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



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

對面是“半島之盾”西路軍的第一和第二兩個機械化師,共約三萬餘人,是伯恩策劃的向敘軍射出的三支利箭中的一支,他們的任務是在美軍空中力量和情報信息的支持下和“半島之盾”其他兩路部隊協同作戰,對敘軍展開掃蕩似的平推,直到最終把他們趕到地中海海邊,與美軍航母戰羣以及海軍陸戰隊共同形成夾擊之勢把敘軍全部殲滅最終解決問題。所以他們對敘軍的政策是長驅直入攻堅克難,窮追猛打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絕不手軟。

從阿拉伯世界的歷史上看,“半島之盾”對敘利亞有如此的深仇大恨是有原由的。

“半島之盾”是“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成員國共同組建的武裝力量,始建於1985年,當時只有三萬人,並在沙特建立了永久性軍營。當時的“海灣合作委員會”的成員國只有六個國家,分別是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一律的穆斯林遜尼派執政,一色的國王統治的君主國。當時他們共同組建武裝部隊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民主化浪潮逐漸興起的形勢下共同維護君主統治的國家體制,因而被世界媒體把“海合會”稱之爲“阿拉伯君主國俱樂部”。所以當俱樂部成員國巴林出現民衆抗議示威浪潮局勢動盪時,他們毫不猶豫地將“半島之盾”部隊開進巴林首都麥納麥,成功平息了那裡的騷亂,成爲“半島之盾”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成員國之間跨界行動。

進入21世紀之後,阿拉伯世界的形勢出現了急劇的變化,不但埃及等周邊國家出現了風起雲涌的民主化浪潮而且愈演愈烈,而且由勢不兩立的什葉派掌權的伊朗、敘利亞迅速崛起,中東地區正在興起一個從伊朗延伸至黎巴嫩的“什葉派新月帶”(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語),對遜尼派主導的“海合會”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脅。於是“海合會”匆忙推出擴容方案,火速接收了同是君主國、曾兩度提出入會申請但被拒絕的摩洛哥和約旦加入“海合會”成爲成員國,並且將“半島之盾”的兵力擴充到十萬。這樣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拉攏阿拉伯君主國“抱團取暖”,共同應對統治危機。民衆抗議示威浪潮在同種文化和同種政治制度國家的傳導效應決定了,只要有一個阿拉伯王室倒下,就將成爲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動亂將不可避免地蔓延至其他君主國,掀起運動的第二波——旨在推翻王室統治的“革命”。埃及的穆巴拉克的悲慘結局讓阿拉伯君主們不寒而慄,他們認識到,在民主浪潮襲來時,他們也會像穆巴拉克那樣,被美國人拋棄。二是聯手抗衡伊朗以及其主導的“什葉派新月帶”國家。在伊朗崛起、“什葉派新月帶”形成所引發的安全困境下,海合會國家充滿危機感,約旦和摩洛哥這兩個反伊朗的“急先鋒”此時便成爲海合會拉攏的首選對象,成爲“半島之盾”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此的歷史和現實背景,決定了“半島之盾”部隊從組建那天起就把槍口對準了伊朗、敘利亞等“什葉派新月帶”國家從而成爲死敵,美國人正是看好了這一點,把他們作爲打擊敘利亞軍隊的重要籌碼推到了前沿。所以今天“半島之盾”的兩個機械化師與敘利亞的裝甲師相遇那就是一個“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戰鬥立即開始並很快進入白熱化。

“海合會”的國家除了約旦和摩洛哥外都是中

東的主要產油國,依靠地下冒出來的滾滾“黑色黃金”他們腰纏萬貫,財大氣粗,堪稱中東乃至世界級的土豪,對組建部隊毫不吝嗇投下大把金錢,所以“半島之盾”的兩個機械化師裝備相當不錯,清一色的美國製造,家當奢侈,陣容豪華,是敘利亞軍隊絕對不能比的。每個師的主要裝備有:M1-A5型主戰坦克290輛;M2-A6型步兵戰鬥車和M3-A5型騎兵戰鬥車380輛,其它裝甲車輛692輛;火炮171門,其中55毫米自行榴彈炮72門、多管火箭炮9門、107毫米迫擊炮66門、90毫米無座力炮24門;高炮24門;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180輛(或部);防空導彈發射裝置60輛(或部);AH-64H型攻擊直升機、AH-66B型攻擊直升機、UH-80B型多用途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127架。僅就這些裝備而言就堪與美軍的機步師媲美。

