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

宅邸的主人必是殷實人家,房屋修得端正,傢什齊全,可畢竟還是缺點氣勢。客廳有點小,很快就擠滿了二三十個文武,左攸這等級別的人也只能站着,便罷了。等魏仁浦在圖前與大夥兒講解了地勢,發現他也只能站着……

下邊就左右兩張几案,各擺了兩把椅子,椅子上已經坐了四個屁|股。李處耘、韓通、史彥超、楊彪。

魏仁浦頗有風度地走過來,臉上有點尷尬,因爲他說完了話不能站在屋子中間,瞧着場面只能到靠近房門那邊和一堆中層文武站一塊兒。

這時李處耘立道:“魏副使到這邊來坐。”

李處耘乃武將中的最高位者,此番北伐也是功勞頗盛,但一向表現得十分謙虛,從未有囂張的作爲……可地位在那裡擺着,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要有做臣子的有位置坐、他要是站着就不好了。

郭紹立刻被這短暫的尷尬場面吸引了注意力,他坐着沒出聲。

所有人都側目過來,大周仍稱禮儀之邦,這等事還是十分看重的。

魏仁浦走過去,竟然拱手道:“多謝李將軍,那我便恭敬不如從命。”

李處耘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坐在那裡擱不下面子。天地可鑑,連郭紹都知道李處耘不過就是臨時客套一句,恐怕真沒想着讓座!

氣氛變得十分僵。

就在這時史彥超冷笑道:“上前拼殺,收復失地,都是咱們拿刀槍上去賣命。文官成日在後面坐着動動嘴皮子,還沒嫌坐夠,連把椅子也爭起來,呵!”

魏仁浦面有一絲微笑,直視史彥超:“史將軍這話,我覺着道理說不通。陛下的江山和子民,不是隻靠武夫刀槍殺伐就行;若只需武夫,唐朝末年至(後)漢如此多年,天下何以不治?”

史彥超大怒。

這時郭紹開口了:“楊將軍雖爲殿前司大將,卻比在座的名位稍低,你起來讓魏副使坐。”

楊彪這才起身道:“末將遵旨。魏副使請。”

因爲郭紹開口了,史彥超便把剛纔要罵魏仁浦的話吞了下去,哼哼道,“楊將軍不是腿腳不便?”

楊彪拉着一張馬臉,瞪着史彥超道:“上陣誰不受點傷,早好了,不勞史將軍掛念。”

郭紹便沒理會他們,當即部署用兵。

趁遼國內亂無暇,北伐軍出動兩路,分別進攻平州、武州方向;下令河東軍(北漢降兵)統帥楊業,北出雁門,進攻雲州(大同)。

此役目標,便是奪取長城以南所有地盤,幽雲十六州除營州外的全部土地!

議事罷,諸臣離開行宮,出門便文武分開。

左攸見魏仁浦臉色不好看,便勸道:“那史彥超不知禮,真是有辱斯文,魏副使不必與他一般見識。”

魏仁浦冷道:“御前我也不想與他爲了點小事爭執,但我是前營軍府官位最高的文臣,此時不能失了體面!否則幾個武將都

坐着,我作爲最高位的文臣卻要站着,將天下文士的地位置於何地?今後在士林,別人會如何看魏某?”

左攸點頭道:“魏副使言之有理,咱們爭的不是一個座位,卻是臉面。”

魏仁浦仍舊有些不痛快,沉聲道:“武夫也囂張不了幾日了!以前四方戰亂,天下裂土分疆,兵強馬壯方能求存;而今幽雲十六州指日可定,天下大統已不可逆轉。陛下還讓這麼多武夫手握重兵作甚?”

左攸聽罷若有所思。

魏仁浦道:“此戰一過,朝廷應以休養生息爲要,太平盛世不遠矣。”

左攸不禁小聲道:“大周站穩山前,不知是否轉守爲攻,繼續攻伐遼國?”

魏仁浦搖頭道:“急於出塞與遼國大戰,乃虛耗國力無益之舉。北方草原、遼東皆爲蠻夷所居,若我國人口不能站穩紮根,就算大周能一時滅了遼國,也難以避免另有部族壯大。昔日匈奴、突厥被中原追趕幾乎無處容身,不久便有契丹崛起東北。

治理北伐蠻夷,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戰勝敗之利,必得長久之策。”

……數日後,在魏仁浦等官員的支持下,郭紹下詔。朕以仁治國,幽雲諸州初經戰亂,朕憫百姓疾苦,今年秋季、明年夏秋二季(幽雲)諸州免納糧徭役;各州縣囚犯,除罪大惡極者,皆赦其罪放歸本鄉。河北失地歸復,禁官吏欺壓、將士擾民,官將犯法與民同罪,子民皆爲赤子……

河北諸州縣鄉里,百姓敲鑼打鼓歌功頌德,比過年還歡喜。郭紹的威望影響力在諸州遠超大周太祖,一時間名聲好得出奇。

遼國暫時還控制的幾個州,那些漢將漢軍毫無戰心,只等王師一到便尋機投降!

天下諸州的祝賀奏章,更是如雪片一樣涌入東京皇城。

……楊業在雁門關聚集軍隊,宣佈了皇帝的聖旨,動員諸將士北伐雲州。完全不用鼓動,將士便求戰心切,只道終於可以出塞了!

