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命懸一線 (3)

兩隊人馬出發後,裘耀和帶上顧同江去了劉以鬆家。劉以鬆家院子的大門半開着,他們進了門,院內蕭條而淒涼,擺放劉士軍屍體的棚子還在那裡,連那扇停放屍體的木板門還放在地上,劉士軍的遺像還掛在正面的席子上。橫在上方白布上那個“冤”字板着一付憤怒的面孔。顧同江輕輕地喊了聲:“劉以鬆,老劉……”不見回答,便繞到堂屋門口,門敞開着,顧同江站在門口,只見地上的蘆葦蓆子上躺着一個女人,顧同江有些似曾相見,猜想這女人一定是劉以鬆的老伴。他一邊敲着門一邊問:“大娘,劉以鬆在家嗎?”聽到聲音,女人睜開掛滿淚痕的雙眼,過了一會兒纔有氣無力地說:“不在家。”“到哪兒去了?”“不知道”。顧同江再問下去,她卻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出了劉以鬆家的院子,顧同江讓裘耀和先回鄉里,他再去打聽一下劉以鬆去了哪裡,如果找不到劉以鬆,那他一定去了約定地點,找冷凍車了。

裘耀和回到鄉政府不一會兒,顧同江回來了,他說據周圍羣衆反映劉以鬆一直在家裡的,並沒有離開上河村。

派出去尋找冷凍車的人一直沒有消息,裘耀和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直到下午三點鐘,周勤倫打來電話,說他們已經到了北京,部隊的三輛車子上各派一名鄉里的幹部,分頭去了進北京的公路上。聽到這個消息,裘耀和的心裡多少放鬆了一些,至少說堵住了他們進北京的道路,只要裝屍體的冷凍車不到北京告狀,一切都有迴旋餘地。

傍晚時,王光明打來電話,說他們已經截住了那輛冷凍車。在J省向北的一條廢棄的公路上,冷凍車出了毛病,被他們發現時兩名司機和劉以鬆的外甥還沒有發現他們。裘耀和一聽,興奮起來了,說:“光明啊,讓那兩名司機乘你們的車休息,由你指派司機把冷凍車開回來。”裘耀和掛了電話,還是不放心,又立即撥通王光明的手機,說:“光明,劉以鬆不在那車上?”王光明說:“不在,劉以鬆的外甥說他們約好在進北京的通縣等候劉以鬆。”

掛了電話,裘耀和對顧同江說:“要儘快找到劉以鬆,爲了防止和劉以鬆發生衝突,必須在劉士軍的屍體運回上河村前找到劉以鬆。

顧同江一方面派人四處尋找劉以鬆,一方面分別派出四個人,在劉以鬆和劉士軍家坐等劉以鬆。

天快黑時,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葛兵報告裘耀和一個重要消息。葛兵在電話裡十分激動:“裘書記,劉以鬆來找我,哭了半天,求我給他借一輛車子,我也沒問他借車子幹什麼,藉口出來給他找車子,給你打電話彙報一下。”裘耀和一聽,高興起來了,說:“小葛,你無論如何要把劉以鬆穩住,我馬上趕回縣裡。我要親自見一見劉以鬆。”葛兵說:“裘書記,劉以鬆是我遠房的表舅,需要我做什麼工作,您吩咐吧!”裘耀和說:“你的任務就是要穩住他,千萬不要讓他走了,一切都等我回去再說。”

得知劉以鬆的下落,並且他還沒有離開石楊縣,這讓裘耀和着實興奮不已,立即帶上顧同江趕回縣城。長壩鄉距離縣城不過四十多公里路,轎車出了鄉政府門前的街道,司機立即腳踩油門,加速行駛,就在裘耀和快到縣城時,他的手機響了,一接電話,葛兵在電話裡哭了起來:“裘書記,不好了,我出來找了一會兒車,給你打了電話,回去之後卻不見劉以鬆。”

裘耀和這才進一步覺得劉以鬆精明過人,一個農民能夠有這樣的頭腦,讓他刮目相看了。他大聲說:“找啊,他能去哪兒!”葛兵說:“我一看劉以鬆不在,到處找,都不見他的蹤影。”裘耀和說:“你趕快帶上幾個人,先去汽車站,一定要找到他。”關上手機,裘耀和又給縣公安局政委蔡以民打了電話,讓他火速帶上幾個人去找葛兵。