兩個機械化師各自沿着敘利亞境內發達的公路網一左一右齊頭並進,其戰鬥觸角和打擊範圍寬達百多公里,突然從櫟樹林中衝出來的敘軍裝甲師首先遭到了各種導彈炮彈的攻擊,緊接着近百架直升機鋪天蓋地而來,機身下火光連續閃爍,立時把敘軍裝甲師罩在彈雨之中。

儘管“半島之盾”裝備精良但戰鬥力並不怎麼樣,產油國的百姓個個富得流油,誰家子弟願意當兵打仗去戰場上玩兒命,所以部隊絕大部分士兵是來自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印度的僱傭兵,屬於上班就拿錢不幹就走人的打工仔那類的,紀律性極差戰鬥素質一般般,而且絕大多數基本沒真正打過仗,聽到炮響就哆嗦,面對身經百戰的敘利亞正規軍,這種戰鬥力上的差距立刻突顯出來。

經過了隆爾克亞一戰,魏鑫對裝甲師的戰鬥能力有了初步的把握,他首先命令導彈營和炮團的全部防空火力集中開火,先把天上敵軍的直升機逼出低空降低它們攻擊的精確度;然後選中“半島之盾”部隊左側一個鋒口,他乘坐“18”號T-90坦克身先士卒,率領所有坦克和裝甲戰車全速疾馳,向“半島之盾”機械化師的左翼猛撲,電子干擾全部開啓,近百枚煙幕彈射向陣前爆起巨大煙幕,裝甲師的在騰起的煙霧中橫衝直撞,T-90的滑膛炮連連擊發,猶如一隻猛虎闖入了羊羣,頓時把“半島之盾”的機械化師的陣形衝得七零八落,嚇得那些僱傭兵還沒到點就準備下班,轉身就開溜,先進的M1-A5型主戰坦克在他們手裡成了快速移動的巨大鐵塊,而且是統統向後移動,敘軍裝甲師的炮彈基本都打在它們的屁股上,敘軍瞬間就佔了上風。

就在敘軍士兵正打得正上癮的時候,魏鑫的撤退命令下達了,而且是斬釘截鐵、不容違抗的,就連盧齊上校都蔫蔫兒地遵照執行了。幾百輛坦克和裝甲戰車悻悻地扔下了“半島之盾”機械化師那些還在玩兒命逃跑的僱傭兵,轉身沿着來路撤離戰場,徐徐向謝赫山的方向開去。

“半島之盾”兩個機械化師的總指揮官叫拉提夫,是一名沙特軍隊的少將,他平時住在利雅得的私人別墅裡,只有當部隊有了任務他才很不情願地到總部來上班。因爲“半島之盾”平時很少有任務,所以他對上班這樣的事兒已經有點不習慣了。不過這次例外,他不僅得天天上班還要跑到敘利亞來上班,而且這個班一上就是一個多月沒能回到他那豪華舒適的別墅去了,真不知道他那

三個美麗的、喜歡爭風吃醋的妻子之間的“戰況”如何,僕人把自己最喜愛的那條蘇格蘭牧羊犬餵養的怎樣,八個子女是否在想念他們的父親……唉,該死的戰爭,該死的敘利亞人……他把情緒一股腦都撒在了敘利亞軍隊的身上。所以當他根據美軍預警機提供的信息在80公里處發現了敘軍裝甲師之時,他並沒有命令導彈部隊發動攻擊,而是想把敘軍放到近前依靠自己不對強大的火力把敘軍裝甲師那可憐的幾輛坦克一舉擊毀,一來可以撒撒心中的怨氣,二來可以憑藉自己的戰功做後盾,以身體不適做理由向上級申請休假讓別人替換自己,或許還能得到批准。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自己裝備精良的機械化師竟然沒攔住敘軍的坦克,讓他們把自己的部隊狠狠撞了一下子,擊毀了幾十輛M1-A5坦克和M2-A6型步兵戰鬥車,兩架AH-66B型攻擊直升機也掉到地上,所幸的是損失不是十分的大,而且敘軍在敵衆我寡的形勢下很有自知之明地撤退了,趕跑了(或者叫打退了)敘軍應該也算是戰功一件吧,當然這個戰功需要再鞏固和繼續擴大一點才能真正成立,那就只有繼續追擊直至把敘裝甲師軍消滅。

