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笳鼓(八)

“不要信他!他在想辦法拖延時間!”恰恰阿悉蘭達趕來向王洵請纓,聽到俘虜的話,唯恐王洵上當受騙,扯開了嗓子提醒。

此時的王洵,思維已經很難受旁人左右。揮了揮手,示意阿悉蘭達稍安勿燥,然後命令侍衛將俘虜推回來,笑着問道:“你都聽見了?給我一個相信你的理由。別拿自己的性命來賭咒發誓,我知道,你不怕死!”

艾凱拉木的替身被王洵問得微微一愣,心裡陡然涌起一股知遇之感。咧了下嘴巴,嘆息着道,“你們大唐有句古話,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會失去效果。此刻忽倫和怛沒二城對您來說,不過是砧板上的魚。早打晚打沒什麼區別。我縱使存心拖延,又能拖延得了幾時?!”

王洵本以爲此人只是唐言說得比較流利,外加有幾分膽色而已。卻沒料到這廝對中原文化如此熟絡。楞了楞,笑着說道:“這個理由的確過得去。那你說說,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兵不血刃地拿下這兩座城池?!“

“我跟忽倫城的城主阿里依,曾經跟同一個老師學習。按你們大唐的說法,是同窗之誼。我寫一封信過去,把雙方實力對比說清楚了,相信他會做出正確選擇。不過大人您得答應我,入了城後,第一,不得亂殺無辜。第二,不得故意與城內的天方教衆爲難!”

“這是兩個條件!”王洵伸出手指,在俘虜面前晃了晃,笑着提醒。“你先前說,只要我答應一個條件,便能不用一兵一卒拿下忽倫城。現在卻提了兩個!”

“我可以拿下兩座城池,一座算一個條件!”艾凱拉木的替身反應極快,迅速爲自己找到了充足的理由,“我可以寫信,勸忽倫城城主阿里依將城池獻給大都督。而怛沒城的守將是阿里依的弟子,做老師親自到城下說降,他也沒有頑抗到底的理由!”

這個承諾令王洵多少有些心動。猶豫了一下,繼續問道:“你又如何保證,阿里依師徒肯聽你的勸?!”

“柘折城和俱戰提的前車之鑑不遠。大人的威名,整個西域估計此刻沒人不知曉!”艾凱拉木的替身聳了聳肩,帶着幾分嘲諷的語氣迴應。

柘折城被毀了四分之三,俱戰提的下場好些,殺戮和劫掠被王洵強行下令禁止,不過,那也是天明之後的事情了。夜半時分,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雖然責任都不在王洵,被人當面提起來,依舊令他覺得有些尷尬。忍不住冷笑了幾聲,撇着嘴回敬道:“貴國當年東進之時,恐怕不比王某做得好。若是當日柘折城被貴國的東征軍所破,不知道其中有幾個百姓能平安活下來?!”

“艾凱拉木對軍隊的控制能力,尚不如大人你。東征軍中,也有的是抱着發財目的而來的惡棍。”替身說話很磊落,直接承認自家人一樣會燒殺搶掠。

光是這份態度,已經令人很是意外了。王洵又楞了楞,笑着結束了這個讓雙方都很尷尬的話題,“我給你一次機會。你準備寫信吧!不過,只此一次。明天正午之前,如果忽倫城主不肯主動出外請降,就別怪我下手狠!來人,給他鬆綁!準備筆墨。”

“諾!”左右侍衛答應一聲,上前給艾凱拉木的替身鬆開綁繩。阿里蘭達急得在旁邊直搓手,然而卻沒膽子質疑王洵的決定,只好眼巴巴地看着俘虜繼續賣弄虛玄。

須臾,有人拿來毛筆和紙張。艾凱拉木的替身活動了活動被綁麻了的胳膊,將毛筆折斷,用後半截堅硬部分沾了些墨汁,在紙上奮筆疾書。片刻之後,一封勸降信寫就。他自己將其提起來,對着陽光小心翼翼地曬乾,折整。然後雙手捧給王洵,用十分恭敬的口吻說道:“請大人派得力手下,將這封信送到忽倫城主之手。如果現在就出發的話,估計用不了明天中午,您就能到忽倫城中慶功!”

“你這麼肯定?”王洵看不懂信上鬼畫符般的文字,但據他所知,天方教衆的中上層,大多是寧願死後去天國享福,也不肯正視人間現實者。很少有人會懂得審時度勢。

“他手中兵馬只有一千出頭。拼死抵抗有什麼意義?還不如降得痛快些,免得又給別人找到搶劫和殺戮的藉口!”

