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

沒多久宦官曹泰便出宮辦事,徑直南下見郭紹去了。

此時南唐國南都(南昌)的太上皇李璟重病去世,南都文武率各地官吏上表投降,至此尚未攻佔的南唐國西面和南面大片土地歸入大周版圖。

江寧城府衙內,郭紹專程叫人設了靈堂,在門窗上掛上白幡,祭奠南唐國太上君,並邀江寧府各級官員前來參加。來的人很多,這是周軍主帥郭紹簽押的邀請函,又是爲了祭奠李璟,無論什麼立場的文官,都不便謝絕。

郭紹和王樸以及諸將站在大堂旁邊的屋檐下,與陸續到來的南唐國官員見禮,人到的越來越多。

二三月之交,府衙院子裡種的幾棵李子樹白花盛開,正與白色的幡布紙錢映襯,綻放到極致的白花瓣零星從樹上凋落,此情此景連春天也有幾分蕭瑟傷情。還有幾個士卒拿着钁頭在院子裡挖坑,前來的官員無不悄悄側目,好奇地看那些人在府衙院子裡挖坑作甚麼用。

因爲是拜靈堂,郭紹等人自然也不能隨便笑,禮節之間大家都板着臉,氣氛肅穆低沉。

就在這時,便見一個披麻戴孝的大鬍子從大門那邊過來了,不是韓熙載是誰?李谷見其打扮,神色頓時一變,郭紹則不動聲色瞧着。

韓熙載走到大堂門口,也不理會站在屋檐下的郭紹等周軍文武,“撲通”一下就跪伏在地,“哇”地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還傷心地念叨,比死了他爹孃還傷心。

周軍這邊的人頓時譁然議論,董遵誨一臉惱怒。郭紹忙轉頭瞪了董遵誨一眼,大夥兒便沒什麼舉動,紛紛瞧着披麻戴孝的韓熙載在那裡哭。

郭紹心裡是真的不理解人們怎麼能那麼傷心,舊主給過自己恩惠不假,要是從理性上想大家都應該感恩,正所謂人們提倡的忠孝。可主人畢竟不是爹孃,都沒朝夕相處,哪來的那麼深的感情?反正換作郭紹的話,這種情況壓根傷心不起來……或許古人的感情構成因素,和郭紹不太一樣吧。

南唐國都變成大周的了,韓熙載還在那裡哭舊主,着實讓大周的文武挺尷尬的。

不過郭紹此時沒阻攔韓熙載,並且覺得不是什麼壞事:南唐國諸臣,大夥兒都是要臉的人,就算裡面很多都想面對現實、在大周朝廷的名義下繼續做官,但是表面上還是要談談忠心舊主的;韓熙載要不表現出念舊、不畏強權的樣子,如何維持他在士林的名節?郭紹既然鐵定心想拉攏韓熙載,就是覺得他有用;如果韓熙載聲名狼藉、不能號召諸公,拉攏來有何用?

這時郭紹便和顏地走上去,親手扶住韓熙載,嘆氣道:“逝者已去,韓公節哀。”

韓熙載被扶起來,仍舊在抹眼淚抽泣……他|娘|的,郭紹要不是死命憋着,得笑出聲來!因爲面前的樣子太搞笑了,一個五十多歲的大鬍子大漢,在那委屈傷心地哭鼻子,真的叫人有點受不了這場面。

下面的無數官員見此場景,不僅沒笑,個個都悽然,有人在嘆息。

門外,一顆樹苗被人擡進院子裡來了。郭紹遂從屋檐下走出來,走到院子裡那個土坑旁邊,那顆樹苗也被擡到了旁邊。衆人瞧着,有人小聲嘀咕起來了……那坑是種樹的,總算看明白用處了。可大夥兒恐怕也覺得奇怪,喪事上

種什麼樹?

王樸等卻淡定地看着郭紹,誰也沒過問。

“諸位……”郭紹提高聲音,回顧左右開口了。所有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力,紛紛關注着他,畢竟人都有好奇心,想搞明白郭紹究竟想幹嘛。

“南唐國先主治理江南十餘年,而今壽終仙去,本將聞訊也深感惋惜,更能體會諸位哀切之情。”郭紹道,“昔日天下大亂,羣雄分疆裂土、割據河山,南唐國李家守一方之地,使士民在江南免遭戰火之苦,理應會教天下的感懷。”

衆人聽到郭紹這麼說,大多面有納悶之色。征服者還說亡國者好話?

郭紹淡定道:“但是,華夏本爲一族,分疆混戰只是一時,內戰不應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今天下人苦戰亂久也,一統之大勢浩浩蕩蕩,各國歸一乃天意、乃人心。諸位,勿因忠心而忘大義啊。江南人確實亡國了,但未亡天下;大周非外族所立之國,收復南唐土地也非征服,各國同族同袍合之爲一,方能減少無謂的內耗。一隅之地的邦國與天下,孰輕孰重?”

