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困龍昇天

或許是再次想到了今天的這口黑鍋,朱允炆的臉色變得無比陰沉,他瞥了徐輝祖一眼之後,再道:“朕也是不甘心!朕也知道,就這麼讓他們回去了,將來便沒有了隨意拿捏他們的機會,可現在這樣的形勢下,沒有其他的法子可想……留他們在京城,終究是朝廷的禍患,還是令他們全部歸藩吧!”

“陛下莫急,一次性解決他們的辦法沒有,但是讓他們也不好過的辦法,微臣還是有的。”李景隆眯着眼睛道:“咱們可以在武備兵力上加強對各地藩鎮的控制,派出精將領,以屯兵的名義駐紮在他們附近,再將以前接受過藩王們指揮過的地方武將一一調換,藩地的朝廷衛所官兵也全部調離,遷防於他處。這樣一來,藩王們縱然返回封地,也是孤掌難鳴,仍然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好辦法!”朱允炆一拍御案,欣然而起道:“表哥的辦法很好。如此當可保萬無一失!表哥身爲左軍都督府大都督,插手各藩地的武備兵防,也是名正言順;齊愛卿,你要全力配合曹國公。”

各地衛所的人員調遣、武備兵防等權力,五軍都督府其實早就失去了大半,全都歸於兵部掌管。朱允炆此言一出,文官的臉色都有些難看。

徐輝祖與梅殷也明白過來,李景隆這主意表面上是對付藩王,其實還是在搶奪權力。哪怕都明白李景隆這是在攏權,但這事兒卻也不會反對,因爲他們也都是武勳,權力迴歸五軍都督府一些,防止文官們坐大,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

文官可也不傻,怎能眼睜睜地看着手中的權利流失?

刑部尚書暴昭出班急切道:“陛下,微臣也有一條建議。朝廷可以效仿唐時的採訪使制度,選拔忠心精明的幹臣,委之以採訪使之職,讓他們分巡天下,檢查刑獄、考察官吏、問民間疾苦。當然……還可以讓他們暗中探查、監控諸王,如果發現了他們的不法事,朝廷再削藩,就不會再像學周、齊、代三王時那般被動了。”

朱允炆大喜道:“暴愛卿的辦法也好!如此數管齊下,何愁藩王不滅!就依暴愛卿所言,選派賢良採訪天下,王中,馬上擬旨!”

暴昭雖然得到了表揚,卻是一點也不感到高興,他一想到自己當殿立下的軍令狀,心裡就又羞又愧,便繼續稟奏道:“微臣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誰是落陵封葬典禮上的幕後黑手,但是經過這麼久的探查,已然確定,燕王府有最大的嫌疑!微臣恐張昺、謝貴兩位大人難防燕王的詭詐手段,自請降職前往北平採訪使,一來可以輔佐兩位大人;二來也可及時與朝廷聯絡,遇到緊急事件,也可就地配合兩位大人擒拿燕王一家!”

“朕也正在考慮北平採訪使的人選,暴愛卿,既然你願意親赴北平擔任採訪使,朕就放心了。刑部尚書之職位,暫由浙丨江布政使王鈍代替,朕任命你爲北平布政使左參政作爲採訪使的身份掩護,給朕盯死了燕王!”

“是!”

朱允炆環視左右:“荊州那邊的採訪使由何人擔任?”

方孝孺連忙拱手道:“右都御史練子寧博學而文宏、英邁超羣、忠心斐然,可擔此大任!”

朱允炆點頭道:“練卿家是個幹臣,正學先生推薦的深合朕心,就如先生所言,讓其擔任荊州採訪使之職,給朕盯死湘王。”

文官扳回一城,武勳奪回了權力,解決困局的方案也是拿出來了,朱允炆也是心情恢復了過來,小朝儀算是皆大歡喜,就各自此散去。

下午朱允炆就在奉天殿召集所有藩王,用一種命令的語氣說,過兩天就是欽天監選出來的吉日,諸位藩王正可離京歸藩,全程他都沒有提及朱高熾與朱高燧的傷勢。

一聽到終於能回藩地了,藩王們的心才真正落了地。即便朱允炆的態度很是冷硬,但殿內的氣氛卻比起早上的脣槍舌劍好上不少,起碼有了表面上的歡聲笑語,溫馨暖意。畢竟大多數藩王,並沒有多大的雄心壯志,只想好好回家過日子。

