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捧轂推輪

燕軍本陣,大櫜之下。

道衍看到張輔的英勇表現,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色。

看到越來越多的燕軍順着雲梯上到了真定城牆,而城牆上的官軍一寸寸地後退,抵抗也變得越來越微弱,袁拱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一抹笑意,對燕王說道:“王爺,大局已定!”

燕王聞言用力握了下拳,真定已下!

……

耿炳文看得一陣陣的心驚肉跳,頭皮發麻,平安這樣的巨漢居然都沒有打過朱高煦,還有他帶來的幾千生力軍,居然還是抵擋不住燕軍的進攻?眼看平安都即將身死,耿炳文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皇帝陛下啊,朱棣還沒有上場,單憑他的一個兒子朱高煦居然就能讓燕軍變得如此厲害?一個人的魅力真的可以改變這麼多嗎?

一個人的魅力!?倏忽之間,耿炳文指着朱高煦嘶力竭地狂嗥起來,“耿璇,你給我衝過去,幫助平安殺了朱高煦!平安已經到來,楊文、吳高也不遠了,他們馬上就會率軍入城,到時候這些該死的叛軍就會統統完蛋……”

“還有你們!”

耿炳文又回頭向身邊的保護自己親兵隊怒吼道,“我這裡也不用你們保護!你們也上,統統都上!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朱高煦活着出去,絕不能讓他活着出去,快上啊!”

“膨!”

耿炳文話音方落,親兵隊長的屍體陡然橫飛而來,重重地摔在他面前。

“想殺高陽王,老子先殺了你!”

凌空拋灑的血雨霎時淋了耿炳文滿頭滿臉,耿炳文有些驚恐地轉過頭來,一對冰冷而又暴虐的眸子頓時映入了他的眼中,燕軍大將丘福正健步如飛向他衝殺過來,下一刻,耿炳文就感到自己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然後整個人輕飄飄地像羽毛一般飄了起來。

“父親!!!”耿璇朝着天空悲慼大喊。

人在空中,耿炳文清晰地看到了身下喧囂的戰場,官軍雖已節節敗退,但耿炳文分明清晰地聽到一陣悠長的號角聲響起,號角的方向來自身後——是援軍!

耿炳文緩緩回首,城內已經出現了火紅一片的官軍身影,楊文他們的兵馬終於趕來了!

耿炳文角不由綻起了一絲笑意,援軍終於到了……

“朱棣,真定還是我們的!”老將軍仰天長嘯,聲震四野,最後卻戛然而止,摔倒在城牆之下……

………………

“平安!你不是要打嗎?怕了?再來啊!”

朱高煦又換了一把長槍,大開大闔,擋在他面前的官軍士兵非死即傷。

平安手持扶着肩膀劇烈地喘息着,他並沒有衝出保護圈,他雖然是個武癡,但也不會傻到出去送死。

“高陽王快放吊橋!”

城下的張輔已經打開了城門!而朱高煦的旁邊正是千斤閘,只要放下吊橋,城外的燕軍便可以長驅直入了,到了那時,城內官軍將死無葬身之地!

朱高煦判斷完形勢,不再逞威,捨棄平安,正要攪動千斤閘,忽然感到腳下的地面正在微微顫動。

這種連續不斷的悶雷……難道是……

朱高煦愣了一下,下意識地轉頭往城內看去。

下一刻,朱高煦的瞳孔便急劇收縮。

“轟隆隆……”無數官軍鐵騎已正向着這邊滾滾碾壓過來。

楊文的旗幟!

朱高煦嗥叫一聲,果斷返身從樓梯跑了下城樓,正遇到一齊奔出來的朱能、丘福、張輔,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將領,憑藉着聲音的震動就判斷出了官軍來了無數援軍,而且城樓上的平安已經緩過了勁來,正在組織人馬反擊,他們哪裡還敢戀戰?

跑吧!

“哪裡還的官軍?”

“楊文的遼東騎兵!”

幾乎同一時間,遠在幾百步外的燕王、道衍、袁拱也發現了真定城內的突變。

看到楊文的旗幟突現在城頭上,他們的瞳孔霎那間收縮。

“楊文這匹夫,可惡!”燕王握劍的右手死死地攥緊,皮膚上的青筋一股股的都暴露了出來。

道衍與張玉的臉上也滿是一片鐵青之色。

功敗垂成!

燕軍在最接近勝利的時刻,卻遭到遼東騎兵的強勢逆襲,前功盡棄!