這天下午,劉以鬆突然到來,讓葛兵吃了一驚。上河村發生了這樣大的事,而且還是他表舅家的表哥被打死,他哪裡敢吭聲。雖然這種表舅走動不多,但是自從他當上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後,表舅劉以鬆也時不時地會找到他給他辦點事,當然,在劉以鬆看來是大事,可是在葛兵眼裡都是說句話的事,大多也給他辦了。所以在劉以鬆眼裡,他的這個表外甥有出息了。這會兒見到劉以鬆,葛兵臉都嚇白了,說:“舅,你……你這是幹什麼?”劉以鬆說:“葛兵啊,舅家遭難了,你沒聽說?”葛兵點點頭,說:“我怎麼能不知道,可是這事讓我怎麼說,幸好領導不知道我和你的關係。”劉以鬆流着淚,說:“葛兵啊,舅求你一件事,要錢我給錢,你能給我借一輛小車用用嗎?”葛兵一愣,本想問問劉以鬆借車幹什麼用,可話到嘴邊了,又咽了回來。縣裡爲了上河村的事召開緊急幹部會,他已經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而且裘耀和和汪益鶴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這件事情上,他也知道劉以鬆說什麼也不會輕易同意把劉士軍的屍體火化掉。身爲縣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他自然知道孰輕孰重。他表面答應給劉以鬆借車,讓他在家裡等他,一出門,他便給裘耀和打了電話,就在這時劉以鬆也出了門,聽到葛兵對着手機打電話,而且聽到裘書記三個字,心中一陣恐慌,葛兵剛走,他也不聲不響地走了,心裡暗暗罵葛兵這個王八小子出賣了他。

裘耀和回到辦公室,葛兵就跑來了,嚇得結結巴巴半天沒說出話來。裘耀和瞪了半天眼,終於,沒有把火發出來,他相信,不可能是葛兵放走了劉以鬆。

天早已黑了,人人都沒有吃一口飯,正當裘耀和心急如焚時,蔡以民風風火火出現在他辦公室門口:“裘書記,劉以鬆找到了!”裘耀和站了起來,說:“人在哪裡?”“在我們的車上。”裘耀和一拍桌子,說:“好,走,去招待所,我請他吃飯。”說着,又看看葛兵:“小葛,走,你先去招待所,安排一桌好菜。”

裘耀和在蔡以民的陪同下,匆匆下了樓,出了大樓,一輛閃着警燈的桑塔納轎車停在大樓下,裘耀和走到轎車旁,蔡以民拉開車門,裘耀和把半個身子伸進車裡,一眼見到一臉無奈的劉以鬆,裘耀和笑笑,說:“老劉,累了吧,走,我請你吃飯。”劉以鬆像泄了氣的皮球,耷拉着腦袋,說:“裘書記我認輸了!”裘耀和遞給他一支菸,笑笑說:“老劉啊,你說這話就不對了,這事是我們的錯,哪有什麼輸贏?走,不說這個,咱們先吃飯,大家都餓了。”

晚飯後,顧同江、蔡以民、葛兵陪同劉以鬆坐在會議室裡,裘耀和最後進來了。

“老劉啊!我知道,你不僅失去了兒子,更主要的是心裡憋了一口氣。”裘耀和說,“可是你知道,這事總得有個結果吧,劉士軍的屍體不可能總放在家裡,天氣這麼熱,你能有多少錢買冰,再說了,總這樣守着屍體,你不痛苦,你兒媳婦不痛苦?”

“裘書記,我真的不是衝着你的。”劉以鬆看着裘耀和,他那疲憊乾澀的眼裡流出濃濁的淚水,說:“裘書記我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葛兵拉着劉以鬆的手說:“舅,別人不相信,你不該不相信裘書記,裘書記是什麼人,石楊一百七十多萬人有目共睹的。實話告訴你吧,那輛冷凍車已經被找到了,舅啊,你到底想幹什麼?你費了那麼大的事,花了那麼多錢,把表哥的屍體運到北京去,你以爲就能解決問題了,據我所知,那種車跟本進不了北京城。”