連朱柏、憐星、朱高熾也都不例外,誰想一直處在敵人的掌控之中呢?搞出武道大會,弄出邊情急報,不也是想離開京城嗎?也都順勢行了陛辭之禮。

朱高熾與朱高隧受傷頗重,而朝廷也不希望藩王還在京城逗留,朱柏、朱高煦還有朱能幾個,顯然是都沒有時間參加比武了,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朱柏等三人棄賽,平安失去了目標自然也不會再參加,在這麼多重量級人物都接連棄賽的情況下,熱鬧非常的武道大會瞬間失色,變得尷尬起來。

因爲蘇火耳灰行刺未遂,死在朱久炎的手中。八強選手裡,只剩下寧王府的典韋、青州衛指揮使盛庸以及頂着假唐納德身份的朱久炎。

三個人怎麼比出天下第一?

不說那些被淘汰的選手與周圍稀稀拉拉的觀衆,連朱久炎他們三個都是一臉的木然。這樣,即便比出了個天下第一,但還有含金量嗎?

所謂人算不如天算,萬衆矚目的武道大會,弄了個虎頭蛇尾,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所幸朝廷爲了搶奪所謂的先手選才權,也搶了個賽事的舉辦方名頭,觀衆即便不滿,倒也沒有什麼過激的舉動。

昨天才有人當街行刺了藩王,沒見現在滿京城都是頂盔摜甲,捉拿刺客的軍士嗎?而且這比賽也是免費觀看的,有什麼好鬧的?

只有那些買了大筆投注的賭客才萬分懊惱,投注的比賽都沒了,也不知投注的金額能不能退還。

一想到這裡,這些人便有些幸災樂禍。

不過,他們還沒笑多久,便見李永帶着大羣夥計,挨個尋找下了注的客人開始賠付。

對,不是退款,而是按照當時購買的比例賠付。

這是憐星的命令,也是朱久炎的命令,無論他們投的是誰,只要退賽的那幾場,都賠!即便將朱高熾那裡弄來的一百萬兩銀子都賠光,也要將票據收回來。

當然這不是個好選擇,但朱久炎卻認爲這是必須如此做的;他也知道,他完全可以利用權勢與此刻特殊的政治環境,將這些投了注的人們無視,誰還敢在這個時候找親王的麻煩不成?就連朝廷與皇帝都是避而不及。

但朱久炎卻不是一個被金錢昧了良心的人,什麼錢是可以拿,什麼錢不該拿,這事兒他一直分得很清楚。

這是誠信問題,也是良心問題。錢這東西是賺不完的,而有些好的東西,卻是金錢買不回來的。

尤其他處於親王世子的位置,一言一行都會影響一大批人,而這一批人並不是什麼升斗小民,全是手中有些權利的。而這些人的價值觀與行爲,卻是有很大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民族。朱久炎認爲一個金錢至上,笑貧不笑娼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是沒有未來的,也是很恐怖的。

賠付完畢,皆大歡喜,比賽仍舊要繼續下去,認真比完,不一定成爲笑柄,而不比卻肯定會被世人所嘲笑。

由於只有三個人,比賽的規則自然要隨之改變,單挑是不能進行的了,只能進行羣毆!

三人一起上臺,最後還站着不倒下的,就是這次武道大會的勝利者!

簡單粗暴,直接明瞭。

“請三位選手上臺比武!”馬和話音剛落,臺下的朱久炎、典韋、盛庸便是臉色一正,各自躍上擂臺,在衆目睽睽之下靠近行禮。

雖然含金量降低,但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決賽時刻,空氣之中瀰漫起了一股膠着的對抗情緒。

在一片吶喊呼叫聲之中,比賽開鑼!

隨着馬和的一聲號令,三人全都繃直了身子,身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在暗自蓄力。

“嗖”的一下,朱久炎雙腳用力一蹬地面,先發制人,瞬間變成一道黑影從大家的視線中消失不見。

等他再次出現的時候,砰砰啪啪的激烈打鬥聲,便開始徹響整個擂臺。

……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一副秋和景明之象。

即便重陽節過後,還是有很多京城百姓在這段時間呼朋喚友,出城登高賞菊,京城郊外熱鬧非凡。

一大清早,便有一支支隊伍,簇擁着一輛輛華貴的馬車駛出城門。

藩王們的護衛人馬本就足夠壯觀了,因爲是奉皇帝的命令迴歸藩地,五城兵馬司追隨而來的官兵也多了些,前前後後加起來足有幾千號人,俱都是鮮衣怒馬,往街上一站,聲勢那叫一個壯觀,行人自然不知道京城的波詭雲譎,被這麼大陣仗所驚,紛紛走避。