周軍正面大敗遼軍,武力收復幽州,國勢之威早已得到了河東將士的認可。當年北漢國是向遼國稱侄兒、臣子,當時很多人都不服,只是迫於形勢,而今天下一統之勢,幾乎所有人都認同了現實,北漢國政權的影響力被人們拋棄得十分快。國家強盛,便容易凝聚人心。

楊業此時也非常慶幸,還好等來了立功的最後機會!

“陛下總算還沒忘了末將。”楊業沉聲說了一句,下邊幾個武將正在爭前鋒的機會。他心道自己一個降將,再不爲朝廷立下可以擺上場面說的軍功,今後連說話的份的沒有!

部將道:“雁門關北邊,朔、應、寰三州漢將聞幽州已爲大周所據,上京又亂,已經和咱們悄悄說好了,只待河東軍出雁門,便打開城門,一起殺光遼軍守軍!咱們先攻下三州,再大軍北上圍攻雲州,遲早破城!”

楊業道:“河東軍數萬,距離雲州最近,當然得咱們攻佔雲州;不僅如

此,迅速攻佔雲州後,還可請旨調兵東進,策應禁軍合攻武州!”

部將們議論紛紛,覺得比較有難度。朔、應、寰三州迅速攻下很容易,但云州是遼國重鎮,陰山南部有肥美草原,歸化(呼和|浩特)等地能動員大量遼軍騎兵;雲州遼軍在援軍可待的情況下,可能會拼命抵抗。

楊業不動聲色道:“河東大軍攻佔朔州等三州後,大張旗鼓北進;再以偏師騎兵繞行至雲、武(宣化、張家口附近)之間,桑乾河上游,沿河西進,迷惑雲州遼軍……年初朝廷軍器監調了一批新甲給河東軍,騎兵便穿上新甲,再打禁軍前鋒的旗號,鑼鼓齊鳴,大張聲勢,讓雲州遼軍以爲禁軍主力與河東軍大股圍攻,嚇嚇他們。”

諸將連呼妙計,有人建議準備史彥超的旗號,因爲大周皇帝親征常用史彥超爲前鋒,那廝也是比較出名的人物。

楊業想起在東京和史彥超十分不痛快的經歷,自己借他的旗號,今後會不會被那廝嘲笑……極有可能,說不定史彥超一句狐假虎威,能把楊業氣出病來!

楊業道:“不用史彥超的旗號,董遵誨就可以,還顯得沒那麼做作。董遵誨雖沒有那麼出名,但遼軍中必定有人知道他也是周軍前鋒之一,明白之後會更加相信。”

……

一個月後,雲州契丹貴族聞周軍“幾十萬人馬”兩路進逼,桑乾河上游塵霧蔽天、人馬漫山遍野,要把雲州夷爲平地,將全部遼人的頭顱築爲京觀。急派人到陰山南面的豐州求援,不多久沒得到回覆,已是心急如焚。

當是時,雲州一個漢官幕僚爲契丹貴族出謀劃策,建議他棄城逃跑!

契丹貴族又怕被治罪,幕僚卻道:“如今上京的主人都被殺了,新君忙着進上京坐穩皇位,誰還顧得上雲州?

大遼新皇才十三四歲,掌權者乃蕭思溫和耶律斜軫,急需各地諸部支持擁護。

將軍乃契丹貴族,此時棄了雲州事小,趕緊派人聯絡蕭思溫和耶律斜軫,言將軍早已痛恨昏君,讓大遼諸事不當、言路不通,而今雲州孤城,上京也無人理會……將軍願意聽候新皇號令,輔佐新皇在草原重振旗鼓。”

契丹貴族已很心動,猶豫起來。

幕僚急勸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河北諸州盡失,周軍大軍兵臨城下,雲州如何久守?蕭思溫等人此時最要緊的是對付反對他們的人,將軍雙手雙腳擁護新皇,若是仍被治罪,蕭思溫如何拉攏各部?”

契丹貴族終於被說動了,趕緊召集人馬收拾財物,一衆人棄城就跑。

等到楊業到了雲州時,那幕僚帶着一羣漢兒官吏雲州百姓夾道歡迎。這座南北分界至關重要的大城,楊業兵不血刃沒放一箭一矢,過來就接收了!

楊業顧不得慶賀,趕緊寫了奏章,傳令六百里加急向幽州報捷,聲稱自己連克朔、應、寰、蔚、雲等諸州諸地,盡收河東北面要地。

(本章完)

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八百四十五章 宮牆鐘聲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六百九十九章 皮大衣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二百七十一章 哀愁(3)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一百七十九章 那化黯淡爲絢爛的獨舞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之罪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三十章 貴人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
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八百四十五章 宮牆鐘聲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七百零四章 王師巡狩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一百一十一章 旭日第七百五十四章 忠孝兩全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六十八章 玄奘西天取經第三百六十五章 山谷中的風雨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六百九十九章 皮大衣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青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二百七十一章 哀愁(3)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一百七十九章 那化黯淡爲絢爛的獨舞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一百三十六章 廉頗老矣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九十四章 折陽壽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三百四十四章 巫山白姥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味與聲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之罪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常簡單的道理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三十章 貴人第二百零九章 動物世界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八百六十四章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