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

李月姬惱怒,或因她覺得不可能被任何男人拒絕,包括皇帝。郭紹的眼睛看着她向兩邊撐起的胸脯,以及白生生臉蛋上厚實的朱脣,有種親一口的衝動。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女子被拒絕,生氣理所當然。

她的眼神也不如一般女子那麼溫順,有一種野性的目光。

郭紹好不容易纔鎮定下來,這根本無關心性,若是以前他肯定淡定不了,不過宮裡很多美貌的女子可以選擇讓他顯得從容了。

“並非朕不想要,只是大事不能兒戲。”郭紹輕聲道。

“哦?”李月姬的臉上依舊帶着怨憤。

郭紹沒吭聲。眼下的事,顯然是一個交易,哪怕沒有證物,甚至都沒說明白……但倆人都清楚是怎樣的契約。

若是這時候郭紹接受了她的好意,按理說就應該滿足她的要求,否則就不能隨意答應。當然郭紹翻臉不認也沒人能拿他怎樣,不過他大概還是很有誠心的人,一般不會幹這種事。

而且郭紹真要她侍寢,也得先符金盞同意了才行。

李月姬看了他一會兒,忽然掩面起身跑出去了,似乎在哭。

……大許朝廷的聖旨語氣非常強硬,翰林院學士寫的言辭,以皇帝口氣說,聽聞党項與契丹人往來,朕非常震怒,下旨西平王李彝殷,在立秋之前將契丹使節送到東京問罪!

立秋已經快了,若要辦此事,須得馬上把契丹使者逮|捕啓程。

諸部貴族來到王宮,急着問如何辦。而此時李彝殷卻仍在佛前,燒香虔誠地作拜。此時的氣氛下,他拜佛的模樣顯得並不從容,倒好像在爲李氏乞求好運。

沒藏氏的人也來了,以前的首領父子皆死,又有新的首領被推舉出來。沒藏氏顯然對大許朝郭家沒好感,其實沒有郭紹殺前首領之子岺哥,他也不可能坐上首領的位置。

他急着便道:“遼國那邊,切勿把事做絕了。中原朝廷怪罪党項私通契丹,不過是個藉口!咱們若自斷了遼國援兵,大許國更是有恃無恐,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費聽卻似乎更畏懼郭家,說道:“大遼在幽州已戰敗,強弱已明。今不得罪大遼,便會被大許朝問罪。”

野辭道:“問什麼罪?王上明面上受朝廷分封,可東京還能管到夏州來?”

費聽道:“以問罪之由,師出有名。”

野辭氏冷笑道:“若是想開仗,找個名分還不簡單?無非想不想開戰端罷了。這事倒怪!以前那麼多年,幾朝幾代咱們不也和契丹人來往,沒見哪個朝廷提這茬,無不封賞安撫拉攏党項;咱們也對中原稱臣,大夥兒相安無事。如許多年不提,這時候大許國忽然想起,契丹是他們的敵國?”

又有一個年長的大族貴族說道:“野辭說得在理,相安無事,須得兩邊都有誠心。一方咄咄逼人,另一方再怎麼退讓也於事無補。大許朝立國後翻臉,無非是幽州既得,能騰出手對付咱們了;非爲党項有何過錯。”

李彝殷插好了香,轉過身來嘆道:“可憐月姬出嫁還不到一年,兩軍一開戰,她便悲慘了。”

衆人聽罷面有戚然之色。沒藏

道:“月姬郡主爲党項各族免遭兵禍,以身入虎穴,族人無不感念。”

野辭氏惱道:“事到如今,王上不如稱帝立國,先發制人!党項尚武、全民皆兵,先破靈州,佔靈州草原,與西面党項各部聯合,勝負未分!”

“不可。”李彝殷道,“稱帝立國,時機未到。今遼國仍強,中原強盛,若本王稱帝,必被兩大國忌憚,連遼人也會防着咱們。

先發制人也不可。大許興兵非等閒之事,可以看看再說。”

李彝殷當然不會把遼國使節逮到東京去。他反而與遼國使節暗通,希望夏州受到大許國攻擊時,遼軍能出手援救。

……當年中原軍隊進攻幽州,遼國極其希望党項能反叛中原,在其腹背牽制,但党項人拒絕了。遼人對此事甚爲不滿。

而今夏州被中原威脅,契丹人心裡並不同情。

不過北院樞密使蕭思溫等人卻主張救援党項,趁機將夏州地區爭取到自己這邊。

山崗上皇宮大殿,此時亮堂了許多。釘死的窗戶被打開,陽光灑進來了。這地方本來就建在高處,從大扇的窗戶中,能看到綠色的草原,藍天白雲,彷彿整個國家的氣息都改變了不少。

蕭思溫現在是遼國皇帝身邊的紅人,無論大小事,耶律賢都要問他。

蕭思溫正在皇帝座下站着侃侃而談:“木葉山之神護佑着大契丹,我們雖然失去了幽州、東漢,但尚能保住大遼社稷,在神靈的眷顧下,重新興盛……”

遠處隱約傳來了薩滿祭司的唱誦,薩滿崇拜祖先,耶律賢登基後抑佛興薩滿,便是爲了重新凝聚契丹人的鬥志。

蕭思溫繼續道:“大汗的胸懷如草原一樣寬廣,契丹人應該放下怨恨,方能擁有廣袤的大地和衆多的子民。這次党項人求援,大遼定要援救,只要打退了許朝的進攻,党項可能會變作第二個東漢國,在西邊鉗制許朝。

我們調一支騎兵去西邊援救,幽州這面可伺機威脅襲擾,鉗制周軍兵力。”

耶律賢道:“沒有大遼的增援,党項不能抵抗郭鐵匠的軍隊?”