後半句話,就有些故意挑釁了。阿悉蘭達等人聞聽,立刻大聲呵斥,“住嘴!大人給了恩典,你別得了綿羊,還想再拿走一頭駱駝。有本事叫忽倫城主別投降,老子正愁渾身的力氣沒地方用!”

艾凱拉木的替身笑了笑,根本不理睬阿悉蘭達的怒喝。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又令王洵對他多了幾分好感。將信暫時交給身邊侍衛,然後非常客氣地問道:“你到底叫什麼名字?你替我做這些,不怕艾凱拉木知道後找你家人的麻煩麼?”

對於敢相信自己誠意的王洵,替身心裡頭多少還有幾分欽佩。躬了下身,大聲迴應,“回都督大人的話,末將叫奧馬爾?達拉木克?本?歐德,我的唐言老師給我起的名字叫馬寶玉。您叫我馬寶玉即可。至於艾凱拉木那廝,他打了敗仗,估計根本沒膽子如實向上彙報。更不敢把忽倫城丟失的原因,詳細地傳回國內去!”

“馬寶玉?!”王洵對起這個名字的人很感興趣,“你老師是唐人麼?他叫什麼名字。”

“他叫杜環,是高仙芝將軍的司倉官,三年前,在怛羅斯之戰中,被我軍俘虜。屬下看他像個讀書人,就將其買下來,留在了身邊。直到去年才送到庫法城中去教導家族中其他晚輩學唐言。”

“噢!”王洵輕輕點頭。杜姓在中原是個大姓,族中人才輩出。其中一兩個追隨在高仙芝帳下謀出身,不算什麼奇怪的事情。令他好奇的是此人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居然教導出馬寶玉這樣的人物,非但唐言說得流利無比,連同中原的很多歷史、典故,好像也了熟於心。

從馬寶玉的言談中,不難發現他的家族在大食也算是一個望族。這一點令王洵對此人的好感又多了不少。帶着幾分惺惺相惜意味,他笑着從万俟玉薤手中拿回馬寶玉寫的那封勸降信,“我麾下的人沒幾個能說大食話。不如你替我跑一趟庫倫城,親自勸阿里依城主出來向我請降。我可以答應你,無論城中任何人,只要他不主動鬧事,我的人便不會傷害他。此外,完成了這趟任務後,咱們就算兩清,我可以給你盤纏和駱駝,放你回國。”

“大人!”話音剛落,周圍立刻響起一片反對之聲。

王洵根本不爲反對意見所動,只是笑殷殷地看着馬寶玉,等待對方的答覆。後者做夢也沒想到,鐵錘王居然會相信自己到了如此地步,在一片質疑聲中楞了半晌,才躬下身子,鄭重承諾,“大人敢相信我,如果我再推辭的話,就太給大食男人丟臉了。請給我一匹快馬,一把彎刀。我立刻就出發!”

“十三,去給他找戰馬和彎刀!”王洵不顧衆人的反對,立刻向身邊侍衛統領下令。

“是,大人!”王十三眼裡素來只有王洵一個,立刻領命而去。片刻之後,牽了一匹大宛良駒回來,將馬繮繩親手遞給馬寶玉,然後解下腰間橫刀,丟進對方懷中,“拿着這把刀防身,希望你別讓大人看走眼。如果你敢辜負大人的信任,即便是追到那個什麼庫法,我也要把你的人頭帶回來!”

“莫非這世界上,只有你們大唐男兒信守承諾麼?”馬寶玉飛身跳上坐騎,向王洵舉了舉橫刀,“大都督帶着隊伍慢行,在下到忽倫城中等你。”

說着話,雙腿一敲馬鐙,轉頭疾馳而去。

眼看着王洵如此輕易地上了一個俘虜的當,藥剎水沿岸諸侯個個急得捶胸頓足。望着遠去的煙塵發了好半天呆,才悻悻散開。

阿悉蘭達最爲沮喪,卻不敢明顯地表露出心中的不滿,一邊走,一邊低聲抱怨,“那人一看就是個騙子。大都督卻放他走。雖說聯軍所向披靡,可讓忽倫城做足了準備,總要多廢些力氣!”

“既然大都督喜歡找樂子,就由着他吧。反正忽倫城中也沒多少兵。即便提前做了準備,也多堅持不了幾天。”曹忠節倒很會自我安慰,咧了下嘴,笑着迴應。

“你們怎麼知道大都督一定會看錯人?萬一大都督賭對了呢?!”鮑爾伯同樣心裡很失望,卻容不得別人對王洵絲毫的不敬。站住腳步,對着旁邊的同伴發問。

“怎麼會?!”阿悉蘭達不容一個晚輩如此駁斥自己,回過頭,鐵青着臉說道。“跟大食人講信譽,那不是自己糊弄自己麼。他們什麼時候守過承諾?!”

