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毀戟射匾

搜颳了這麼多的錢,暢通園當然要往最好最奢侈的方向蓋!吃的,用的,喝的,擺的,玩的,什麼都要最好的!

他們找了最好的宮廷畫師孔洮設計總體,使園內的綠化充滿了藝術感,古樹、古藤,臘梅、丁香、玉蘭、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的分佈的獨具匠心,林間散佈麋鹿、白鶴、孔雀、竹雞,景色美麗清幽。

還聘請了江南園匠付然疊山理水,利用改建的水脈山石,仿江南山水營建起了暢通園。同時整修萬泉河水系,將河水引入園中,爲了防止水患,還在暢通園的西面修建了西堤!

修建堤壩,自然要將周圍的民居與民田都拆除,安置費用當然是朝廷出,吳王與李增枝只管建堤,防禦自家園林,至於建城堤壩以後會不會決堤淹了周圍的街道,這可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誰要是害怕的話,自己搬遷就行了,我們還不用費腦筋,想由頭來收你們的地了。

暢通園內的婢妾曳綺羅者數千,生活方面的奢侈程度也窮盡世人想象,在享受方面,皇宮裡估計也是比不上的。

要維持這樣的奢侈享受,自然要源源不斷的金錢來維護,僅憑俸祿與如意坊內的掛靠是不夠的。錢從哪裡來?當然是繼續賣地吶!

這可是無本萬利的好買賣!

朱允熥與李增枝欺壓普通民衆可是毫不手軟,暢通園擴張的越大,周圍的民居與良田就越多!慢慢的圈,慢慢的賣,賣的越多,每月的掛靠費也就越多,如此迴圈下去,總有收支平衡的一天,至於被圈地的百姓死活?

那是朝廷與皇上的事,總有人會來安置的。江山都給你朱允炆得了去了,本王圈點地賣怎麼了?這就是吳王的想法。

“這朱允熥倒是個刮地皮的好手!”朱久炎與朱權聽着憐星從東廠收集來的情報,心中的怒火更加高漲了。

“並不是人人的心中都有國家與民族的,有的人只管當下,就像你以前說過的,‘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憐星對眼前的暢通園也是充滿了憎惡,裡面必是數不盡的富麗與奢華,周圍路過的百姓看向暢通園的目光卻都充滿了仇恨。

儘管如此,也沒有什麼用,眼神是殺不了人的,即便有那敢報復的人,也根本靠近不了暢通園。

不說整個暢通都環繞的一圈紅色的高牆,暢通園所有的出入門戶外,都有一片佔地不小的廣場,尤其是正門處的廣場,佔地廣大,這個大廣場以前都是民居,現在已經全部被暢通園所佔據,而地面上居然鋪設的是金磚!這個花費可小不了。(此金磚非彼金磚,而是漢族傳統窯磚燒製業中的珍品,古時專供宮殿等重要建築使用的一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因其質地堅細,敲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故名金磚)

廣場上有拴馬石和下馬臺,還有一排戟架,上面插着九隻兩人多高的長戟,兩隊體態魁梧的護衛兩邊站開,面目高傲,光鮮的盔甲,閃亮的武器,對着外面,讓望而生畏。

相比於暢通園的寂靜,廣場外的街道卻彷彿另一個世界,酒旗林立的樓宇,吆五喝六的賭坊,銷售着綾羅綢緞的店鋪,站在高臺上唱着戲曲的歌姬等等,吸引着此間遊客,俱都流連忘返。

可是這種繁華馬上就要被打破,朱久炎他們三個騎着高頭大馬,帶着一衆侍衛已經入狂風一般衝至暢通園前,他們三個已經隱約的能聽到從暢通園裡傳出來的,音樂與歡笑聲。

剛纔街市裡的人,起初還以爲朱久炎他們是被邀請去暢通園裡遊樂的呢,畢竟以往出入暢通園的王孫公子不少,其中還不乏王侯公卿,如意坊裡的人已經對權貴出門的排場見怪不怪了。

可是現在這羣人,殺氣騰騰的望着暢通園,可不像是被邀請來的享樂的,反而像是來找茬的!天啊,居然有人敢找暢通園的茬!?這可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啊,街市內頓時安靜了下來,然後便是一片竊竊私語之聲,人們紛紛擁上前來,滿懷期待的想吃一次大瓜。

