個興奮得像見到獵物的野狼。

“啊――啊――啊”:“嗷――嗷――嗷”,他們惡狼一樣嚎叫着,在戰鼓聲的催促下努力向前,一波波攻入大食軍隊列,一波倒下,又奮不顧身地衝上另外一波。

“啊――啊――啊”:“嗷――嗷――嗷”,他們像惡狼一樣嚎叫着,與獵物撞在一起,刀對刀,矛對矛,胸口對着胸口,他們在唐軍的激勵下,忘記了恐懼,忘記了疼痛,忘記了自己和敵人的實力和訓練程度差距。

他們像唐軍一樣渴望着榮譽,渴望着勝利,渴望着勝利之後的驕傲與自豪。

大食軍的人數是唐軍和藥剎水諸侯軍的兩倍,聲勢卻連對手的一半都不如,中軍稍稍抵抗了一會,便迅速向內塌陷,兩翼在諸侯軍的衝擊下,也土崩瓦解,幾名身經百戰的大食宿將,帶領着各自的嫡系,妄圖將兩翼重新穩住,然後給唐軍來個側面包抄,卻不料被打瘋了的諸侯們連砍帶拽,很快就掉落於馬下,然後被馬蹄揚起的煙塵一裹,頃刻便不見了蹤影。

“穩住,穩住陣腳,後退者,殺!”艾凱拉木急得滿頭是汗,揮舞着彎刀,衝着潰兵亂砍亂剁,鮮血和死亡使一些人瞬間清醒,他們在幾個身穿錦袍的將領約束下,聚集成團,保護於艾凱拉木的周圍,,然後伸出彎刀,阻截其他逃命者。

戰團越聚越大,很多失去了主心骨的潰兵,也蜂擁過來,與大隊人馬擠在一起,共同抵抗唐軍的衝擊,他們如同洪流中的螞蟻般,抱成緊緊的一團,用外圍少數人的犧牲,來換取大部分人的生存。

這個戰術非常殘酷,卻行之有效,漸漸的,唐軍的壓力便不再像先前一般沉重了,大食軍退後的腳步也漸漸放緩,甚至出現了原地停滯的現象。

“衝過去,把他們驅散!”王洵及時地發現了戰場中的變化,迅速做出決定,他不喜歡袖手旁觀,乾脆自己策動了坐騎,宇文至無奈地聳了聳肩,舉着角弓迅速跟上,宋武像万俟玉薤等人揮了揮手,也縱馬追到了王洵身側。

見到此景,沙千里果斷地發出命令,藉助號角聲讓附近的弟兄們向王洵靠攏,在其身後臨時組成一條攻擊陣列,幾個領軍衝殺在第一線的將領,如黃萬山、方子陵和魏風等人,也默契地放緩了進攻速度,蓄勢以待。

威風了這麼久,他們不光要調整自己和麾下弟兄的體力,也要顧全大局,把首功讓給都督大人。雖然都督大人過後未必肯領這份人情,可大夥不能沒有這份心思和眼力架兒。

戰場上突然發生的變化,讓急於扭轉局面的艾凱拉木長出了一口氣,但是,很快他的聲音就又變了調:“穩住,穩住,向我靠攏,向中軍靠攏,吹角,趕緊吹角啊!”

“向中軍靠攏,向中軍靠攏!”聚集在艾凱拉木附近的將士們,也發現了勢頭的不對,拼命地將號令喊出來,以期被戰場上每一名六神無主的自己人都能聽見,大夥誰都明白,今天的戰鬥,失敗好像已經是必然的結局,但有秩序的撤離戰場和爭相逃命,卻有着本質上的差別,前者可以讓東征軍實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後者卻連自己的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驚惶的叫喊聲,同時提醒了敵我雙方,很多慌不澤擇路的大食士卒,順着喊聲一頭扎向了人堆兒,周圍正在大過砍殺癮的部族武士們,也吶喊着,從各個方向蜂擁而來。

他們可不是唐軍,不必聽沙千里的調遣,有這麼大一堆軟柿子可以捏,豈肯平白放過,匯聚在艾凱拉木周圍的人團,在外力的衝擊下,驟然向內縮了縮,然後驟然又向外擴展,穿着不同衣衫,舉着不同兵器,說着不同語言的士卒,攪在一起,血肉橫飛,黃煙翻滾。

已經衝到目標近前的王洵立刻被盟友絆住了腳步,不顧一切繼續向前攻擊,必然會有“自己人”,死於他的馬蹄之下,而轉身推開的話,又會讓縮在戰團深處的敵軍,得到喘息時間,一旦讓艾凱拉木恢復了清醒,重新整頓隊伍,聯軍勢必將付出更大的犧牲。

正猶豫間,宇文至已經替他做出了決定,只見此人將手一搭,便是三支羽箭扣在了右手掌心中央,隨後快速拉動弓弦,只聽“嘣,嘣,嘣”連聲脆響,三支羽箭頭尾相繼,呼嘯着着向敵陣正中央飛去。

