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你放心,我們皇上是不世出的英主,他定能帶領我們戰勝元軍,光復大宋。以你的本事,日後只要好好幹,定能封侯拜相、光耀門楣!”
“封侯拜相我不敢想,只要皇上不嫌棄我們這羣盜匪就成。那我現在帶你過去認識下我的那幫兄弟們!”劉青說完拉着嶽定北便向山谷中央走去,南懷忠帶着光復軍也跟了上去。
來到山谷中央,窯頭山剩下的盜匪們都已經扔掉了手中兵器,整齊的跪倒在地。此時眼見他們的大當家拉着一個身穿銀甲的將軍過來,盜匪們皆是心中一喜,看大當家和對方將領的神情,應該已經談好了投降事宜。其實對於他們這羣盜匪來說,落草爲寇都是迫不得已,但凡有口飯吃,他們也不至於跑到窯頭山過這種朝不保夕的生活。
劉青來到盜匪中間,大聲的說道:“兄弟們,我身邊這位是我兒時的夥伴嶽定北嶽軍長。我剛纔已經跟他談好了,以後我們就是大宋的軍隊了,大家日後再也不用過這種刀頭舔血,有今天沒明日的生活了。今後大家跟着大宋皇帝好好的幹,憑藉大家的本事,定能做出一番事業。”
下面的盜匪們一陣歡呼,齊聲高呼道:“大當家威武,大宋萬歲!皇上萬歲!”
嶽定北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一夜的戰鬥雙方互有損失,但是眼前這羣盜匪比先前投降的阿術手下士兵要勇猛的多,也忠心的多,這樣的結局對於雙方都是最好的。
此時劉東見嶽定北這邊發了個暫停進攻的嘯聲便再無音信,便帶着他手下的光復軍第二軍來到山谷中央,見嶽定北已經搞定了盜匪。面上高興,心裡卻鬱悶不已,看來這場功勞自己是得不到了,不過能夠招降這羣悍匪,劉東還是頗爲興奮的。
當下嶽定北讓士兵撲滅了南面道路的大火,和劉東一道帶着劉青、關能還有盜匪們的其他首領回窯頭山向趙昺覆命,而山谷中光復軍和盜匪的安置則由甘天龍進行安排。
趙昺在睡得正香的時候被慕容杏叫醒,睡眼惺忪的來到大麓寺大殿內,見嶽定北和劉東帶着兩個陌生的將領正在大殿內等候,而嶽定北身邊那個身材魁梧的漢子臉上一條長長的刀疤,一看就是標準的土匪樣子。心裡已經猜到這場戰鬥的結果,於是笑着說道:“定北、劉東,戰鬥結束了?”
嶽定北和劉東見趙昺到來,各自向趙昺行了個軍禮,嶽定北開心的說道:“皇上神機妙算,此戰我們勝了。”說完指着身邊的劉青和關能說道:“皇上,這兩位是原窯頭山的大當家劉青和二當家關能,還有一個三當家劉武已死,他們兩已經率領剩下的一萬五千人投降了我們大宋。”
劉青和關能見到趙昺,心裡卻頗爲驚異,沒想到這個大宋皇帝如此之小,可看嶽定北和劉東的神情,卻又對這個小孩頗爲敬重。兩人來不及細想,趕忙跪倒在地,劉青恭敬的說道:“小人劉青不識大宋皇帝天威,被豬油蒙了心,纔有今晚之錯,所幸二弟關能及時醒悟,將我勸醒,還好沒有釀成大錯。今後我們兄弟誓死效忠大宋,效忠皇帝陛下,還請皇上大人不記小人過,饒恕我等!日後定當戴罪立功,爲大宋爲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趙昺見劉青說話張弛有度,除了臉上那道疤,實在不像個刀頭舔血的強盜。於是哈哈大笑着說道:“劉將軍、關將軍能迷途知返,迴歸我大宋,今後大家就都是一家人,還說什麼饒不饒恕的。”說完親手將劉青和關能扶了起來,並命人上了茶水,讓大家都坐下再聊。
嶽定北上前詳細的稟報了此戰的經過,當趙昺聽說劉青是嶽定北的兒時玩伴時也頗爲驚訝,心想這個世界還真是小啊,兩人分別十五年居然以這樣的方式重新相聚,這也充分說明他們緣分不淺啊!
趙昺聽完嶽定北的講述,當場將窯頭山的盜匪一分爲二,分別成爲第一軍和第二軍的一個師,而師長就由劉青和關能擔任。同時對此戰最大的功臣南懷忠授予了子爵,其他有功將士如嶽定北、劉東等也都做了相應封賞。
劉青和關能見趙昺小小年紀,卻如此雷厲風行,而且戰事一結束,立即進行封賞,不愧是嶽定北所說的英主。雖然他們兩人不太瞭解師長是什麼職位,但是聽趙昺的意思,應該是個不小的官,也都欣然的跪倒在地,高呼“謝主隆恩!”
趙昺見窯頭山盜匪已平,而此行不僅達到了實戰練兵的目的,還俘獲了一萬五千悍勇的士兵,眼下該賞的都已經賞了,趙昺忽然轉頭對劉東說道:“劉東,當時你守西方,而劉青率軍突圍,你爲何不主動出擊?”
劉東聽得一愣,擡頭看趙昺的表情卻依然帶着微笑,實在搞不懂趙昺的心思。劉東下意識的看了眼劉青和嶽定北,低頭沉思良久才小聲說道:“回皇上,當時我軍已經用火油封鎖了南面和北面的通道,而盜……劉青所率軍隊要想突圍,只有向東西兩面的山坡衝擊方有機會。而東面有老嶽鎮守,西面由末將守着,末將當時認爲劉青所部已經是我們的甕中之鱉,只要我們用弓箭對他們進行遠程打擊,若他們衝擊個幾次都無法突圍,必定會向我軍投降。根本就不需要帶軍去出擊,白白浪費將士們的性命!”
趙昺點了點頭,又接着問劉青:“剛纔劉東所說可否正確,你若突圍不出,可有投降的想法?”
劉青敬畏的看了眼趙昺,實在搞不明白自己都已經投降了,趙昺現在問這種問題是想秋後算賬嗎?可既然如此,剛纔爲何又要封賞自己?
趙昺彷彿看穿了劉青的想法,微笑着說道:“劉愛卿,你不用緊張,也不用害怕。這只是我軍的傳統,在戰爭結束後要做個總結,以吸取戰鬥中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