朱久炎他們已經帶着幾百侍衛將暢通園的正門廣場圍了個嚴嚴實實,所有人都在沉默,那漠然的臉,雖然毫無表情,眼中卻都有一種火焰在燃燒,他們看着緊緊地盯着眼前的華貴園林,凜然不動。

朱久炎與朱權一齊擡手向後一擺,示意憐星帶人將廣場圍好,二人一齊加快馬速,朝着暢通園的大門口疾衝而去,目光迸射出冰冷的殺機。

兩隊守門的護衛被馬蹄聲驚動了,他們見兩個身穿華服的少年,執着長劍向暢通園衝來,殺氣凜然,他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頓時慌了手腳,一面向後面退去,一邊拔出長刀大喝道:“好大的膽子!停下!這裡是暢春園,再往前,格殺勿論!”

朱久炎與朱權霎時間疾衝而過,他們一左一右,揮劍橫掃,兩個戟架上的十八支長戟,被刷刷削斷,戟杆、戟頭掉落一地,引來遠處看熱鬧的吃瓜羣衆一片驚呼。

放眼整個南京城,可以門前立戟者寥寥。

門前立戟是地位高崇的象徵,一般只有武功卓着的大臣和皇親國戚纔會有這樣的資格,所立的長戟數量越多,證明功勞越大,地位也是越高。

十四戟是一品之位,往上依次遞增,親王府門前立的是十六戟,暢通園門前的這十八支長戟,乃是朱允炆這個皇帝特旨御賜的,特意凸出了吳王朱允熥獨一無二的地位,現在居然被人砍斷了!

兩隊護衛頓時大驚失色,按照吳王的脾氣,他們絕對落不了什麼好果子!他們怒吼一聲挺刀前進,將朱久炎二人拿下,不想朱久炎跟朱權的行動更快,馬匹奔跑所攜帶起來的勁風已經來到他們的身邊,朱久炎二人沙場百戰所攜帶的殺氣,將這些個在京城混日子的老爺兵嚇得魂飛魄散,調頭就跑,慌亂地向着臺階上後退,跌跌撞撞逃進園內。

尤其是最後一人,手腳並用地關上園門,那狼狽至極的逃竄模樣,將朱久炎都給逗笑了,“真是什麼人帶什麼兵,這還只是嚇嚇他們,沒想到如此不堪!”

朱權則有些憤恨地道:“一羣只知道欺負小老百姓的雜碎,除了外面包裝的好看之外,簡直一無是處,一羣飯桶!以爲跑進去,關了門就行了嗎?本王讓你們自己跑出來!”

“哦?不知十七叔有何妙計?”朱久炎側首問道。

“瞧好吧。”朱權賣了個關子,對着大門冷笑一聲,插劍入鞘,取出掛在馬鞍上的弓箭,彎弓搭箭,刷刷兩箭射向暢通園那鍍金的牌匾。

只聽“奪奪!”兩聲,兩根黑黝黝的箭矢破匾而入,射爛了固定牌匾的兩個木製卡子!

朱權射出的這兩箭震撼了遠處的吃瓜羣衆,要知道,能被暢通園選中的材料,哪能有凡品?即便是木製的牌匾卡子,想必也是貢品級木材,堅硬至極,常人持刀估計都很難砍斷,沒想到卻被朱權用箭給射爛了!

朱權的這手箭術不僅顯示了其箭術準頭,更是顯出了他的強大臂力,沒有非凡的臂力,如何能用非凡之弓,射出這充滿勁道的兩箭呢?

衆人知道,眼前這瓜是越吃越大了,砍斷門前長戟,射爛牌匾,這就是給了吳王與李增枝一記響亮的耳光,可是說是奇恥大辱,他們倆知道了後,豈能善罷甘休?

吃瓜羣衆裡,不乏被圈地逼走的百姓,此刻的他們爲之振奮,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勝景,簡直大快人心!無數人鼓起掌來,死命地叫好,哪怕那些在如意坊內做生意的商戶臉上也是一陣眉飛色舞,儘管他們算是既得利益者,但朱允熥與李增枝的剝皮做派,怎麼會得人心呢?