楊文的五萬騎兵突然出現在真定城中,真定的戰局已經出現了根本上的逆轉,真定城中的燕軍遼東騎兵的鐵蹄之下變得危險異常。

那些陷進去的士兵還沒什麼,若是朱高煦他們這些燕軍的高級將領沒有逃出來……燕軍就全完了!

燕王實在也沒想到,楊文的騎兵竟然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竟然會來得如此之快!

更讓他擔心的是,平安的兵馬先出現在真定,然後楊文的兵馬後又趕到,那吳高的兵馬在哪裡?

道衍也想到了這一點,他驚疑不定地朝着四周觀望了一陣,他們原本以爲已經足夠重視耿炳文了,可現在才發現還是有些小覷了這長興侯,耿炳文遠比他們之前想象當中要更加難以對付。

連朱高燧都不免地緊張說道:“父,父王,你快想想辦法啊。”

“吹響號角,全軍壓上,接高煦他們出來!”燕王很是果斷地拔出了配劍,瞪着血紅的眼睛,厲聲道:“跟俺一起衝!”

道衍嘆息了一聲,有心想要勸燕王別親自上場,最終還是作罷。

朱高煦、朱能、丘福、張輔他們若是死在城中,燕軍便傷筋動骨了,別說爭奪天下了,敗亡就在眼前。

一場大戰再次打響,這是一場營救行動。

燕王不顧一切率軍猛攻真定,雖然將人接出來大半,可是楊文卻是趁機接替了耿炳文的指揮權,不僅將潰敗的兵馬穩定了下來,更是出乎意料地率領騎兵出城與燕軍對衝,這一大膽舉動讓措手不及的燕王吃了大虧。

可燕軍長年與北元對陣,對付騎兵實在有一套,雖然燕軍在猝不及防之下,吃了個虧。但兩軍錯開之後,楊文卻發現,戰果並沒有想象中的大,他也折損不少人馬。

對於這個在關鍵時刻,死死卡在自己前進路上的楊文,燕王那叫一個憤恨,站在一片狼藉的戰場上隔空與楊文對視。

這是兩個殺紅了眼的傢伙,他們都瞪着血紅的雙眼,渾身上下散發着滔天殺意。

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相同的決心:我一定會宰了你!我一定會砍下你的腦袋爲死去的部下報仇!

過了好一會兒,散開遼東騎兵才把周圍散落的燕軍剿滅,他們匆匆忙忙向楊文靠攏,在幾名強壯的親兵連拉帶拽,才把殺紅了眼的楊文拖回真定。

對面,朱高煦、朱能、丘福、張輔他們四個也衝了過去,把燕王扯了回去——遼東騎兵的衝殺太厲害,燕軍傷亡不小,還是讓燕王冷靜下來比較好。

燕王狂暴地用馬鞭把拖扯他戰馬的人全部抽開,他死死地盯着城頭挑釁地看着他的楊文,他握着馬鞭的手在發抖,但卻也只能恨恨地道:“楊文,你等着!”

圍攻了真定三天的燕王退兵北返,由不得他不退,因爲不僅僅是楊文的遼東鐵騎趕到,更重要的原因是吳高出現了。根據涿州守將譚淵的報告,兩天前吳高突然出現在涿州城下,譚淵出城迎戰被吳高擊敗,燕軍被斬首兩千餘級,譚淵逃回城中後,閉門不敢出。

吳高並沒有攻城,也沒有停留,而是往房山、良鄉而去,此刻很可能已經攻入了永平府。

永平是個非常重要的地方,是北平的東門戶,一旦永平被攻下,吳高就可以隨時攻打燕軍的老巢北平。

燕王聞報大驚,他很瞭解吳高這個人。這人是湘王府的姻親,湘王妃的伯父,是個比較有本事的人,只不過因爲湘王府的原因在建文朝不敢出頭而已,沒想到這老傢伙一出山就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

燕王不得不放棄攻下真定的計劃,立刻收兵返回北平。爲穩定已經動盪起來的軍心,他對屬下言道:“吳高只是個繼承爵位,庸碌膽小無能之輩,大夥兒不用擔心,立刻隨俺回北平,吳高識相跑了還好,否則看俺怎麼收拾他。”