“怎麼,你們想搶?”劉以鬆一下子站了起來,大聲吼着,“誰要是敢搶我兒子的屍體,我帶着全家死給他看。”說着便嗚嗚咽咽地大哭起來。

裘耀和站起來,走到劉以鬆面前,說:“老劉,你千萬不能懷疑我們,不要總是充滿對立情緒,我在這裡表個態,你不信任我們,你總得相信你的外甥葛兵吧,劉士軍的屍體回來後,一定會交給你的,沒有你的同意,誰也不能把劉士軍的屍體火化,這一點我敢向你保證。”

顧同江說:“劉以鬆同志,如果因爲賠償問題,我們都好商量,你一定要把你兒子的屍體運到北京去,不就是要把事情鬧大,處理一大批領導嗎?退一萬步說,就是上級真的處理了裘書記、汪書記、鄉里的周書記,對你能有什麼好處,你是通情達理的,好好想一想。今天縣委裘書記親自請你吃飯,我看是給你天大的面子了。”

劉以鬆一直沒有再說話,晚上十點多鐘了,由顧同江和葛兵送劉以鬆回上河村去。臨走時裘耀和緊緊握住劉以鬆的手,又對葛兵說:“你今天晚上就留在鄉里,隨時和我保持聯繫。”

第二天早上,天色朦朧,一輛白色桑塔納轎車穿過寂靜的長壩鄉那條柏油街道,一直向前,在離上河村二三百米的石子路上停了下來,車上下來一個與衆不同的怪人,此人五十歲上下,上身穿一件對襟佈扣的白衣,下巴上留着一撮一寸多長的花白鬍子,這人下車後前後看了看,沒有向任何方向走動。過了一會兒,另一箇中年男子出現在他的身後。怪人一擡頭,笑笑說:“你從哪裡來的,沒一點動靜。”那人說:“半仙受到重用了!”花白鬍子說:“蘆三,你不也是嗎,都是爲了混口飯吃。”蘆三一隻眼不怎麼好,左眼球外凸,眼球上像有一層灰色的膜,老百姓稱裸裸眼。他就是長壩鄉人人熟悉的算命先生蘆三,平日經常在長壩以及周圍幾個鄉遊走,也能混口飯吃,外號一隻眼。那位花白鬍子的人一直在縣城走街串戶,外號“薛半仙”,是一個名氣不小的算命先生。

蘆三說:“半仙,走吧!這回就看你的了,這回事情要是辦成了,你不僅會得到好處,還會從半仙升爲大仙了。”半仙笑笑,說:“哎,受人之託,終人之事嘛,何況人家那麼大的官看得起咱。”蘆三說:“走,我給你帶路。”

兩個怪人一大早出現在上河村,並沒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或許是大家都還沉浸在劉家那場血腥的場面中。兩人到了劉以鬆家院外,院門緊關着,蘆三沒有敲門,輕輕地一推,門開了,聽到聲音,劉以鬆從堂屋裡走出來。一看是蘆三和一個陌生男人,覺得有些奇怪。村裡人平日背後稱蘆三一隻眼,當然劉以鬆當面自不能這樣叫他,便說:“老蘆一早登門,有何貴幹?”蘆三走到門口,說:“劉大爺,還是節哀順變啊。哦,我給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師父薛半仙。”劉以鬆看看眼前這個與衆不同的怪人,說:“是薛半仙,我早有耳聞,二位一大早過來有何要事?”薛半仙說:“劉先生家出了這樣大的事,消息傳遍了全縣啊,老夫一身以卜卦爲生,多有收益,覺得事關重大,劉先生不請自來。”劉以鬆心想,這個薛半仙居然跑到他家來騙錢。心中雖有些不快,但他也犯不着惹了這些人。他從年輕時開始,就相信八卦、周易,只是他只讀到小學畢業,文化限制,看不懂那些深奧的書籍,可是他特別相信算命是有道理的。