他們也只是爲了生活,而不敢做聲罷了,此刻有人出來打上門去,哪怕會影響自己以後的生意,也是令人激動的一件事。

所有的吃瓜羣衆心底又都不免爲朱久炎他們擔心,吳王是何等的尊貴,李家又是何等的當紅,希望這些人是能頂得住壓力,別把自己給栽進去。

消息在如意坊內越傳越廣,越來越多的人趕來觀戰,廣場一邊黑壓壓擠滿了數千人,如意坊內一半的人流,或許都來了這裡。

寧王府的承奉太監張讓在朱權的旁邊,有些擔憂地說道:“殿下這麼跟着湘王府鬧,會不會爲我們寧王府惹下大禍?”

朱權惡狠狠地瞪眼道:“暢通園是什麼噁心所在,你都瞧見了!那曾家小姐被搶進去還有的好?不趁早搶出來,這輩子都完了!哼哼,牌匾掉下來後,主事的人怕是就出來了吧。”

張讓無奈,只好陪着朱權看向那搖搖欲墜的牌匾。

但衆人想象中的牌匾掉落並沒有發生,“暢通園”那個金字牌匾,還是完好無損的掛在上頭,細心的憐星發現牌匾下面還有兩個外包金皮的卡子,由於與燙金字型的色澤一致,讓人難以發覺。

箭術沒有賣弄成功,朱權的臉上有些尷尬,但憐星怎會落他的面子呢?她趕忙抽出自己的弓箭與箭袋扔給朱久炎道:“十七叔,想來是要考一下你的箭術,特意將剩下的兩個卡子留給你,你還不趕緊應試!?”

“好咧!”朱久炎笑着一把接過長弓,引弓搭箭,雙箭同出,一氣呵成。

只聽“奪奪”兩聲,吊在半空的‘暢通園’牌匾終於支撐不住,沉重的牌匾轟然墜落,“砰”的一巨聲,摔在地上,激起了一地的灰塵。

本被緊閉的大門,再次開啓,出來了更多持刀拿劍的護衛,他們瞧着地上被摔裂了的牌匾,一個個都張大了嘴巴,一臉的不可思議之色。

好一會兒之後,暢通園的護衛們才反應過來,瞧着眼前的大隊人馬,頓時認出了湘王府與寧王府的旗幟,嗚嗚泱泱地叫嚷道:“是湘王府與寧王府的人!是湘王府與寧王府的人……”

片刻過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護衛身後響起,人影幢幢,負責今天守衛任務的吳王中衛指揮使徐理,帶着宋忠以及一百餘護衛疾速奔殺了出來。

徐理三十上下的年紀,身材高大,容貌粗獷,手持一把長鐗,聽到“湘王府與寧王府”這幾個字,他略微冷靜一些,可當他見到被毀的長戟與地上的牌匾之後,也再也忍不住了,怒吼一聲道:“你們打上門來是何道理?可知吳王殿下在此!”

宋忠哪裡敢讓徐理問下去,他此刻已經知道自己惹了大禍了,爲了不讓自己搞的事情敗露,他裝作暴跳如雷的樣子,催馬挺刀向朱久炎殺去。

至於爲什麼殺向朱久炎,而不是朱權?怎麼說他都當過一任錦衣衛指揮使,朱權他是認識,而朱久炎此刻穿着一身山南國的服裝,自然而然的讓宋忠劃入了軟柿子的行列,攻擊一個番人,打斷雙方溝通,造成既定事實,讓雙方相互仇怨,也就沒有人會在意這個事情的起因了。

這事就只有李景隆知道了,想來交代任務的李景隆也不會出賣自己。

宋忠的主意打的挺好,可是卻忽略了一點,那便是朱久炎的記憶力!朱久炎一路憋着怒氣,此刻見到抓曾言女兒的人,衝殺過來,哪有放過的道理?

他一言不發,策馬猛衝,拔劍便是一刺,剎那間,宋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無數的劍尖,他的瞳孔收縮成了一線,頓時慌了手腳,揮動長刀抵擋,漫天的劍尖突然間消失了,使他一愣神,可就在這時,他握刀的右手傳來了一陣撕心裂肺的劇痛,長刀“哐當”一聲落地,一齊落地的,還有他的一隻右手掌!

