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

李從璟在接到李彥卿與李彥超先後遞來的兩份軍報後,着實感到一陣心懷暢快,第五等人付出許多代價拿回來的軍報,終究是發揮了它該有的作用,雖然眼前還只是兩場“小勝”,情報的價值還未被完全挖掘,但李從璟相信在不日之後,江淮形勢就會水落石出。

與衆幕僚商議過後,又看過參謀處的戰局分析,李從璟給李彥超等四將下達了一分軍令,這份軍令實際上也是四將的請求,李從璟算是準了四將所請:合兵攻舒城,與王會決戰。

爲了支援舒城戰事,李從璟下令史彥超,帶領五個指揮君子都前往相助,他在滁州只留下一個指揮充作近衛,若非衆人極力勸說,以李從璟的性子,半個君子都將士都不會留在滁州。

滁州經過先前的撫民之策與後續朱長志的治理,各項政事已經步入正軌,眼下的滁州雖然毗鄰正在激戰的揚州與廬州,卻是一片穩定祥和之像,滁州的百姓已經自覺不自覺的接受了大唐統治,爲江淮各州縣開了一個好頭。

李從璟去探望第五傷情的時候,她提到了錦繡閣葛三娘,經過軍情處打探,葛三娘還未被處死,第五等人從金陵走脫之後,留在金陵的許多軍情處銳士陸續被捕,如今處境不用想都不太好。

既然諸人都還活着,李從璟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他派遣使者給徐知誥送去一封信,要用林安心換回葛三娘等軍情處銳士。

林安心聽到這個風聲後,忍了半日終究還是沒忍住,找到李從璟面前,“你真打算放我回去?”

“不是放,是交換。”正在院中與第五玩投壺遊戲的李從璟,一面往二十步之外的壺裡投矢,一面回答既忐忑狐疑又萬分期待的林安心,“你留在這裡也沒用,平白消耗我的糧食,如今有機會讓你換回我大唐功臣,我何樂不爲?”

林安心神色複雜,“你不怕放虎歸山?”

李從璟哂然,看了林安心一眼,“你是虎?”

林安心知道李從璟這是瞧不上她的意思,當即氣得咬牙切齒,胸脯不停起伏。

第五姑娘在一旁呵呵笑道:“母老虎!”

李從璟十投十中,便讓人將那箭壺挪遠了些,“即便是放虎歸山,也沒甚麼不妥,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那山上已經有了另一隻老虎,你告訴我,我再放回去一隻老虎,結果會如何?”

林安心冷笑道:“兩虎相爭的戲碼怕是不會上演。”

“上演也好,不上演也罷,有戲看就看,沒戲看就不看,於我而言殊無多大區別。”李從璟笑容隨意,“青衣衙門並非一羣酒囊飯袋,我可以不在意你,卻不能不在意它,你在我這裡吃得好睡得好,我把你養得白白胖胖的,你說你回去後,徐知誥是讓你繼續做青衣衙門司首,還不是不讓你做?”

擺了擺手,李從璟意興闌珊,“退下吧。”

林安心知道李從璟這是給徐知誥上眼藥,但她無可奈何,能有機會回金陵她自然不想錯過,至於其它的就不是眼下能考慮的,聽到李從璟那句“退下吧”如此自然,林安心心裡忽然涌起一股無力感。

蘇紅袖聽說李從璟願意拿林安心換回葛三娘,激動的淚眼模糊,跪下來可勁兒給李從璟下拜,泣不成聲的感謝。

從璟對這位錦繡閣花魁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不過見她把額頭都磕破了,還是讓人將她扶起來,認真道:“你不用感謝我,他們爲大唐流血流汗,大唐不會忘記他們,我更不會。莫說是一個林安心,便是十個,我也會毫不猶豫的送回去。”

戰士之心不可傷,戰士之魂也不可辜負。

傷了,辜負了,就很難再有。

李從璟將最後一支羽矢投進壺中,負手看向院外,呢喃道:“一個帝國真正強大的腳步,應該從尊重、保護他的每個子民開始。”

......

舒城。

王會在城牆上望着城前數裡外密密麻麻的唐軍將士,臉色鐵青到極點,“區區兩萬人馬,就敢來舒城跟本將正面叫板,真是膽大包天,狂妄到了極致!難道他們以爲僥倖小勝了本將兩場,就能不將本將放在眼裡?”

他身旁的幕僚躬身大聲道:“卑職賀喜將軍!”

王會轉頭怒目,“你說甚麼?”

幕僚聲音清亮,“唐賊自尋死路,此正我等可趁之機,只要擊潰眼前這些唐賊,將軍就能趁勝奪回廬州,日後進軍壽州也將暢通無阻!此戰我軍必勝,將軍將勢必再立大功,是以卑職先爲將軍賀!”

聞言,王會轉怒爲喜,哈哈大笑,“此言甚爲有理!”

手指城外唐軍,如同指向待宰羔羊,王會大氣磅礴道:“誰願爲本將擊潰來犯之賊,與我共立大功,揚名天下?!”

諸將紛紛上前請戰,“我等願爲將軍擊賊!”

“好!”王會胸中豪氣頓生,“今日,就與唐賊決戰,擊鼓!”