直到小半個時辰後,馬隊走遠了,城門口不忿的攤販纔開口哼道:“也不知是多大的官,這麼大的排場,山南國世子的船隊出京,都沒他們這麼大的動靜。”

攤販的話一說完,便有讀書人解釋道:“這是親王們奉皇命出京呢,他們的身份可比藩邦王子貴重,朝廷自然重視。”

“回家而已,帶着兵馬跑這麼急幹什麼。”一個跛腿賣菜的老農用一種揶揄的語氣說道。

“北邊又打來了呢,走在最前頭的是塞王們,他們自然急着回去領兵退敵。”一個站崗的軍士鄙夷地回道:“王爺們回去是爲國征戰,你們這些菜販等上一會會就不樂意了?”

“領兵退敵?我怎麼瞧着像逃命呢?皇帝不待見他們,咱們京城的百姓誰不知道?”

老農翻了個白眼,挑着扁擔就往前走。

軍士眉頭一皺,正想抓住那老農教訓一頓,不想卻被百戶徐忠給敲了一下狠的,“一個買菜老農,說兩句就說兩句,他懂什麼朝政!?好好給老子站崗!”

軍士哪敢發怒,立馬挺胸擡頭,站得跟標槍一樣筆直。

……

荊州號。

朱高熾正在桌案前奮筆疾書,將在京城的一番經歷與風波都詳細地寫了出來,寄回北平燕王府。

此次的京城之行,有了湘王府的配合,可謂是有驚無險。

雖然他們三兄弟差點喪命於刺殺之下,但也讓世人看清楚朱允炆的做派,收穫不可謂不大。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了,建文皇帝是鐵了心要將諸王置於死地,即便下邊的人不擇手段,不奉聖諭,悍然行刺,他也置若罔聞。

將筆桿放在筆架上面,望着武道大會冠軍幾個字,朱高熾的臉上仍然不免掛上了笑意。

與湘王府搞出的武道大會,冠軍出人意料地落到典韋的頭上,這個來自寧王府的儀衛正。

雖然是在朱柏等高手相繼退賽的情況下,這個所謂的天下第一高手含有大量水分。但是一舉打敗青州衛指揮使盛庸與山南國世子唐納德,卻是值得肯定的,至少沒有將冠軍的名號流出大明,不是嘛?

想到這裡,朱高熾臉上的笑意更深:這朱久炎想的倒真是面面俱到,先是打敗盛庸,再故意輸給典韋。

既讓朝廷的打算落空,又給了寧王面子,還沒有傷害大明百姓。畢竟朱久炎頂的是山南國世子的身份,若讓這個小國的王子奪了天下第一的名號,豈不是落了大明的面子?

這樣的做法,朱高熾是支持的。

他摺好信件,用火漆將開口封住,就交給了朱高隧。朱高燧掌握着西廠,有專門的情報傳遞路線,大約三四天的時間,這封信就會出現在燕王朱棣的手中。

做完這一切,朱高熾從船艙裡走了出來,此刻的荊州號也差不多要靠岸了。

望着越來越近的揚州,他不禁暗暗鬆了口氣,作爲大運河和長江邊上的中心城市,揚州憑藉水運之利而富甲天下,鹽業和漕運異常發達,水路也最爲暢通,船隊到了這裡朝廷即便反悔也悔之晚矣。

“久炎,靠岸之後我們三兄弟就換乘快船回北平了。你回到荊州後,還請時刻小心。我聽說,安陸侯吳傑、王佐等幾位將領已領了聖旨,分別率兵奔赴安陸、鬆滋、公安、江陵一帶去了,嶽州、施州、武昌等衛所兵馬也已接到移防沅州、寶慶的命令,整衛官兵全體移防。”

