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

固鎮,附近蜿蜒的古道河牀在山谷中,好似巨蟒爬行過的痕跡。這裡同樣層巒疊嶂,視線很不開闊;但相比秦嶺中大山,山勢比較緩和低矮,茫茫的坡上還有不少梯田。

據點的周圍和梯田坡上,零星有幾個騎馬的人在附近遊蕩。據點土牆內則是成隊列的步兵時不時走過。此時的固鎮還算寧靜。

天氣晴朗,但是南面天邊常常有黑雲,讓人們覺得隨時可能下雨,但一連好多天從來沒有下過雨。據當地的百姓說,南邊青泥嶺下雨,但固鎮不下雨。這天氣當真奇怪。

就在這時,一個揹着兜裡頭上包着布的中年婦人從梯田中間的坡道急衝衝地步行而來。不遠處的斥候提着弓,眯着眼睛瞧着她,但見只有一個婦人,暫時便未理會,只是盯着。那婦人在路上跌跌撞撞走到土牆外面,竟要進軍事據點,一會兒就吵起來。

“你們不是虎捷軍麼,主將叫郭紹,還有個排陣使叫羅彥環。讓我進去,見他們誰都行。”婦人振振有詞。

守門的小將對另一個將校小聲說道:“郭都使身邊有個高個女的,專門派細作探子出去,這婦人可能真是咱們的人。排陣使就在裡邊,不如找人去問問排陣使羅彥環。”

過了一會兒,羅彥環出來了,正好他去年底留守陳倉時見過這婦人,就是京娘身邊的一個女道士。當下就叫人放進來。

但是婦人不理會羅彥環,問“聖姑”在哪裡,徑直要去見京娘。土城牆深處,又有一圈木頭藩籬,中間還有一道掉漆的牌坊。羅彥環指着正北面右邊的一處黃土牆青瓦頂的舊房屋,讓婦人過去。木門緊閉,外面有兩個披甲執銳的軍士在那裡踱着,似乎走來走去比干站着要舒坦。

軍士看見是羅彥環帶進來的人,也沒理會婦人。她走到門口敲了敲門,裡面京孃的聲音道:“是誰?”

婦人出聲了。過了好一會兒裡面纔打開門閂,只開了一道縫,京娘探出頭來,頭髮溼漉漉的,說道:“門關上。”

只見裡面物什簡陋,放着一個裝着熱水的木盆,京娘好像正在洗頭髮。人道是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步難,在固鎮還算好,若是風餐露宿在野外搭營更加不舒坦;好在京娘在江湖上跑過多次,倒也懂得如何照顧自己。最困難的是清洗,一有機會定要抓住,否則可能十天半月都沒法洗一回澡;她不是男人,否則可以直接到江邊去洗。

中年婦人說道:“我知道虎捷軍到固鎮了,聖姑應該在軍中;便沒有去陳倉找白仙姑,來回太遠了,徑直尋着固鎮過來。”

“嗯。”京娘應了一聲。她穿着一件寬鬆的棉布袍服,赤腳穿雙木屐,舒舒服服地靠坐在一把梨木椅上,拿乾淨的毛巾仔細擦拭散開的溼頭髮。

就在這時,忽然又有人敲門,郭紹

的聲音道:“聽說回來人了,我能進來嗎?”

中年婦人不等京娘迴應,便道:“聖姑衣衫不整,郭都使只能一個人進來。”遂開了門閂。一個披着環鎖鎧的年輕武將便走了進來,頭盔抱在腰間,正是郭紹。

他進來就想瞧京娘如何“衣衫不整”,不料她穿得嚴嚴實實的坐在椅子上……還好,胸脯把寬鬆的棉布袍服頂得老高,棉布很容易吸水,溼潤的長頭髮把衣服也印得有點溼……又是仰靠着,柔軟的布料下垂貼在她身上,姣好的輪廓線條清晰可見。

京娘坐着沒動,雖然也沒什麼客氣的好話,卻任由郭紹的目光在她身上。

郭紹問道:“她跑到軍營門口喊人,有什麼要緊的消息?”

婦人道:“我不知道要緊不要緊,青泥嶺南邊來了很多蜀軍。”

“有多少?”郭紹收住心緒,問道。

婦人:“……”

京娘見狀,開口道:“還是要派人把陳倉的白仙姑叫過來,讓她去青泥嶺庵。”

郭紹沉吟道:“倒不要緊。青泥嶺難行,蜀軍派再多援軍過來也晚了,咱們已經佔了固鎮。如果蜀軍敢翻山過來進攻……秦鳳已成定局,我覺得不太可能;就算真過來了,咱們從固鎮發兵,一日路程,可擊其‘半渡’。”

婦人又道:“青泥嶺庵住了一個小娘子,都住一個多月了。一個多月前她和一個老道士過青泥嶺,那裡堵着很多蜀軍,老道士就把她留在青泥嶺庵暫住,說要去峨眉山;不料沒過多久鳳州就打起仗來,興州那邊也很不太平。她走不了就在庵中住着……”

郭紹忙問:“什麼來頭,別是蜀軍細作……那條小路蜀軍不知道最好。”