唐軍軍陣中,李彥超、李彥卿、史彥超、丁茂、史叢達等諸將,也都在看着吳軍軍陣,與唐軍一樣,吳軍也都在城外列陣,兩軍軍陣排開,綿延十數裡,放眼望去,入目盡是鐵甲將士,那舒城就顯得格外渺小了。

“聽這鼓聲,王會是要與我等正面決戰了。”丁茂嗤笑一聲,臉上盡是不屑之意。

“這老匹夫自視甚高,前日又才吃了虧,正憋着氣,見我軍挑釁,豈有不戰之理。”李彥超冷笑一聲,“諸位,勝負就在今日,還請戮力同心,不負殿下,不負朝廷!”

“請將軍下令!”諸將齊聲道,先前攻打廬州時,丁茂是主將,如今攻打舒城,李彥超來了,自然就是李彥超主事。

“擊鼓,迎戰!”史彥超抽出橫刀,高舉大喝。

是日,兩軍皆傾巢而出,決戰於舒城。

今日之侍衛親軍,與當初定遠之役時已經不同,因戰火歷練,本就是經過精編精練,且裝備精良的驍勇,戰力早已今非昔比,說是突飛猛進,有了質的變化都不爲過。

至此戰,侍衛親軍潛力盡顯,纔算是發揮出了他該有的戰力。

......

滁州。

李從璟在書房裡聽朱長志彙報政事,末了,李從璟免不得真心稱讚一番,朱長志下去之後,恰在房中的馮道捻鬚笑道:“朱刺史行事日益周全,既能心有全局,亦能精耕細作,難得的是性情愈發穩重,已然初具大臣之風!”

“和泥刺史總不能一輩子都是和泥刺史。”李從璟笑道。

馮道點點頭,感慨道:“都是因爲受殿下耳濡目染

,和泥刺史才能既穩如泰山,又能不失銳氣,若是天下官吏都能隨殿下左右,何愁十年後不能名臣遍地?”

馮道言辭誠懇,李從璟卻不至於託大,笑道:“馮公是在奉承孤王?”

兩人相視大笑,都覺得極爲暢快,那秦王暢快,是因爲良臣正得其用,此乃國家大興之兆,那宰相暢快,卻是因爲看秦王順眼,與這樣的殿下共事,不僅名利雙收而且心情愉悅,如何不樂?

馮道心頭不禁想到:若是這儲君的名分能早日定下來,就再好不過了。

不時,一份軍報送達李從璟面前。

軍報來自楚州。

李從璟覽罷戰報,開懷不已,將軍報遞給馮道,“楚州,終入我囊中矣!”

馮道看了軍報一眼,立即起身下拜,“恭賀殿下,連戰連捷!”

孟平與馬仁裕在楚州攻防多日,如今,楚州終於被孟平奪下。

這並不意外,經過塗山、濠州之役後,楚州的吳軍並不多,要抵擋住百戰軍的猛攻,實在不易。

那馬仁裕雖然與周宗並列,是最受徐知誥看重的親信,但孟平何嘗不是最得李從璟信任的心腹?李從璟的心腹,沒道理會輸給徐知誥的親信。

“楚州之役,平奪城之後,馬仁裕東逃,意欲出海南奔,當其時也,賊軍水師正從海上來援,還未登岸,平領兵追至海邊,賊軍見馬仁裕兵敗,堪堪將其救下,未做登岸之努力,即倉惶南逃。”李從璟將孟平遞來的軍報再看了一眼,眼前如見當時情景。

吳國用兵江淮的三路兵馬中,東路因爲孟平搶先一步奪得楚州,已經成爲廢棋,這東路便破了。

李從璟和馮道還未從楚州大勝的喜悅中平靜下來,正在討論楚州之戰的精彩之處,又一份軍報被火速送到李從璟案前。

舒州軍報,李彥超親筆。

李從璟瀏覽之,“奉殿下軍令,末將與丁茂、史叢達、李彥卿、史彥超數將,合兵共討舒州賊軍,今日辰時,王會列陣於城前,與我軍交戰,午時,史彥超先破賊軍馬軍,未時,本部破敵主陣一部,申時,諸將相繼擊破眼前敵陣,亥時,賊軍敗,旋即南遁。”

放下軍報,李從璟心潮起伏,他站起身,來到窗前,擡頭凝望夜空,心頭久久不能平靜。

侍衛親軍,兵精將勇,軍備優良,至此終於展現其該有之戰力,李嗣源數年之功,不曾白費。

這意味着,又一支能征戰天下的真正精銳,在大唐誕生了。

隨着這支精銳軍隊誕生,吳國最倚重的西路兵馬,宣告被破。

徐知誥用兵江淮的三路大軍,史虛白、韓熙載妄圖藉此改變江淮戰局的謀劃,至此化爲泡影,煙消雲散。

昨日李從璟接報,李從珂帶領的兵馬,也已陸續抵達揚州城下。

李從璟自言自語:“濠州、楚州、廬州、滁州、揚州,淮南最重要的東部五州,除卻壽春、揚州兩座孤城外,已盡數落入我大唐之手,滁州民政步入正軌,堪爲江淮州縣表率——江淮戰局,至此大定了!”

馮道望着那個青松般的身影,默默站起身,不知爲何,他忽然覺得鼻子有些發酸。

同樣在這晚,一封來自洛陽,八百里加急的敕令,傳到李從璟手裡。

(本章完)

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三 水寨(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三 神仙山(2)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六十三 陣斬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
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三 水寨(1)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三 神仙山(2)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五十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5)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六十三 陣斬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