“只是時間長短罷了。”蕭思溫從容道,“臣聽說党項人尚武,但那地方地小人少,哪能耗得過中原王朝?”

耶律賢十幾歲的臉便有些蒼白,他想了一會兒說:“郭鐵匠要對党項用兵,定是勢在必得?”

蕭思溫道:“那是當然。党項本來便名份上臣服中原,受中原分封官職。郭鐵匠若無勢在必得之心,妄動兵戈,反而將党項推到了大遼這邊,有害無益。”

耶律賢立刻沉聲道:“若是大遼不救党項,郭鐵匠豈非一定能得償所願了?”

蕭思溫愣道:“大汗何意……”

耶律賢道:“以此爲條件,讓郭鐵匠把燕燕還回來。”

“大汗!”蕭思溫神情複雜地擡起頭,他沉吟了片刻,小心提醒道,“燕燕是臣之女,但臣也不贊同這樣做。許朝是大遼心腹大患,其敵人越多,牽制越多,大遼便越安穩。臣可以授意使臣,給予許國財物和牛羊。”

耶律賢道:“那便試試罷。”

蕭思溫好言勸道:“百萬契丹人都是大汗的子民,木葉山祖廟裡的神靈,都看着大汗勵精圖治,重振大遼。”

耶律賢點頭虛心納諫,但是心裡依舊放不下蕭綽。感覺最親的,除了去世的父母,卻是那個才十歲的小娘。那可愛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此時東京養德殿,郭紹也在和大臣盧多遜說話:“蛟龍軍新增戰艦十艘,此番盧侍郎爲正使,朕下令蛟龍軍護送你,從登州港去高麗。”

盧多遜忙拜道:“臣定不辱使命!”

郭紹道:“盧侍郎可見機行事,臨場決策和議條件。”

盧多遜沉聲道:“高麗所圖者,渤海國舊地。”

郭紹道:“那便看情況答應他們。遼東那地方,咱們現在本來控制不了,高麗要是真能佔據,便且先讓他們佔着;等咱們能控制之時,再作打算。中原最大的威脅是北方遊牧族和漁獵野人,高麗北進,還能替咱們分擔東北方的威脅。”

盧多遜拜道:“陛下答應了此事,那便容易了。”

郭紹道:“高麗國主似乎很想恢復高句麗時期的勢力範圍,東北那麼寬的地方。咱們也要點條件……高麗二十年前滅南部耽羅國(濟州島),那地方蠻荒之地,讓他們在許國出兵遼東時,割讓給大許朝。咱們用來建蛟龍軍港口。”

君臣二人談論了半天。

他的使命,便是去慫|恿高麗在東北襲擾渤海國舊地,牽制遼軍的腹背。郭紹給出的回報,是在党項戰爭結束後,大許軍出兵攻佔營州;佔據遼西后,與高麗聯軍蠶食渤海舊地(遼東);幫助他們圖謀渤海國地區。

說完了出使之時,盧多遜又道:“東京的契丹使節昨日拜見臣,想以靈芝、財物、牛羊贖回蕭思溫之女蕭綽。據說那靈芝入藥能長生不老……”

郭紹想也不用想,笑道:“世上真有長生不老之藥,那現在應該還是秦朝,秦始皇爲了此藥可是費了大|力氣。”

盧多遜見郭紹的態度,便試探問道:“那臣便拒絕契丹使者?”

郭紹點頭贊同。遼國雖強,可論富庶財富,比擁有中原、江南、西蜀等膏腴之地數百州的大許朝,還差得遠。拿一點東西換“蕭太后”?想也不用想。

盧多遜離開東京前,把禮部的事交給了手下的官員。不料數日之後,契丹使者要求面見郭紹。私下密議,欲以放棄党項地區爲條件,交換蕭綽。

這讓郭紹十分驚訝,他看重蕭綽,是因爲知道此人非等閒之輩。但她現在的身份,不過只是蕭思溫的一個女兒罷了……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七百六十八章 人主替天行道
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七百三十六章 本源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六百五十四章 江南本無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三百二十四章 意志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八十八章 輕言細語如在耳際第一百二十章 甜又鹹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風滿樓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皇太貴妃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五百五十六章 恩怨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結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零一章 占卜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三十八章 挑撥離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三十六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2)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二百四十章 皇城的戰慄(4)第二百八十章 聲色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八百八十四章 等待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七百一十二章 象徵之地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八百二十一章 悲慼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八百零六章 動刀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七百六十八章 人主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