他年輕時,有一天一個瞎子給他算了命,說他這輩子多子多福,後來,他一連生了四個兒子,這就更加讓他相信算命了。薛半仙看出劉以鬆那疑惑的目光,笑笑,說:“劉先生,我今天是不請自來,絕不是爲錢而來,老蘆可以作證,無論算得準不準,我都分文不收,說完我就走人。”劉以鬆更加覺得奇怪,只是家中遇到這樣的災難,他也想看看自己的命。平日找都找不到的半仙,現在送上門來了,正想看看自己的命怎麼了。於是招呼薛半仙和蘆三進屋,薛半仙說:“就在院子坐坐吧!”劉以鬆搬出兩條長凳子,薛半仙一個人坐在對面,他和蘆三坐在長凳子上。剛坐下,薛半仙突然站起來,四處看了看院子,堂屋和竈屋,又盯着劉以鬆看了一會兒,說:“劉先生,恕我直言!”劉以鬆說:“半仙儘管直言,我兒子都死了,我還有什麼不能說的?”薛半仙搖搖頭,說:“劉先生,你家這場災難是避免不了的,不過,這場災難過後,你的後半生將減少不少苦難。”劉以鬆吃驚地看着薛半仙,說:“半仙此話怎講?”薛半仙說:“人生在世大大小小的災難都是免不了的,只是有些災難如果得以貴人相助,自可避災。貴人在哪裡,這就要看緣了。緣有善緣惡緣,你本來是可以有緣的,只是善緣變成了惡緣。本來你如果早些日子有了這個善緣,也就是說和這位貴人有了緣,必定會躲過這場災難的。”劉以鬆說:“半仙把我弄糊塗了,我一個農民哪來的貴人?”薛半仙笑笑,只是這個貴人來得遲了,這也就是命了!不過這惡緣也會變的,可以讓惡緣變成善緣,這雖是命,但卻要自己把握住的。”劉以鬆睜大那雙乾枯的眼睛,說:“能否請大仙指點一二。”薛半仙站了起來,說:“你細細想想你家近來發生的事,從中想想,定會有所收益的。”劉以鬆愣了半天,卻說不出話來,蘆三說:“劉大爺,你家雖然遇上大災難,可縣委書記裘耀和都把你當作座上賓,這個人可不是凡人。”說到這裡,一隻眼欲言又止。薛半仙說:“劉先生,恕我直言,凡事都要適可而止,這緣千萬不能讓它錯過。”說完,薛半仙站了起來,說:“劉先生,話我只能到此爲止,告辭了。”劉以鬆站起來,他反而不想讓薛半仙離開,可是薛半仙已經出了門,頭也不回地往外走去。劉以鬆望着薛半仙的身體消失在院門口,心中頓時翻騰着複雜的波瀾。

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55章 關鍵時刻 (1)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30章 有口皆碑 (2)第22章 大膽地試 (1)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48章 “治湖”“治官” (3)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6章 如履薄冰 (3)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55章 關鍵時刻 (1)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6章 如履薄冰 (3)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37章 永不停歇 (1)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49章 打破規則 (1)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6章 “治湖”“治官”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45章 別開生面 (3)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30章 有口皆碑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
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55章 關鍵時刻 (1)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30章 有口皆碑 (2)第22章 大膽地試 (1)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48章 “治湖”“治官” (3)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6章 如履薄冰 (3)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55章 關鍵時刻 (1)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24章 大膽地試 (3)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29章 有口皆碑 (1)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28章 風波再起 (3)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6章 如履薄冰 (3)第19章 大展宏圖 (1)第37章 永不停歇 (1)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57章 關鍵時刻 (3)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32章 還在爭議 (1)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49章 打破規則 (1)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11章 命懸一線 (2)第33章 還在爭議 (2)第58章 白雲藍天 (1)第46章 “治湖”“治官” (1)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45章 別開生面 (3)第5章 如履薄冰 (2)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15章 塵埃落定 (3)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9章 運屍北上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31章 有口皆碑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52章 “海推”“公推” (1)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42章 溫柔風暴 (3)第3章 人命關天 (3)第56章 關鍵時刻 (2)第25章 大膽地試 (4)第30章 有口皆碑 (2)第20章 大展宏圖 (2)第2章 人命關天 (2)第40章 溫柔風暴 (1)第13章 塵埃落定 (1)第21章 大展宏圖 (3)第36章 依依惜別 (3)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4章 如履薄冰 (1)第16章 撥雲見日 (1)第47章 “治湖”“治官” (2)第8章 運屍北上 (2)第23章 大膽地試 (2)第34章 依依惜別 (1)第26章 風波再起 (1)第7章 運屍北上 (1)第54章 “海推”“公推” (3)第17章 撥雲見日 (2)第43章 別開生面 (1)第27章 風波再起 (2)第10章 命懸一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