於是,拉提夫少將下達了全速追擊的命令,那些僱傭兵們不太情願地把坦克和裝甲車的腦袋掉了過來,兩個機械化師依舊分成左右兩翼,用與剛纔逃跑時差不多的速度隆隆向前開進,緊緊尾隨着敘軍的裝甲師向謝赫山的方向追去。

敘利亞的西部是全境唯一的山區,一條山脈綿延幾百公里,謝赫山是最高峰。與這條山脈平行的則是貫穿全境寬闊的阿西河,山脈與大河之間形成了一條近五十公里寬的、難得的平原地帶,叫做阿吉讓平原。這裡草木茂盛,大多被熱帶的闊葉樹林覆蓋。

“半島之盾”兩個機械化師在平原上行軍如魚得水如虎添翼,速度那叫一個快,一小時竟然前進了70公里,屬於重型坦克飆車的速度,坦克兵們痛痛快快過了一把飆車癮。敘軍裝甲師的速度當然也不能慢,被追得倉皇奔逃屁股冒煙,坦克和裝甲車掀起的煙塵始終在“半島之盾”兩個機械化師的前面。

突然,拉提夫少將從雷達上發現敘軍的裝甲師不跑了,可能也是跑不動了,他們突然停止了腳步,翻身向自己衝了過來,導彈炮彈又開始向“半島之盾”的部隊身上招呼,煙塵中又出現了敘軍坦克的身影。僱傭兵們也是毫不猶豫,照樣以飆車的速度往回跑,整個隊伍“譁”的一下撤退了十幾公里。

不過,拉提夫少將突然又發現,撤退的路被堵住了,後方也就是來的方向有敘軍部隊突然從隱身的樹林中鑽了出來,數量是前面敘軍裝甲師的兩到三倍,而且火力兇悍攻勢凌厲,牢牢地把退路給封死,“半島之盾”兩個機械化師被堵在了這條狹長的平原上,左有高山右有大河,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幾乎陷入了絕地。

然而所幸的是,前方和後面的敘軍明顯地減弱了攻擊的勢頭並沒有進一步向“半島之盾”的部隊迫近,只是用火力阻止打消了他們前進或者後退的企圖。

從來就把打仗當做“上班”的拉提夫少將並不驚慌,他帶着暫時回不去家的遺憾由衷地嘆息一聲,命令部隊原地不動,固守待援,咱們就在這裡集體“上班”吧,大本營的親王不會讓咱們長久地在這裡呆下去的,他比咱們還着急着呢。

(本章完)