朱高熾顫顫巍巍地坐在朱久炎的身邊,身上的傷口雖然還在隱隱作痛,但面上卻是毫無反應,隨手拿起了一塊點心。

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一百八十六章 以一敵四,威風八面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中血夜(兩章合一)第八百零八章 朱高煦的謎題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一百九十七章 子隨父第二百七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法抵抗的屠戮第四百四十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被鮮血染紅的南京土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真的朱允炆 中第三百八十章 驚聞噩耗 (大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湘王炮之威第二百零一章 寧王出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侍兒扶起嬌無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明朝版淘寶 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兵圍紫禁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豬隊友的反助攻第六百零八章 燕王瘋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能人輩出第五百一十五章 打了再說!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五十章 拳風如龍,怒吼似虎第四十一章 私鹽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從吾赴國難者,非忠孝也!第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四百六十七章 楊文站隊第五百二十三章 認慫的吳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就地處決第一百四十六章 搶注東廠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從吾赴國難者,非忠孝也!第六百一十三章 舉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三百一十一章 撞破好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奪取兵權第九十六章 毒蛇第四百一十四章 登陸寶島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五十四章 抽絲第八百一十八章 秦王之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特種戰術第二百六十一章 船隊疑雲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四百九十八章 絕妙的入京計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潭虎穴 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樂?不行!第二十一章 出宮 第七十四章 父子 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無懼生死第五百六十章 爲國除奸第六百零一章 索性逼反他們!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高熾 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於本國哭臨,不準如京!第七百二十七章 “完美政客”第三百七十九章 欹枕釵橫鬢亂第六百四十二章 尋求破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衍聖公的傳承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爭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民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是鄭和!? 上第七百零六章 天塌地陷第五百二十二章 李二都督受難日第六十章 血手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的循環第四百一十六章 先帝遺詔?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收穫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三十四章 誣陷第三百章 吆五喝六第二百三十章 爲憐星報仇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四十六章 藍圖第四百二十八章 削除周藩第四十七章 收服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天下爲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合法的聖旨第八百零二章 道衍之死第三十八章 決鬥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軍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給我暢快,恨死你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金鑾殿上的瘋狂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了船就能跑掉嗎?第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的朱孟熜第二百二十九章 惡人須得惡人磨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與狽第五百一十九章 毀戟射匾第十四章 倚香 第八十章 王鬆的特殊愛好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
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一百八十六章 以一敵四,威風八面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中血夜(兩章合一)第八百零八章 朱高煦的謎題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一百九十七章 子隨父第二百七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法抵抗的屠戮第四百四十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被鮮血染紅的南京土地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真的朱允炆 中第三百八十章 驚聞噩耗 (大章)第六百二十五章 湘王炮之威第二百零一章 寧王出場第三百二十四章 侍兒扶起嬌無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明朝版淘寶 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兵圍紫禁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豬隊友的反助攻第六百零八章 燕王瘋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能人輩出第五百一十五章 打了再說!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五百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五十章 拳風如龍,怒吼似虎第四十一章 私鹽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從吾赴國難者,非忠孝也!第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四百六十七章 楊文站隊第五百二十三章 認慫的吳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就地處決第一百四十六章 搶注東廠 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從吾赴國難者,非忠孝也!第六百一十三章 舉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三百一十一章 撞破好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奪取兵權第九十六章 毒蛇第四百一十四章 登陸寶島平時喜歡寫點其他的歷史文章,想看的可以點進來第五十四章 抽絲第八百一十八章 秦王之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特種戰術第二百六十一章 船隊疑雲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四百九十八章 絕妙的入京計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潭虎穴 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永樂?不行!第二十一章 出宮 第七十四章 父子 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無懼生死第五百六十章 爲國除奸第六百零一章 索性逼反他們!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高熾 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於本國哭臨,不準如京!第七百二十七章 “完美政客”第三百七十九章 欹枕釵橫鬢亂第六百四十二章 尋求破局第七百六十三章 衍聖公的傳承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爭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民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是鄭和!? 上第七百零六章 天塌地陷第五百二十二章 李二都督受難日第六十章 血手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的循環第四百一十六章 先帝遺詔?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收穫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三十四章 誣陷第三百章 吆五喝六第二百三十章 爲憐星報仇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華村第四十六章 藍圖第四百二十八章 削除周藩第四十七章 收服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天下爲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合法的聖旨第八百零二章 道衍之死第三十八章 決鬥 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詭異的軍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給我暢快,恨死你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金鑾殿上的瘋狂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了船就能跑掉嗎?第九十三章 孤注一擲的朱孟熜第二百二十九章 惡人須得惡人磨第一百一十七章 狼與狽第五百一十九章 毀戟射匾第十四章 倚香 第八十章 王鬆的特殊愛好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