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金鑾殿上的瘋狂

現在剩下來的事情,就是要從王大錘這些個願意跟着他走的熟練工匠中,選拔幾個最好的工匠。王大錘就是李芳英比較看好的人選,聽話、很踏實、很老到,這樣的人用得順手,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個老鐵匠已經都有家室了。

不過哄騙一下這些沒見識鐵匠,說將李家已經將他們的家眷都妥善安置了,等到德州成功落腳之後再悄悄地派人來接過去,這個哄騙的難度應該不算很大。

還需要花點時間多哄騙一些工匠。李芳英當然不能擺明了車馬地說自己打算扔下朝廷不管,哪怕工匠們真的願意跟他走,李芳英也不能這樣明說。

因此李芳英首先祭出來的就是皇帝下旨,讓他帶領工匠們去北方執行任務,這當然是謊話,不過這些工匠也就只能聽着,哪怕再頂級的工匠也是沒有能力去求證的。

當然,等到他們到了北伐軍中,再發現朝廷已經完蛋,李家也照顧不了他們的家人的時候,也就由不得這些工匠反悔了。

不過李芳英顯然低估了王大錘的智商。

“暫且不論,朝廷會不會發現,城外的大軍又不是死人,兵荒馬亂之下,搞不好就被湘軍錯殺……而且,咱們工匠又何必跟着他在追兵面前東奔西跑的啊……別說城外的湘王是太祖的皇子,就是那些喜歡燒殺搶掠的北元人,抓到工匠都不會殺的,尤其是自己這種有優秀手藝的工匠,在哪裡都有一口飯吃。這李芳英一嘴的謊言,跟他走,哪裡會有什麼好下場……幸好這他覺得我愚笨,要快點想辦法脫離魔掌才行……”

王大錘在心裡盤算着自救的辦法。聽說皇帝身邊的江行江公公這段時間帶着一衆宦官,老在宮城和前線之間往來,自己可以去找他們試試,將李芳英準備逃跑的事情告訴皇帝,這樣李芳英就控制不了我們了,而且說不定,皇帝還會有獎賞賜下呢。

好,就這麼辦!

……

江行嘆了口氣,疲憊地抽打着坐騎,又開始匆匆趕往奉天門。衆親王代表進入湘軍軍營談判去了,監督武將的責任都落到了他們這些宦官的頭上,不是他江行想包攬事情,實在是什麼事情都要經過他耳朵,再傳到皇帝的耳裡去,想不操勞都不行。

江行剛剛過了端門,剛到午門下馬,王大錘便匆匆跑了過來。見侍衛阻攔,王大錘也不顧得兇險忙是大聲叫嚷道:“江公公果然在這裡!小吏乃是兵仗局的匠頭,有重要情報要向公公揭發!”

江行本不想搭理一介匠戶,但架不住王大錘嗓門大,而且一出聲便跟連珠炮似地一大堆,將李芳怡假傳聖旨,哄騙一衆工匠北上的情況都當衆喊了出來。

王大錘這一通肆無忌憚的喊叫,倒真的讓江行吃了一驚,好一陣才緩過來。

定下神後,江行死死地看着王大錘道:“你說得可是真的?污衊朝廷重臣,胡亂攀咬曹國公府可是滅族的大罪!”

“萬萬不滿妄言!”王大錘謝過鬆手的侍衛,抹了抹臉上的油汗,毫不畏懼地正色道:“這事可不僅是小吏知道!小吏手下的那些匠人都知曉,李芳英當衆說的,現在他的部曲還在兵仗局裡監視呢。小吏好容易才麻痹了他們,冒死尋機跑出來。”

“要是真的這就糟了!”江行臉上大變。眼下京師危如累卵,若曹國公府真打算在這當口舉家出逃,那朝廷可真就大難臨頭了!這個消息便能夠徹底擊垮上十二衛,想到這裡,饒是江行在朱允炆身邊見過世面,此時也是大急,當即對周圍的侍衛吼道:“都互相登記姓名!誰都不準亂動,亂說!兵仗局的……嗯,你叫什麼名字?”