衆將士略微心安,拔營起寨。

臨走時燕王還將耿炳文的屍體放進棺材,留在城下,頭顱卻被他割下掛在旗杆上。燕王這麼做的目的,不是爲了羞辱耿炳文,他這是爲了阻擋楊文與平安的追擊。

待燕軍拔營後,楊文與平安連忙攜耿璇出了城,他們將耿炳文的頭顱取下,和身軀縫在一起,然後裝入棺槨,在真定城中設立靈堂。

諸事完畢之後,耿璇在靈堂上嚎啕大哭,不能自已,衆將也是悲傷不已,齊來守靈,皆在耿炳文的靈前發誓要向燕王復仇。

…………

京城,三山門外,威嚴的士兵分列兩隊,江岸上彩旗飄飄,隆重的拜將出徵儀式再次在此地舉行。

朱允炆在城外擺好了踐行的餚饌,文武百官全部出來送行,他更是親自舉杯爲李景隆、李增枝兩兄弟餞行,並當衆授予李景隆徵虜大將軍印;授李增枝討逆大將軍印。

這次的拜將儀式規格更是高於前一次,朱允炆特意翻閱古書,弄出了最高級別的“捧轂推輪”之禮,還賜了李景隆兩兄弟通天犀帶,並賜以斧鉞許給“便宜行事”的專斷之權。

湘軍、燕軍再次大勝,這將朱允炆刺激得不輕,他發起狠來,決定給李景隆兩兄弟每人各自增派二十萬大軍平叛,準備一人一口唾沫,活活淹死兩路叛軍。

可總計四十萬的兵馬卻不能再從京畿周邊的常備守軍裡抽調了,這負擔自然落到了其他江南省份的頭上。另外,有正軍就得有輔兵,還得有大量的民夫,京畿附近的役夫早已被他抽調了個乾淨,這些人也只能從其他省份徵調,至於會不會激動各地的民憤,這就不是當下要考慮的問題了,平叛纔是朱允炆時刻惦記的頭等大事。

籌謀良久的李景隆終於得償所願,得以掛帥出征,得到朱允炆最高禮遇的他那更是一個神采飛揚,好似一江秋水胸中激盪,躊躇滿志,連帶一旁的李增枝也是一個意得志滿。

他們倆指揮着兵馬在朱允炆面前演武一番,但見旗幟鮮明,如火如荼,蔽日遮天的旌旗,上千艘威風凜凜的戰船,一隊隊頂盔摜甲的威武之師,讓朱允炆只覺無堅不摧的氣概撲面而來。

李景隆、李增枝出身曹國公府,軍人世家,他們的父親李文忠又是絕頂名將,他們二人也是從小受了點薰陶的,勉強算個軍事業餘愛好者,這令旗一揮、號炮一響,操練起三軍來倒也似模似樣。

看着眼前震撼一幕,再看看儀表非凡、賣相不俗的李景隆、李增枝以及數百位精神奕奕的將領,一時間軍事小白朱允炆不由得龍顏大悅,對他的兩個表哥那叫一個讚不絕口,直說自己沒有看錯人。

“兩位表哥,朕拜你們爲大將軍,可是擔了很大壓力的,你們可一定要爲朕爭氣,定要奮勇除奸,勿負朕之期望,朕在京城等你們凱旋而歸!!”

李景隆兩兄弟全身甲冑,不能行全禮,便雙手抱拳,慷慨激昂地表忠心道:“臣等必鞠躬盡瘁,誅除叛逆,以報陛下厚望!”

在朱允炆殷切期盼的注視下,李景隆兩兄弟氣宇軒昂地走向自己的兵馬。

看着浩浩蕩蕩而去的兩路大軍,朱允炆終於放心地舒了一口氣,似乎勝利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

朱允炆對於他的兩個表哥信心十足,自己也恢復了幹勁,他一回到宮裡就立馬召集了黃子澄與方孝孺處理政務。

這三人湊在一起處理的是什麼政務?這是可以想見的。

他們都是狂熱的復古分子,言必稱三代,在他們眼中只有周代是最好的,不僅禮樂應該恢復到周代,人們的思想,土地所有制度,甚至朝廷的架構形式都應該恢復到周代。無獨有偶,董仲舒、王莽、朱熹這些大儒都是井田制的倡導者。

這三個良師益友已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復古的彀中,三個人想盡辦法鼓搗如何全國範圍內全面恢復井田制,如何把各個省府的名字、各個州縣的名字、每條街道、所有文武官職的名字、宮殿內每個宮門的名字都復原到周代的稱呼,哪怕郭英損兵折將的消息傳回來,三人依然悶在宮裡搞着這些無聊的事情。

