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

“馬鈴薯這個原產自南美洲的不起眼作物,在十七世紀二十年代,被聰明的中國人改造成了一種平均畝產兩千斤的怪物。就這樣,到了十七世紀末,中國的人口從九千萬膨脹到三個億。”

“幾百年過去了,現在,從北冰洋到南極洲,從美洲到亞洲,到處可以看到中國農民駕駛着農業機械,耕種和收穫着馬鈴薯。”

“是的,歷史上,蒸汽機或者讓復興會統治了中國。但是,馬鈴薯讓中國人統治了世界。”

——1955年.禮約瑟.《馬鈴薯帝國》

雖然知道這些銀元和鋼鏰很值錢。但是,摸着口袋裡的銀元和鋼鏰,楊守業的心裡還是有幾分忐忑。鬼使神差之下,楊守業就那麼走到了一個巨大的卻很冷清的建築門前。

這座巨大的有兩層樓高的建築,是復興會鬆滋糧食局。楊守業在毛二毛的指點下已經知道了,這個像個大衙門一樣的建築,就是負責整個鬆滋縣的糧食管理的單位。整個鬆滋縣的糧食買賣,都必須在這個大衙門裡進行。

當然了,目前鬆滋地區的老百姓,只見過糧食局不斷把陳糧發賣給其他的單位,還從來沒見過糧食局從什麼地方買糧呢。

雖然搞不清楚,生意並不好的糧食局爲什麼建設的這麼龐大。但是,楊守業還是希望看看自己手中的復興會貨幣是不是真的能夠買到足夠的糧食。

糧食局的大廳非常的巨大。規模看起來比楊守業中午去過的鬆滋食堂還要大一些。不過,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建築裡,只有一個櫃檯上有人值守。

楊守業一進糧食局,第一眼看到的東西,不是那個有人守着的不起眼的櫃檯。而是一大排在牆邊擺着的,裝滿了各種糧食的貨櫃。

那些在楊守業眼裡比金子還要寶貴的各種糧食,就那麼無人看管的擺在那裡。幾個婦女正在用布袋子,從那些糧食櫃裡,盛裝着糧食。

說起來也真是湊巧了。正在買糧食的婦女中,有一個剛好是毛二毛的老婆毛張氏。

毛張氏今年四十多歲,也是杭州衛的軍戶家庭出身。正好是當年毛二毛被調到楊守業祖父的那個新的百戶所的時候,她嫁給了變成了正兵的毛二毛的。楊守業很小的時候,就認識這位毛二嬸。這個婦女可以說是整個百戶所裡性情最潑辣的婦人了。

當年,因爲百戶所發不出正兵的糧餉來,這位毛二嬸可是先後的罵過楊家三代人的。不僅楊守業做了百戶的時候。被她指桑罵槐的罵過,就是他的父親和祖父,也都被這位毛二嬸罵過。

不過,因爲楊家人雖然是個百戶,可是既不能爭又不會搶,日子過的比普通軍戶強點兒也有限。所以。大家倒是也能理解楊家的窩囊和無能。除了這位毛二嬸以外,倒還真的沒有什麼別的人那麼明目張膽的罵過他家。

楊守業一發現毛張氏的身影,就下意識的想要躲藏起來。可是他還是被眼光犀利的毛二嬸給發現了。

沒辦法,楊守業只能硬着頭皮上前和毛二嬸打了聲招呼。

從正月到五月,不過是三個月左右的功夫,毛二嬸就大變樣了。過去那個蓬頭垢面張牙舞爪的農婦,如今穿着一身淺灰色的勞動布衣裙。腳上穿着一雙同樣顏色和布料的布鞋。頭髮梳得一絲不苟,臉上洗的乾乾淨淨,一副精明強幹的樣子。

毛張氏是今年二月末乘坐蒸汽船到的鬆滋縣。一進了工廠給毛二毛分的三居室的屋子,毛張氏就大罵毛二毛沒良心。說毛二毛自己在鬆滋過着皇帝老兒似的好日子,卻讓老婆和孩子在杭州衛那個活地獄裡苦熬。

毛二毛的三個孩子,最大的才十九歲,被分配到工業學校讀書。二兒子和小兒子被安排到正規學校裡念小學。毛張氏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和學習,被安排到服裝廠上班。專門用縫紉機制作各種勞動布的衣服。

復興會所有的學校都是封閉式的。學生每個月只有一天的探親假。而復興會的工廠,每天爲工人提供兩頓飯,午飯和晚飯。因爲早上起來還有一個軍操的環節,所以即使是自家做的早飯,也必須豐盛些。

毛張氏就是因爲家裡的糧食吃光了,這才趕着休息日到糧食局來買糧食,剛好碰到了楊守業。

復興會的企業。全部都是那種從搖籃到墳墓式的現代中國前三十年的那種國有企業模式。管吃飯,管穿衣,管住房,管看病。管上學,管養老,管下葬。雖然因爲目前復興會的工人還都只是第一代工人,養老和下葬的還沒有幾個。可是,衣食住行,看病上學這些,復興會的企業已經全面的管了起來了。

不過,剛剛到鬆滋縣幾個月的毛二嬸,對於這種吃飯穿衣都由企業來管,連回家睡覺之前的洗澡也有人看着的生活,還不是非常的適應。對於給自己家買糧食,她還非常的熱衷。其實,大部分人家的早飯,都是在量大廉價,方便快捷的大食堂裡解決的。

女人一旦能夠賺錢了,對於她的整個人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現在毛二嬸每個月能賺兩個銀元的工資。雖然不到自己老公的一半兒,可是毛二嬸的做事爲人的底氣也變得非常的充足了。