“小吏王大錘!”王大錘連忙將自己的腰牌遞了上去。

“將他們下面的那些個工匠都帶過來,確認一下他說的話。”江行收了王大錘的腰牌之後,朝後面的一個小宦官吩咐了一聲。

見小宦官稚嫩的年紀,江行有些不放心,又囑咐道:“行事一定要密,萬不可讓多餘的人知道。以咱家的名義,帶一隊侍衛去,將監視工匠的人也一併拿下,連同兵仗局的官員在內。”

江行心思縝密,他知道曹國公府有多大的能量,兵仗局裡的官員可不會聽他江行的。眼下多事之秋,也顧不得許多了。若李芳英得知消息,曹國公府極有可能即刻造反,如此就壞事了。

“公公放心!”小宦官深感責任重大,肅然應道。

“還有,”江行又吩咐道,“控制住人後,切勿聲張,直接帶到皇宮裡來!給你咱家的腰牌。”

“奴婢明白!”

江行生怕消息走漏,要不是王大錘當衆喊話,將他逼上了梁山,他怎麼會冒大風險去蹚這趟渾水?還好他段時間受了皇命,手中有些權限,要是換做以前,真要給這王大錘害死去。

想到這裡江行一番咬牙切齒,朝着王大錘狠狠地瞪了一眼。

王大錘又恢復了那副愚笨呆傻的模樣,看着江行呵呵傻笑。

王大錘的笑容也並非全是演戲,他心裡早就把居心叵測想誆騙他們的李芳英恨到死裡,此時總算成功博得了一條生路,他確實感到十分快意。

……

七王回到奉天殿不久,朱允炆一駕到,七王與一衆大臣趕忙跪地行禮。

朱允炆的臉色都非常陰鬱,因爲他已經收到了黃子澄、楊靖的勤王兵馬被滅,一個被虜;一個被殺的消息,他已經到了絕望的邊緣。

會議開始,谷王便結結巴巴地向朱允炆報告了湘王府拒絕罷兵的事。

谷王一說完,左班文臣隊伍中頓時一陣嗚咽。若湘王府不降,那便只有繼續打了。事到如今,就是最擁護朱允炆的文臣們也明白,談判被拒,援兵久久沒有音信,建文朝凶多吉少,覆滅在即!

朝臣們的悲觀情緒也影響到了朱允炆。朱允炆一則年輕,二則心性本就快崩潰了。此時在朝堂上一片哀嚎,他的心境也跟着徹底亂了,悲慼道:“朕如今低聲下氣,許諾湘王府鎮國封號,真心割地,他們父子這都不滿意,執意不肯罷兵,難倒一定陳兵紫禁城,看着朕狼狽不堪的樣子,才肯甘休嗎?這可恨的朱柏!朱久炎!皇爺爺,你睜開眼睛看看吧,看看這些不孝子孫,是怎麼欺辱孫兒的!!!嗚嗚嗚……皇爺爺啊……你看看吧……”

事到如今,他也明白這江山馬上就將易主,想到自己堂堂大明天子,即將淪爲階下之囚,朱允炆一時竟然沒有忍耐住,當殿痛苦失聲!

就在提袖抹淚之際,朱允炆不經意間忽然發現,李芳英居然在跟陳迪交頭接耳!見自己任命的禮部尚書陳迪,在李芳英的一個眼神下,一副唯唯諾諾的家僕模樣,朱允炆心中頓生升起了無限的怒火。

就在新年的時候,城中的幾千百姓聚衆圍攻曹國公府,雖然在李家的部曲和五城兵馬司的刀槍之下敗退了下去,但一些罵人的話語也傳進了朱允炆的耳朵裡。

這些話語可不僅是罵了李家,還連着他朱允炆一起罵了,罵的極度難聽,全都是抨擊超印寶鈔、強制認領之事。

引起如此嚴重的暴亂,朱允炆自然也明白出自超印寶鈔的後果,本對李景隆擁兵抗命而不滿的朱允炆,此刻看見陳迪在李芳英面前一副家僕的做派,朱允炆的滿腔悲憤徹底轉化爲深深的恨意。終於,他再度爆發了!

“李芳英!”朱允炆喉嚨裡發出一聲怒吼。殿中衆臣頓時一震,哀鳴聲如丘而止,都用驚疑的目光看着李芳英,不知皇上要對他做什麼。

李芳英也是一驚。他立刻反應過來:肯定是新年期間的百姓暴亂引起了皇帝的不滿!不過他已有所準備,此時雖然內心驚恐,但面子上仍強作鎮定,趕緊做惶恐躬身狀。此刻的他已打定主意,不管皇帝說什麼,他都全部應承,先把這眼前關熬過去再說!

見李芳英還想跟以前一樣矇混過去,朱允炆愈發憤怒,怒不可遏之下,指着李芳英厲聲罵道:“你們李家都是些吃裡趴外的東西!朕對你們李家是何等的信任!?將全國兵馬,朝廷的命運都託付給了你們!可你們兄弟是怎麼回報朕的!?