郭紹說罷拍了幾巴掌,便有一些拿着鏟子過來了,上前分發給衆人,郭紹也拿了一把。他還親自上前送鏟子,一些官員不敢推辭,接受了。南唐國士族與滅國者周軍武將肯定有隔閡,但畢竟雙方長期都有來往,表面上還是各自有禮的。

“剷土,咱們把這樹種在江寧府院子裡。”

郭紹先鏟了一小鏟土到坑裡,大夥兒也不願太忤他的臉面,紛紛幫忙種樹,一起種一棵樹,這件事倒是有點新鮮。

衆人七手八腳地把樹苗種進坑裡,郭紹又當衆不慌不忙地從水桶裡舀水澆灌。等大夥兒都覺得挺無趣時,郭紹拿着瓢,說道:“我以爲,帝國如樹、本是活物,活物就會生根發芽、成長,也會生病。今蜀國、南唐逐一歸入大周,我|朝已有帝國之苗,天下人共同治理,給樹苗澆水,它就會成長壯大,出現漢唐盛世、恢復帝國榮光!這是所有族人的共同心血,誰也沒權力擅自去破壞它;若是掌權者不施仁政,不給澆水,活物就會生病、枯萎。諸公與我同種此帝國之樹,也應同心協力,共治地方。”

郭紹說的時候,表情誠摯、聲情並茂。周軍將士聽罷,紛紛撫掌叫好。南唐國官員這時才弄明白一起種樹的寓意,當下面面相覷。

郭紹表態完了,又好言幾句,當下便帶着隨從的人員離開了大堂院子。

及至中軍行轅,王樸讚道:“好一個帝國如樹,郭將軍此喻甚爲恰當,古往今來,多少朝代起初強盛,此後不施仁政而衰亡;也有許多君王勵精圖治,方有盛世中興。活物不會一成不變,好!”

郭紹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笑道:“韓熙載本就是北方士人,南唐國都滅了,我猜他權衡利弊想通之後還是願意歸順的,只不過世人都被一個名聲輿情掣肘,不得不那般。”

幾個人聽罷紛紛點頭附和。

郭紹一本正經道:“不過,咱們既然誠意拉攏,還得替別人多考慮一下,韓熙載就算動心、也不願意背上罵名。我想了個法子幫幫他。”

他一面說一面看向李谷:“南唐國皇宮裡有一副圖《韓熙載夜宴圖》,這圖畫工精巧;不過這等東西的身價,不僅決定於水平技巧,畫中

之人的名望是很重要的。我認識一個大商賈,可以把圖賣給那個商人,並提醒她想辦法爲韓公正名,如此商人也能得到名畫的好處。

就這麼說:韓公忠於南唐國,只因明智的政見主張不受重用,常嘆抱負不能實現,反受猜忌,故鬱結於胸,放浪形骸終日買醉。實則是個有着赤心忠肝的名臣……”

李谷聽罷興致勃勃,說道:“郭將軍實乃韓公知音之人,韓公本來就是那樣的人!”

“對,這也不是編造,本屬事實。”郭紹正色道,“不過爲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纔出此下策、讓門道較多的商賈幫襯一下,從畫上着手。”

李谷點頭稱是。

郭紹當下便道:“南都投降了,南唐國全境歸屬大周,這邊不必再用大軍,禁軍近期要班師回朝;我看李公留下主持局面,比較妥當。”

李谷抱拳道:“理應盡力。”

郭紹又道:“曹彬節制駐軍,高彥儔的劍南軍也暫且留下。讓曹彬好好幹,本將回朝之後,定爲他請功,不會虧待了他。”

王樸和李谷點點頭。王樸似乎有話要說,郭紹便暫且沒開口,側目看他。王樸便道:“此番攻唐,吳越國很盡力,我朝先撤軍,倒也能表現出仁厚的氣度。”

郭紹懂王樸的意思了,正好大軍在江南,對吳越國也是一種威脅,恩威並濟可以圖謀更多的地盤……不過郭紹正準備回去稱帝,暫時抽不出手去理會吳越國。南方剩下的那些地方,軍事實力較弱,恐怕不敢在大周強勢下有什麼妄動,威脅已經很小了。

李穀道:“若是有吳越國的官吏就近到江寧府來結交,我便先不言語武力威脅,只道朝廷念功、待人仁厚,勸他們納土歸順,到大周朝廷來封侯拜官。”

郭紹道:“甚好,朝廷也會下詔嘉獎吳越國主。”

他說罷拿起一條直尺,轉身指着身後牆上的大圖:“回京的路線,也得在中軍先定好。這次大軍班師,要運不少東西,輜重也很多,最好沿水路回去,好讓戰船運載物質……”

剛纔還在說話的文官和武將頓時都不吭聲了,默默地瞧着郭紹指的那副圖。

郭紹拿直尺在上面的一個位置敲打了兩下:“禁軍陸兵從這裡和這裡,採石浮橋、京口坐船,先渡過大江;然後在揚州先聚攏集結。侍衛司水師戰船走京口北上進入漕渠,水陸匯合,沿水路北歸。及至淮河……”

大夥兒頓時聚精會神地聽着要緊的路線,要沿水路,南邊這條路沒得選;過淮河走那條水道纔是關鍵所在。

郭紹環視左右一眼,“行軍在大周境內,用不着繞路折騰,走汴水罷。”

郭紹說罷,又觀察王樸的目光,不過圖上地名太多,看不出王樸究竟在關注哪一點……但猜得出來,是宋州。走汴水,宋州是離東京最近的地方。

“是否要沿途州縣準備軍用糧秣?”王樸問道。

郭紹道:“幾萬大軍水陸並進,行蹤無法掩飾,咱們也不必掩飾,以江南前營軍府的名義,分別下令各州準備大軍糧草,州府備五日之糧。”

他說罷便端起公案上的茶杯,卻故作看面前的卷宗遲遲不飲。

李谷率先起身道:“若無別事,我等告退了。”

(本章完)

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馬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
第六章 祈福吉符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八百零七章 寧靜微風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三百二十章 有力的心跳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八百九十九章 如若是真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七百七十一章 與子同袍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五百八十八章 舞臺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二十八章 放風箏第六百六十五章 初見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六百二十三章 卜個兇吉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六百四十八章 忽遠忽近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二百八十四章 輕盈若仙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三百零三章 老奸巨猾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六百零四章 簡單的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綻放的夜色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一百七十二章 很野的千里馬第五百三十章 利害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口之役(1)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零四章 自古不變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四百六十八章 就不讓如願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二十五章 都虞候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五百零六章 毫無邪念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