大食人的信譽在藥剎水流域,的確一直不怎麼樣,但鮑爾伯更相信王洵的判斷力,“可大都督的決定幾時失誤過?至少到現在還沒有!我跟你賭一百匹駱駝,無論勸降事情成與不成,那個姓馬的,都一定會自己回來覆命。你敢跟我賭麼?”

“當……”阿悉蘭達本能地就信口迴應,話到嘴邊,卻又將後半截硬吞回去,憋得自己面紅耳赤。

一百匹駱駝,不算什麼大數目。今天分到手中的戰利品都不止這些。可輸給一個晚輩,卻太令人顏面無光。“我怎麼認爲自己會輸掉?!”猛然間,他驚詫地想到。隨即,被自己的想法驚了個目瞪口呆。

“我怎麼會相信自己輸掉?我怎麼沒等開始,就認爲自己會輸?!爲什麼,爲什麼?”

第2章 天威(三)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白虹(四)第4章 社鼠(四)第3章 霜刃(二)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英魂(三)第3章 陽關(一)第2章 天河(三)第4章 霜降(二)第5章 雙城(四)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初雪(三)第3章 國殤(三)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霜降(二)第3章 正氣(一)第2章 殘醉(四)第4章 樓蘭(一)第2章 天河(五)第6章 驚蟄(九)第5章 雙城(六)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初雪(八)第6章 驚蟄(四)第3章 壯士(六)第3章 霜刃(二)第6章 驚蟄(八)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英魂(七)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曉(二)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霓裳(三)第4章 英魂(六)第2章 初雪(七)第2章 初雪(五)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社鼠(六)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礪鋒(五)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社鼠(三)第3章 國殤(五)第3章 國殤(四)第5章 異域(七)第6章 雪夜(六)第4章 社鼠(一)第5章 春曉(六)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陽關(八)第5章 不周山(一)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殘醉(二)第6章 大唐(九)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霓裳(三)第6章 大唐(三)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初雪(八)第6章 大唐(七)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雙城(四)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霓裳(一)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三)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社鼠(六)第2章 霓裳(五)第4章 光陰(二)第3章 霜刃(一)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天河(三)第4章 社鼠(五)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秋聲(三)第5章 雙城(四)第4章 社鼠(二)第4章 光陰(三)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樓蘭(二)第5章 雙城(二)第4章 英魂(三)第1章 笳鼓(五)第5章 紫袍(十)第6章 驚蟄(二)第2章 霓裳(五)
第2章 天威(三)第6章 驚蟄(八)第1章 白虹(四)第4章 社鼠(四)第3章 霜刃(二)第5章 不周山(五)第4章 英魂(三)第3章 陽關(一)第2章 天河(三)第4章 霜降(二)第5章 雙城(四)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初雪(三)第3章 國殤(三)第4章 光陰(三)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壯士(二)第4章 霜降(二)第3章 正氣(一)第2章 殘醉(四)第4章 樓蘭(一)第2章 天河(五)第6章 驚蟄(九)第5章 雙城(六)第3章 壯士(五)第2章 初雪(八)第6章 驚蟄(四)第3章 壯士(六)第3章 霜刃(二)第6章 驚蟄(八)第5章 異域(二)第4章 英魂(七)第2章 天河(二)第5章 春曉(二)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英魂(八)第2章 初雪(三)第2章 霓裳(三)第4章 英魂(六)第2章 初雪(七)第2章 初雪(五)第1章 秋聲(五)第3章 霜刃(七)第4章 社鼠(六)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礪鋒(五)第4章 英魂(七)第4章 社鼠(三)第3章 國殤(五)第3章 國殤(四)第5章 異域(七)第6章 雪夜(六)第4章 社鼠(一)第5章 春曉(六)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陽關(八)第5章 不周山(一)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笳鼓(四)第2章 殘醉(二)第6章 大唐(九)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霓裳(三)第6章 大唐(三)第5章 紫袍(三)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初雪(八)第6章 大唐(七)第1章 長生殿(一)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早寒(一)第5章 雙城(四)第5章 不周山(九)第1章 羽衣(五)第2章 霓裳(一)第2章 天河(四)第1章 羽衣(三)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社鼠(六)第2章 霓裳(五)第4章 光陰(二)第3章 霜刃(一)第3章 霜刃(二)第2章 天河(三)第4章 社鼠(五)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秋聲(三)第5章 雙城(四)第4章 社鼠(二)第4章 光陰(三)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紫袍(七)第4章 樓蘭(二)第5章 雙城(二)第4章 英魂(三)第1章 笳鼓(五)第5章 紫袍(十)第6章 驚蟄(二)第2章 霓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