李增枝白白葬送了朕的三十萬大軍,他就是兵敗身死也好啊,他玩女人玩死的!

李景隆位極人臣,朕還要這麼優待?他領了兵馬之後,卻傭兵自重,黨同伐異,不停調遣,無視朝廷!無視朕!

而你李芳英,更是利慾薰心,只顧一己之私,而霍亂朝廷!如今你又聚集黨羽,假傳聖旨,舍朕妄想叛逃而去!朕待你李家不薄啊!你們爲何如此狼心狗肺,如此不知感恩!?”

說完,朱允炆從御案上抽出王大錘他們的證供,一把擲在李芳英身邊侍立的陳迪身上,“你這李家的狗腿,給朕念出來!”

陳迪展開供詞,哆哆嗦嗦地念了起來。

殿上朝臣先是狐疑,繼而驚愕,當陳迪將供詞唸完時,滿殿的朝臣已是羣情激憤!

Wшw⊕TтkΛ n⊕C 〇

“這兩個逆賊!”白髮蒼蒼的左都御史景清率先發難。他踉踉蹌蹌上前,抓住李芳英的衣領,對準了門臉便是一拳。

緊接着,剛接掌戶部的王鈍上前補上一腳,將猝不及防的李芳英踹倒在地。

被旁邊的文官們也是擼起袖子,朝着驚恐後退的陳迪衝了過去。

而後,便是怒氣徹底爆發出來的武將們上前圍毆……

“打得好!”

“打死他們!”

“殺了這個兩個蛇鼠兩端、不知忠義的小人!”

徹底插不上手的文官們則在一旁鼓勁助威……

想來也是悲哀,只有在這個時候,建文朝廷的文武才終於毫無芥蒂的聯手了一回。

在景清、王鈍的帶領下,朝臣們再也沒有了忌憚,一陣圍毆之下,地上只剩下了鼻青臉腫的李芳英、陳迪二人。

過完手癮之後,衆人還不解氣,也不知是誰叫喊了一聲:“要不是李家這混蛋三兄弟,與這些個幫兇,局勢怎麼淪落至此!?不能輕易放了他們!”

一石激起千層浪。衆人怒火未平,再一次一擁而上,圍着李芳英又一頓拳打腳踢。而那些插不進手腳的朝臣,則是將目光放到了李家的黨羽們身上,畢竟這個站在角落,瑟瑟發抖的團體,格外引人注意。

奉天殿上就這麼上演起了全武行,追殺的、逃跑的、死命捶打的、亂喊亂叫的,徹底亂成了一團漿糊,那叫一個“精彩紛呈”。

衆朝臣打得解氣,一旁的徐輝祖卻是焦急萬分。朱允炆一喊李芳英的名字,徐輝祖便知不好,可想要阻攔也來不及了。滿殿的朝臣圍毆李、陳二人,更讓徐輝祖感到事態的嚴重。

他雖然不恥李芳英和陳迪,但在如今這生死存亡的關頭,實在不能將事情鬧得這麼大,若真讓李、陳二人在奉天殿被羣臣打死,那聚集在李家周圍的一衆文武即便沒有反心,也會因自保而轉頭湘王府。

想到這裡,徐輝祖連忙勸諫朱允炆,請他出面阻止。

朱允炆冷着臉龐點點頭,朝着殿中大喝一聲:“都給朕住手!”

皇帝發話,羣臣雖還不解恨,也只得聽命罷手。

徐輝祖一眼望去,李芳英全身淤青,衣冠都已被扯下;

陳迪更慘,眼角和鼻孔都已被打得流出血來,身上的官服滿是腳印,躺在地上,只剩半口氣了;

至於那些跟着李家走的狗腿子,此刻也好不到哪去,全都躺在地上哀嚎。

“當廷嚎叫,成何體統!”朱允炆移步走下龍椅,來到殿中,他的怒火自然不是對這些打人的景清、王鈍他們,而是對着這羣跟着李家走,在地上哀嚎的臣子所發。

尤其是下來仔細點後,他發現這撥人的數量還很不小,幾乎佔據了整個奉天殿的三分一,剛若不是武將們幫着動手,景清他們搞不好還打不過……滿殿文武,居然有這麼多人吃着朕發的俸祿,卻幹李家的活!