至於朝堂內外引發的勳貴、武將不滿,他們三個甚至一點都沒有發現,或者說即便知道,但這三個一心陷入復古狂熱分子卻是一點都不在意……他們皆認爲只要將“建文新政”徹底推行開來,大明就會恢復成上古時期的王道樂土,一切的內憂外患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第四百一十五章 穿越千年的交流第七百六十六章 輿論的作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皇帝的第二波嘲諷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第七百九十三章 再戰永平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三百三十二章 殊死抵抗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憤入心間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七十一章 歸屬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喝豆漿長身體第五百七十八章 報仇不過夜第七百零六章 天塌地陷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零九章 來世再報君恩!第十四章 倚香 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二十七章 逛街 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憐星與妙錦 上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朝會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楊文站隊第一百二十六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二百零七章 寧王的悶棍計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六百一十章 我只是個商人啊!第八百一十七章 秦王朱尚炳第三十二章 軍陣第四百四十九章 體貼第七百章 所謂賢王第四百九十章 運動戰的精髓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遺詔!第六百五十章 朱久炎的GPS系統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可探究的二三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奪嶽州 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孤身入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動第七百一十五章 朕,朕不能當亡國之君第二百九十七章 匯聚嶽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龍鳳和鳴”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六百八十二章 “龍鳳和鳴”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絲絲腥甜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荊州小霸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五百零七章 優柔寡斷的建文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景隆的結局第二百零八章 此處是港灣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二百五十一章 燙手的銀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手寂寞第七百六十二章 兩廣歸附第二百三十七章 強搶風頭第五十三章 驗屍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體貼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一百四十八章 傳世秘笈 下(兩章一起發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鞭打錦衣衛指揮使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三十七章 渡口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這人心思太重第三百六十章 道衍與紀綱第三百七十七章 繼皇帝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耳鬢廝磨(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箭懾敵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這人心思太重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景隆的結局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縱橫四海,經略萬邦第三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軍令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碾碎他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會員制度 下第二十一章 出宮 第四百零五章 罵皇帝引發的血案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絕境第六百九十五章 皇帝皇后並排坐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四章 父子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融洽相處(大章)第一百零三章 戰士,天佑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五十八章 天威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份洛鐵般的軍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父王起兵吧!第五百五十四章 塞王們的演技第一百四十六章 搶注東廠 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鑽樹林的傳統
第四百一十五章 穿越千年的交流第七百六十六章 輿論的作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皇帝的第二波嘲諷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第七百九十三章 再戰永平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三百三十二章 殊死抵抗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憤入心間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七十一章 歸屬第二百二十四章 多喝豆漿長身體第五百七十八章 報仇不過夜第七百零六章 天塌地陷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百零九章 來世再報君恩!第十四章 倚香 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二十七章 逛街 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憐星與妙錦 上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朝會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楊文站隊第一百二十六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二百零七章 寧王的悶棍計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六百一十章 我只是個商人啊!第八百一十七章 秦王朱尚炳第三十二章 軍陣第四百四十九章 體貼第七百章 所謂賢王第四百九十章 運動戰的精髓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遺詔!第六百五十章 朱久炎的GPS系統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可探究的二三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奪嶽州 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孤身入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動第七百一十五章 朕,朕不能當亡國之君第二百九十七章 匯聚嶽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龍鳳和鳴”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六百八十二章 “龍鳳和鳴” 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絲絲腥甜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荊州小霸王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五百零七章 優柔寡斷的建文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景隆的結局第二百零八章 此處是港灣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二百五十一章 燙手的銀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手寂寞第七百六十二章 兩廣歸附第二百三十七章 強搶風頭第五十三章 驗屍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體貼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一百四十八章 傳世秘笈 下(兩章一起發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鞭打錦衣衛指揮使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三十七章 渡口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這人心思太重第三百六十章 道衍與紀綱第三百七十七章 繼皇帝位第三百二十三章 耳鬢廝磨(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箭懾敵第八百零九章 朱久炎你這人心思太重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微言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景隆的結局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八百一十一章 縱橫四海,經略萬邦第三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軍令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碾碎他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會員制度 下第二十一章 出宮 第四百零五章 罵皇帝引發的血案 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絕境第六百九十五章 皇帝皇后並排坐第二百二十七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四章 父子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融洽相處(大章)第一百零三章 戰士,天佑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五十八章 天威 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份洛鐵般的軍報第六百一十二章 父王起兵吧!第五百五十四章 塞王們的演技第一百四十六章 搶注東廠 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鑽樹林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