十六 化武七十四 腹背受敵八 斯莫蘭斯基大街的爆炸聲八十一 滅頂殃禍三十三 以色列人普馬十 否定疑問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十三 八十五號公路十五 出擊六十七 遠程轟炸六十一 尋找人民軍十一 日本出兵序、第一章中日海戰、一真實的日本序、第一章中日海戰、一真實的日本七十六 險象叢生八 孤軍六十九 攻破第一道防線十九 運動戰五十 仗還得打六十九 攻破第一道防線三十一 美國人在中東的第一次撤退五十二 命懸一線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二十二 主動撤退四十四 現代戰爭也拼刺刀二十 死亡與懺悔五十七 緊箍咒八十二 還敢較量嗎二十六 鴨綠江大橋被炸五十七 緊箍咒二 美國人的決心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三十八 打掉預警機九 航母毀滅七十九 插上最後致命的一刀五十四 目標平壤二十四 安拉箴言三十四 盟友反目的開始六十八 啓動最後一場戰役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三十 超低空飛行奔襲九 不同的戰爭感受六十六 難題有解十 否定疑問四十八 衝進大樓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第五章 朝鮮戰爭 一 美國人的擔心二十四 韓國女總統的憂慮五十六 鬼子挺慫九 *上的五星紅旗二十二 江中受阻三十一 詹姆斯七十三 竟然也會“運動戰”四十一 大開殺戒六十七 遠程轟炸十三 八十五號公路六十六 難題有解三十四 盟友反目的開始高超音速*六 急行軍三十一 美國人在中東的第一次撤退二十八 雲團中的F-22六十 等待信號二十九 總攻開始十八 艾斯拉爾少校十五 出擊三 受傷的戰士二十二 江中受阻十九 身先士卒的中國長官七 移師達曼港十三 笠原幸雄二十二 主動撤退四十 “玩兒命”的攀登二十七 闖過第一道險關三十四 盟友反目的開始六十三 端鬼子炮兵陣地十四 繼續“蟄伏”四十一 大開殺戒七 移師達曼港七十一 鑽地彈七十八 俄海軍艦隊現身日本海四 出兵營救五十 仗還得打三十九 “伊春營”出征十九 身先士卒的中國長官四十一 大開殺戒三 受傷的戰士六十七 遠程轟炸二十八 雲團中的F-22八十二 還敢較量嗎二十八 平壤被炸十八 艾斯拉爾少校五十六 鬼子挺慫六十 等待信號六 營地解圍二十六 鴨綠江大橋被炸二 中東亂局七十二 血流成渠
十六 化武七十四 腹背受敵八 斯莫蘭斯基大街的爆炸聲八十一 滅頂殃禍三十三 以色列人普馬十 否定疑問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十三 八十五號公路十五 出擊六十七 遠程轟炸六十一 尋找人民軍十一 日本出兵序、第一章中日海戰、一真實的日本序、第一章中日海戰、一真實的日本七十六 險象叢生八 孤軍六十九 攻破第一道防線十九 運動戰五十 仗還得打六十九 攻破第一道防線三十一 美國人在中東的第一次撤退五十二 命懸一線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二十二 主動撤退四十四 現代戰爭也拼刺刀二十 死亡與懺悔五十七 緊箍咒八十二 還敢較量嗎二十六 鴨綠江大橋被炸五十七 緊箍咒二 美國人的決心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三十八 打掉預警機九 航母毀滅七十九 插上最後致命的一刀五十四 目標平壤二十四 安拉箴言三十四 盟友反目的開始六十八 啓動最後一場戰役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三十 超低空飛行奔襲九 不同的戰爭感受六十六 難題有解十 否定疑問四十八 衝進大樓十八 可以看成是談判第五章 朝鮮戰爭 一 美國人的擔心二十四 韓國女總統的憂慮五十六 鬼子挺慫九 *上的五星紅旗二十二 江中受阻三十一 詹姆斯七十三 竟然也會“運動戰”四十一 大開殺戒六十七 遠程轟炸十三 八十五號公路六十六 難題有解三十四 盟友反目的開始高超音速*六 急行軍三十一 美國人在中東的第一次撤退二十八 雲團中的F-22六十 等待信號二十九 總攻開始十八 艾斯拉爾少校十五 出擊三 受傷的戰士二十二 江中受阻十九 身先士卒的中國長官七 移師達曼港十三 笠原幸雄二十二 主動撤退四十 “玩兒命”的攀登二十七 闖過第一道險關三十四 盟友反目的開始六十三 端鬼子炮兵陣地十四 繼續“蟄伏”四十一 大開殺戒七 移師達曼港七十一 鑽地彈七十八 俄海軍艦隊現身日本海四 出兵營救五十 仗還得打三十九 “伊春營”出征十九 身先士卒的中國長官四十一 大開殺戒三 受傷的戰士六十七 遠程轟炸二十八 雲團中的F-22八十二 還敢較量嗎二十八 平壤被炸十八 艾斯拉爾少校五十六 鬼子挺慫六十 等待信號六 營地解圍二十六 鴨綠江大橋被炸二 中東亂局七十二 血流成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