青泥嶺庵西面有一條小路叫白水路,之前郭紹就從尼姑那裡得知了,說是逃犯和走私的販夫走卒走出來的。京娘派到青泥嶺的細作,就是走那條小路回來的。

婦人道:“她說自己號清虛。她的師父叫陳摶,號扶搖子……”

“扶搖子?”郭紹大爲驚訝……當年他在河中府就是被自稱扶搖子的道士救的;當時郭紹對這個時代幾乎一無所知,當然沒把扶搖子什麼的掛在心上,不過後來知道他是很有名的人。

“她叫清虛?”京娘也很詫異。

郭紹皺眉道:“扶搖子不好女色,唐末時皇帝送他美貌宮女,他那時還年輕都不要;現在年歲已高,怎麼會收女弟子?那自稱清虛的小娘多半是胡說的吧?”

“她說小時候被扶搖子撿的,本來只是個女童,扶搖子每天老是睡覺,她‘不小心’就長大了。”婦人道,“我覺得她沒說謊,小小年紀就很厲害,定有高人指點。”

這時京娘道:“我在峨眉山見過清虛,確實是扶搖子的弟子。當初我能結識

蜀國貴妃花蕊夫人,就靠清虛幫忙。”

京娘又叫屬下描述清虛的容貌長相,更加相信那小娘是清虛,“之前先走的老道士,可能就是扶搖子。此人很難找,你們居然在尼姑庵見着了……我想去一趟青泥嶺庵,把清虛接過來先照顧着,等有機會了送她回峨眉山去。”

“你去太冒險了,那邊怎麼也是蜀軍控制的地盤。你只要寫一封信……”郭紹轉頭看向剛來的女道士,“我派幾個親兵過去,讓她帶路,然後把陳摶的徒弟接過來。這等神仙人物,賣個人情不是壞事。”

京娘尋思了一番,道:“也好。不過要找信得過的人,別讓那清虛受委屈了,她有恩於我。”

郭紹道:“當然會找信得過的人。軍中有十七個老部下,是我出征高平的時候就收的親兵,家都在東京,知根知底的人,從裡面挑選二三人,應該不會有問題。”

他說罷便離開京孃的屋裡,馬上出去安排人手。

這邊的事辦完,郭紹便又無所事事了。戰事已經消停,斥候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動,他尋思了一番,還是判斷蜀軍增兵青泥嶺也不會進攻……可能只是怕周軍趁勝繼續深入蜀國縱深,過來防守的。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大夥兒都沒多少安全感,卻反而很閒,閒得連消遣都沒有。郭紹少不得胡思亂想,這幾天不知怎地,心裡總是覺得哪裡不對勁。

在記憶深處搜尋了一番,他漸漸把一些很模糊的印象發掘出來了。而且很快抓住了那飄忽在混沌中的關鍵點:大符後會早死?

究竟是怎麼死的,郭紹實在記不太清楚了,反正隱約記得柴榮是娶過兩姐妹……不過也不確定。趙匡胤這個人物郭紹最熟悉,但柴榮就只是知道名字;連南唐後主李煜、大小周後都比柴榮相關的印象深。

到底是哪裡看到過柴榮當皇帝娶過兩姐妹,也許是某本雜誌裡恍惚看過一眼,也許……反正郭紹只有點模糊的印象;在現代時,他根本不知道柴榮的皇后姓符,也沒聽說過符彥卿這個人。他沒有仔細研究過歷史知識,偏偏五代十國這個時期普通人本來就很少涉獵。

關鍵是,這個問題太重要!

符後要是死掉,自己怎麼辦?郭紹感到事情很嚴重,如果沒有符後在背後支持他,他不覺得自己現在能做到廂都指揮使……如果以後沒了,郭紹這點根基,還玩個蛋?最好老老實實做武將,然後隨波逐流,關鍵時刻從龍算了。

他越想越心慌。以前每天都顧着別的事,特別是眼前最切身的事,實在沒有專門冥思苦想過符皇后。突然之間,那個模糊的印象就被自己發現。

符後要是不在人世,最直接的影響,郭紹不能再惦記人家符二妹。這種事太叫郭紹感到失望了。

(本章完)

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之罪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八百章 商人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還剩甚麼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
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八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夜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七百二十六章 風起草原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第八十三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三百三十五章 郭鐵匠第六百一十九章 陽光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四百九十三章 挑錯了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高夫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津六堡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國彩面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之罪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三百九十一章 梅花圖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三百六十六章 夔州(1)第六百八十七章 血火紅顏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七百八十八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五百零三章 弓弦的振動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八百章 商人第八百一十章 兵力不足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重進渡劫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三百零九章 刀口舔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七百四十八章 胸懷大志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三百二十九章 蜀國焉有名將第四百四十一章 還剩甚麼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短暫的寧靜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瓦匠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四百八十三章 宋州(1)第三百零七章 晉州之役(2)第二百一十九章 姐姐卻可以陪伴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百五十一章 犧牲(5)第九十六章 深謀遠慮第十六章 晉陽之役(1)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四百九十二章 想要更多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