比如說,對於楊守業這個前大明朝的六品武官。以前的時候,她雖然敢於指桑罵槐的罵他,可是在面對面的時候,即使楊守業被革職了,她還是不敢和他高聲說話的。現在,掙了工資的毛二嬸就不再對楊守業有着任何的畏懼心理了。她一口一個楊家侄子,叫的那叫一個響亮堅定。

看到已經大變樣的毛二嬸雖然意氣風發,但是絲毫沒有對他撒潑的意思,對待他還非常的熱情,楊守業一方面鬆了一口氣,一方面正好藉機向毛二嬸請教糧食該怎麼買纔好。

毛二嬸帶着楊守業,開始對他詳細的講解復興會糧食局的糧食價格。

“這個玩意叫做土豆,這玩意叫做地瓜。這兩個東西的產量,我聽農場的人說,產量是最高的。一畝地最少也能收個千八百斤。所以,這兩個玩意最便宜。一個鋼鏰就賣十斤。”

毛二嬸對楊守業介紹道:“你別看這玩意樣子不好看,不過味道還算可以。當糧食吃也行,當菜吃也行。弄好了的話,存半年也不會壞。我們在工廠裡,晚飯的時候吃的就是這玩意做的土豆泥。我吃着還順口。”

走到下一個糧櫃處,毛二嬸繼續對楊守業說道:“這個黃橙橙的,是長杆番麥。我們這裡叫玉米。農場的人說,這東西的產量也不低,一畝地出個六七百斤倒是輕鬆。一鋼鏰就能買六斤。這東西打碎了和白米一起蒸蒸,味道也不錯。還能磨成面做饅頭。單位裡吃的饅頭都是這玩意和白麪在一起蒸出來的。”

走到第三的糧櫃前,毛二嬸說道:“這些東西你應該就都認識了。這個是精白麪,這個是精米。我聽有的老人家說,這麼好的米麪,過去都是供應官家纔有的東西。這些東西價錢就貴了。一斤就要十個鋼鏰。”

指了指另一個方向的糧櫃,毛二嬸說道:“倒是那邊我剛纔看的那些沒脫殼兒的穀子價格便宜。那種穀子,一個鋼鏰就能買二斤。不過還得花錢到磨坊去打殼兒。可是啊,總比直接買那精米便宜不是。”

毛二嬸介紹完了所有的糧食,仔細的看了看楊守業,琢磨了一會兒纔對他說道:“我們家你毛二叔過去幹過那些混賬事兒,你知道吧。他以前就傻乎乎的買過不少的糧食,最後全都糟蹋了。你現在還沒進復興會的廠子。糧食的話,你用的臨時身份證,每天最多隻能買二斤。你住在旅館裡,又沒有什麼做飯的傢什,買糧食做什麼。”

“要我說啊。你快點到勞動局去把名報了。早點參加軍訓和培訓。等你成了正式職工的時候,單位就給你分房子了。你分了房,再娶了媳婦之後,再考慮買糧食的事情吧。現在你買了也只能在旅館裡堆着。復興會又不許糧食賣給外人,你要是想帶着糧食離開,那是不能。”

還真別說,楊守業是個有點小聰明的傢伙。他剛纔已經大體上弄清了復興會的糧食有多便宜了。就沒脫殼兒的穀子來說,一個鋼鏰,也就是十個銅子兒,就能買二斤。這糧食簡直便宜的駭人聽聞了。他剛纔就想着,用自己的銀元和鋼鏰買上一大堆的糧食運回杭州去賣,肯定能賺上一大筆的。

所以,聽到毛二嬸說復興會不許糧食外賣。楊守業急忙問道:“二嬸兒,這糧食不賣給外人是個什麼意思?”

毛二嬸帶着點驕傲的表情對楊守業說:“現如今啊,這鬆滋縣和江對面的枝江縣,全都是復興會的地盤。復興會說了,在自己的地盤裡,必須得讓老百姓能吃飽飯。所以啊,只有在復興會有工作,有復興區正式身份證的人,才能隨便的在復興會的糧食局裡買糧食。”

看了看有些沮喪的楊守業,毛二嬸勸他道:“楊家侄子你不要七想八想了。老老實實的到勞動局報名,做個復興會的工人比什麼不好。要我說啊,在復興會的廠子裡當個工人,可比你做那個什麼勞什子百戶強多了。”

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5章 準備(1)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3章 立足(1)第2章 穿越(2)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22章 起步(6)第28章 開始(4)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370章 在山東(5)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26章 開始(2)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371章 在山東(6)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19章 起步(3)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76章 大豐收(2)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12章 婚事(4)第40章 妖僧(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29章 日常(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0章 日常(2)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26章 開始(2)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75章 大豐收(1)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6章 立足(4)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
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70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4)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172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4)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5章 準備(1)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361章 建設新湖北(4)第13章 立足(1)第2章 穿越(2)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51章 馬縣丞的末日(3)第339章 制度這個事兒(4)第22章 起步(6)第28章 開始(4)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370章 在山東(5)第414章 精明通透張老爹第129章 “怎麼做”和“爲什麼”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280章 天啓皇帝的表態(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320章 混亂與平靜(1)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26章 開始(2)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332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1)第371章 在山東(6)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19章 起步(3)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55章 馬縣丞的末日(7)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86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2)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76章 大豐收(2)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301章 朱舜水訪武昌(6)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56章 馬縣丞的末日(8)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426章 王書輝犯了聖母病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490章 雲仙國王徐天草第12章 婚事(4)第40章 妖僧(4)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359章 建設新湖北(2)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02章 王書輝下鄉記6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99章 武昌起義(9)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96章 長子王青柏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51章 紅旗漫卷出枝1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29章 日常(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0章 日常(2)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248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2)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26章 開始(2)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75章 大豐收(1)第132章 入學風波1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16章 立足(4)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