“保護大帥!”敵軍當中,有人扯開嗓子示警,隨即,艾凱拉木身體一歪,便被侍衛推下了坐騎,忠心的侍衛自己卻躲閃不及,被三支羽箭陸續射中脖頸,肩膀和左胸,哼都沒哼,仰面落馬。

“不想死的,距離艾凱拉木遠點兒!”宇文至又是一聲斷喝,拉動弓弦,射落敵軍的帥旗,他的呼喊用的是唐言,敵軍當中,只有少數幾個人能聽得懂,但羽箭的威力,遠遠超過了言語。

隨着帥旗的掉落,艾凱拉木身邊的人羣,立刻如冷水淋上了熱油般,飛濺着四散奔逃,原本擠壓一起,碩大的人團,從內向外,迅速解體。

“殺,活捉艾凱拉木!”到了此刻,王洵已經無需猶豫,策馬,提臂,將長槊端平,伸直,藉着戰馬的速度衝向敵陣正中央,同一時間,宋武和万俟玉薤等人舉起橫刀,在王洵左右兩側,各自形成一個由刀鋒組成的羽翼,所過之處,斷臂殘肢飛濺。

輕騎兵的威力不在於敵軍硬撼,而是沿着缺口擴大戰果,鋒利的刀鋒,藉助戰馬的衝擊之勢,在敵人身體上一蹭,便能蹭出條半尺長的大口子,皮甲、肌膚、筋絡,全都在刀鋒下裂爲兩段。

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國殤(三)第1章 笳鼓(一)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霓裳(一)第4章 破軍(三)第6章 大唐(三)第4章 霜降(五)第6章 雙城(中)第4章 英魂(六)第1章 秋聲(二)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國殤(五)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社鼠(三)第1章 秋聲(六)第2章 礪鋒(三)第5章 異域(四)第5章 異域(七)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六)第6章 雪夜(三)第6章 大唐(四)第1章 羽衣(四)第6章 雪夜(五)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秋聲(六)第4章 破軍(四)第1章 笳鼓(六)第1章 看劍(一)第6章 大唐(六)第6章 雙城(中)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英魂(七)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霜刃(四)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壯士(一)第5章 異域(三)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殘醉(一)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羽衣(三)第5章 異域(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3章 壯士(一)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礪鋒(三)第2章 天威(三)第5章 紫袍(二)第4章 社鼠(四)第2章 天威(四)第4章 霜降(二)第3章 霜刃(三)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驚蟄(六)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雪夜(六)第3章 陽關(一)第6章 大唐(四)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初雪(七)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礪鋒(四)第1章 秋聲(五)第6章 雪夜(五)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破軍(三)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早寒(一)第1章 羽衣(三)第3章 霜刃(五)第3章 霜刃(四)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大唐(三)第3章 壯士(四)第3章 正氣(一)第2章 天河(七)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殘醉(四)第5章 紫袍(五)第2章 天河(一)第6章 雪夜(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1章 看劍(一)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羽衣(八)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破軍(五)
第1章 羽衣(六)第3章 國殤(三)第1章 笳鼓(一)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霓裳(一)第4章 破軍(三)第6章 大唐(三)第4章 霜降(五)第6章 雙城(中)第4章 英魂(六)第1章 秋聲(二)第4章 破軍(三)第4章 英魂(九)第2章 天威(四)第3章 國殤(五)第6章 驚蟄(二)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社鼠(三)第1章 秋聲(六)第2章 礪鋒(三)第5章 異域(四)第5章 異域(七)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六)第6章 雪夜(三)第6章 大唐(四)第1章 羽衣(四)第6章 雪夜(五)第3章 陽關(二)第1章 秋聲(六)第4章 破軍(四)第1章 笳鼓(六)第1章 看劍(一)第6章 大唐(六)第6章 雙城(中)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英魂(七)第2章 天威(六)第3章 霜刃(四)第1章 秋聲(三)第3章 壯士(一)第5章 異域(三)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霜刃(六)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殘醉(一)第6章 驚蟄(九)第2章 殘醉(二)第1章 羽衣(三)第5章 異域(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3章 壯士(一)第4章 破軍(五)第3章 早寒(二)第2章 礪鋒(三)第2章 天威(三)第5章 紫袍(二)第4章 社鼠(四)第2章 天威(四)第4章 霜降(二)第3章 霜刃(三)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驚蟄(六)第3章 正氣(四)第6章 雪夜(六)第3章 陽關(一)第6章 大唐(四)第6章 大唐(一)第2章 初雪(七)第2章 天河(六)第3章 國殤(八)第2章 礪鋒(四)第1章 秋聲(五)第6章 雪夜(五)第4章 英魂(六)第4章 破軍(三)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早寒(一)第1章 羽衣(三)第3章 霜刃(五)第3章 霜刃(四)第1章 秋聲(四)第6章 大唐(三)第3章 壯士(四)第3章 正氣(一)第2章 天河(七)第4章 霜降(三)第2章 殘醉(四)第5章 紫袍(五)第2章 天河(一)第6章 雪夜(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1章 看劍(一)第4章 英魂(二)第1章 羽衣(八)第6章 大唐(四)第5章 紫袍(九)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破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