竟在這一個照面的工夫,朱久炎便將宋忠抓人的右手齊掌砍斷,鮮血噴涌而出,宋忠疼得慘叫一聲,翻身落下馬來,躺在地上抓着自己的斷掌,來回翻滾不住叫喊。

這麼狠辣的手段,讓除了湘王府外的所有人都驚呼了一聲,隨即鴉雀無聲,很多吃瓜羣衆都捂住了嘴巴,驚恐地望着遠處的血腥一幕。

人羣中的女人與小孩更是嚇得驚叫起來,雙手捂住自己的眼睛。

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平燕王府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七百章 所謂賢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能逞威第五十七章 真相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六百三十一章 喜得良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及萬分第二百二十二章 憐星的擔憂第三十一章 爭奪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能逞威第六章 湘王(精修)第六百二十九章 倒黴的安陸候第五百零二章 感同身受第三百八十七章 神兵利器第七百零八章 現實的無聲諷刺第三百五十五章 成王敗寇第六十九章 內奸第七百四十一章 合於天,而齊於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了船就能跑掉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生路漫漫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中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議和”第五百零七章 優柔寡斷的建文帝第六百六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五章 反擊第七百六十章 俺以後會補償他們的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葬立碑第五百二十八章 鳳山玉碎崑崙叫第八十四章 弄假成真第十一章 洪武 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憤入心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怒第六百六十八章 就是這麼荒唐第三百二十三章 耳鬢廝磨(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洛陽紙貴”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次變強第三百四十九章 湘王鎖洞庭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九十一章 發展第六十六章 栽贓第四十四章 永興第六百五十三章 鏖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桑人的自信來源 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跳幫接舷戰 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兩廣歸附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併朱孟熜第三百四十九章 湘王鎖洞庭第五百二十三章 認慫的吳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二百六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零八章 朱高煦的謎題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風箏 下第八百零二章 道衍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仇得報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章 聞惡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漿 上第十章 出宮迎客 (精修)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身之本第五百九十九章 朕先給你一個‘戾’!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七百八十章 斷山填海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零二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下 (大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山、四海、五嶽第一百四十六章 搶注東廠 下第四百六十章 朱柏的心思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十八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八百一十六章 攻打秦王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風箏 下第二百五十章 瘋子朱孟熜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三十五章 出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一百零三章 戰士,天佑第八十一章 扯皮第五百三十六章 上躥下跳的李景隆第七百二十五章 許你世代放牧第八百二十四章 殺人誅心
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平燕王府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虐狂人第七百章 所謂賢王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能逞威第五十七章 真相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六百三十一章 喜得良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危及萬分第二百二十二章 憐星的擔憂第三十一章 爭奪 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能逞威第六章 湘王(精修)第六百二十九章 倒黴的安陸候第五百零二章 感同身受第三百八十七章 神兵利器第七百零八章 現實的無聲諷刺第三百五十五章 成王敗寇第六十九章 內奸第七百四十一章 合於天,而齊於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報北來 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了船就能跑掉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生路漫漫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中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議和”第五百零七章 優柔寡斷的建文帝第六百六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六十五章 反擊第七百六十章 俺以後會補償他們的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葬立碑第五百二十八章 鳳山玉碎崑崙叫第八十四章 弄假成真第十一章 洪武 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七十七章 橫插一槓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憤入心間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怒第六百六十八章 就是這麼荒唐第三百二十三章 耳鬢廝磨(第三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洛陽紙貴”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次變強第三百四十九章 湘王鎖洞庭第二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道 上第九十一章 發展第六十六章 栽贓第四十四章 永興第六百五十三章 鏖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桑人的自信來源 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跳幫接舷戰 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兩廣歸附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併朱孟熜第三百四十九章 湘王鎖洞庭第五百二十三章 認慫的吳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二百六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零八章 朱高煦的謎題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風箏 下第八百零二章 道衍之死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仇得報第六百九十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章 聞惡第七百三十章 鐘山茫茫,孝陵孤立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漿 上第十章 出宮迎客 (精修)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身之本第五百九十九章 朕先給你一個‘戾’!第六百四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七百八十章 斷山填海第八百一十章 “刀削麪”“老陳醋”第五百五十章 誰爲斯民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零二章 馬皇后的手段 下 (大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三山、四海、五嶽第一百四十六章 搶注東廠 下第四百六十章 朱柏的心思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十八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二章 狂野無比的湘王 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燕王:“三寶!”第八百一十六章 攻打秦王府!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貴在應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風箏 下第二百五十章 瘋子朱孟熜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三十五章 出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南方一統第一百零三章 戰士,天佑第八十一章 扯皮第五百三十六章 上躥下跳的李景隆第七百二十五章 許你世代放牧第八百二十四章 殺人誅心