“李芳英你這逆臣賊子,朕殺了你!”朱允炆越想越生氣,再也無法保持冷靜,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然後一把奪過旁邊天武將軍的金瓜,揮向連連磕頭請罪的李芳英。

“砰!”的一聲,金瓜正中李芳英的頭頂,紅白之物朝着四周迸射,朱允炆乾淨的龍袍瞬間就被鮮血濺得通紅。

第五百四十六章 頂級洗地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六百零四章 朱柏的壓箱本領第一百零六章 整軍追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成王敗寇第四百五十九章 憐星的B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豎棍晾成旗杆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併朱孟熜第七百四十一章 合於天,而齊於人!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三十三章 暴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來的荊州首富第七百九十五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皇帝的第二波嘲諷第一百九十二章 遇變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三百七十一章 佈局千里之外第三百零二章 朝廷永遠最大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視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罵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葬封陵 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七百零九章 來世再報君恩!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葬封陵 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船隊疑雲第七百五十七章 幽燕變局第四十二章 私鹽 下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毀你產業第一百六十二章 噩夢開始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幽燕變局第二百零二章 羅貫中的黃金總盟第七百七十四章 俺要爲建文正名!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是鄭和!? 上第二章 聞惡第四百零五章 罵皇帝引發的血案 下第七百零五章 三面合圍!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襲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允炆的A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 請王爺受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湘王世子的名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份洛鐵般的軍報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七百八十三章 風捲塵沙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寧王!?第三十九章 決鬥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給本宮跪下說話第六百零二章 “千古善政”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張玉陣亡第三百一十七章 指揮若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定侯在行動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民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朝會 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中血夜(兩章合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奔騰雷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箏 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給機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一百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桌麻將第四百零五章 罵皇帝引發的血案 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七百四十章 奉先殿之夜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七百九十八章 重創燕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蛻變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應 (兩章合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破寧靜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二百五十二章 劍指藍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併朱孟熜第三十九章 決鬥 下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佔便宜第七百三十四章 迎湘王入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輕紗幔帳第一百七十五章 遭遇一窩蜂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繞坑而走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葬立碑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種炮彈第三百二十五章 陽光下的黑暗第十九章 審問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山、四海、五嶽第三百三十四章 掌控嶽州衛第六百七十四章 向世人露出獠牙
第五百四十六章 頂級洗地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六百六十六章 威勢第二百五十三章 送別朱權第六百零四章 朱柏的壓箱本領第一百零六章 整軍追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成王敗寇第四百五十九章 憐星的B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豎棍晾成旗杆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併朱孟熜第七百四十一章 合於天,而齊於人!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三十三章 暴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來的荊州首富第七百九十五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皇帝的第二波嘲諷第一百九十二章 遇變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三百七十一章 佈局千里之外第三百零二章 朝廷永遠最大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視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罵皇帝引起的血案 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葬封陵 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七百零九章 來世再報君恩!第四百二十二章 落葬封陵 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船隊疑雲第七百五十七章 幽燕變局第四十二章 私鹽 下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毀你產業第一百六十二章 噩夢開始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幽燕變局第二百零二章 羅貫中的黃金總盟第七百七十四章 俺要爲建文正名!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是鄭和!? 上第二章 聞惡第四百零五章 罵皇帝引發的血案 下第七百零五章 三面合圍!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襲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允炆的A計劃第七百一十三章 請王爺受降!第二百七十五章 湘王世子的名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份洛鐵般的軍報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破武士刀神話第四百八十四章 征伐澎湖第七百八十三章 風捲塵沙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寧王!?第三十九章 決鬥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給本宮跪下說話第六百零二章 “千古善政”第七百七十章 朱能身死、張玉陣亡第三百一十七章 指揮若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定侯在行動第三百零一章 牧豬奴戲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民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朝會 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中血夜(兩章合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奔騰雷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箏 上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給機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建文皇帝的戰場首秀第一百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桌麻將第四百零五章 罵皇帝引發的血案 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一百零五章 復仇之誓第七百四十章 奉先殿之夜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七百九十八章 重創燕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蛻變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應 (兩章合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破寧靜第三百六十六章 蓄勢待發的朱允炆第二百五十二章 劍指藍玉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併朱孟熜第三十九章 決鬥 下第七十八章 姓朱很佔便宜第七百三十四章 迎湘王入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輕紗幔帳第一百七十五章 遭遇一窩蜂第四百一十九章 檯安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繞坑而走第二百零三章 寧王的惡趣味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葬立碑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種炮彈第三百二十五章 陽光下的黑暗第十九章 審問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山、四海、五嶽第三百三十四章 掌控嶽州衛第六百七十四章 向世人露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